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亞平 蔣立兵
摘 要:在社會學、教育學、管理學和心理學4個學科學科視域下,對我國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所處困境進行剖析發(fā)現(xiàn):社會層面的因素是制約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最高層次的因素,教育和健康管理作為社會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都受社會因素的影響且在時間和空間上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從整體來看,社會通過學校教育、健康管理從外部影響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作,同時從內部(社會心理)作用于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意識、健身動機、健身行為等,進而對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產生全面影響。研究從家庭文化建設、體育教學改革和體質健康管理等方面,結合政府、學校和家庭3個主體的協(xié)同作用,提出破解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困境的若干對策。
關 鍵 詞:體育管理;體質健康;健康促進;多學科視域;青少年學生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7116(2018)03-0038-06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ch 4 disciplines as sociology, pedagogy, management science and psychology, the authors dissected the predicaments in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promotion in China,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social factors are teenage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promotion restricting factors at the highest level;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 system, both education and health management are affected by social factors, and interacting with each other in terms of time and space. Overall, society affects teenage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promotion work from the outside via school education and health management, and acts on teenage students health awareness, fitness motives and fitness behaviors etc from the inside (social psychology), thus produces comprehensive influence on teenage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promotion.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for breaking the predicaments in teenage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promotion in terms of family culture constructi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and physical health management, coupled with the coordinated functioning of such 3 subjects as the government, school and family.
Key words: sports management;physical health;health promotion;perspective of multiple disciplines;teenage students
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連年下滑,主要表現(xiàn)為身體素質較差,運動能力下滑,肥胖率持續(xù)增高,視力不良率繼續(xù)攀升,器官機能不斷下降[1]。盡管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的舉措,但是效果不佳。據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結果,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的整體狀況雖有所改善,但問題依然嚴峻。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下降是國民體質健康水平下滑的一個重要警示,向我們敲響了事關時代進步和未來發(fā)展的警鐘。努力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增強青少年體質既是一個長遠的戰(zhàn)略目標,又是一項刻不容緩的現(xiàn)實任務。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以多學科視域進行綜合研究,有助于從根本上認清這個問題的癥結,進而從“病根”上對癥下藥,更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
1 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的困境分析
1.1 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困境的社會學因素
1)經濟社會快速變遷給青少年學生帶來巨大壓力。
首先,社會發(fā)展和科技進步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社會進步和知識的爆炸式增長對勞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技能,不斷充實自己以勝任未來的工作。其次,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也增大了學生的學習壓力。隨著就業(yè)需求的大幅增加,就業(yè)領域的“代際剝削”越來越嚴重,留給年輕人的優(yōu)質崗位和晉升機會相應減少,外加高房價、高物價等因素的影響,使年輕一代的就業(yè)競爭和生存壓力空前增大。這種壓力自然而然地由家長傳導給學生而演變成學習壓力。再次,這一代年輕人多為獨生子女,“4-2-1”式的家庭結構導致全家6口成人的期望都承放在一個孩子身上,“望子成龍”“出人頭地”的育人思維更進一步使學生的學習壓力倍增。在這種背景下,學生在文化知識學習上花的時間多了,鍛煉身體的時間自然就少了,結果導致健康促進落空。
2)生活方式及其內容的變化對青少年的健康促進產生不良影響。
現(xiàn)代信息社會物質的日趨充裕,尤其是電子產品的極大普及等,使人們的生活方式及其內容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進而給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健康帶來了一定的隱患。一是互聯(lián)網和電子產品以其海量的信息和便捷的互動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也滲透到青少年的生活與學習之中。久而久之“眼睛壞了、身體垮了”,還有不少青少年學生陷入“網癮”而不能自拔,導致精神萎靡、情緒焦躁、身體素質下降。二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和食品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產生嚴重影響。諸如高熱量的快餐食品比較受青少年喜愛,長期食用很容易造成肥胖、高血脂、高血糖和高尿酸等問題。三是交通條件的便捷減少了學生步行的機會。隨著家庭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的家庭購買了汽車,“要么不出門,出門車接送”。有人形容這樣的出行方式使孩子“腿越來越短”了。四是不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影響了青少年的體質健康。不少家長生活極不規(guī)律,孩子也跟著養(yǎng)成諸多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作息紊亂,這對青少年的身體發(fā)展是極其不利的。
3)家庭的養(yǎng)育方式、健康的錯誤意識與淡薄的體育氛圍制約了青少年學生的健康促進。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與學校具有同等意義的一個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產生重要影響的環(huán)境。從目前我國青少年的家庭養(yǎng)育方式來看,由于這一代青少年多為獨生子女而被許多家庭視為掌上明珠,錯誤地將健康與無疾病等同起來。生活上舍不得讓孩子參與任何家務勞動包括戶外活動,飲食方面也生怕孩子饑著餓著、營養(yǎng)不良而任其挑食、偏食,由此極易造成孩子缺乏基本的體力活動,出現(xiàn)身體超重或肥胖等問題。同時,目前我國社會整體的體育環(huán)境和氛圍尚為淡薄,截至2014年底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為30%左右[2])。這也致使整個社會對家庭、對青少年學生健康促進的積極影響微乎其微。
1.2 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困境的教育學因素
1)多種因素致使學校教育輕視學生的身體發(fā)展和健康促進。
“全面發(fā)展”價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觀是目前世界各國教育發(fā)展的基本特征與主流趨勢。人的全面發(fā)展是指人的體力和智力充分、自由、和諧的發(fā)展[3]。其中,體力發(fā)展主要是指身體的發(fā)展和健康的促進,它與認知發(fā)展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是其他素質發(fā)展的前提條件。早在1999年,國家教委印發(fā)《關于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就明確提出:教育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4]。但是,較長一段時間由于受到社會競爭、升學壓力、重文輕武傳統(tǒng)文化、學生評價體系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基礎教育過于注重提高學生的文化認知水平,以至輕視或忽視學生的身體發(fā)展和健康促進,使教育實踐背離了“身心素質全面發(fā)展”的主旨目標。來自廣東的一份調查材料顯示,67.5%的學校領導不了解政府頒布的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政策和文件[5]。
2)學生評價體系漠視學生的體質健康。
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紙筆測試一直被作為評價學生的主要方式和標準,考試分數成為學生的“命根兒”。政府評價學校主要看升學率,學校和家長評價學生也主要看紙筆考試結果。雖然有些地區(qū)把體育作為中考科目,但是所占的比重較小(據有關統(tǒng)計,中考體育分值一般僅占總分的5%左右[6]),還有一些地區(qū)只是將體育作為達標測試科目,并未將其考試成績計入中考總分。而從學生擇業(yè)、就業(yè)來看,社會和用人單位也毫無例外地將畢業(yè)生的身體健康作為人才招聘首要的基礎條件。由此反映出學校對學生的評價標準和社會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和評價標準存在著巨大反差。事實上,把一個主要的素質放在一個次要的位置上顯然有失偏頗。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為學生減負等本來是時下學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但評價方式沒有相應改變,傳統(tǒng)填鴨式教育仍是普遍現(xiàn)象,對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學生來說是極為不利的,甚至是對學生健康的一種摧殘。
3)學校體育未能實現(xiàn)增進健康的目標。
我國中小學從2001年開始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學校體育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但是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一方面,《體育與健康》課程尚未得到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家長和學生的足夠重視,具體表現(xiàn)在相當一部分學校《體育與健康》的學時被“升學考試課程”占用,甚至出現(xiàn)“陰陽課表”的現(xiàn)象。有調查資料顯示,廣東省89.9%的學校存在體育課被其它課程占用的現(xiàn)象[7]。另一方面,雖然有些學校正常開設了《體育與健康》課程,但教學效果不理想,遠沒有達到增進健康的目標。部分教師甚至將 “激發(fā)學生運動興趣”錯誤地理解為“放羊式”的“自由活動”,將課程標準和要求擱置一邊,放任學生在體育課中自由安排、自由活動,這樣的體育課根本不可能達到健康教育和運動健身的目的。
1.3 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困境的管理學因素
1)缺少有效的青少年體質健康管理系統(tǒng)。
系統(tǒng)論告訴我們,任何系統(tǒng)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是由輸入模塊、干預模塊、輸出模塊、反饋模塊等幾個部分組成的一個閉合回路?;谙到y(tǒng)理論,有效的健康管理應該包括:體質測試、健康診斷、增進計劃、健康干預、績效監(jiān)測、效果反饋等若干環(huán)節(jié)。將系統(tǒng)論與現(xiàn)代管理科學理論結合起來,對照分析我國學生體質健康管理的系統(tǒng),不難看出其管理機構較為混亂、權責不清、效率低下。同時,健康服務體系多位缺失、極不完善。目前所開展的“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還單純停留在體質測試上,不少地區(qū)和學校并沒有將測試和診斷結果反饋到學生和家長手中。至于針對每個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制定增進計劃、作出健康干預、進行績效監(jiān)測和效果反饋等工作則完全是一片空白。如此殘缺不全的學生體質健康管理系統(tǒng),其科學干預和反饋機制根本無從談及,自然是不能完成學生體質健康管理的任務并達到其預期目標。
2)缺乏科學的青少年體質健康干預機制。
對學生體質健康管理系統(tǒng)作進一步的深入分析發(fā)現(xiàn),缺乏科學有效的體質健康干預機制,是導致我國青少年學生健康促進實施效果不理想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首先,我國關于學生體質健康干預問題的基礎研究薄弱,特別是對不同體質狀況學生所面臨的不同健康問題和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學生提出不同的健康干預措施及方案等的基礎研究更為匱乏,因而無法為學生個性化健康促進提供科學理論依據。其次,對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缺乏科學有效指導和具體干預措施。青少年學生科學的健康促進需要擬定個性化的干預方案和具體的指導服務,但是由于基礎理論研究薄弱,加之學校和家庭對這個問題也缺乏足夠的重視,學生健康促進找不到科學有效的個性化干預方案,更談不上對健康干預的監(jiān)管和指導,遂使健康干預成為一句空話。此外,青少年學生的健康干預缺乏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支持。據有關資料反映,美國學生健康干預之所以奏效,主要是因為國家、社會、社區(qū)、學校、家庭互相聯(lián)系,已經組合成為一個比較成熟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它們從各個角度誘導學生的體育行為,以行為改變作為基點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健康干預。
3)缺乏有效的青少年體質健康政策保障。
我國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主要表現(xiàn)為:一是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缺少立法保障。目前我國有關學生體質健康和學校體育的法規(guī)多為早些年制訂,不少條文時代感不鮮明,兼之缺乏必要的硬性執(zhí)行標準,亟待調整與更新。二是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缺少實質性的問責機制。雖然教育部、地方政府曾對學生體質健康工作制定了問責制度,但由于缺乏嚴格、規(guī)范的獎懲措施,對問責對象的追究大多停留在批評教育層面,結果是不痛不癢,最終不了了之,這就導致了學生體質健康促進舉措難以落到實處。據有關調查反映,目前我國不少地區(qū)和學校對學生體質健康缺乏足夠重視,導致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作大打折扣。
1.4 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困境的心理學因素
1)青少年的健康認知水平低下影響健身行為。
我國青少年的健康認知度尚處較低水平,具體表現(xiàn)為對自身健康狀況和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缺乏基本了解。據調查數據顯示:超過90%的學生不了解國家制定頒發(fā)的《學生體質監(jiān)測標準》,對體質健康的認知水平比較低[8]。從實地觀察和訪談的情況來看,學生對健康的重要性認知普遍薄弱,對自身的健康問題知之不多甚至基本不知,遇到健康問題一般都由家長來解決。絕大多數學校關于健康認知的教育也基本上處于缺失狀態(tài)。進一步分析可知,由于中小學生都是未成年人,人生閱歷尚淺,體質雖未達標但在醫(yī)學上尚處“未患病”狀態(tài),很難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再加上學生的健康認知水平很低,健康意識薄弱,直接影響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行為。
2)青少年的運動參與意愿不強影響健身行為。
運動意愿是推動和維持個體參與體育運動的內部驅動力,能夠對人的運動行為發(fā)揮定向、調節(jié)、強化和維持作用。來自廣東省的一份調查報告從側面顯示我國青少年學生目前的運動參與意愿程度:71.5%的青少年學生不愿參加課外體育鍛煉,71.3%的青少年學生未掌握體育鍛煉方法[8]。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國青少年學生參與體育的主要形式是上體育課,尚處“被動參與”狀態(tài),參與運動的主要目的還停留在通過體育考核,這與歐美國家青少年運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強身健體、保持形體”形成鮮明對比[9]。基于我國傳統(tǒng)教育觀念和學生評價標準,許多學生將時間和精力集中在升學考試科目的學習上,對健康認知水平十分有限,參與體育運動的動機十分薄弱。加之學校缺少相應的體育運動條件和環(huán)境,外部體育氛圍也比較薄弱,對學生運動動機的激勵作用微乎其微,最終導致學生體育運動行為的減弱甚至消失。
3)青少年健身行為的被動狀態(tài)影響健身效果。一份關于青少年體育行為的調查結果顯示:僅有21.9%的青少年每天堅持鍛煉時間超過1 小時[10]。調查數據進一步驗證了我們對青少年學生尚處“被動參與”體育運動狀態(tài)的推斷。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一部分體質相對較弱且對體育缺乏基本認知的學生極少參與體育運動,也基本上沒有從中得到任何體驗和收獲,所以對體育采取一種不聞不問的態(tài)度;二是青少年認為現(xiàn)階段學業(yè)任務比較重,沒有太多時間花在體育運動上,所以對體育采取一種“等待”的態(tài)度,想等上了大學再補運動也不遲;三是喜歡體育運動的學生,感覺校內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的內容、方法等比較枯燥,滿足不了自己的興趣,而更樂于參加自己組織或校外體育活動;四是受到體育場地和器材設施等的限制。據廣東省調查,有35.0%的中小學場地無法達到《國家青少年體質健康標準》測試要求[8]。學校難以開展學生們所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而使其缺乏參與運動的積極性。
2 破解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困境的策略
綜上所述,在多學科視域下應用有關學科理論梳理和分析了影響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的因素及其作用機制(如圖1)。
社會是一個由共同生活人們通過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而結合在一起的特殊“集合”。這個“集合”中包含著諸多的社會關系,而教育作為社會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然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如果教育主體、教育觀念、教育實踐、教育評價等缺乏對學生體質健康的高度重視,勢必會阻礙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的進程。青少年健康管理是在社會、學校、家長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在對青少年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教育與健康咨詢的基礎上,對學生個體和群體的體質健康進行全面監(jiān)測、分析、評估和干預,最終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以及改善學生自我健康管理能力[11]。由于學校教育是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最主要的主體之一,體質健康管理必需學校的積極參與,而體質健康管理的政策、措施及制度也會影響到教育觀念、教育實踐和教育評價。因此,教育因素和管理因素二者在時間和空間上是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從整體來看,社會通過學校教育、健康管理從外部影響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作,同時從內部(社會心理)作用于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意識、健身動機、健身行為等,進而對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發(fā)生全面的綜合性影響。
2.1 重構家庭文化扼制社會因素對學生體質健康的不良影響
1)正確認識并妥善緩解社會變遷給學生帶來的學習壓力。
雖然社會快速變遷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但是如果能夠正確對待,也可能將這個壓力轉換為促進孩子發(fā)展的動力。家庭作為社會最基本的單元,家長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正確對待孩子的發(fā)展問題。一是以平常心寄托對孩子的發(fā)展期望。當下,孩子的學習壓力已經夠大了,作為家長切勿給孩子設置過高、過大的發(fā)展目標,況且家長為孩子設定的發(fā)展軌跡與藍圖也未必就適合于他們。二是要認識到孩子的發(fā)展是一個長久的持續(xù)過程。一個人的發(fā)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伴隨其人生乃至終身的持之不懈的過程。它是一個馬拉松式的長跑,而不是百米沖刺。教育不可能立竿見影,更不能揠苗助長、急功近利。三是高度重視孩子的素質發(fā)展,特別是身體素質發(fā)展的價值。真正堅持“健康第一”,將身體素質發(fā)展作為青少年終身發(fā)展的首要前提和基礎。
2)言傳身教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
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變化總的來說是一種進步,但也不排除其中確有一些不良習慣,比如過多攝入高熱量食品甚至垃圾食品、熬夜上網等,對青少年體質健康極為不利。因此,要努力控制不良生活方式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的負面影響。一方面,教師和家長要積極引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比如少吃高熱量食品,盡量不吃垃圾食品,控制手機、電腦、電視等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堅持早睡早起有規(guī)律地安排作息,養(yǎng)成經常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等。另一方面,教師和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出表率。變“口頭說教”為言傳身教,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教會和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
3)重塑家庭文化,激發(fā)學生的健身行為。
首先,家長需要確立正確的養(yǎng)育觀念,特別要注重以科學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營養(yǎng)的飲食結構安排孩子的生活,關心他們的健康,幫助孩子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其次,努力營造良好的家庭運動健身氛圍。家長應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堅持體育鍛煉,在增進自身健康的同時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帶動孩子自覺、積極地參與健身鍛煉。再次,大力宣傳并努力踐行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對“健康”的精確定義,擯棄“無病即健康”的錯誤觀念,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循循善誘,因勢利導孩子關注自身的體質健康,自覺抑制不良生活方式與習慣的影響,自覺、積極、有效地堅持體育鍛煉,促進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2.2 進一步深化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改革
1)提高對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重要價值的認識。
作為教育和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的專門機構,學校必須充分認識并高度重視學生的體育素質教育與發(fā)展,這是以人為本時代對人才培養(yǎng)首要的、最基本的要求。同時,還要認識到全面發(fā)展是事關青少年終身發(fā)展的重大問題,青少年發(fā)展是伴隨著學生整個生長發(fā)育期需要持之以恒的一個長期過程,而身體發(fā)展則是青少年發(fā)展的首選基礎。因此,教育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和智力進步,更要關注他們的體質健康,為青少年終身發(fā)展奠定堅實的身體基礎。再者,還必須認識到體質健康是社會用人標準的基本要求,是用人單位招聘人才最普遍的首要條件,而且規(guī)定有明確、具體的標準與要求。因此,必須通過制定有關政策法規(guī),動員社會傳播媒介廣泛宣傳,采用專題培訓、專家講座、座談討論等多種途徑,切實提高地方政府、教育部門、學校,包括整個社會和廣大家庭對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的關注程度。
2)改革創(chuàng)新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方法。
實踐證明,傳統(tǒng)的“講授—示范—練習”教學方法與模式已經難以激發(fā)學生體育課學習的興趣。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據課程目標、運動項目特點、青少年身心特征和客觀教學條件等,恰當地選擇與采用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的自覺積極性。有的教師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了一系列有趣的體育游戲,貫穿于體育課教學之中,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學生學習的自覺積極性空前高漲。再如,一些需要輔之以相應的理論性講授的體育課教學,一些老師采用互動式教學方式。如在進行足球競賽規(guī)則的教學時,播放馬拉多拉“上帝之手”視頻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解讀足球規(guī)則的演化及規(guī)則執(zhí)行的盲區(qū)[12]。多種實例證明,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對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指導和幫助學生掌握運動技能,進而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促進體質健康大有裨益。
3)將體質健康狀況作為評價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標準。
在學生體質健康問題尚未引起地方政府、教育部門、學校、家長和廣大青少年學生足夠重視的情況下,將“體質健康”納入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評價體系并給予較高的權重值,是推動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的一個重要途徑。事實上《國家青少年體質健康標準》(2014)對這個問題已經作出明確規(guī)定:高中、中專學生畢業(yè)時,體質測試成績不合格者按結業(yè)或肄業(yè)處理;學生體質測試成績達到良好及以上者,才能參加評優(yōu)與評獎[13]。但是目前絕大部分學校并未實際執(zhí)行。2016年9月18日國務院發(fā)布的《推進高中階段學??荚囌猩贫雀母锏闹笇б庖姟?,把體育和語文、數學、外語主要科目并列起來,并將體育成績納入錄取計分科目,要求科學確定體育考試分值或等級要求,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14]。比照中央的要求,目前體育考核在各地中考中所占比重明顯偏小。如果能適度增大體育考核在中考中的比重,可望將引發(fā)地方教育部門、學校、家長和廣大青少年學生對體質健康問題的進一步關注,有力推動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的進程。此外,還要努力爭取把體育納入高考評價體系。
2.3 加強政府和學校對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的個性化管理
1)構建科學的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機制。
發(fā)達國家完備的青少年健康管理機制值得學習和借鑒。在美國,政府對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進行立法保障,同時倡導國民保持健康的行為方式和飲食方式;社會有完善的體育組織和體育服務來支持青少年開展各類體育活動;家庭將體育健身作為健康生活的基本觀念;學校積極推行多種多樣的健康教育、社團組織和體育活動[6]。當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出現(xiàn)問題時,學校會通知學生本人和家長,并建議接受專業(yè)的健康干預指導和實施個性化的健康干預;如果家長無法在規(guī)定時間內解決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政府會依法給予處罰甚至剝奪家長的監(jiān)護權。通過科學的健康干預和有效的法律保障,健全組織機構、明確政策導向、完善體育服務等多種措施有效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
2)建立青少年個性化體質健康干預平臺。
目前我國青少年學生的健康促進通常只是對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進行監(jiān)測統(tǒng)計,而缺乏對體質不合格群體的體質診斷和系統(tǒng)干預。由于體質健康干預工作處于無序低效狀態(tài),所以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考察發(fā)達國家青少年學生的健康促進工作,目前已從單純的“運動營養(yǎng)干預”逐漸轉化為“生態(tài)干預”。這個系統(tǒng)由政府、社區(qū)、學校、家庭組成的“環(huán)境干預”和“政策干預”2個部分構成,通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作用維持個體行為的持續(xù)變化,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促進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因此,借助于人工智能為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組建“社會—學?!彝ァ獙W生”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即利用“技術支持下的體質健康促進干預系統(tǒng)”為青少年提供個性化的健康增進方案,構建“運動營養(yǎng)干預”與“社會生態(tài)干預”組成的“生態(tài)干預系統(tǒng)”,將“運動營養(yǎng)處方”與“行為方式改變”兩者有機結合,更科學地促進青少年的體質健康。
3)制定相應政策為學生的健康促進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在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干預尚未引起全社會和各地區(qū)足夠的重視、良好的體育文化生態(tài)尚未構建起來的條件下,由政府制定相應政策以確保青少年健康促進工作的成效是一條有效的途徑。美國通過制定和實施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為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學習美國的成功經驗,首先應由政府為學校體育工作制定一系列相應政策,并建立完整的政策實施組織系統(tǒng),促進政府、社會、學校、家庭統(tǒng)一協(xié)調部署,逐漸形成“青少年體質健康生態(tài)干預環(huán)境”,通過多方努力提高青少年的健康認知、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同時,加強學校體育立法工作,為青少年體質健康管理提供最有力的法律保障。此外,還須制定嚴格的青少年體質健康問責制度。把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工作的成效納入教育部門和學校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對出現(xiàn)重大問題的責任主體按照制度法規(guī)給予嚴厲處罰,以加強教育部門和學校對這項工作的責任感。
參考文獻:
[1] 張兵兵. 如何改善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N]. 光明日報,2014-08-03(07).
[2] 朱亞成. 關于《體育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的若干探討[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0(3):85-92.
[3] 王道俊,郭文安. 教育學[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4] 劉道玉. 論素質教育的本質特征與實施途徑[J].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54(3):147-153.
[5] 徐滎,蒲畢文,徐焰. 《國家青少年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實施制約因素的調查與分析[J]. 體育學刊,2015,22(5):121-123.
[6] 蔣立兵,李永安. 青少年體質問題致因分析與健康促進協(xié)同機制研究[J]. 中國青年研究,2016,28(6):13-19.
[7] 楊華南. 《國家青少年體質健康標準》實施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4(4):127-130.
[8] 徐滎,徐焰,蒲畢文. 廣東省青少年體質健康下降成因與對策研究[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6,36(2):13-15.
[9] 杜夢然,張偉,金曉明.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中學生體質健康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6,37(5):686-690.
[10] 李曉智,張惠紅. 中美青少年運動動機的差異[J].體育文化導刊,2012(10):155-158.
[11] 陳勁松. 福建省青少年中學生體質健康管理的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
[12] 鐘菊華. 中小學體育互動式教學探究[J]. 中國教育學刊,2014,35(8):77-80.
[13] 教育部. 國家青少年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Z]. 教體藝[2014]5號.
[14] 教育部. 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Z]. 2016-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