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琳娜 陸陽
[摘要]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帶來的不穩(wěn)定因素,導致人們陷入了自我認同危機。個體對自我身份的確認是建立在公認的、完整的歷史記錄基礎之上的,檔案憑借其原始記錄性成為了個體建構自我認同的重要依據(jù)。借鑒社會學中自我認同建構的研究成果,分析檔案在個體建構自我認同中發(fā)揮作用的過程,包括個體運用檔案建構理想形象,借助他者記錄塑造完整自我,內(nèi)化檔案價值構建身份意義。
[關鍵詞]個人檔案自我認同作用機理
[分類號]G270
On the Role Mechanism of Archiv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elf-identity
Luo Linna,Lu Yang
(Information and Archives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Abstract: Globalization,informat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have brought about a lot of unstable factors, leading people into a crisis. The recognition of the individual identity is built on the foundation of accepted and complete records. With its original record attributes, archives have become the basis for individual self- identification. This paper draws on sociological research findings on self-identification and analyzes the specific role of archiv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elfidentity,including the use of individual files to construct an ideal image, use the others records to create a complete self, and internalize the value of archives to build an identity.
Keywords: Personal Archives; Self-identification; Mechanism of Action
自我認同是“個體依據(jù)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所反思性地理解的自我”[1],簡言之,就是個體對自我身份的認知。個人檔案客觀記錄了其以往的情況,是令人信服的歷史證據(jù),可以為個體尋求身份和獲得認同提供合法性憑證,深化和凝固個體身份認同。尤其是在紛繁復雜的多元時代背景下,為了修復或重構以及強化個體身份認同,有必要借助檔案的力量,實現(xiàn)充分的自我認同。
1檔案建構自我認同的當代背景
1.1自我身份認同危機的顯著化
首先,現(xiàn)代社會全球化、流動性的特征,使社會運行結構處于一個復雜的、動態(tài)的環(huán)境之中,進而造成人們社會角色的重大轉變,個體對自身身份存在焦慮。另一方面,諸多不確定性外在因素的沖擊和影響,造成個體形象的碎片化,使得人們原有的身份地位、價值內(nèi)涵被打亂,人們固有的價值觀遭到顛覆,自身行為規(guī)范與價值體系變得混亂,人們所信仰的認同根源受到極大地沖擊,心理上處于一種失衡的狀態(tài),原本的認同模式和認同格局也被推翻,認同根基受損乃至坍塌,這些都激發(fā)了人們對自我身份的疑問。尋求心理狀態(tài)的穩(wěn)定性和覺醒了的自我意識對“我是誰”的追尋,實質上意味著自我認同危機的到來。在這種復雜社會背景下,人們不得不尋找認知家園和精神意義,重新定義自己的身份與歸屬。
1.2信息技術的介入
現(xiàn)代媒體、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延伸了人們思想與行為的時空邊界,同時也引發(fā)了人們重新探索自身的意義與價值。首先,智能設備的普及,使得人們往往將真正的自我置于機器與網(wǎng)絡之中,模糊了對現(xiàn)實自我形象的認知與把握,現(xiàn)實的有生命的人面臨著被機器吞噬的危險,人們不得不問一問自己“我是誰”。其次,網(wǎng)絡社會的虛擬性掩蓋了主體的真實形象,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目的同時設定多個身份,這種做法瓦解了傳統(tǒng)社會中個體自我穩(wěn)定形象的設定,自我真正地被“碎片化”了。[2]再者,網(wǎng)絡社會中,人們可以根據(jù)情境自由設定身份與他人進行交往,身份不能夠確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現(xiàn)實社會中的各種等級關系,使人們相互之間的交往變得更加自由和隨意。多重身份以及虛擬與現(xiàn)實身份的重疊與交織加劇了人們自我身份的認同危機。
1.3檔案理論的擴展
加拿大檔案學者特里·庫克認為,以認同為特征的檔案發(fā)展范式把檔案“從支撐學術精英的文化遺產(chǎn)轉變?yōu)榉沼谡J同和正義的社會資源”,[3“]檔案不僅要涉及政府的職責和保護公民的個人權益,而且更多地還應為他們提供根源感、身份感、地方感和集體記憶”。[4]此外,在第十七屆國際檔案大會上,“身份認同與檔案”這一重要議題引發(fā)了廣泛討論。在這次大會上,檔案被定義為組織和個人身份認同的有效憑證,能夠幫助人們重建或強化身份認同。2017年在墨西哥舉辦的國際檔案理事會(ICA)再次將身份問題納入議題。國際檔案理事會主席大衛(wèi)·弗蘭克在致辭中指出,對文件的選取、保存與利用要關乎身份認同的建構,必須確保檔案對于子孫后代來說是具有權威性的可信證據(jù)。關于身份認同在檔案學領域的研究,不僅豐富了檔案學理論,也可以更好地指導實踐工作。
2檔案建構自我認同的作用方式
吉登斯認為,自我認同是一種社會化的過程,描述的是“我”與他者之間的關系問題,因而一個人不能僅僅基于自身而形成自我認同,只有在與他者的交往中形成的“我”才是真正全面的自我。[5]因此,在他看來,自我認同的形成涉及個體對自身形象的反思與評價,更要參考“他者”對自我行為和形象的評價。曼紐爾·卡斯特基于吉登斯認同建構理論提出,社會行動者只有將他所認為的“身份”進行吸收和內(nèi)化,并圍繞這一過程建構自身的意義,這樣的認同才具有真實性和完整性。[6]
2.1個體運用檔案建構理想形象
“理想自我”是指主體期望自己成為什么樣的人,是主體設定的“目標我”形象,描繪了自我理想愿望。正如拉康所說的,“主體是在一種幻象中預期看到其能力的成熟”[7]?!袄硐胱晕摇币庵競€體對自我的想象與期待,通俗地說就是“我想成為的自我”或者“我期待成為誰”。
個體檔案是個體記憶的重要載體,是個體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直接形成的體現(xiàn)個體發(fā)展變化過程且以備查考利用的原始記錄。從縱向來看,個體檔案記錄了個體發(fā)展的全過程,完整呈現(xiàn)了個體出生直至死亡的每個階段,可以為個體實現(xiàn)身份認同提供真實性、連續(xù)性的原始素材;從橫向來看,個體檔案記錄著個體活動的全景圖像,承載著個體生活、學習、工作等多方面的信息與記憶,涵蓋了個體不同角度的形象,可以為建構身份認同提供多視角、多層次的素材。通常情況下,為了獲得自我認同以及展示、維護自身的良好形象,個體會查考已有檔案,塑造出“理想我”形象,即“我”想要成為的“我”。因而,檔案是個體建構“理想自我”重要的參考資料。
2005年,連戰(zhàn)初次訪問大陸時,時任國家主席的胡錦濤贈予連戰(zhàn)其祖父在九十多年前申請成為中國人的檔案,連戰(zhàn)當場激動萬分地說:“我們一家當中國人是當定了。”在公開講話中,他也談到他的祖父連橫先生在日本統(tǒng)治臺灣的那個時代,就多次要求恢復中國國籍。[8]除此之外,在訪問北京大學時,北京大學特意復制了連戰(zhàn)母親趙蘭坤女士曾在北大讀書時的學籍檔案和照片,請連戰(zhàn)轉給他的母親,[9]進一步加深了連戰(zhàn)同祖國大陸的深刻聯(lián)系。2006年4月,九州島出版發(fā)行了《連戰(zhàn)檔案》一書,該書收錄了大量的歷史檔案、連戰(zhàn)的自述性語錄以及連氏家族的書信和相關文件等。書中多處引用連戰(zhàn)對先祖遺訓的敘述,表明自己的愛國熱忱。如他的祖父連橫先生的書信寫道:“欲求臺灣光復,須先建設祖國,汝應回國效命”[10]。
連戰(zhàn)通過對自己家族歷史的梳理和引用先祖遺訓,不斷強調(diào)自己以及家族成員對祖國的思念與熱愛,進一步加深了同祖國大陸的相互聯(lián)系,建立起與中華民族同胞作為炎黃子孫共同的身份認同,奠定了與大陸同胞共有的身份基礎和情感,實現(xiàn)了其目標訴求的“理想我”形象塑造。
2.2借助他者檔案塑造完整形象
個體不是獨立存在的個體,是存在于社會中的個體。因此,個體對自我形象的認知總是在“想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基礎之上,個體關注他者對自我的評價,并將這些評價與自身形象進行比較,判斷自己是否符合期望之后,再決定接下來的行動。由此可知,認同是在與“他者”的互動中建構起來的,他者話語對于個體自我認同的形成至關重要。
個體保存的檔案是于個體而言具有十分重要意義或者積極正面的,雖然利于個人形象的建構,但并不能實現(xiàn)個體完整真實的自我認同。此外,由于歷史或其他特殊的社會因素,個體所保存的檔案往往不是完整的檔案,并不能形成個體連續(xù)的自我認同,而需要借助與他者交往過程中產(chǎn)生的檔案記錄進行補充與完善,以建構個體全面真實和豐滿的形象。另一方面,“他者”敘述下的個體形象可以使個體在社會中的身份地位或所扮演的角色更加清晰,也更具有客觀性和真實性,對于個體塑造完整意義上的自我認同極為重要。
2012年美國國家檔案館舉辦了名為“依戀:來自美國國門的面孔與故事”的展覽,這個展覽依托美國國家檔案館所保存的豐富的移民檔案。米歇爾·普帕便是眾多移民中的一位,檔案館中保存的米歇爾及其親屬相關的檔案較為詳細地記錄了米歇爾的經(jīng)歷。[11]
米歇爾1938年生于波蘭,1942年他的雙親被納粹殺害,從此米歇爾便跟隨他的叔叔賴比輾轉于難民營。1948年1月10日,米歇爾被正式登記為難民。在難民營中,賴比組建了家庭。不久后,賴比的妻子不幸去世,失去妻子的悲痛加之又要照顧剛剛出生的嬰兒,賴比無暇顧及米歇爾;同年9月,賴比向國際難民組織正式提出讓米歇爾移居美國的申請。歷時半年多之久,1951年4月,米歇爾獲準被重新安置在美國。經(jīng)過長久的漂泊,1951年10月,米歇爾被安置在克利夫蘭才得以穩(wěn)定了下來。但直到1957年,米歇爾被一對美國夫婦收養(yǎng),才正式成為了美國公民。
由于出生在特殊年代,米歇爾沒有能力保存自身檔案,因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米歇爾對自我身份的認知處于一種模糊的狀態(tài)。美國國家檔案館中保存的由官方書寫的米歇爾的檔案,對米歇爾而言意義重大,彌補了米歇爾檔案中殘缺的部分,較為清晰地呈現(xiàn)了米歇爾所缺失的童年景象,能夠為米歇爾建構完整的身份認同提供依據(jù)憑證和支持。
2.3內(nèi)化檔案價值構建身份意義
個體的自我內(nèi)化是指個體通過向外界學習,將外界的一切觀念價值、行為方式等,轉化為自身特質和行為方式的過程。[12]曼紐爾·卡斯特在談到認同時說道:“認同盡管能夠從支配性的制度中產(chǎn)生,但只有在社會行動者將之內(nèi)化,并圍繞這種內(nèi)在化過程構建其意義的時候,它才能夠成為認同。”[13]個體身份內(nèi)化的過程實質上是個體認可他者對自身形象的定位的過程,以使自身最大程度地貼合于他者眼中的形象。
檔案是記憶固化沉淀的產(chǎn)物,個體借助檔案可以喚起或重建自身對事件的記憶。但在這一過程中,個體會不自覺地帶入自己的情感,有選擇地強調(diào)有關塑造自身積極形象的記錄,刻意淡化甚至抹去關于自身負面的記錄。因此,檔案對歷史事件或記憶進行重構實際上就是個體內(nèi)化的過程。另一方面,個體根據(jù)“他者”的評價來采取相應的行動也是對自我身份內(nèi)化的一種形式。作為行為主體的個人會以他人視角要求自己、調(diào)整自己的言行舉止,使自我更符合社會的期待與規(guī)范。
家族檔案記錄著一個家族變遷發(fā)展的興衰歷程。2015年曹可凡完成了家族史——《蠡園驚夢》一書的寫作,該書講述了曹可凡家族120多年間五代人的生活變遷。在寫作過程中,為獲取關于家族成員的第一手資料,曹可凡多次往返于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之間,從歷史記錄中了解祖輩們的故事與精神,“我祖父沒有留給我們一分錢的遺產(chǎn),可是我覺得我非常富有,‘謙遜為先,恭敬為貴八字家訓,字字值千金。祖輩留給我們的不是物質的東西,而是精神財富?!盵14]。另外,他在書中還大量引用了歷代名士關于王氏家族的記載,例如岳飛為王家宗譜所撰寫的《王氏宗譜跋后》、蘇東坡的《三槐名堂》、韓愈的《弘中公碑銘》等文獻,這些文獻不僅是歷代文人名士與王家先祖交往的記錄,更反映了王氏先祖的品格和成就。在閱讀這些文獻史料并引用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家族的認知與了解,更激發(fā)了作為家族一員的自豪感。
《蠡園驚夢》的寫成,對曹可凡及其家族來說,不僅可以讓家族后輩知道百年來家族發(fā)展的歷程和祖輩的故事,更能夠真切感受到家族精神,引導后輩將之化為真切的行動力,以家訓自律,實現(xiàn)自我歸屬感和對家族的認同感。
3檔案建構自我認同的作用效果
3.1塑造完整的個體社會形象
個人形象的塑造在日常的人際關系和人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個人形象體現(xiàn)了個人魅力和內(nèi)在修養(yǎng),有助于在人際交往中獲得他人的贊賞,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根據(jù)庫利的鏡像理論,自我是在他者的話語中形成的,人們往往會想象自己在采取行動后獲得的社會評價,然后再根據(jù)對想象性的評價來采取行動。[15]因此,為了獲得外界更多的欣賞和認同,個人將塑造積極良好的形象來展示自己。
檔案記錄的社會記憶是真實的、連續(xù)的、全面的,與其他文獻資料相比,其客觀性和可信性不可忽視,個體因而可以在檔案中找尋到生平記憶。通常情況下,為向社會展示良好的形象并獲得廣泛認可,個體會整合并保存關于個體積極正面形象的歷史記錄,改善自身在群體或社會中的地位,提高個體自尊,但所保存的檔案具有一定的傾向性與片面性。此外,個體檔案因為歷史等其他原因丟失或損毀的情況也偶有發(fā)生,社會中“他者”保存的關于個體的記錄是對個體檔案的補充,且較為全面客觀描述了個體在當時事件以及社會中的角色地位,對于個體塑造完整的社會形象極具意義。因此,對于建構完整的個體身份認同來說,檔案仍是最客觀、最真實的參考資料,可以為個體確認身份信息提供依據(jù)憑證。個體可以借助檔案塑造完整的社會形象,減少社會對個體的誤解,提升個體自信心,增強社會存在感。
3.2形成良好的個體社會認知
社會認知主要關注人們的認知、記憶、期望、動機和自我強化。社會認知是個體一切行為的源泉,決定了個體將采取怎樣的行動。人的實踐活動是在具體的現(xiàn)實生活中進行的,自我認同需要在自我與他人對自我的評價中正確認識和看待自我。因此,社會中的他者對個體的認知是個體實現(xiàn)自我認同的前提和基石。因此,要改變他者對個體的身份印象,就要首先改變社會成員對個體的認知。
社會對個體的正確認知可以根據(jù)檔案所記錄的內(nèi)容來進行建構。愈是反映歷史細節(jié)的檔案,愈是有價值的檔案;個體形成的檔案是個體記憶的客觀記錄和自我意識的有效證明,包含著個人生平歷史,正是官方檔案之外的細節(jié)檔案,彌補官方檔案所忽略的個人生活的細微末節(jié)之處,是社會全面了解、認識個體的堅實基礎。另一方面,社會認知有其習慣的思維定勢,從而造成對個體的認知偏差,形成固有的刻板印象甚至誤解。而檔案中記錄著有關個人發(fā)展階段過程中方方面面面的真實記憶,是第一手的歷史記錄,作為一種歷史的證據(jù),可以證實人或事件的真實性,甄別錯誤甚至虛假的記錄,使社會得以了解個人全面形象,糾正記憶錯誤帶來的負面評價以避免刻板印象。因此,對檔案的解讀可以形成個體的真實面貌,使社會了解個人全貌,增強社會對個體的認知程度。
3.3實現(xiàn)全面的個體自我價值
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最終目的在于形成自我認同。個體的自我價值是指個體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激發(fā)自身潛力,不斷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出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在滿足自身的需求之外,也充分滿足他人和社會的需求為目的。簡言之,實現(xiàn)個體的自我價值在于發(fā)揮個人潛力,滿足社會需求。
檔案反映了人們發(fā)展進步的脈絡,既是找尋記憶的物證,又是挖掘記憶的源泉。首先,檔案記錄著人們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內(nèi)容包羅萬象,個人可以在檔案中窺見自身緣起以及在歷史實踐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或所起到的作用,因而借助檔案,社會公眾都可以尋找到自我認同的最終歸宿,明確自身對社會發(fā)展的貢獻,實現(xiàn)自我價值。其次,公眾積極參與檔案工作也是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重要途徑。例如,以社群記憶的角度鼓勵全民共建共享檔案信息資源體系,“培育公民檔案工作者”,讓公眾成為信息資源建設的主體,主動記錄、保存各種資料,依靠自己的力量宣傳自身歷史與文化。在這個過程中,普通公眾在有意識地保管自身檔案的同時,也讓全社會形成了一種共同維護社會記憶的趨勢,發(fā)揮了自身在檔案保護、構建社會記憶方面的作用。
綜上所述,個體可以借助檔案建構理想形象,豐富和完善自我認同的基礎,賦予自我認同以充實的身份意義。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塑造完整的社會形象,贏得良好的社會對個體的評價,從而充分實現(xiàn)自我價值。
參考文獻
[1]安東尼·吉登斯.現(xiàn)代性與自我認同[M].趙旭東,方文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8:58.
[2]王成兵.試論個體認同與集體認同之間的內(nèi)在關系[J].理論學刊,2007(08):42-44,128.
[3]特里·庫克,李音.四個范式:歐洲檔案學的觀念和戰(zhàn)略的變化——1840年以來西方檔案觀念與戰(zhàn)略的變化[J].檔案學研究,2011(3):81-87.
[4]特里·庫克.1898年荷蘭手冊出版以來檔案理論與實踐的相互影響[C].1997: 143-176.
[5]安東尼·吉登斯.現(xiàn)代性與自我認同[M].趙旭東,方文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8:57.
[6]曼紐爾·卡斯特.認同的力量[M].夏鑄九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3.
[7]劉文.拉康的鏡像理論與自我的建構[J].學術交流,2006(7):24-27.
[8]林泉.我們是中國人——我父親與連戰(zhàn)祖父恢復中國國籍的往事[J].中國檔案, 2011(5):80-82.
[9]搜狐新聞中心.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上午在北大發(fā)表演講[EB/OL].[2018-04-10].http://news.sohu.com/20050429/n225392928.shtml
[10]人民網(wǎng).連戰(zhàn)檔案[EB/OL].[2018- 06- 10].http://tw. people.com.cn/ BIG5/ 62975/ 62998/ index.html
[11]張新.美國國家檔案中的移民故事[J].檔案春秋,2013(3):58-60.
[12]孫慶民,趙志毅,高學貴.青春期教育百科辭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4:100.
[13]曼紐爾·卡斯特.認同的力量[M].夏鑄九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3:3.
[14]上海文明網(wǎng).全國人大代表曹可凡:鼓勵百姓挖掘家族歷史弘揚家風家訓[EB/OL].[2018-04-02]. http: //sh. wenming .cn/yw1/201503/t20150306_2484846.htm.
[15]王歆.認同理論的起源、發(fā)展與評述[J].新疆社科論壇,2009(2):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