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艷兵
摘 要:《鐵桶騎士》創(chuàng)作于1917年初,由于小說入選中學語文課本,在中學師生看來,幾乎成為卡夫卡短篇小說的代表作。該小說的意涵比較簡單明晰,并不是最能體現(xiàn)卡夫卡小說特色的作品,尤其是卡夫卡小說的那種反轉、矛盾、悖謬的特征。這篇小說的現(xiàn)實意味比較濃郁清晰,但在小說最后,卡夫卡將古希臘神話中代達羅斯的插翅飛翔改成了騎桶飛翔,使這種飛翔多了一些怪誕、滑稽、反諷的意味。
關鍵詞:鐵桶騎士 卡夫卡 “消失”的藝術
美國當代著名學者詹姆遜在《論現(xiàn)代主義文學》一書中寫道:“卡夫卡具有永久的魅力,今天我們閱讀卡夫卡的愉悅依然存在。任何一個不帶偏見的讀者都會發(fā)現(xiàn),閱讀卡夫卡的作品,會使我們陷入一種無窮無盡的選擇之中,我們在正面和反面之間來回猶疑、搖擺不定,而正反兩面的任何一方,都可以繼續(xù)展開,導致難以窮盡的多種結果,由此循環(huán)往復,以至無窮?!敝劣诳ǚ蚩ㄐ≌f的主題,無外乎以下三種:“俄狄浦斯情結或自慚形穢的內疚感;官僚專政或現(xiàn)代性的反面烏托邦;上帝、我們與上帝的關系或我們與上帝缺場的關系?!盿這就是說,卡夫卡的小說通??偪梢詮男睦矸治龌蜃骷覀饔浗嵌?、社會學或歷史學角度,以及宗教角度進行分析和解讀,而這三個角度又可以分出諸多小角度,譬如宗教角度又可以分出基督教、猶太教或者無神論等角度,如此條分縷析,以至無窮。卡夫卡的小說《鐵桶騎士》自然也不例外。
《鐵桶騎士》創(chuàng)作于1917年初,見于卡夫卡的一個筆記本中。1921年12月25日,該小說與穆西爾、韋爾弗等人的文章同時發(fā)表在《布拉格日報》的《圣誕增刊》上。該小說現(xiàn)有兩個比較重要的中譯本:一為葉廷芳的譯本,見于葉廷芳編的《卡夫卡全集》,1996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另一個為孫坤榮的譯本,該譯本最早見于《國外文學》1981年第1期,后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文。從時間上看,孫譯本要早于葉譯本十五年。由于該小說入選中學語文課本b,因此在廣大中學師生看來,幾乎成為卡夫卡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其重要性便顯得不言而喻。然而,該小說的意涵似乎還是比較簡單明晰的,并不是最能體現(xiàn)卡夫卡小說特色的作品,尤其看不到卡夫卡小說的那種反轉、矛盾、悖謬的特征。不過對于那些生活閱歷還不是太豐富、理解能力也不是太強的中學生而言,或者反倒是合適的。
從德語原文來看,小說標題“Kübelreiter”是一組合詞,“Kübel”意為“上部比下部略大、帶一個或兩個柄的圓形木質、金屬或陶土的桶”,并不特指“鐵桶”;“reiter”意為“騎士”。葉廷芳譯為“鐵桶騎士”顯然有些牽強。孫坤榮譯為“騎桶者”倒是更接近原文,但卻忽略了“騎士”的含義,因為“騎者”與“騎士”在詞義上和語氣上還是頗有差異的,況且“騎士”在歐洲通常還有特殊的含義,對于卡夫卡而言恐怕也另有深意。因此,綜合兩個譯本的意思,我以為標題譯為“煤桶騎士”似乎更為合適。英譯本標題為“The Bucket Rider”,也是這個意思。
小說不長,翻譯成中文約1660字(孫坤榮譯本),另一個譯本為1550字(葉廷芳譯本)。小說故事很簡單,小說的敘述主人公是“我”,在一個寒冷的冬夜,“我”的煤燒光了,煤桶空了,我只能去煤店老板那里請求幫助了。我騎著煤桶前去,兩手握著煤桶,從樓梯上滾到樓下,煤桶飛升起來了?!拔摇币跃鶆虻乃俣蕊w到煤店老板的地窖門前,求老板給一點煤。老板仿佛聽到了我的聲音,但老板娘卻說什么也沒有聽見。“我”坐在煤桶上,請求老板給一鏟子煤。煤老板走上臺階,準備出門,被老板娘拉住胳膊,老板娘出門看見了“我”?!拔摇毕蚶习迥镉懸荤P子煤,不過不能馬上付錢。老板娘將圍裙解下來,用圍裙將“我”扇走。老板娘轉身回到店鋪,而“我”則浮升到冰山區(qū)域,永遠消失了。
與卡夫卡的其他小說相比,這篇小說的現(xiàn)實意味比較濃郁清晰。小說敘述的就是在一個極寒的冬天,主人公向煤老板借煤而不可得的故事:
煤全用完;煤桶空空;煤鏟閑著;爐子呼吸著冷氣;房間里鼓滿寒風;窗前樹木在嚴霜中發(fā)僵,天空成了抵擋想向它呼救的人的銀盾。我得弄些煤來;我不能干挨凍呀;我背后是冷冷冰冰的爐子,我前面是鐵石心腸的天空,因此我必須在兩者之間趕緊騎行出去,向居中的煤店老板去求助……“你這狠心的女人,我只向你討一鍬最次的煤,你也不給?!闭f著我登上了冰山地帶,方向不辨,永不復返。c(葉廷芳譯)
小說寫于1917年初,當時,卡夫卡借居在黃金巷22號那間小屋里,白天在此寫作,晚上回家去睡覺。這年冬天非常寒冷,溫度甚至降至零下20攝氏度。劇院、電影院和學校都暫時關門了,煤氣只在白天供應,有軌電車在傍晚就停運了。在這樣的夜晚,卡夫卡在一片黑暗中摸索著穿過冰冷且空無一人的老城,回到父母家中睡覺。煤炭短缺,妹妹奧特拉常常從煤炭店拎著空空的煤桶回來。
翻開卡夫卡的日記,從1916年10月30日到1917年4月6日,這中間是空白的。這期間卡夫卡在另一個大本子上記載了一些中篇小說、短篇小說的片段、反思等,但與日常生活事件幾乎沒有關系。關于奧特拉拎著空空的煤桶回家的情形,卡夫卡雖無記載,但奧特拉卻有記錄:“第一次——但是肯定不會是最后一次——發(fā)生這種情況是在1916年12月10日,奧特拉在寫給約瑟夫·戴維的信中記述了這件事。煤炭緊缺(這主要是因為戰(zhàn)爭期間缺少足夠的鐵路貨運)隨著卡爾一世規(guī)定在緊急情況下布拉格的煤炭供應將通過軍隊的幫助而得以確保之后,反而變得更加嚴重了?!眃這種極寒難耐的生活體驗在卡夫卡的生命記憶中恐怕是前所未有的,卡夫卡無法忽視由此帶來的焦慮和威脅,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有所表現(xiàn)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了??ǚ蚩ǖ呐笥巡剂_德對此亦有記載。1917年2月11日,布羅德寫道:“在煉丹士街卡夫卡那兒,他(卡夫卡)進行了精彩的朗誦。一個真正的文學家的修道院小屋,在這個住處產(chǎn)生了當時用煤危機中唯一美妙的產(chǎn)物——那憂郁快樂的、仿佛從天上某一點俯視著嘲笑人類一切弱點似的、歌一般的《鐵桶騎士》?!眅在布羅德看來,卡夫卡小說是布拉格冬日缺煤的產(chǎn)物,但又遠不止如此,它“憂郁快樂、如詩如歌”,仿佛在天上俯視人類,嘲笑人類的弱點。從這個意義看,小說又具有濃郁的宗教意味。卡夫卡當然不可能按照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的模式寫小說。意大利著名小說家卡爾維諾說:“卡夫卡的許多短篇故事都很神秘,這篇尤勝。也許卡夫卡僅想告訴我們戰(zhàn)爭年代在寒冷的夜晚出來找煤,就像騎士的流浪,就像駝隊穿越沙漠的旅行,就像騎著空桶魔幻般的飛行。這個空桶是貧苦、愿望與追求的象征,它使你離開了互助與自私的地面,把你提升到你那謙卑的請求再也不可能得到滿足的程度,作者的這種構思能使我們產(chǎn)生永無止境的聯(lián)想?!眆隨后,卡爾維諾又補充道,在薩滿教和神話中人物因貧苦而變得輕盈,然后飛往各種需求都能魔術般地得到滿足的王國。然而,卡夫卡的這個故事并不具備薩滿教與女巫的那種能力。
卡夫卡不是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即便是面對現(xiàn)實的題材,他也會采用一種超現(xiàn)實的手法來描寫或者表現(xiàn)。這種輕松的“飛離”就如同格里高爾·薩姆沙變形一樣,十分自然,并沒有什么令人驚訝之處?!拔因T在桶上……滾下臺階;但到了下面我的桶兒卻往上升起,妙哉,妙哉?!彬T桶飛翔瞬間成為現(xiàn)實,或者說就是現(xiàn)實本身。這種飛翔的體驗恐怕與卡夫卡童年的記憶不無關系。少年時代的卡夫卡經(jīng)常在自己的腦海里玩一些類似的游戲,譬如“突然消失”“輕松地死去”,等等。1920年,卡夫卡在一封致密倫娜·耶申斯卡的信中對自己的這種感覺做了極有說服力的描述:
當然我們也有死亡的愿望,希望“輕松”地死,但這畢竟只是一個小孩的愿望,就像我自己回到了學校,在數(shù)學課上,當我看到老師在他的筆記本上尋找我的名字時,那個有力的、恐怖的、現(xiàn)實的圖像便會來同我的無知無識作對。在這種恐怖的似夢非夢狀態(tài)中,我希望我能像幽靈一樣飛起來,像我的數(shù)學知識虛無縹緲,像幽靈一樣在學校的條凳上飛來飛去,有時穿越大門,在外面聚集,在美麗的天空中感到自由自在,整個世界我都了如指掌,但卻沒有教室里的那種緊張。是的,這就是“輕松”的。但是,事情并沒有這樣發(fā)展。相反,我被叫到黑板前去解一道難題,而解這道題所需要的對數(shù)表我卻忘在家里了。我撒謊說我把它放在桌子里,心想老師會把他的對數(shù)表遞給我。但是,老師要我回我的桌子取對數(shù)表,這時,我感覺到了我的恐怖,真正的恐怖,它成了學校里的恐怖,我無須任何的假裝,桌子里畢竟沒有什么對數(shù)表。老師(前幾日我遇見過他)于是叫我是“鱷魚”,并且立即給了我一個“不及格”,這實際上很好,因為畢竟不需要我解題了,除此之外,它是不公正的(我撒了一個謊,這是真實的,但沒有人能夠證實,這是不公正嗎?)好了,我不必展示我的可恥的無知了??偟恼f來,這也是相當?shù)摹拜p松”的,在有利的情況下,一個人即使是在教室里也可以“消失”,可能性是無止境的,并且一個人也可以在活著的時候“死去”。g
卡夫卡從童年時代起就喜歡上了“消失”的藝術,即突然消失在“玻璃墻”后面,因為他覺得所有那些他所認識的人都在跟他作對。他真心實意地相信自己無能、懶惰、記憶力差、笨拙、衣冠不整、不能合作,等等,這使他漸漸地從自我輕視發(fā)展到了自我仇恨,然而這里也還包含著一種古怪微弱的自滿,甚至是驕傲,在這里他喋喋不休地夸耀自己的錯誤。自我鞭撻只不過是自暴自棄的一種方式,早在弗洛伊德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前,明智的、大大小小的法官就知道,罪犯總是沉迷在他的罪行之中。但是,卡夫卡的自我貶抑,這種無意識中的滿足或不滿足,卻都有著清晰的防護目的:使他離開競爭,脫離危險,使他能夠在對抗的殘酷時刻“消失”,就像他在教室里“消失”一樣。在這篇小說中,當“我”面對寒風凜冽、冰冰冷冷的屋子時,“我不能干挨凍啊”,于是主人公想象自己突然消失,飛騰而去,也就變得非常容易理解了。
卡夫卡有關飛翔的夢想由來已久,他對古希臘神話是非常熟悉的。上中學時,他的希臘語課程教學大綱上列有柏拉圖的《辯解學》、索??死账沟摹栋蔡岣昴返?。但是,“恰恰是他的那些研究希臘神話的作品暴露出一種深刻的距離,而這種距離又被用作文學解構的要素”h。卡夫卡在其書信日記中多次論及古希臘文化,對于希臘神話更是耳熟能詳,運用自如。譬如他在日記中一會兒提到潘神(Pan),一會兒提及俄耳甫斯(Orpheus),轉而又論及西西弗斯(Sisyphus)。i卡夫卡的有些小說則直接以古希臘神話人物為標題,如《塞壬們的沉默》《普羅米修斯》《海神波塞冬》等。另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古希臘人關于迷宮的想法,對卡夫卡的世界觀有著重大影響。
在古希臘神話中迷宮與飛翔密不可分,這也是西方人最早有關飛翔的故事。古希臘克里特島國王米諾斯請來了希臘最有智慧的發(fā)明家和建筑師代達羅斯(Daedalus)建造一座舉世聞名的迷宮,用來關押人首牛身的怪獸彌諾陶洛斯。迷宮建成后,國王米諾斯把代達羅斯及其兒子伊卡洛斯(Icarus)關進了迷宮。國王試圖將代達羅斯父子困死在迷宮里,以至于世界上再也無人能造出同樣精妙絕倫的迷宮了。這一點與湖北咸豐土司城里的土司建造石馬如出一轍,他命令當時最卓越的工匠雕琢石馬,石馬造成后他將工匠沉入河谷。為了逃離迷宮,代達羅斯用蜂蠟把羽毛粘連在一起,做成翅膀,和兒子一道飛離克里特島??上鹤右量逅癸w得太高,陽光熔化了蜂蠟,伊卡洛斯墜海而死。伊卡洛斯的尸體漂到一個海島,為了紀念他,這個海島便被取名伊卡里亞(Icarian),他被埋葬在那里??ǚ蚩▽⒋_羅斯的插翅飛翔改成了騎桶飛翔,這種飛翔又多了一些怪誕、滑稽、反諷的意味。
小說的最后,敘述者“我”不會再回到自己那間寒冷的小房子去了,他讓自己永遠消失在未知的“冰山地區(qū)”。這里的“我”與卡夫卡另一著名短篇小說《鄉(xiāng)村醫(yī)生》中的主人公有著同樣的結局:“在這最不幸時代的嚴寒里,我這個上了年紀的老人赤身裸體,坐著塵世間的車子,駕著非人間的馬,到處流浪?!保?卡夫卡的小說并不令人絕望,雖然“我背后是冷冷冰冰的爐子,我前面是鐵石心腸的天空”,“我”也并沒有借到煤,但“我”再也不會回到那個冰窖似的屋子里去了。在卡夫卡身上有一種“不可摧毀之物”:“人不能沒有對自己內心某種不可摧毀之物的持久的信賴而活著,而無論是這種不可摧毀之物還是這種信賴也許都長時間地潛藏在他身上。這種潛藏的表達可能性之一是對一個自身上帝的信仰?!?!1在這位倔強的騎桶者身上,我們也分明看到了這種“不可摧毀之物”。這樣一來,小說似乎有著某種宗教救贖的意味。
林琳在《卡夫卡小說〈騎桶者〉的宗教表達》一文中寫到,小說講述了一個“我”在極寒天氣向煤店老板借煤而不得的故事,這或許可以理解為現(xiàn)實之冷酷及人與人之間關系之冷漠的形象表達,然而,主人公騎桶飛行,借一兩鏟煤,以及騎在桶上甚至不能下來等,均表明這并非一篇反映現(xiàn)實的小說。因此,“‘騎桶飛行’這一行為是不以外在的目的——要煤而存在的,同時這一行為不能因為要煤而終止(不能為了要到煤而下桶),那么,‘騎桶飛行’的目的只能解釋為以自身為目的的行動了,即飛行的目的就是飛行本身。我們可以稱這樣的以自身行動為目的的行動為表演。換句話說‘我’的騎桶飛行是一次表演……騎桶飛行是一次宗教救贖的表演。”“‘我’的形象,作為救贖者,在這個時代正是以藝術家的面目出現(xiàn)的。然而,真正的藝術必然是曲高和寡的,真正的藝術家必定要承受不被人理解的孤獨?!?!2
“我”在這里成了一位曲高和寡的藝術家,在找不到理解他的人之后只好飛天而去,就像《饑餓藝術家》中的那位主人公一樣,在找不到合適的食物后只好饑餓而死。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系主任丹穆若什說:“就卡夫卡而言,這位作家作為文化超越者的形象,正逐漸為布拉格猶太作家的形象所替代?!ǚ蚩ㄇ泻狭水敶P注的問題,因而出現(xiàn)了對其新一波評論潮并引起普遍關注?!?!3卡夫卡是說不盡的,即便這樣一篇小小說也是如此。煤桶騎士飛走了,“方向不辨,永不復返”。他飛向何方?我們終究不得而知。
a詹姆遜:《論現(xiàn)代主義文學》,蘇仲樂、陳廣興、王逢振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145頁。
b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中學語言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北京大學中文系、語文教育研究所編著:《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外國小說欣賞》,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94—95頁。
c!0葉廷芳編:《卡夫卡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66頁,第163頁。
d萊納·史塔赫:《領悟年代:卡夫卡的一生》,董璐譯,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125頁。
eMax Brod. Franz Kafka,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60, P.156—157.
f伊塔洛·卡爾維諾:《美國講稿》,蕭天佑譯,譯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頁。
g葉廷芳編:《卡夫卡全集》第10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33頁。
h彼得-安德烈·阿爾特《卡夫卡傳》,張榮昌譯,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66頁。
i葉廷芳編:《卡夫卡全集》第6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81、196、442頁。
!1葉廷芳編:《卡夫卡全集》第5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8頁。
!2林琳:《卡夫卡小說〈騎桶者〉的宗教表達》,《現(xiàn)代語文》2013年第6期,第61—62頁。
!3大衛(wèi)·丹穆若什:《什么是世界文學?》,查明建、宋明煒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2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