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心瀅
在2018年1月21日,上海博物館的大克鼎、商鞅方升和緙絲《蓮塘乳鴨圖》作為“主角”登上了熱門節(jié)目《國家寶藏》的舞臺,點燃了世人對國寶的熱情。小朋友,你知道嗎?大克鼎在中國青銅器中的“地位”極高,可以說是舉世聞名。雖然沒有“珠光寶氣”,它卻是上海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這大克鼎究竟為何大名鼎鼎呢?就讓我們一起來走近它,了解它吧!
小鏈接 人們到底是怎么知道克是一名廚師的呢?
有的小朋友也許要問了,克生活在距今2000多年前,他的廚師身份究竟是如何被發(fā)現(xiàn)的呢?原來,在大克鼎的銘文中,克的官職叫“譱夫”(譱讀者同“善”),可釋作今天大家能理解的“膳夫”。因此,古文字學家們判斷克的工作內容與庖廚有關。
字體、形態(tài)皆優(yōu)美
經過剛才的一番介紹,大家想必已經知道了大克鼎銘的含義。其實,銘文本身也是大有看頭!請大家再仔細端詳銘文拓片,好好欣賞一番吧!大克鼎銘是僅次于毛公鼎銘(毛公鼎現(xiàn)藏于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長篇銘文。大克鼎銘的字體優(yōu)美規(guī)整,結構端莊大氣,筆畫開朗圓潤,是西周晚期的典型金文字體,亦是中國書法史早期的代表作。
大克鼎的造型也具有“古典美”:它敦厚沉穩(wěn)、宏偉古樸。鼎口上豎立雙耳,以便提拿,三足做成獸蹄形,在足根部裝飾獸頭。腹部分成上下兩圈紋飾,上部像是倒置的S形,中間填以目紋,整體變形組合成一簡化獸面,這種紋飾稱作“竊曲紋”。下部像是一條波浪起伏的寬帶,曲折處填加各種紋樣,這種紋飾稱作“波帶紋”。“竊曲紋”與“波帶紋”都是西周晚期青銅器的典型紋飾。
小鏈接鼎是用來做什么的?
在古代墓葬發(fā)掘過程中,有時會發(fā)現(xiàn)出土的鼎內盛有獸頭骨骸遺跡,因此鼎最初是一種烹煮肉類的炊具。后來因常盛裝烹飪祭祀用的犧牲品,遂上升成為一種禮器,甚至進一步成為象征王權的代表,成語中的“問鼎中原”“泗水撈鼎”就是最好的例證。
小鏈接“金文”是什么文?
古代人稱銅為“金”,因此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
這里的文字叫做“金文”哦
悉心守護稀世國寶
和大多數(shù)舉世聞名的國寶一樣,大克鼎的“命運”曾十分坎坷。在西周晚期,大克鼎曾因社會動亂被埋入地下,直至清光緒十五年才又在今陜西省扶風縣任家村被發(fā)現(xiàn)。隨大克鼎一起出土的青銅器約數(shù)十件,問世后便被人哄搶而散。幸運的是,大克鼎雖輾轉數(shù)人之手,終被清代書法家潘祖蔭購買珍藏。潘祖蔭臨終前交代其弟的孫媳婦潘達于:“必須守護好家中的大鼎,不可輕易示人。”
潘達于謹遵遺訓,民國時期,曾有外國人幾次愿出重金購買,或要求將大克鼎公開參展,都被潘家拒絕??谷諔?zhàn)爭期間,潘達于為躲避日軍搜查,將大克鼎埋入自家地下,才使得大克鼎免于流落海外。解放后,潘達于認為大克鼎是非常重要的古代文物,應為它覓得良好永久貯藏之所。她心想:將如此一件稀世珍寶藏于私人住宅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捐獻國家才是良策!于是,1952年上海博物館正式入藏大克鼎。
時至今日,大克鼎不僅是上海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也堪稱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的珍貴文物。如果小朋友們有機會參觀上海博物館,一定能在一樓展廳的顯眼位置見到這大名鼎鼎的大克鼎呢!
小游戲
近三千年前的古代文字,其實仍與現(xiàn)代漢字一脈相承??纯聪旅娴慕鹞模隳苷业讲⒄J出幾個與現(xiàn)代漢字相似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