蔣一清
【摘要】時代的發(fā)展,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教師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的時候,就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師講課,學生默默聽講的模式,而是變單向授課教學模式為雙向教學模式,教師與學生之間充分交流,就可以使得教師的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小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也更有積極意識。本論文針對師生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展開研究。
【關鍵詞】師生互動 教學模式 小學英語教學 應用
引言: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采用師生互動的模式展開,就是打破傳統(tǒng)的單向教學為雙向教學,讓學生在吸收英語知識的過程中,還將學習信息反饋給學生。學生不再是被動地聽教師講課,而是與教師互動,由此使得課堂氛圍更為活躍,讓小學生在互動中感到快樂,小學生對于英語有了積極意識,就會不斷地獲得英語知識,掌握學習技能,學習質(zhì)量就會不斷提高[1]。
一、采用教師與學生問答的方法使得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有所提高
在教學中采用問答的方法,就是讓小學生通過回答問題學習英語知識。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一定要與教學內(nèi)容具有相關性,小學生思考問題的時候,就是在自主學習英語,課堂的氛圍就會活躍起來[2]。
當小學生需要弄明白某個問題的時候,就會深入思考,多方查閱資料,此時的小學生就會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在頭腦中還會構(gòu)成英語思維,形成了屬于自己的英語知識結(jié)構(gòu)。教師對學生發(fā)揮指導作用,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掌握的基礎知識更為扎實。采用這種教學方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融洽程度也會提高[3]。
比如,在講“We love animals”的時候,教師要知道學生普遍喜歡小動物,所以,不需要直接切入主題,采用提問的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描繪生活中的場景。
教師提問:
“What animals do you like?”(哪些動物是你們喜歡的呢?)
“Why do you love animals?”(為什么你們會喜歡動物呢?)
教師采用這種方式可以對學生的生活情趣有所了解,這也是學生喜歡討論的問題。在進行英語知識討論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時候,英語教師一定要圍繞著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展開,不可以偏題,這樣就可以讓學生互動中對于英知識更有興致,也愿意投入到討論中
當然,學生也可以向教師提問。
比如,“How can we help those animals?”(我們應該如何幫助這些動物呢?)
教師與學生采用這種平等的方式互動,有助于促進課堂的和諧。
二、采用教師與學生交流的方法使得小學生的口語水平有所提高
小學英語教師在給小學生上英語課到時候,要與學生交流對話,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還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4]。英語作為一門交流的語言,就要發(fā)揮其交流的作用,才能讓小學生對于英語做到學有所用。
比如,當英語的詞匯和語法講解完畢之后,教師可以將地圖呈現(xiàn)在小學生面前,之后選擇一個地點與小學生交流。
教師提問: “Excuse me,how can I即to the...…?”(請II,怎么樣我才能到……呢?)
小學生就可以用英語說出地點,并指出路線。
這樣,小學生的英語語言交流能力就能得到培養(yǎng)。
比如,講解“Happy birthday”的時候,教師就要了解小學生的天性,他們愛玩好動。在上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就要多與學生互動,尊重學生的意見,與學生討論關于過生日的話題。
教師為小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口語表達機會,逐漸地,小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就會增強。
教師提問:
“How do you spend。birthday party?”(你的慶祝生日活動是怎么過的?)
學生用英語口語表達,隨著口語交流頻率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會有所提高。
三、采用課堂討論的方法使得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參與意識有所提高
小學英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討論,通過這種方式讓小學生學習,符合小學生好動的特點,也會與教師在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中交流。在討論中,學生是主體,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就會發(fā)揮出來,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zhuǎn)向主動學習[5]。
比如,小學英語的五年級教材中有“This is my day”,在講解這節(jié)課的時候,采用討論的方法,就可以讓小學生愉快地學習,將小學生的學習激情激發(fā)起來。
小學英語教師在設計學習主題的時候,要求每一名學生就需要在十五分鐘時間之內(nèi)準備好英語發(fā)言稿,之后按照座位順序走上講臺演講。
教師對于小學生的演講要有要求,即小學生要與同學之間互動,其他的學生配合這名演講的小學生,向演講的小學生提出問題。教師要將小學生演講的內(nèi)容都記錄下來,也向這名小學生提出問題。
當小學生演講完畢后,教師就針對小學生演講中所存在的問題講解。這樣講課就更具有針對性,還可以吸引小學生集中精力聽講,提高學習質(zhì)量。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教學并不是知識信息的單向傳播,而是知識的雙向傳播。教學是動態(tài)運行的,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才能完成。這就需要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注重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小學生對于英語比較陌生,且中國缺乏英語交流環(huán)境,英語教師就要為小學生塑造環(huán)境,提供給小學上英語交流的空間,且與小學生互動交流。采用互動教學的方法,對于小學英語教學可以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還可以激發(fā)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籍俊慧引導小學生自卞學習英語的策略研究[J].海外英語,2017(16):62-63.
[2]王志軍,余勝泉.教師團隊協(xié)同教學理念及其支撐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遠程教育雜志,2015(01):73-79.
[3]占越,孫慶小學英語繪本閱讀中的多模態(tài)教學[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7(04):57-58.
[4]蔡艷蓮適切教研視角下的小學英語轉(zhuǎn)崗教師培訓探索[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7(04):51-52.
[5]于紅麗淺談小學英語趣味游戲教學法[J].才智,2017(2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