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東
村里的孩子總喜歡將比自己大十多歲的姑娘喊作姑姑。我也有一個姑姑,名叫小芳,就住在我家的西屋。
從外觀看,三間土房房脊高大規(guī)整挺拔,一扇房門立中間,兩側窗戶擦得锃明瓦亮。我家住東屋,芳姑姑家和寶叔家住西屋,芳姑姑家在北炕,寶叔家住南炕。兩家,不,三家共用中間的灶房。灶房兩側共四個灶臺,我家用東側的兩個灶臺,西側兩個灶臺一個寶叔家用,一個芳姑姑家用。自打被劃作富農(nóng)成分沒收家產(chǎn)后,芳姑姑的父親就上吊自殺了。沒多久,芳姑姑的母親也哭瞎了眼睛,成了一個瞎老太太。我三歲時,芳姑姑和瞎老太太就搬進了西屋。
財產(chǎn)被沒收了,芳姑姑家只剩下兩床被褥、幾只盆碗和一面小圓鏡子,再沒有其他財產(chǎn)。母女倆在一起相依為命,生活艱難可想而知。芳姑姑長得很漂亮,也愛打扮。一個十六七歲的姑娘,既要下地干農(nóng)活,又要在家里洗衣做飯、照顧母親,一天到晚忙里忙外沒個消停。日子過得雖然很苦,芳姑姑卻很要強,在生產(chǎn)隊里,芳姑姑是一個好社員,無論分配她什么活兒,從不挑肥揀瘦,并能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好。女隊長梁翠花脾氣很古怪,對很多人都不理不睬,卻獨喜歡芳姑姑。她多次向隊長老海叔推薦芳姑姑當記工員,怎奈那時不管干啥都要看成分,雖然老海叔對芳姑姑印象也不錯,卻不敢破例用人。對此,梁翠花對老海叔意見很大。但意見歸意見,誰讓當時的氣候不允許呢,發(fā)了幾次牢騷后,梁翠花也就只好作罷。在女社員里,芳姑姑掙的工分最多,每年,除了能給家里掙來三百多公斤糧食外,還能分到幾十元的紅。瞎老太太眼睛瞎,心里卻跟明鏡似的,經(jīng)常當我祖母和我母親的面夸芳姑姑,一副心滿意足的樣子。
芳姑姑很孝順,每天做好了飯就先撈一碗稠的給瞎老太太端上去,自己卻經(jīng)常吃一些稀的。過年時,給瞎老太太吃的是餃子,自己吃的卻是黏豆包。瞎老太太行動不便,每次上廁所,芳姑姑再怎么忙都要去攙扶,從沒有過怨言。那年冬天,瞎老太太突然想吃豆腐,讓芳姑姑去生產(chǎn)隊撿塊豆腐。精打細算的芳姑姑到下屋了一小碗黃豆,想了一下,又倒回半碗。半小碗黃豆只能換一塊豆腐,一塊豆腐也夠兩個人吃的,可芳姑姑為了讓自己的母親多吃一頓,只做了半塊豆腐,剩下半塊留著下一頓再給瞎老太太吃。豆腐用碗盛上來,瞎老太太吃了兩口后,就用筷子試著夾芳姑姑的菜碗,一夾卻感覺不對,急忙往嘴里送,這哪兒是豆腐啊,分明是蘿卜干嘛。瞎老太太一下子明白過來,抱著芳姑姑就哭了起來。
春天,芳姑姑總喜歡領著我去挖野菜。每見我的籃子里半是野菜半是野草,她就會咯咯地笑起來,一邊幫我往外挑野草一邊不厭其煩地教我如何識別野菜。夏天,芳姑姑經(jīng)常到自家園子里給我摘黃瓜吃。芳姑姑喜歡唱歌,有時在家里總是小聲哼唱那么幾句,卻從不敢當著外人唱。我跑到芳姑姑跟前:“芳姑姑唱得真好聽,再唱一支吧?!边@時,芳姑姑就笑盈盈地用手指輕輕刮一下我的鼻子:“不許胡說,我這哪兒是唱歌啊,我這是閑得無聊瞎哼哼,可不許和別人說?!闭f完又繼續(xù)忙活,嘴里卻依然哼唱著。我跑回屋內(nèi)向母親說:“芳姑姑在唱歌呢,你聽?!闭f完就拉著母親往外屋走。母親笑了,大聲向外屋喊:“小芳,你大點兒聲唱吧,我給你保密。”芳姑姑走過來笑著沖我說:“不大點兒個人,就知道聽人家唱歌,羞不羞呀?看你長大了咋娶媳婦?!闭f完,又咯咯地笑起來。
一到春節(jié)前,大隊就彩排秧歌,而每個生產(chǎn)隊都要推選十幾名男女青年參加。芳姑姑身材好,長相也俏麗,卻因出身不好總扭不上秧歌。為這事,芳姑姑不知偷著哭了多少回。秧歌彩排到第七天,一名女隊員不小心將腿扭傷了。大隊長兼書記劉大背頭這個上火啊,馬上就要向公社領導匯報演出了,少了一個秧歌隊員隊形也不好看哪。他把老海叔叫到大隊部:“老海,你再推薦一名女隊員,最好一上來就能扭?!崩虾J鍎傁胝f這事不好辦,話到嘴邊卻又改口道:“沒問題,包你滿意?!币换氐缴a(chǎn)隊,老海叔就讓倉庫保管員劉瘸子去通知芳姑姑參加扭秧歌。劉瘸子說:“小芳不是富農(nóng)嗎,咋能去扭呢?”老海叔一聽就沖劉瘸子瞪起眼睛來:“你他媽的就是咸吃蘿卜淡操心。她不能扭你能扭?。俊眲⑷匙余洁熘骸斑@話說的,我個瘸子能扭個啥呀?!闭f完,就一瘸一拐找芳姑姑去了。那年公社秧歌會演很成功,芳姑姑扭得最帶勁兒,吸引了無數(shù)目光,大隊秧歌隊在全公社十六支秧歌隊中也一舉奪魁。劉大背頭這個樂呀,喊過老海叔問:“這個姑娘是誰家的,以前咋沒見你向大隊推薦過?”老海叔支支吾吾不知咋回答,心中開始忐忑不安。果然不出老海叔所料,沒過幾天,劉大背頭就知道了芳姑姑的富農(nóng)出身。他又把老海叔喊到大隊部,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地一頓臭訓后,沒收了本該屬于芳姑姑的那份扭秧歌補助。
芳姑姑暗戀一個男知青,男知青是縣里來的,戴著眼鏡,一副文質(zhì)彬彬的樣子。母親很想給兩個人撮合,就讓父親找男知青詢問,男知青也很喜歡芳姑姑。他向父親表示,不在乎芳姑姑是農(nóng)民,只要人本分勤快就成。母親聽了很高興,就和芳姑姑說了。芳姑姑頓時歡天喜地笑意盈盈,就像小鳥出籠一樣輕松快樂??蓻]過幾天,芳姑姑卻像患了場重病似的徹底沒了精神。母親詢問因由,原來是男知青知道了芳姑姑的家庭出身,不愿意受牽連,更不愿意當上門女婿受拖累。那些天,我經(jīng)常見芳姑姑以淚洗面。見她那樣子,我心里也很難受,真想陪她大哭一場。
忙完夏收后,康金井一個40多歲的老光棍來村里把芳姑姑和瞎老太太接走了。老光棍不在乎芳姑姑的家庭出身,也愿意侍候瞎老太太,為她養(yǎng)老送終。芳姑姑坐著老光棍趕來的馬車,哭成了個淚人,她不想離開村西頭,更不想離開朝夕相處的鄉(xiāng)親們。
打那兒以后,我再也沒見過芳姑姑。1993年李春波唱《小芳》時,我一下子想起了芳姑姑,頓時眼淚奪眶而出。芳姑姑,你還好嗎?
責任編輯:黃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