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老子和韓非是先秦諸子中道家和法家的杰出代表,雖分屬于不同的學派,我們?nèi)钥梢岳盟菰吹臍v史觀和方法論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本質(zhì)的聯(lián)系。本文擬從韓非的視角出發(fā),通過分析他對老子思想觀點的借鑒以及對老子思想自利性的改造,總結出兩位思想大家思想體系中的異同點。
關鍵詞:自然無為;道法自然;君勢;南面之術
一、“無為而無不為”理念的承繼
老子政治哲學的中心就是無為而治。他強調(diào)君主不應該過多的處事,干預每件大小事情,要做到用“無為”的手段達到“無不為”的目的。所以在他的無為理念中,韓非學到了“自然無為”、“道法自然”、“愛民養(yǎng)民”。
(一)“自然無為”與“道法自然”
老子認為“自然”是事物本來的面目,是相對人為的不加任何外在修飾的本真狀態(tài),即事物最能體現(xiàn)出其本身純潔性和本質(zhì)性的東西。至于“無為”,并不是完全的不作為,相反的,應當是“自然”前提下的積極作為。只要不破壞事物本身潛在規(guī)律,不會用任何外在的因素去阻礙事物發(fā)展方向,就可以積極作為。而韓非推崇君勢,重刑罰,用“術”加強中央君主權力。這種積極作為就體現(xiàn)得更為明顯。
“道法自然”是從另一方面體現(xiàn)出老子在追求事物自然的狀態(tài)前提下的積極作為。《道德經(jīng)》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①此處的法是順應依照之意。自然是最高的具有普適性規(guī)律性的存在,萬物依照自身的規(guī)律生存,按照上一級的規(guī)則發(fā)展,不受外物干擾。人要依照地的規(guī)律,恪守地的原則,地要依照天,就這樣一級一級的指示著前行。和老子一樣,韓非也把自然當作一切事物的最高原則。他認為所有的法律、權勢以及一切外在加強君主集權的手段都是符合自然的最高原則中,因此他提出了“人君之道”。《解老》中說道:“今有道之君,外希用甲兵而內(nèi)禁淫奢,上不事馬于戰(zhàn)斗逐北,而民不以馬遠淫通物,所積力唯田疇?!雹趯τ诟吒咴谏系木鞫?,他所做的事,所頒發(fā)的法令,都必須符合“自然”。以自然作為一切動作的根據(jù),違背則必然導致不利的后果。
(二)愛民養(yǎng)民
韓非對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借鑒還體現(xiàn)在君要體恤百姓,不與民爭利。老子之所以提出“自然無為”的觀點,就是把這種理念滲透到政治中,著重強調(diào)君主應該順應“道”,按照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無為而治,讓百姓自己自然發(fā)展,不用額外的手段阻止百姓日常耕作。即君要愛民養(yǎng)民。韓非也說道:“有道之君,外無怨仇與鄰敵,而內(nèi)有恩澤于人民……”③這種無為的治國理念受到老子和韓非這般重視,主要是他們對君臣關系理解極為透徹。百姓、官員和君主是構成國家這個政治系統(tǒng)由下到上三個進階性的因素。君主和百姓處于金字塔的兩端,若兩者對立嚴重勢必會傾覆整個系統(tǒng),因此君主一方面依靠官員在中間調(diào)和矛盾,另一方面根本上要認識百姓的力量,正確引導,使其在遵守道的原則頒布的政策下自由發(fā)展,君主愛民養(yǎng)民,自然會得到擁護。當內(nèi)部和諧融洽,外部不與鄰國爭利,就達到最終目的。因此韓非也和老子一樣將愛民養(yǎng)民放在重要的地位。
二、韓非對老子思想的革新因素
韓非在承繼老子思想的基礎上也進行了革新,從而發(fā)展出一套以尊君為核心,具有鮮明法家特色的思想體系。究其革新的緣由,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對社會生態(tài)的不同認知。時局動蕩中老子產(chǎn)生回歸本真的愿望,希望能在自然中找到合適的生存位置。而韓非雖知前途艱難,仍然從歷史的縱橫關系中思索盛強衰亡之理,積極探索救弱致強之道。其二,人性論的分歧。老子認為人性樸素,所有沖突皆由欲望引起,若克服內(nèi)心潛在欲望,則可回到小國寡民,和諧平靜狀態(tài)中。而韓非則是對人性持較為悲觀的態(tài)度,“人之惡在于信人,信人,則制于人?!雹茉谒磥?,好利避害是天性,利益使人分歧爭斗,使國家戰(zhàn)爭不止。利益使然爭斗不可避免,唯有加以引誘再利用之才可解決。其三,適應社會環(huán)境。當時社會面臨禮崩樂壞,登記制度已失去嚴格遵守和存在的社會價值。儒家倫理,道家自然無為都沒有絕對的權威來的更有效果,而這種絕對的君權,君主的南面之術和人的自利性獎勵軍功而形成的法律體系這是適合這種時代潮流的。所以韓非轉(zhuǎn)化后的思想是當時歷史的產(chǎn)物。
三、韓非的法術勢一體新理論
韓非將老子的自然無為發(fā)展成法術勢結合的思想。對諸侯爭霸局勢反思后,他認為“主失勢而臣得國”。由此將“勢”置于體系核心。君主失勢,諸侯必亂??梢姡皠荨笔巧鐣刃蚍€(wěn)定的必要因素。韓非“重勢”在戰(zhàn)國后的幾千年封建社會也得到論證。歷朝歷代若政局動蕩,必是君主權勢衰弱的結果。不斷弱化丞相權力,直至明太祖廢丞相,都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加強君勢。體系中“術”和“法”可保證君主的“勢”,也是以“勢”的實現(xiàn)為目的。關于“權術”,韓非認為君王應隱藏自己的欲望,頭腦清醒而不喜形于色,臣民無法揣度君主心理,則無法投其所好,知其弱點。由此,既能防止臣民為討君主喜好作奸犯科,又可掌握群臣信息,在任何時候都能隨時打擊臣下,君主心思不可揣測,臣下就不敢違背其意志,那君主就獲得了“勢”。而法律作為剛性手段,更明顯是為了“勢治”服務的。君主頒布法律,天下都要遵從。法律以嚴厲的獎罰制度為基礎,以一系列剛性的條款為內(nèi)容,用強制力保證實施??梢姡珊蜋鄤蓦m都是實現(xiàn)君勢的手段,但權術隱晦,法律為得到最大實施效果則以最明顯的方式告知天下。在韓非的理論體系中,“法律”和“權術”都是以實現(xiàn)“君勢”為目的。三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離開了君勢,法律和權術就失去意義。
道法思想爭鳴雖有相似之處,但都有自己獨特主張。韓非刑賞制度來控制人的利欲之心,在順應“道”和“自然”的情況下,用合乎規(guī)律的方法治理國家,這無疑是合乎邏輯的。但是,他提出的“勢”為主導,法術結合的政治體系,崇尚用權力,乃至暴力手段進行統(tǒng)治無疑否定了道德存在的合理性。就像崔永東先生評價的那樣:“他的目的始終包含一定的善性,只是其手段讓人畏懼難安?!?/p>
注釋:
①崔永東.《思想家的治國之道》.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第93頁.
②《韓非子.解老》.北方文藝出版社,2013.第104頁.
③《韓非子.解老》.北方文藝出版社,2013.第104頁.
④崔永東.《思想家的治國之道》.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第186頁.
參考文獻:
[1]韓非.韓非子[M].黑龍江:北方文藝出版社,2016.
[2]老子.道德經(jīng)[M].黑龍江:北方文藝出版社,2016..
[3]崔永東.思想家的治國之道[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
[4]宋洪兵.論法家“法治”學說的定性問題[J].哲學研究,2012.
作者簡介:
陳環(huán),女,陜西安康人,西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