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三郎
在20世紀前,歐美醫(yī)生的穿著倒像紳士。戴著高聳禮帽、穿著灰色長袍的醫(yī)生,穿行于早期的醫(yī)院里。在那時,現代微生物學與消毒的概念尚未建立,醫(yī)生的這身打扮完全是為了“保護自己”:避免血跡、灰塵等污染長袍下面的衣服?;疑拈L袍,能盡可能使污漬不那么明顯。而在中世紀的歐洲,醫(yī)生們還會佩戴“鳥嘴面具”,一身灰或黑色長袍,看上去盡管嚇人,卻是人類與瘟疫斗爭的歷史見證。
白大褂穿在醫(yī)生身上,只不過百余年歷史,被視為干凈整潔的象征。顯而易見,白色是最容易被弄臟的顏色。只要一點兒血污或灰塵,純凈的白色便顯得難看,這便促進了白大褂的清洗和消毒工作,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護患者”的作用。
當然,也有醫(yī)生抱怨:“現在的白大褂不好看,千篇一律,沒有特色。”醫(yī)院里到處晃動著穿白大褂的人,即便是大牌教授,也“泯然眾人矣”。很多醫(yī)院或科室在白大褂的細節(jié)上下足功夫,在口袋部位繡上醫(yī)院的圖標,標注清楚科室、姓名,便讓一件白大褂顯得“高大上”起來。
2013年,《JAMA內科學》雜志發(fā)表了一項有趣的研究。研究者調查了337例ICU患者家屬,發(fā)現77%的家屬認為易讀的姓名牌最重要,其次是整潔的服飾(65%)和職業(yè)著裝(59%)。盡管只有32%的受試者認為穿著白大褂比較重要,當分辨照片時,半數家屬認為穿著白大褂的醫(yī)生是最棒的,其次是穿著手術服(24%)、西裝(13%)和休閑裝(11%)的醫(yī)生。
可到了手術室,醫(yī)生卻又換了一套衣服,這又是為什么?首先,醫(yī)生進入手術室后,會換一套刷手衣或洗手衣,英文叫作Scrubs。這套衣服算作手術室里的“睡衣”,寬松舒適,簡便易穿。美國醫(yī)療電視劇《實習醫(yī)生格蕾》里的醫(yī)生們,里面就是一套海軍藍的刷手衣,外面再套一件白大褂。
顧名思義,刷手衣或洗手衣是醫(yī)生上手術臺前進行洗手消毒的衣服。一直以來,刷手服保持著自身獨有的簡潔樣式。短袖V領的上衣,寬松易解的褲子,易洗耐磨,透氣性好,手感舒適。在刷手服外面,再穿一件手術衣,這便是外科醫(yī)生上臺的標準形象了。手術衣與刷手衣的顏色相仿,多集中于淺藍、綠色等色系。
既然白色代表著潔凈,手術時為何一身藍或綠?這要從心理學上的“后像視覺效應”來解釋。如果長時間看一種顏色,當你轉移視線看別的地方時,會看到與剛才那種顏色的互補色。比如說,紅對綠,藍對橙,黃配紫。
當醫(yī)生在手術時,他們會專注地盯著血紅色的組織或器官,為了減緩“后像視覺效應”帶來的綠色困擾,只要使用同樣的顏色就能立馬緩和。因此,采用淺藍色或綠色手術衣,不容易引起視覺疲勞。如果你有機會進入手術室,不妨注意手術室的墻壁顏色。不出意外的話,大多是淺淡的藍色或綠色,這也是出于緩解醫(yī)生視覺疲勞的目的。
另外一個原因是,當長時間盯看紅色或粉色的器官時,大腦容易疲勞,進而對紅色產生“模糊”的視覺,無法看清。不時地將目光轉移到綠色上,則能保持大腦對紅色的敏感性,也能確保手術刀的準確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