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奕含
某機關一位科級干部素質較高,不僅有文憑、有水平,在群眾中評價也較高,兩次無記名民意測驗得票率都是名列前茅。于此,無意中給他的處長造成了壓力,為了防止他“上位”,處長經常到局領導那里去打小報告,在工作中也經常給他施加壓力、找毛病。他怎么也沒想到會無意中得罪了“處座”,他不好和同事說這些——其實大家都看出來了;也不好越級找局領導訴說,心理壓抑、心情不爽卻無處訴說。為了維護自身的外在形象,他每天還照舊精神飽滿地做好“處座”布置的工作,照舊微笑著面對同事和朋友。而回到家里,卻一身疲憊,一句話也不愿意說,常常坐在沙發(fā)上發(fā)呆……愛人看出了問題,再三追問,才知道是這么回事兒,就建議他主動和處座溝通:難以溝通,就換個部門。他不置可否。
近年來,“我郁悶”、“我抑郁”已經成了很多人的“口頭禪”,劉健、粥稀稀等四位歌手都先后寫了同名歌曲《郁悶》,盡管歌詞、曲調各不相同,但反映的主題卻驚人地一致。這無疑反映了很多當代人的一種真實的心理狀況。然而,在職場上,在公眾場合,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張張有修養(yǎng)的微笑的臉。其實,這種微笑很多時候不是發(fā)自內心的,而是抑郁的另一種外在表現(xiàn)。
抑郁是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的心理情緒。如今,這種表面蒙上了一層微笑的面紗的抑郁的情緒,在現(xiàn)實社會中越來越多。作為一種心理毛病,它已經像感冒一樣常見。
在現(xiàn)實社會中,很多人背負的壓力很大,有相當一部分人盡管內心感到極度痛苦、壓抑,但外在表現(xiàn)卻若無其事,面帶“微笑”。他們的“微笑”不是發(fā)自內心的真實情緒,而是一種有修養(yǎng)、有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是一種出于面對社會、應對工作、應付家人的強顏歡笑。這種表面微笑而內心痛苦的現(xiàn)象可稱之為“微笑的抑郁”。
通常,有“微笑的抑郁”的人都是比較優(yōu)秀的人,他們?yōu)榱司S護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會刻意掩飾自己的情緒。而承受的壓力巨大到難以承受時,內心的反應也是巨大的?!拔⑿Α边^后會陷入更深的痛苦、寂寥和抑郁的境地。當然,有抑郁情緒不等于患了抑郁癥。醫(yī)學上對于抑郁癥的解釋是,包括多種精神癥狀和軀體癥狀的復雜的情感性精神障礙。但“微笑的抑郁”不同于一般的抑郁,如不及時調整,有可能發(fā)展成為真正的抑郁癥。
心理專家發(fā)現(xiàn),有的人之所以違心地微笑,是為了“維護自身形象”,《家》中的高覺新如此、那位科級干部也是如此。有的人從小就對自身的判斷有不自信性和不確定性,習慣于從別人的眼睛中判斷自己。也就是說,對自己有一種不自信,根據(jù)別人的看法來認識自己。那么,別人的看法真的那么重要嗎?心理專家認為,在生活中,要學會正確認識自己。只有真正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人,要怎樣生活,才能做出對自己身心健康有益的決定,只要符合當今社會的道德標準,別人如何議論、如何評價就不重要了。對于別人的評價,應該進行理性分析,做到心中有數(shù)。
如今提倡的是法制社會,離不開各種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有利于維護社會秩序正常運轉,必須遵守。除此之外,社會上還有另外一些不成文的規(guī)則,無關乎法律,這些“規(guī)則”可能來自傳統(tǒng)習慣、生活環(huán)境、家庭教育等等,以“你該怎樣”、“你不應該怎樣”等形式出現(xiàn),對人進行約束。遵守這類約定俗成的規(guī)則,也許不用擔心出什么問題。但是,當人完全被圈子里的“規(guī)則”所限定的時候,往往付出的代價也很大:生活束手束腳,很多新奇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被壓抑。比如,《家》中的高覺新就是如此。有的時候,跳出圈子比墨守成規(guī)更能讓人發(fā)揮潛力,贏得機遇。比如,《家》中的二弟覺民就成功地跳出了那個大家庭的圈子。
莎士比亞說過:“最理想的境地總是不可達的,但人們往往不知應該退而求其次,結果只能碰到頭破血流。”追求所謂的完美、十分在意別人的看法,往往就是一種對自己過于苛刻的要求。如能降低對自己的要求,退而求其次的話,可能會活得更好。
在現(xiàn)實社會中,不要總是取悅每一個人,因為你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都十分滿意。有的人對朋友有求必應;討論問題總是“我沒意見”。在社會上與人為善沒錯,但一味迎合、取悅他人,不僅未必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還容易讓人看輕。有的人為了維系和他人的關系,過分關注別人的感受,忽視自己的意愿,表面上迎合了別人,卻讓自己受了內傷。
過于在意別人的看法的人,往往是內心懦弱、缺乏勇氣者。每個人心中都要有個心理底線,一旦發(fā)現(xiàn)有人可能觸碰到這個底線,必須嚴肅制止。當然,這個自我底線、自我邊界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建立起來的,需要不斷積累、強大內心。在人際關系中,關鍵時刻要擺正立場,敢于說“不”,才會得到尊重。
有的時候,敢想敢干,未必是什么壞事兒。很多人的慣性思維容易出現(xiàn)思考的盲點,使人缺乏創(chuàng)新,錯失機會。人在臨終前感到遺憾的事,往往是可能做、可以做而沒做或沒敢做的事兒。為了不給自己留下遺憾,在生活中應該盡量探索可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力和潛能,讓自己活得精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