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千古喜慶賀嫁詩:《詩經(jīng)·周南·桃夭》賞讀

2018-09-10 20:48:29劉毓慶
名作欣賞 2018年3期
關(guān)鍵詞:后妃

劉毓慶

摘 要:《詩經(jīng)·周南·桃夭》是一首祝姑娘出嫁的詩。本文將對詩中的幾個關(guān)鍵性問題—— “夭夭”與“灼灼”,“之子于歸”與“宜其家室”,“有蕡”與“蓁蓁”, 《桃夭》何能與后妃聯(lián)系起來,進行一一解釋。

關(guān)鍵詞:《桃夭》 后妃 詩與經(jīng)

明人金九疇《詠桃夭》說:“曈昽春日正遲遲,笑對桃花若有知。滟瀲濃腮堪擬似,愿儂與汝趁良時?!?這是根據(jù)《詩經(jīng)·周南·桃夭》的描寫,對人面桃花的羨愛。“桃花運”是現(xiàn)代人對于男性所交美女好運的美稱,探討它的來源,便在《詩經(jīng)》的這首《桃夭》。詩的原文是: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共三章,每章只變換兩句詩,句中也只變換數(shù)字。但那種歡快活潑的氣氛,卻從字里行間洋溢而出。毫無疑問,這是一首祝姑娘出嫁的詩。以下我們把詩中的幾個關(guān)鍵性問題解釋一下。

桃之何以“夭夭”“灼灼”

“桃”指桃樹,古今沒有什么異議。問題在于桃之何以“夭夭”?“夭夭”是一種什么狀態(tài)?何以用“灼灼”來描寫桃花? 《毛傳》解釋說:“夭夭,其少壯也。”朱熹《詩集傳》說:“夭夭,少好之貌。”所謂“少壯”“少好”,都是指剛開始結(jié)果的桃樹的柔媚之態(tài)?!墩f文》云:“夭,屈也。從大,象形?!睆墓盼淖种锌梢钥闯?,“夭”像一個人搖動兩臂屈首奮力向前跑的樣子,因而有“屈”的意思。生物小則柔而易屈,故“夭”有“少”意。《詩經(jīng)·檜風(fēng)·隰有萇楚》傳:“夭,少也?!薄都崱夗崱吩疲骸柏玻匍L曰夭?!薄镀n惥帯ねㄓ妙悺へ膊俊吩疲骸拔镏稍回?。”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小部第七》“夭”字下注云:“凡草木既生枝葉,其秒有旁出側(cè)附之形,故曰夭?!睙o論動物還是植物,其始生都有茁壯成長的態(tài)勢,因此“夭”便有了“茂盛”的意思,如《漢書·地理志上》“屮(草)夭木喬”顏師古注:“夭,盛貌也?!弊聣殉砷L期的生物則會表現(xiàn)出和舒的狀態(tài),《論語·述而》“夭夭如也”,何晏集解引馬融曰:“夭夭,和舒之貌也。”陸德明《論語音義》曰:“夭夭,和舒貌。”動植物小時皆呈現(xiàn)出姣美可愛之態(tài),故“夭”便有了“美好”的意思,如《文選·宋玉〈高唐賦〉》劉良注:“夭夭,美貌?!泵裰V說:“桃三年,杏四年,梨樹結(jié)果要五年,棗樹當年就還錢?!比甑奶覙洌聣淹⒍l柔軟,花開繁盛,在春風(fēng)中婀娜多姿,十分艷美,因而用“夭夭”來形容。

這本來是很清楚的意思,但是因為《說文》中兩次引《桃夭》用了不同的字,便生出了許多事端。《木部》引說:“枖,木少盛貌。從木,夭聲?!对姟吩唬骸抑畺敄敗!薄杜俊芬f:“,巧也。一曰女子笑貌?!对姟吩唬骸抑??!比珀悊⒃础睹娀啪帯犯鶕?jù)《說文·木部》所引說:“今考其義,當以‘枖為正。枖,《說文》訓(xùn)‘木少盛貌?!睹姟芬浴藏矠樘抑賶蚜x,本合故釋,文獨引為‘夭,本于兆切,屈也,今詩借用耳?!蓖跸戎t《詩三家義集疏》也說:“《九經(jīng)字樣·木部》出枖、夭二字,注云:‘音妖,木盛貌?!对姟吩疲禾抑畺敄?。上《說文》,下經(jīng)典,相承隸省。據(jù)此,枖,正字;夭,渻字?!瘪R宗霍《說文詩考》卷二也認為正字當作“枖”,云:“夭之本義為屈。象人首夭屈之形,引伸之,凡物之初長尚屈而未申者,亦得謂之夭。則作‘夭假借字也?!?/p>

王育《說文引詩辨證》則據(jù)《女部》所引,說:“,女子笑貌,從女、芺。芺,薊也,薊首下傾,女子善笑,則傾屈其首以作態(tài)。桃之華似之,故以為比。夭,首右傾也。其傾首則同,而未若女子之如花為美妙也?!蓖蹶]運《湘綺樓日記》同治八年九月二十八日,也據(jù)《說文》“”字,以為“”即“笑”字。錢鍾書《管錐編》又據(jù)王闿運說云:“蓋‘夭夭乃比喻之詞,亦形容花之嬌好,非指桃樹之‘少壯。李商隱《即目》:‘夭桃唯是笑,舞蝶不空飛,‘夭即是‘笑,正如‘舞即是‘飛?!币驗殄X先生的學(xué)術(shù)地位,以“夭”為“笑”之說便在當下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今有不少《詩經(jīng)》注本,便跟著錢先生說起來。

又因為《詩經(jīng)·曹風(fēng)·隰有萇楚》篇中出現(xiàn)了“夭之沃沃”一語,于是又有人把“夭夭”和“沃沃”聯(lián)系起來,如丁惟汾《詩毛氏傳解故》以為:夭、少疊韻,又以為“夭”為“沃”之初文,故言“沃沃”,而《毛傳》訓(xùn)“壯佼”,壯也是少的意思。

其實這些說法,都是一個源。枖、、沃實都是由“夭”字孳生出來的,它們的意思都是秉承于“夭”的。因為《詩經(jīng)》用“夭”形容樹木,所以后來人就加“木”旁特意造了 “枖”字,以專門表示樹的“少盛貌”,而所謂“少盛”,實有形容新樹迎風(fēng)搖擺、妖嬈多姿之意。樂府古辭《長歌行》云:“凱風(fēng)吹長棘,夭夭枝葉傾?!薄爸θ~傾”也正言其迎風(fēng)搖曳。不加“木”旁照樣可以說明問題。因為《桃夭》是寫姑娘出嫁的,是用桃花來象征青春少女的,于是后人便根據(jù)這個意思專門加“女”旁造了“”字?!啊卑脒叺摹捌b”,上面用了的草字頭,這好像不合理,其實草字頭在這里是代表“木”的。如果把字寫成“女”加“枖”,那就好像是女、木、夭排成隊,字形顯然不好看,于是古人便想出了招,用“艸”代替“木”。這種情況,漢字中常見。如《詩經(jīng)·魏風(fēng)·汾沮洳》“言采其?!保逢枬h簡,“?!弊謴牟??!俺弊謴哪?,而在甲骨文中時或從草。樊籬的“樊”,時或從草作“藩”;叢生之叢,繁體或從木作“樷”,或從草作“”,這都是證明。也就是說,無論是“枖”還是“”,都是后儒根據(jù)《桃夭》篇的意思新造的,其原初都只作“夭”。錢鍾書等據(jù)《說文》“”字,以為此言桃花盛開如笑,其說雖辯,但不可從。

至于“灼灼”二字,那就簡單多了,它形容的是桃花光明之貌?!睹珎鳌氛f:“灼灼,華之盛也?!?《文選·阮籍〈詠懷〉》“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輝光”,劉良注說:“灼灼,明貌?!眹吏印对娋儭吩唬骸懊詾槿A之盛,謂盛故鮮明,非訓(xùn)灼灼字為盛也?!币驗椤白啤弊謴摹盎稹保虼巳藗兙妥匀宦?lián)系到了火的光明。如季本《詩說解頤》曰:“灼灼,華盛如火然也?!必S坊《魯詩世學(xué)》云:“灼灼,花之盛如火炎也?!睆埓沃佟洞幵娪洝吩唬骸白?,火光。桃花紅艷,望之如火,故曰‘灼灼其華?!比毡旧奖菊路颉对娊?jīng)新注》曰:“灼灼,赤而如火貌?!逼鋵崱白啤蹦耸恰办獭钡募俳枳??!白啤钡谋疽馐恰熬摹?,并沒有光明的意思。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說:“《說文》:‘灼,炙也。‘炙是‘灸之誤。上文‘灸,灼也,互相為訓(xùn)?!茻o明義,乃‘焯借字?!墩f文》:‘焯,明也?!吨軙罚骸桃娙锌⌒摹=瘛稌纷鳌?,此‘灼‘焯字通之證。連言灼灼者,《文心雕龍·物色》篇‘灼灼狀桃花之鮮是也。”這就說得很清楚了。日本竹添光鴻《毛詩會箋》說:“灼灼以華言。凡色之光華明盛者謂之灼矣。夭夭言桃之少,以比少艾;灼灼言華之盛,以比顏色濃艷。桃三歲而華,桃少則多華,然五年則老,老則華減,故以木少華盛為言。”

這里順便談一下“逃之夭夭”的問題,古書里幾乎見不到“逃之夭夭”這個詞,這是在民間俗語出現(xiàn)的所謂成語。它的產(chǎn)生顯然是脫胎于《詩經(jīng)》中的“桃之夭夭”。研究者以為是“桃”與“逃”同音,故以“逃之夭夭”作詼諧語,形容逃跑得無影無蹤。其實這里起決定作用的不是“桃”而是“夭夭”,“夭”字金文作,像人甩臂奔跑之狀,像奔跑的“奔”(金文作)字,行走如飛的“走”(金文作)字,上面所從的都是這“夭”字,“夭”即是像人奔跑之形,那么用“夭夭”來形容“逃”跑之狀,不是非常恰當?shù)膯幔恳虼伺c其說是以“逃”代“桃”作詼諧語,毋寧說是“桃”啟發(fā)了“逃”,做神摹語。

關(guān)于“之子于歸”與“宜其家室”

“之子于歸”在《詩經(jīng)》中出現(xiàn)達十二次之多,顯然為當時的成語。在今人看來,“之子”這樣的構(gòu)詞很怪。《毛傳》解釋說:“之子,嫁子也?!敝祆湔f:“之子,是子也,此指嫁者而言也?!倍f雖異,意實相同,“嫁子”也是指“嫁者”而言的,即《方言》所言:“女謂之嫁子?!币蚣拚邽榕?,故山本章夫《詩經(jīng)新注》又改曰:“之子,是女?!敝祆?、山本都是根據(jù)《爾雅》來解釋的?!稜栄拧め層?xùn)》說:“之子者,是子也?!笨墒菫槭裁础爸印本褪恰笆亲印蹦??邢昺《爾雅注疏》引李廵說:“之子者,論五方之言是子也。然則‘之為語助詞,人言‘之子者,猶云是此子也?!边@人還是不明白。其實“之”和“這”是一聲之轉(zhuǎn),如吳語稱“這里”為“之里”?!爸印本褪恰斑@子”,即晉南方言中說的“這子兒”。晉南方言中同輩之間或?qū)π≥呍趯捤捎淇斓膱龊舷掠謺r稱“這子兒”,表示親昵,如:“原來是這子兒干的?!币话闶悄贻p人說。只不過“這子兒”一般是稱男青年,不稱女青年。而這里,“子”則是指的女子。古代男女都可以稱“子”,如《儀禮·喪服》說:“故子生三月,則父名之,死則哭之?!编嵭⒄f:“凡言子者,可以兼男女?!币驗楝F(xiàn)代漢語中“子”專指男子了,所以對“之(這)子”之稱就感到很陌生,不習(xí)慣。

至于“于歸”,今天用來作為“出嫁”的代稱。如姑娘出嫁寫對聯(lián),便來個“于歸好詠宜家句,往送高歌必戒章”,或橫批來個“于歸之喜”,好像“于歸”是一個固定詞組。其實“于”是“于”,“歸”是“歸”,兩者是各自獨立的?!坝凇笔钦Z助詞,在古詩中往往有補足四言成句的意義。它在很多情況下出現(xiàn)在動詞之前,像“之子于歸”這樣的《詩經(jīng)》中有很多,如“燕燕于飛”“雄雉于飛”“倉庚于飛”“鳳凰于飛”“鴻雁于飛”“振鷺于飛”“鴛鴦于飛”“之子于苗”“之子于征”“之子于狩”“之子于釣”“之子于垣”“君子于役”“周王于邁”“叔于田”“叔于狩”等。有人認為“于”訓(xùn)“往”,這不太妥。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釋“于”較為詳盡,他說:“《爾雅》:‘于,曰也。曰讀若聿,聿、于一聲之轉(zhuǎn)?!佑跉w正與‘黃鳥于飛‘之子于征為一類。于飛,聿飛也;于征,聿征也;于歸,亦聿歸也?!?、曰、聿,皆詞也?!迸釋W(xué)海《古書虛字集釋》則認為“于”相當于“之”。“之子于歸”猶言“之子之歸”,與口語中“的”字同義,可以省去。吳世昌以為此“于”字可以作“何”解,“之子于歸”“雄雉于飛”等“于”字,都應(yīng)當訓(xùn)為“何”(《羅音室學(xué)術(shù)論著》第一卷《釋〈詩經(jīng)〉之“于”》)。這些解釋只能看作是一家之言,不能太認真。

“歸”在這里則是出嫁的意思?!睹珎鳌氛f:“婦人謂嫁曰歸?!薄豆騻鳌贰豆攘簜鳌范加型f,這是很對的?!皻w”的本義就是女子嫁人,故《說文》說:“歸,女嫁也?!薄皻w”的繁體作“歸”,從止從帚,在金文和甲骨文中婦人的“歸”有時也書作“帚”,故在“歸”字結(jié)構(gòu)中“帚”代表的是婦人,“止”即“趾”的本字,代表腳趾行走,婦人行走由此往彼,即表示出嫁,“歸”字剩下的部分則是讀音?!吨芤住ぬ┴浴贰暗垡覛w妹”,李鼎祚集解引虞翻說:“歸,嫁也?!薄豆騻鳌る[公二年》“婦人謂嫁曰歸”注:“婦人生以父母為家,嫁以夫為家,故謂嫁曰歸?!薄斗窖浴氛f:“嫁、逝、徂、適,往也。自家而出謂之嫁。由女而出為嫁?!卞X繹《方言箋疏》說:“《廣雅·釋詁一》:‘歸,往也?!峨墓罚ㄏ拢骸?。往,即歸也。歸、嫁一聲之轉(zhuǎn)。今太倉人言歸,音猶如嫁?!泵駠陡=ㄐ峦ㄖ尽芬嘌蚤}語“謂嫁曰歸”。因為女子出嫁,是其人生的歸宿,所以引申就有了歸回的意思。現(xiàn)在人已經(jīng)習(xí)慣了把“歸”當作是回家了,卻不知這層意思正是由嫁人引申來的。

女子出嫁,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牽涉兩個家庭。對女方家庭來說,女大不中留,只有姑娘出嫁了,才能使父母心安,所以《詩經(jīng)·周南·葛覃》篇說:“歸寧(安)父母?!睂δ蟹郊襾碚f,找到個賢慧的媳婦,則可以使一家和順,滿門喜悅,所以此篇說“宜其室家”?!笆壹摇痹谶@里指一門之內(nèi),即朱熹《詩集傳》所說:“室謂夫婦所居,家謂一門之內(nèi)?!薄耙恕庇邪矘泛晚樦狻?/p>

說到這個“宜”字,可以有多種解釋?!睹珎鳌氛f:“宜以有室家,無逾時者。”鄭玄《箋》順《毛傳》之說云:“宜者,謂男女年時俱當?!贝竺钤趹?zhàn)國時期,當時戰(zhàn)亂頻仍,直接影響到了男女婚嫁不能以時,因此便從婚禮以時的角度立說,表示太平之世男女都能及時婚配,所以解“宜”為“年時俱當”“無逾時者”。這顯然是有感于婚姻失時而發(fā)的,是借詩以刺時的,并不見得是詩之本義。朱熹意識到了《毛傳》《鄭箋》的問題,于是改訓(xùn)說:“宜者,和順之意。”馬瑞辰也說:“宜與儀通。《爾雅》:‘儀,善也。凡《詩》言‘宜其室家‘宜其家人者,皆謂善處其室家與家人耳?!秱鳌芬詾椤疅o逾時,《箋》以為‘年時俱當,似非詩意。”王先謙亦曰:“《說文》:‘宜,所安也。‘室,實也,從宀從至?!?,所止也?!?,居也?!似涫壹?,猶言安其止居?!兑琢帧贰L利止居,正‘宜其室家之文,此齊說也。毛以為有室家無踰時,似非詩義?!彼^善,所謂安,所謂和順,其意相近,都是指家人安樂和順。竹添光鴻調(diào)停諸說曰:“宜者,和順之意。和則不乖,順則無逆,凡詩言‘宜其室家‘宜其家人者,皆謂善處其室家與家人耳。故《大學(xué)》引卒章釋之曰:‘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國人。言宜夫婦而后以宜一家,宜一家而后可以及國人。《傳》云‘無踰時也者,謂其年時俱得,故夫婦和順耳。上二章傳義正與序云‘男女以正,昏姻以時意合,卒章乃推廣言之,語意自有次第?!贝四耸且越?jīng)就傳,不可取。賀貽孫《詩觸》曰:“宜者相安之意,為婦之道,但求相安而已?!贝怂坪醺鼮橹苯雍喴?/p>

關(guān)于“有蕡”“蓁蓁”

詩的第二章說“桃之夭夭,有蕡其實。”第三章說:“桃之夭夭,其葉蓁蓁?!钡谝徽聦懟?,第二章寫果實,第三章寫葉子。果實用“有蕡”來描寫?!睹珎鳌氛f:“蕡,實貌?!币詾椤百S”是描寫果實狀態(tài)的。但是何種狀態(tài),則沒有明言。后來人們便開始根據(jù)果實的形狀來做猜想了。有的說是“大貌”,表示果實結(jié)得大,如蘇轍、嚴粲、季本、豐坊、段玉裁、馬瑞辰、山本章夫等,皆如此說。嚴粲說:“墳為大防,鼖鼔為大鼔,有頒其首、用宏茲賁,皆訓(xùn)為大。凡‘蕡同音之字皆為大義,則蕡亦桃實之大貌?!瘪R瑞辰也說:“蕡者,‘頒之假借?!墩f文》:‘頒,大首貌。引申為凡大之稱?!稜栄拧丰屧b:‘墳,大也?!畨炓唷C之借?!惺堈?,狀其實之大也。至《說文》‘蕡,雜香草,乃‘蕡之本義耳。古以華喻色,以實喻德,此魏人‘春華秋實之喻所本。”有的認為是言果實之盛多的,如朱熹說:“蕡,實之盛也?!焙戮础睹娫狻芬舱f:“蕡,實繁貌?!焙戌睢睹姾蠊{》以為:“《傳》以蕡為‘實貌,不止言其大,并其繁茂之狀亦見。《釋木》:‘蕡,藹。郭注:‘樹實繁茂菴藹,此即‘有蕡之‘蕡。邵氏《正義》云‘《說文》蕡為雜香草,假借以為木實錯雜之貌是也。”有的以為是以麻實來形容桃實的,如胡紹曾《詩經(jīng)胡傳》說:“蕡,麻實也,麻最多子,故借言之?!焙慰对娊?jīng)世本古義》引羅愿《爾雅翼》也說:“麻實謂之蕡,故古者朝室之籩,熬麻麥以實之,謂之?蕡。麻于植物中最為多子,《詩》言桃華色既盛,又結(jié)子之多如麻子然?!?牟應(yīng)震《詩問》、 汪黻《詩經(jīng)詮義》及王先謙等,皆有類同的說法。有的以為指桃子顏色的,如胡文英《詩經(jīng)逢原》說:“蕡,桃色也?!庇谑∥帷稘陕菥釉娊?jīng)新證》以為‘蕡為‘斑之假借,言桃將熟時,紅白相間,其實斑然。有以為是描寫桃子之圓狀的,如丁惟汾《詩毛氏傳解故》以為,蕡、皖雙聲,《小雅·杕杜》“有皖其實”,“皖”今作“圓”,蕡為肥圓,《毛傳》所說的“實貌”,就是指桃子肥圓之貌。

在這眾多的說法中,胡承珙的解釋最善?!稜栄拧め屇尽贰笆?,藹”,即釋《詩》之“蕡”字。郭注說:“樹實繁茂菴藹。”“菴藹”,即《離騷》“揚云霓之晻藹”中的“晻藹”,本是指云氣之盛而蔭天蔽日之狀。郭璞注是用“菴藹”來形容果實繁茂之貌的。此與《毛傳》“實貌”之說也不相違??肌对娊?jīng)》中凡形容詞前加“有”者,其作用與疊詞相同。如《匏有苦葉》“有彌濟盈,有雉鳴”,猶言“彌彌濟盈,雉鳴”;《新臺》“新臺有泚”猶言“新臺泚泚”;《正月》言“有皇上帝”,《宮》則曰“皇皇后帝”;《庭燎》“庭燎有輝”猶言“庭燎輝輝”,與上章“庭燎晣晣”錯綜相對。據(jù)此“有蕡其實”猶言“蕡蕡其實”,是為與上章“灼灼其華”錯綜相對而變句法的。馬祖常《王仁輔左丞德符堂銘》云:“耕之澤澤,獲之秷秷,植之蕓蕓,木之蕡蕡。”“蕡蕡”猶言“菶菶”“唪唪”,蕡、菶雙聲?!渡瘛菲啤肮橡暨簟保睹珎鳌罚骸斑暨羧?,多實也?!薄墩f文》“玤”下引詩作“瓜瓞菶菶”,《玉篇》云:“菶,菶菶,多實也?!?/p>

多實用“有蕡”,多葉則用“蓁蓁”。“其葉蓁蓁”,是言桃樹葉子茂盛的。《毛傳》說:“蓁蓁,至盛貌。”季本《詩說解頤》說:“蓁蓁,美盛貌?!必S坊《魯詩世學(xué)》改為“其葉臻臻”,說:“臻臻,葉繁盛貌?!焙挠ⅰ对娊?jīng)逢原》說:“蓁蓁,潤澤貌?!?牟應(yīng)震《詩問》說:“蓁蓁,多而茂盛也。”陳奐《詩毛氏傳疏》說:“蓁聲同臻,故云‘蓁蓁,至盛貌?!稄V雅》:‘蓁蓁,茂也。字亦作‘溱,《無羊》傳:‘溱溱,眾也?!敝T家語雖略異,意實相同?!墩f文》說:“蓁,草盛貌?!彼浴安菔ⅰ?,實際統(tǒng)草木而言之。從“秦”得聲的字每有多意,聚物曰“搸”,叢生之木曰“榛”,大車上聚竹木而成的座墊曰“”。“蓁蓁”則是言樹葉密聚。

《桃夭》何能與后妃聯(lián)系起來

《毛詩序》說:“《桃夭》,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則男女以正,婚姻以時,國無鰥民也?!卑选短邑病泛秃箦?lián)系起來,現(xiàn)在人說什么也不敢相信。因此20世紀的研究,基本上形成的共識是:這是一首祝賀姑娘出嫁的詩,有的則干脆說:這是農(nóng)村女子出嫁時的賀詩(藍菊蓀《詩經(jīng)國風(fēng)今譯》)。還有人說:這是南國奴隸祝賀主人家嫁女所唱的歌(任乃強《周詩新詮》)。人們根本沒有耐心認真思考《毛詩序》為什么要把《桃夭》與后妃聯(lián)系起來。

把《桃夭》與后妃聯(lián)系,我們姑且不說它對錯,起碼說這不是無稽之談。在先秦兩漢的文獻中,我們仿佛看到了這首詩與后妃的聯(lián)系。如《焦氏易林·師之坤》言:“春桃生花,季女宜家,受福且多,在師中吉,男為邦君?!薄斗裰S》言:“春桃生花,季女宜家。受福多年,男為邦君?!薄稄?fù)之解》說:“春桃萌生,萬物華榮,邦君所居,國樂無憂?!毕嗨频膬?nèi)容,《易林》反復(fù)出現(xiàn),而且大多與“邦君”聯(lián)系起來,“邦君”豈非后妃所生?再如《禮記·大學(xué)》言:“《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國人?!标悊虡骸度以娺z說考》引張冕說云:“《桃夭》如為民間嫁娶之詩,《大學(xué)》何由即指為實能宜家而可以教國?詳《易林》之語,似是武王娶邑姜事?!?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也說:“《易林》云‘男為邦君,是《齊詩》說不以為民間嫁娶之詩甚明。參之《大學(xué)》宜家教國之義,非國君不足以當之?!狈接駶櫼嘣疲骸半m不知其所詠何人,然亦非公侯世族,賢淑名媛,不足以當?!睋?jù)此,把《桃夭》與后妃聯(lián)系起來顯然是有傳說依據(jù)的。

將《桃夭》與后妃及“婚姻以時”建立聯(lián)系,今所見到的文獻當以《毛詩序》為最早?!睹娦颉放c《大學(xué)》及《易林》當承自相同的傳說。不過這里多了一層意思,即“男女以正,婚姻以時”,這是詩中沒有的意思。這個意義的滋生,有兩個背景,第一是西周亡國教訓(xùn)的背景。此詩為周之房中樂,演奏于后宮。房中樂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娛樂,而在于教化后宮,母儀天下。而西周是因后妃而亡國的,推之夏商,亦皆亡于后妃。這個教訓(xùn)深深地影響了周人的思考,故編《詩經(jīng)》者開首便道后妃之德。第二是動亂社會的背景。因這首詩是慶賀青年男女及時婚配的,所表現(xiàn)出的是一片歡樂的氣氛,是太平盛世具有的景象。而周自春秋以降,便處在動蕩不安之中。在《詩經(jīng)》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量關(guān)于行役的詩篇,其中一部分是怨女曠男的聲音。孟子曾提到周的先祖太王因能與民同好,故“內(nèi)無怨女,外無曠夫”。這說明“內(nèi)無怨女,外無曠夫”,在古代是很難做到的,故孟子要特意標舉出來。在《詩序》中多次言及男女怨曠之事,如:“《雄雉》,刺衛(wèi)宣公也。淫亂不恤國事,軍旅數(shù)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曠,國人怨之?!薄啊队泻?,刺時也。衛(wèi)之男女失時,喪其妃耦焉?!薄啊冻銎鋿|門》,閔亂也。公子五爭,兵革不息,男女相棄,民人思保其室家焉?!薄啊兑坝新荨罚加鰰r也。君之澤不下流,民窮于兵革,男女失時,思不期而會焉。”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能夠獲得《桃夭》所表現(xiàn)的那樣的快樂婚配,就顯得特別珍貴。故而《桃夭》作為樂歌演奏或編入《詩》冊時,要特別把“男女以正,婚姻以時”這一層意義突顯出來,以表達一種政治理想與生活理想。也正是在這樣的思想基礎(chǔ)上,《毛傳》特意強調(diào)了“無踰時”,《鄭箋》強調(diào)了“男女年時俱當”。

詩與經(jīng)的雙重理解

這是一首慶賀姑娘出嫁的詩。詩以“桃之夭夭”起興,氣氛歡快活潑,使人欣喜,又使人神往。雖說這喜事有可能發(fā)生在桃花盛開的季節(jié),但在這里桃花更多的是一種象征,是一種氣氛的張揚。即如日本古賀煜《詩朱傳質(zhì)疑》所云:“桃之為物,木少則花盛,可比婦人年少而容華盛,故詩人以桃花興婦人年少而色盛,當于歸之時。非謂其嫁必用仲春,而仲春嫁時之所見也?!币﹄H恒說:“桃花色最艷,故以取喻女子,開千古詞賦詠美人之祖。本以華喻色,而其實、其葉因華及之,詩例次第如此。毛傳以實為喻德,以葉為喻形體至盛,近滯;而形體至盛語尤未妥。呂東萊曰:桃夭既詠其華,又詠其實,又詠其葉,非有他義,蓋余興未已而反復(fù)嘆詠之耳。如此,又說得太無意義。大抵說詩貴在神會,不必著跡。如華喻色矣,實喻德可,喻子亦可,蓋婦人貴有子也。有實之時,其葉方盛,即承有實來,不必定有所喻耳?!?/p>

此詩之妙,在于它選擇了最易表達人們喜悅心情和最能喚起人們青春生命活力的事物作為起興的材料,將結(jié)婚時歡樂的氣氛生動地表現(xiàn)了出來。桃花——生命狂熱的象征,它最能喚起人心靈深處的沖動,點燃勃勃生命之火?!对铝睢吩疲骸爸俅褐?,桃始華。”而桃花盛開之時,也正是古之男女大會之日?!吨芏Y·媒氏》有云:“仲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碧一穹牛信榘l(fā),這種生活經(jīng)驗的無數(shù)次重復(fù),在民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跡,故而《詩經(jīng)》中把男女相思叫作“懷春”,在古代文學(xué)中,桃花往往與狂熱的情欲聯(lián)系在了一起?!侗臼略姟分杏羞@樣一個故事:青年才子崔護,在一村莊桃樹下面遇見了一位妙齡女郎。第二年春天,鬼使神差,他又到了這里,可是桃花依舊,人事已非。于是他寫道:“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笔翘一ㄒ鹆怂麅?nèi)心的騷動。《桃花庵》中少女尼姑陳妙禪,看到了盛開的桃花,那生命之火,再也無法抑制,終于爆發(fā)了與少年書生張學(xué)富如火如荼的愛情?!镀帕_岸》中修行了數(shù)百年的白花蛇,卻經(jīng)不起“春天桃花大放”的刺激,演出了一段欲火勃發(fā)的故事。在古代戲劇小說中,像《桃花艷史》《桃花影》《桃花扇》等,無不與情欲有關(guān)。今人又稱艷遇為“桃花運”“桃色事件”,而將女子的月水叫“桃花癸水”。文學(xué)作品中桃花與女色的微妙聯(lián)系,不正是發(fā)軔于《桃夭》嗎?所不同的是,《桃夭》不像后世小說那樣側(cè)重于艷情的描寫,而表現(xiàn)的是一種情感,一種氣氛,一種青春生命之活力。

《桃夭》全篇通過變文復(fù)唱,首章言華,只“夭夭”“灼灼”數(shù)字,便寫盡春風(fēng)桃面,造成一種喜氣洋洋的氣氛。物呈情態(tài),句法一正一倒,自有奇趣。“其”字將上下文氣貫通,“宜”字緊與上“夭夭”“灼灼”相呼應(yīng),可謂“人面桃花相映紅”。次章由華而實,是進一步寫法;變“室家”為“家室”,是重而不復(fù)的寫法,句法變化中生出妙趣。三章由實而葉,即如姚舜牧《重訂詩經(jīng)疑問》所云:“桃先華,次實,而葉始茂暢,故其詠有次第?!睒阄逆€《詩集傳詳說》曰:“華如顏色之好,實如子女之蕃,葉如族人之多?!?/p>

由“華”而“實”而“葉”,不僅使喜慶的氣氛漸次展開,而且預(yù)示著小家庭未來的美滿和幸福,給人以希望,給人以追求。戚伸《帝鄉(xiāng)戚氏家傳葩經(jīng)大成心印》云:“桃由華而實,由實而葉,而乾坤芳淑,桃夭若次第為舒發(fā)。之子由宜室而漸宜家,由宜家而益宜室,而究也熏蒸融洽,渾然家人之咸宜,而閨閫雍熙,之子亦次第為敷暢?!狈阶谡\《說詩章義》曰:“此篇亦是反復(fù)詠嘆,‘宜字是主華、實、葉,有次第。室家、家室,夫婦和也。家人,則不止夫婦相和,而一家之人皆相宜矣,有次第。”

在這首賀嫁詩中,我們感受到的是一片祥和的氣氛。在這祥和的氣氛中,又可以體味到太平之世風(fēng)俗醇美的景象。正如崔述《讀風(fēng)偶識》說:“此篇語意平平無奇,然細思之,殊覺古初風(fēng)俗之美。何者?婚娶之事,流俗之所概稱,為壻黨者,多以婦之族姓顏色為貴而夸示之,《碩人》之詩是也。為婦黨者,多以壻之富盛安樂為美而矜言之,《韓奕》之詩是也。俗情類然,蓋雖賢者有不免焉。今此詩都無所道,只欲其宜家室、宜家人,其意以為婦能順于夫,孝于舅姑,和于妯娌,即為至貴至美。此外都可不論,是以無一言及于紛華靡麗者,非風(fēng)俗之美安能如是!第謂其婚姻以時,猶恐未盡此詩之旨也。”

從“經(jīng)”的角度理解,我們可以體會到政治與人倫道德方面的兩重意義。一是在政治上先民對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元好問《小娘歌》中曾有一支歌說:“太平婚嫁不離鄉(xiāng),楚楚兒郎小小娘。三百年來涵養(yǎng)出,卻將沙漠換牛羊。”這與《桃夭》中所表現(xiàn)出的情感可以說有很多相通之處,他們共同表達著太平生活中人們的安樂與幸福,而其反面的意義即是對于戰(zhàn)亂之世的厭棄與恐懼。二是在人倫道德上先民對于女性品質(zhì)的期待。詩沒有過分渲染女子的美貌,而只是反復(fù)強調(diào)一個“宜”字,從中所表現(xiàn)出的即是崔述所說的“能順于夫,孝于舅姑,和于妯娌”的“至貴至美”的女德。“女德”對于家庭的和睦,意義太大了!孔子感嘆“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這背后自然隱藏有許多難言的苦澀!如果娶來的媳婦不能“宜家人”“宜室家”,這樣的家庭必然是不幸的,而且有可能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因為它有可能伴隨人的一生。因此古之講經(jīng)者,無不在一個“宜”字上大下功夫。如黃佐云:“宜室是必敬必戒,無違夫子;宜家是克孝克慈,不違老幼,皆閑于婦道也。因其往嫁之賢,知其已嫁之善,夫婦相與,必有和樂,而恭敬存焉。非被文王之化其能然乎!”所謂“文王之化”其實就是太平治世的翻版。太平之世,人和、家和、天下和,這正是中國人所追求的理想社會。也正是在這種理想的追求中,中國人創(chuàng)造了以和諧為基本精神的文化。

猜你喜歡
后妃
南北朝后妃崇佛活動探析
《 尚之以瓊?cè)A—清代宮廷后妃頭飾文化研究》
海外星云(2022年16期)2022-10-13 10:36:16
宮闈時尚
卷宗(2020年16期)2020-08-10 18:30:44
試論漢代后妃謚號
從《太常因革禮·廟議》后妃袝廟問題看北宋的禮制運行
宋代后妃形象初探
《詩經(jīng)·周南》女性教化主題及其現(xiàn)實借鑒意義
讀林延清教授《明朝后妃與政局演變》
文存閱刊(2017年22期)2017-10-21 12:17:45
《史記·外戚世家》中的悲劇后妃形象
青春歲月(2016年7期)2016-05-14 15:22:17
西漢前期后妃與官員仕途
卷宗(2014年6期)2014-08-14 07:15:08
太白县| 澎湖县| 西乌珠穆沁旗| 台山市| 青岛市| 孝义市| 白水县| 莱阳市| 新和县| 衡水市| 安义县| 手机| 恩施市| 贵德县| 九台市| 饶平县| 偏关县| 淮北市| 神池县| 宁陕县| 五指山市| 库车县| 丹棱县| 元朗区| 白水县| 衡山县| 新闻| 宁化县| 宽城| 南安市| 宁明县| 囊谦县| 平遥县| 博罗县| 五家渠市| 阳江市| 师宗县| 宜州市| 蒙阴县| 云龙县| 曲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