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陽 白春陽
摘要:《教育的危機》是漢娜·阿倫特《過去與未來之間》論文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篇文章中,阿倫特具體闡述了現(xiàn)代美國社會教育危機的體現(xiàn),并對其進行深入分析,提出了著眼于哲學立場的問題解決思路,對現(xiàn)代美國教育危機的解決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教育;阿倫特;權威;保守主義
1 現(xiàn)代教育危機的表現(xiàn)
二十世紀以來世界上各個國家都經(jīng)歷了不同程度不同領域的危機,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與席卷歐洲的經(jīng)濟危機相比,發(fā)生在美國的教育危機顯得微不足道,因此并未受到其應有的重視。然而事實上,美國的教育危機已經(jīng)成為一個重要而深刻的政治問題,應當?shù)玫阶銐虻闹匾暫头此肌?/p>
美國當代教育危機并非僅僅涉及到美國青少年的教育問題。阿倫特指出,在本世紀,任何發(fā)生在一國之內(nèi)的事情,在可預見的未來都同樣有可能發(fā)生在幾乎任何一個國家。因此美國當代教育危機影響的絕不僅囿于當代這一歷史范圍內(nèi),以及美國這一個國家。同時教育問題也不僅是職業(yè)教育家應當關心的問題,大眾由于拋開了假象和偏見,更可以從本質(zhì)上對教育危機進行思考,有助于新的解決問題思路的發(fā)現(xiàn)。
教育危機在美國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的原因在于美國國民構成的特殊性,移民國家的身份使美國的教育染上了更多政治色彩,學校教育是使多元民族加速融合的重要途徑。美國自建國以來,一直秉承著建立一個新的世界秩序的宗旨,即聯(lián)合全世界受壓迫和奴役的人,致力于消除貧窮和壓迫,因此美國人對這個世界的新來者,即未受教育的孩童賦予了更多重要性,從而使教育變成了一種政治工具。
教育改革者的急于求成割裂了新世界與舊世界的聯(lián)系,不斷盲目地追求創(chuàng)新非但沒能加速新移民擺脫舊世界,進入新世界的腳步,反而引發(fā)了教育危機。美國人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盲目否定,在一夜之間推翻所有傳統(tǒng)、推翻所有固定的教學方法,對教育體系進行激烈的變革,這些變革直接引發(fā)了教育危機的爆發(fā)。美國作為走在改革前沿的國家,在這一范圍內(nèi)體現(xiàn)了進步主義的誤區(qū),同時也揭示出平等概念的弊端。
美國對于平等概念的過分追求已經(jīng)超出了平等本身的涵義,對抹平一切差別的追求,不得不以犧牲少數(shù)精英和教師的權威為代價,受教育權的絕對平等直接影響了整個教育質(zhì)量。
2 現(xiàn)代教育危機的產(chǎn)生原因
2.1 群體與個體的關系
阿倫特在分析教育危機的過程中提出了三個假定,第一個是假定一個兒童世界的存在,成人不對其加以干涉。然而這種情況下,任憑兒童按天性自由發(fā)展不僅會破壞兒童與成人間的正常關系,而且會使兒童落入兒童群體的權威之中,這種無法逃脫的暴政對兒童的成長十分不利,會引發(fā)順從主義或青少年犯罪。
2.2 “教”與“學”的關系
第二個假定與“教”有關。在現(xiàn)代心理學和實用主義信條的影響下,教師的職責相比之前發(fā)生了改變,教授的內(nèi)容不受實際內(nèi)容的束縛,同時導致對教師培訓的疏忽。對教師針對性地精通所教授科目要求的放寬使很多教師消極怠工,喪失教學積極性,甚至“比學生提前一小時學會知識”。這使得教師不再得以依賴自己本身的權威教育學生,教師特有的權威正不斷喪失。
2.3 “做”與“知”的關系
第三個假定是人只能認識和理解你親身做過的東西。教師的職責從教授系統(tǒng)理論轉為知識的實際操作,使學生用做來代替曾經(jīng)的學。這一措施存在兩個弊端,一是過于重視實踐,忽視了正規(guī)課程體系的;二是過分解讀孩子的天性,以“玩”的方式教育孩子,忽視了兒童不斷成長的特點,忽略了成人品質(zhì)的培養(yǎng),不利于兒童向成人的發(fā)展。
阿倫特指出,第一個和第三個假定存在一個共同點,即割裂了兒童與成人世界的聯(lián)系,試圖建立一個獨立于成人世界之外的兒童世界,目的是培養(yǎng)兒童獨立性,實際上將兒童世界人為的孤立出來,不利于兒童的成長過程,也不利于成長后的兒童進入成人世界。
3 現(xiàn)代教育危機的哲學角度分析
3.1 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
兒童,作為受教育的主體,同時具有嶄新和處于變化過程中的雙重特性。人的出生一方面是作為生命個體的出生,另一方面則是作為政治個體的出生。因此,個人的成長就既包括個人作為自然生命的成長,也包括個人作為政治個體的成長。所以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教給學生某些生活的技藝,而是讓那些通過出生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新來者獲得屬于這個世界和愛這個世界的經(jīng)驗和能力”。
作為社會中新來者的兒童,他們的成長需要家庭的庇護,家庭作為私人場所,用四面墻將兒童與公共領域分隔開來,保護兒童的隱私與安全,保證他們免于來自公共領域的侵犯。任何可能破壞這個庇護,使兒童失去安全成長環(huán)境的因素都對兒童的成長產(chǎn)生不利影響。美國的現(xiàn)代教育恰是在建立一個“兒童的世界”,表面上看是考慮了孩子的天性,但實際上這種破壞了兒童成長發(fā)育的必要條件,使兒童暴露在成人化世界中的做法是不恰當?shù)?。這種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是社會對私人領域和公共領域關系的判斷與偏差導致的,美國教育兼有私人領域和公共領域的特點,是在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之間引入了一個社會領域,意圖給予兒童進入公共世界的資格,然而忽視了兒童成長過程中所必需的私人領域。
3.2 權威的喪失
對于兒童來說,學校是他們進入世界之前要經(jīng)歷的必要步驟,是家庭的私人領域到世界的公共領域之間的橋梁。學校教育承擔了兒童向政治個體發(fā)展的重任,這就要求學校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中,教育者以其特有的權威引導兒童進入新世界,這種權威建立在成人對已有的世界負責任的基礎之上?,F(xiàn)代教育意圖建立“兒童的世界”,同時也將教育者的權威排斥在這個“兒童世界”之外。同時,自由平等概念在教育理念中的體現(xiàn)一方面在于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絕對平等意味著教師無法站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立場上去引導學生認識新世界,從而導致教師權威的衰落。
4 現(xiàn)代教育危機的出路
阿倫特認為,教育不同于政治,應當遵循一定的保守主義的態(tài)度,教育應當做到對傳統(tǒng)的發(fā)展與繼承,保護兒童不受公共世界的打擾同時保證公共世界不受兒童的傷害。對教師權威的重塑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教育者要肩負起引導兒童走人世界的責任,向兒童傳達有關這個世界的最準確的信息。
與成人世界有所不同,教育問題的特殊性決定了這種普遍的權威不適用于其他領域。教育問題是發(fā)生在成人與兒童之間的,而公共領域、政治生活的問題發(fā)生在成年人之間,因此應當劃清界限,但同時也不能將兒童世界從成人世界中剝離出來,要注意到兒童始終處于發(fā)展階段的特點。
阿倫特還指出,教育與學習不同,教育權威應當有一個可預見的終點。要使教育與政治生活、公共領域分離開來,就應當為教育劃出一定范圍,畢業(yè)代表著教育的結束,兒童成長為一個成年人,接受教育權威指引的新世界的知識,為進入新世界做好了準備。如果不為教育權威制定一定的時效性,教育很有可能淪為政治的工具。
教育應當在對傳統(tǒng)良好繼承,保護舊世界的同時,給孩子推陳出新,開創(chuàng)出成年人無法預計的事業(yè)的機會。教育因其與所有人息息相關的特殊性,應當?shù)玫饺藗冏銐虻乃伎寂c重視。人們對待誕生性的態(tài)度決定了人們站在怎樣的立場去看待教育問題,教育危機的解決需要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阿倫特.過去與未來之間[M].王寅麗,張立立,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167.
[2]陳高華,石國輝.“教育”的誤讀與重釋——阿倫特的《教育危機》釋義[J].外國教育研究,2016,04:14-24.
[3]劉鐵芳,曹婧.撒向世界的思想酵素——漢娜·阿倫特教育哲學思想簡述[J].教育學報,2010,(3):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