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攝影史論圖書)
作者:陳申
版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 2017-12
【評委評語】
這是一本有深度的歷史個案研究的專著,作者為此前后花費了9年時間收集材料、考證事實、檢索材料,試圖還原中國早期攝影史中第一個攝影團體“光社”的真相,探討“光社”的主要成員、當年的大學者劉半農的攝影成就與事跡,不僅填補了這一段歷史的空白、豐富了中國早期攝影史的內容,還讓我們清晰地看到攝影進入中國以后,如何本土化的過程。從歷史看,“光社”無疑是攝影本土化的第一個重要民間社團,對后來攝影的發(fā)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這一本書還體現了歷史研究的嚴肅性,作者認真的態(tài)度值得成為研究攝影史的楷模,為這一領域樹立的學術標準。這一點尤為重要。
—楊小彥
20世紀20年代,是中國攝影藝術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一直為中外攝影藝術史研究家所關注,但由于實物的缺失和文獻的不足,這一時期的攝影家和社團活動情況,一直是未解的謎團。30年前,《中國攝影史1840-1937》卷的出版,勾勒出大概的輪廓。這些研究,吳群、胡志川等先生都取得了史學發(fā)現和學術建樹。近年來,光社作為一個中國藝術攝影史研究中的個案,越發(fā)成為研究焦點,但是由于史料與考古實物的缺少,這個重要的研究題目一直被含混地繞過。
我生活成長在光社解體的幾十年后的新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關注中國攝影史研究中的問題。對于光社,我早有研究的心愿。其原因不僅僅是我多年來一直沒有離開攝影史的研究寫作,還有一個特殊原因,就是我與光社的世緣。我的祖父陳懷珍,字聘之,1919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24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法文系,畢業(yè)后在北大留校任教,并在中法大學、輔仁大學及孔德學校兼課。本文提到的很多北大老前輩,或為祖父的師長,或為我家世交。例如沈尹默先生,與我家有幾代人交誼。我的父親年輕時,也在蔡元培先生力主開辦的北京孔德學校讀書,北京孔德學校是蔡元培倡建,無論是與北京大學的血緣關系還是孔德學校的師生,很多方面與光社多數社員都會有聯(lián)系。曾在那里當過校長的沈尹默先生的長子—沈令楊世伯和我家一直交往到生命最后,沈令昕世伯與先父不僅是同學還是盟兄,我至今還使用沈伯伯在1980年代去美國前為我刻的幾枚印章。30多年前從事中國攝影史研究時只是憑借史料文獻,現在回想起來甚感遺憾。劉半農先生之子劉育倫與家父乃孔德校友,他是學物理的,在孔德時是光社主要成員吳郁周的得意門生,他1986年于電力工業(yè)部核電工業(yè)局退休后,一度常來我家。按理說,我應該在這些親人前輩口中得到更多的有關光社成員的生活信息,但非常遺憾,當他們在世時,我實在是不識廬山真面目,都沒想到向他們問及他們家人,以及光社成員的情況。
我在中國攝影出版社工作時,得到劉育倫世伯允可,2000年重新出版了劉半農先生的《半農談影》,亦仿照當年光社年鑒例,特印1000冊以流傳于世。據說這本小冊子的再版發(fā)行受得了很多攝影讀者的熱捧,現在想起頗有欣慰之感。
此外,上世紀80年代我也與老焱若先生之子、音樂教育家老志成先生相識,有過多次暢敘,但后由于工作繁忙便沒有更多聯(lián)系。等我寫作此書時,老志成先生已經辭世而去。2003年以來,我多次到江陰,仰拜劉氏三兄弟故居紀念館,并得館方慨允,將劉氏家屬捐贈之劉半農先生全部攝影作品原作掃描復制。光社存在前后不足十幾年的歷史,演奏了中國藝術攝影走向第一個時期的輝煌序曲,開啟了展現中國攝影藝術精神的舞臺帷幕。從上世紀50年代起,那時一些當事人還在世,但光社本身并沒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視,除當事人外對光社的了解僅憑借一兩篇回憶文章。直到1980年代初《中國攝影史1840-1937》卷寫作前,史學家們才意識到問題的重要,但似乎為時已晚,半個世紀過去,當時光社的兩位創(chuàng)辦元老—陳萬里與黃振玉均已過世。其他成員或已作古,或銷聲匿跡。如今,就連社員的下一代子女都難以找到。更困難的是社員作品原件的缺失,私人收藏多數在“文革”中毀掉。因此研究者只能依靠有限的文檔文獻和作品印刷品。盡管在中國攝影發(fā)展史有關文本中一直存在敘述,但有關光社成員身份的細節(jié)仍顯模糊,作品研究缺乏實物依據,更重要的是未能作為專案進行較為全面的研究和闡述。因此留有遺憾。
對光社歷史和存在價值的關注,不僅是對中國早期攝影社團組織的個案研究,實際上也是對中國攝影藝術形成與發(fā)展的研究。光社的全部歷史,要從1919年發(fā)生在中國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為起點,如果從民國二十二年(1923年)年底光社的前身—北京藝術寫真研究會正式成立算起,據今已有94年,絕大多數歷史原貌在隨歲月消失。本案除參考了多年前所見文獻史料,更依靠近20多年本人搜集的光社一部分社員作品。此外,1989年江陰劉氏兄弟紀念館對外開放,征集到部分存世的劉半農先生的原作及原底片,我曾多次拜訪,并得到江陰諸多朋友的友善相助。除此之外,我在近20 年陸續(xù)收集到光社社員部分攝影原作,多少彌補了歷史實物的缺失。
2012年5月,由福建師范大學徐希景引領,一同去天津訪問了陳萬里先生的后代,也就是陳萬里的孫女陳申老師。天作巧合,她與我同名同姓,一字不差。此次訪問中了解到,當年因為社會動蕩與年代久遠的原因,除了捐給了龍泉市有關機構的少量遺物外,所留下關于光社與陳萬里的有關以資研究的東西幾乎無存,但是此次訪問對陳萬里的家族歷史和社會關系總算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本書實際上進入寫作階段是從2012年11月開始,中間除其他事情中斷外,也發(fā)生了研究上的無數瓶頸。因而斷斷續(xù)續(xù)進行了半年之久,并且旗鼓之聲早已在外。2013年7月初,當此書即將完稿時,與我的同道朋友、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藝術史博士、弗蘭克與馬修大學教授柯偉勤( Richard K. Kent),遵照兩年前約定計劃,再次赴江陰市博物館,對館藏劉半農攝影原作及江陰劉氏三兄弟故居考察,因為“光社研究”也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此次還有福建師范大學徐希景同行。
本書稿完成后,我電請在美國的柯偉勤為我寫序,并由我的學生沈陽翻譯成中文。對于中國文化,我不主張用西方新流行的研究方法和一些偏激理論,中國的文化前賢已經賜留于我們多種治學之道和經驗。對于一些西方的治學方法,我不否認確實有些似懂非懂、以訛傳訛的誤認,因此,本書的寫作,我盡量使用通俗語言,這樣也許離五四時期學養(yǎng)深厚的學者大師們提倡的精神更顯靠近。
節(jié)選自《光社紀事:中國攝影史述實》后記 文/陳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