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鋒
“改革與創(chuàng)新”是新形勢下的時代最強音。學校教育承擔著培養(yǎng)社會建設人才的重要任務,應當而且必須把“改革與創(chuàng)新”融入教育教學活動之中。語文作為母語和一門最基礎的應用型學科,語文教學更應該走在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前列。閱讀教學既是語文課程體系中的有機組成,又在其中享有“半壁江山”之譽,長期處于“高消耗、低收益”的不良運行狀態(tài),更加需要注入“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新鮮活力元素。那么,如何實現(xiàn)新形勢下初中語文的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呢?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的實踐與思考,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試對此作出一些拋磚引玉之論。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情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是閱讀活動的主體,只有充分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師生雙方和諧互動起來,才能贏得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的最大效益和良好效應。正因為如此,教師要始終圍繞“情趣性”原則,通過各類途徑和方式,努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以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情感。
比如,對于基礎教材中的一些重點研讀課文,教師不必拘泥于已有的定論,而是本著“以生為本、以學為主”的指導思想,積極有效地啟發(fā)學生在反復閱讀中自主感悟。以《孔乙己》和《范進中舉》教學為例。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把切入點定在這兩個人物的“換位思考”上:范進如果遭遇酒客們的奚落,他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表現(xiàn)呢?孔乙己如果遭到岳父的謾罵,他究竟會表現(xiàn)如何呢?如果孔乙己中舉了,他是否也會“突然發(fā)瘋”呢?諸如此類的問題不僅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濃厚興趣,而且有利于在深入閱讀活動中啟迪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更加有利于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培養(yǎng)他們獨立品評文學作品的能力與素養(yǎng)。
二、尋找課外讀物,指點閱讀方法
教材是從事閱讀教學的主要依據(jù),然而它不過是幾個“例子”而已,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和能力素養(yǎng)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正因為如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本著“內學外用”的指導思想,逐步督促學生把閱讀眼光引向課堂教學之外。
剛開始課外閱讀時,應當選擇一些篇幅短小且富有閱讀情趣和生活哲理的文章,如冰心、朱自清等散文和《讀者》類雜志;待到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語言感悟能力,再推介一些古今中外的著名散文和短篇小說;最后推薦一些語言含蓄、意境深遠的大部頭名家作品,如中外名著、魯迅小說等。這種閱讀教學策略和方法,讓學生從生理和心理上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適應過程。不僅如此,教師還要組織并引導學生定期不定期地舉辦某本(或某類)課外讀物的研討活動,讓他們在“見仁見智”中發(fā)表個性化閱讀體會。如閱讀《三國演義》時,讓學生對曹操這個人物形象開展辯論。這種“沒有灌輸、只有拿來”的閱讀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
三、培養(yǎng)鑒賞能力,鞏固閱讀效果
教師鼓勵學生“多讀書”,其根本目的就是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不斷地“發(fā)現(xiàn)”和“認識”自己,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欣賞和有效鑒賞能力。
以《出師表》為例。教學結束后,筆者讓學生就“你眼中的諸葛亮”為題,開展相互之間的自由探討。有些學生認為,諸葛亮是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良之臣,秉持“白帝城托孤”諾言,對后主劉禪赤誠忠心,可昭日月、感天動地;有些學生認為,諸葛亮是典型的“愚忠”,如果他“取而代之”或“另選良主”,既可利國利民,又能振興漢室;還有些學生質疑,諸葛亮既然“識天時、懂地利、善人和”,為什么看不到蜀國亡數(shù)而要“逆天而行”呢?并且由此及彼地談到了岳飛、文天祥等其他歷史人物,許多學生認為,從歷史長河來看,他們的“一朝之忠”對于整個民族反而起到了“危害作用”。
上述觀點雖然有所偏頗,卻顯現(xiàn)了思維的活躍性和個性化,教師應當予以必要性地保護,較之一味地“被動接收”強多了。
四、選擇多樣途徑,開展閱讀實踐
如果說“課內”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是一種必要性前提,“課外”閱讀有利于促進學用結合,這是一種“補充與拓展”,那么,積極開展豐富多元的語文閱讀實踐活動,則是一種必要性的“鞏固與創(chuàng)新”。比如,主題演講、專題辯討、讀寫互動、成語接龍、心得展示以及課本劇表演等各類活動和比賽,都是鞏固課內外閱讀知識的有效途徑;還有手抄報、黑板報、墻報、文學社刊物等,從征題到寫稿再到版面設計,全由學生相互合作完成,以鍛煉他們的閱讀實踐能力。
除此之外,社會是一部既大又活的“讀本”,大自然是一部“綠色課本”,其中顯現(xiàn)著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人,蘊藏著復雜多變、曲折離奇的事,呈現(xiàn)出色彩鮮艷、生動有趣的畫,我們?yōu)槭裁床话褜W生引入社會和自然這樣的“第二閱讀課堂”呢?只要我們善于把“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相結合,把“課本閱讀”與“生活閱讀”相結合,并且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就會從中贏得令人期待的閱讀實踐效果。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強化學生的閱讀主體意識,更多關注學生的自主閱讀發(fā)展,有效“激勵、喚醒、鼓舞”學生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學生從閱讀中獲得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第五中學(27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