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斌
【摘 要】實施素質教育,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踐、思考、討論等方法獲取知識、增長能力,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主人。
【關鍵詞】地理教學;教學方法;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彼菍W生入門的引導者,是學生學習知識,開發(fā)思維的動力,沒有興趣的話,很難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高中地理課經(jīng)常被教師和家長認為是副科,學不學都可以,學好學不好都沒有太大關系,這是大錯而特錯的觀念,地理課會向我們展示全球的許多藍圖,也會向我們揭示許多地球的奧秘,它可以啟發(fā)我們熱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興趣,激發(fā)學生愛科學的情感,所以對于高中生綜合素質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響。那么,作為高中地理教師的我們,到底應該怎樣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呢?
一、讓“民主、寬松、愉悅”成為課堂氛圍的主旋律
陶行知先生說:“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數(shù)人的創(chuàng)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數(shù)人的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到最高峰?!毙睦韺W研究表明:“人在愉悅時,觀察較敏銳,記憶效果好,想象豐富,思維敏捷。而人在沮喪時,這一切都將受阻?!泵裰鳌捤?、愉悅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因此,教師應當允許學生回答問題不用舉手,站起來就講;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強求一律。對于學生的觀點,教師要持一種平等接納的態(tài)度,和學生一起學習和發(fā)現(xiàn),不輕易給予評判,把評判權交給學生,不急于得出結論,讓學生有充分的討論與交流。為了幫助學生認識回答中的錯誤,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己或其他學生發(fā)現(xiàn)錯誤,或者在討論結束小結時再一起指出,如果每錯必糾,勢必會打擊學生的發(fā)言積極性。評價時多使用這樣的語言:“你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有沒有更好的辦法?”這樣可以使許多學生不會因為錯而覺得丟“面子”,相反,還會有學生千方百計提出類似的反對意見。通過這些,我們能使學生敞開思維的大門,敢想、會想,敢說、會說,在愉悅中體驗成功、發(fā)展自我。
二、教師要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無定法”,高中地理教師要想辦法利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去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展開想象力去自己探究未知的知識。為讓地理課上的生動,教師可用多種教具來輔助教學,如教學掛圖,它可生動形象地把需要學的知識展現(xiàn)給學生,而且,直觀有效。另外,教師在解決課后習題時,可以靈活機動的變換多種題型,鍛煉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最后,教師要經(jīng)常向學生推薦一些地理課外書籍,把課內學到的知識與課外知識聯(lián)系起來,活學活用。切忌讓學生死記課本上的知識,這樣才不會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運用電化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講解新課時,要讓學生突破某一個教學難點,非常困難,要寫上滿滿一黑板,使的汗流浹背,而電化教學解決了這一難題,尤其是多媒體,可以利用動畫圖片潛藏的豐富內涵,幫助學生全面的深入理解事物本質。多媒體教學直觀形象,豐富多彩,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多重感官并用的學習,而且使許多語言難以描述清楚的問題一目了然,這樣,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語言表達方面的障礙,通過利用電化教學手段得以解決,從而降低了難度,使教學的難點得以順利突破,教學重點得以順利突出。
四、運用多媒體加大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
利用電化教學可以達到高密度,大信息量知識的傳授,大大提高教學效率。電化教學中的圖形不是語言,但比語言更直觀形象,比語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在教學新課時,可以讓學生把文字內化成豐富的情景,在教學練習階段,制作一些教學課件,對學生進行一些有效的表達訓練,同時,配有習題性的專題訓練,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上進行質優(yōu)量多的訓練,在獲取基礎知識的同時語言基本技能也得到了訓練,表達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利用電化教學來做小結,可使學生整體把握知識結構,鞏固所學知識,電化教學生動形象,便于理解、消化、吸收。
五、教師要用恰當?shù)慕谭?,增強學習興趣
地理學科也是一門科學,地理教師應該具有恰當?shù)慕虒W方法,豐富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在教學中還要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1.教師在講新課時,應該用教學掛圖,把它掛在黑板上,讓學生帶著思維閱讀課本上的文字,邊看書上圖,再對照前邊教師的大掛圖對比著學習,把知識落實在地圖上來記憶,這樣很直觀,很有空間想象力,和地理事物的真實性。
2.教師要多閱讀課外書籍,把豐富的地理知識結合在課堂教學中,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講解知識,會拓展知識面,還要教給學生學習技巧,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形成過程,懂得理論知識的科學性。例如,問學生:“為什么赤道附近的東非高原不是熱帶雨林氣候?”這樣的問題不是背就能解決的問題。要分析才能得出答案:由于東非高原地勢較高,氣溫較低,改變了那里的氣溫和降水狀況。這是受地形因素影響的結果。地理科也是理性知識,有很多學生和老師以及校長都認為地理是屬于死記硬背的,這是一種錯誤想法。
總之,在教學中,應自覺、積極、不失時機地激發(fā)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興趣這個因素,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秦大巍.淺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文理導航,2015.11期
[2]尹濤.優(yōu)化高中地理教學,提高課堂實效性[J].素質教育,2014.2,第145期
[3]張富艷.淺析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科學教育前沿,2016年第5期
[4]老沛月.淺談電化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J].教育學,2013.10期
[5]楚磊.少年智力開發(fā)報(文綜),2012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