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我國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制度構成與立法完善

2018-09-10 01:57李衛(wèi)國林致仰
關鍵詞:立法完善

李衛(wèi)國 林致仰

摘 要:在惡意訴訟與虛假訴訟頻繁發(fā)生的社會背景之下,在借鑒法國和我國臺灣地區(qū)相關法律制度并結合我國基本國情的基礎之上,2012年我國立法機關在修訂《民事訴訟法》時沖破層層阻力和障礙增設了第三人撤銷之訴,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通過《適用民事訴訟法解釋》對其作出了更為細密精微的闡釋與詳盡明確的規(guī)范。我國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系由訴訟主體、客體、起訴期限、管轄法院、運行程序等內容要素構造而成,既參酌域外又獨具匠心,但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尚存在一些瑕疵與紕漏。本文從完善立法體例、擴大原告主體范圍、健全防控機制等方面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構成;立法完善

中圖分類號:D9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5099(2018)06-0096-08

一、我國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概念分析

學界公認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實肇始于法國,其原初本意是“第三人提出取消法院判決的異議”[1],詳言之是謂第三人的利益受到判決攻擊時,可以請求法院改變或者撤銷該判決[2]。我國臺灣地區(qū)步法國后塵于2003年正式將其作為民事訴訟上的一項特別救濟程序加以引進,并在一定程度上實行了本土化改造與革新。2012年8月31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此次修法的一大亮點就是增設了第三人撤銷之訴。增設該制度的直接目的是為了遏制以虛假訴訟為代表的惡意訴訟濫象的發(fā)生,而究其實質則是賦予未參加原訴訟的第三人于事后救濟自己合法權益的機會和路徑,全方位彌補原有救濟體系之不足。截至目前,相關的比較法資料和文獻表明,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僅僅存在于包括我國在內的少數(shù)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qū),英美法系國家和地區(qū)并沒有該項制度。

在我國民事訴訟法學界,怎樣認知和界定第三人撤銷之訴,莫衷一是,見解各異。王亞新教授認為:“第三人撤銷之訴,指的是能夠成為本訴適格當事人的第三人以已發(fā)生之訴訟的原、被告雙方為共同被告,旨在全部或部分地改變原來的判決、裁定或調解書所確定的法律狀態(tài)或權利義務關系而提起的訴訟。”[3]王福華博士將第三人撤銷之訴概括為:“第三人因不能歸責于自己的事由未參加他人正在進行的訴訟,但在訴訟結束后有證據(jù)證明已生效的裁判或調解書內容損害了其民事權益,從而向作出該法律文書的法院提起的請求撤銷已生效裁判或調解書的訴訟?!盵4]張衛(wèi)平教授則主張:“所謂第三人撤銷之訴,是指案外第三人申請撤銷他人之間已經(jīng)生效的、錯誤的判決、裁定和調解書,以維護自己民事權益的制度?!盵5]雖然各位專家對于第三人撤銷之訴的界說與表述存在這樣那樣的差異和歧見,但有一共同點我們必須加以肯定與承認,即所有的界定和闡釋都繞不開“事后撤銷已生效裁判或調解書以維護案外第三人的民事權益”這一中心主旨與基本蘊含。有鑒于此,筆者在上述“最大公約數(shù)”共識的基礎上,試著如此進行定義:所謂第三人撤銷之訴,是指民事權益受到生效裁判或調解書不利影響,但因不可歸責于己的事由未參加到作出該生效裁判或調解書訴訟程序中的案外第三人,向法院提出撤銷或者改變該生效裁判或調解書的特殊訴訟。

必須承認,我國增設第三人撤銷之訴并非一時心血來潮,倉促布局,而是既注意參酌域外,又注意面向國內。不僅借鑒吸收域外的立法理念與成果,也密切結合我國已有制度和司法現(xiàn)實,兼收并蓄,熔鑄打造,從而使該制度具有自身鮮明的特征。法國民事訴訟法典確立了普通上訴和非常上訴兩種迥然不同的上訴途徑。非常上訴的確非同一般,并可具體劃分為三類,除包括第三人撤銷之訴外,還另外包括再審之訴和向法國最高法院提起的復核審之訴兩種。其中,第三人撤銷之訴是民事訴訟程序案外人為避免自身合法權益遭受侵害而擁有的一種非常上訴措施與救濟方式。從法國學理通說而言,所有因某個生效判決而導致權益受損的案外人都能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這里的“權益受損”包括實際上已經(jīng)發(fā)生的權益受損和將來會發(fā)生的權益受損兩種情形,并不必然要求權益損失已經(jīng)實際發(fā)生。當然,第三人撤銷之訴作為非常上訴大類中的一個小類型,要滿足法國民事訴訟法典關于“非常上訴”程序設計的一般要求。我國臺灣地區(qū)“民事訴訟法”第507條規(guī)定,第三人撤銷之訴系指“有法律上利害關系之第三人,非因可歸責己之事由而未參加訴訟,致不能提出足以影響判決結果之攻擊或防御方法者,得以兩造為共同被告對于確定終局判決提起撤銷之訴,請求撤銷對其不利部分之判決?!薄芭_灣地區(qū)增設第三人撤銷訴訟制度是將其作為再審之訴的補充,以平衡擴大訴訟解決糾紛的功能與保障第三人的程序權利的要求。”[6]盡管我國第三人撤銷之訴在初創(chuàng)時參考吸收了域外相關程序設計方面的某些有益經(jīng)驗,但與法國的非常上訴救濟和臺灣地區(qū)的特殊再審之訴救濟顯著不同,其既不屬于上訴型的救濟之訴,也非再審型的救濟之訴。如果說“法國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側重于對案外第三人實體權利的保障,而我國臺灣地區(qū)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更偏向于對案外第三人程序權利的保障”[7],那么也完全可以這么認為,我國2012年確立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的主要目的是救濟受到惡意訴訟、虛假訴訟等侵害的案外第三人,是緣自對未參與訴訟卻受訴訟結果不利影響的案外第三人提供保障的現(xiàn)實需要??梢?,我國確立此制度的立法目的及緣由與域外有較大的差別。我國第三人撤銷之訴是別具一格且又自成一體的特殊訴訟救濟機制,是相對獨立的事后救濟之訴。

二、我國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制度構成

我國現(xiàn)行《民事訴訟法》第56條第3款規(guī)定:“前兩款規(guī)定的第三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而未參加訴訟,但有證據(jù)證明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部分或者全部內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作出該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經(jīng)審理,訴訟請求成立的,應當改變或者撤銷原判決、裁定、調解書;訴訟請求不成立的,駁回訴訟請求?!痹摋l款在2012年首現(xiàn)于我國民事訴訟法典中,雖僅僅只有兩個句子共156個文字,卻標志著我國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的正式設立。為了確保民事訴訟法的更好實施,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適用民事訴訟法解釋》),在第14單元部分第292條至303條中共用12個條文對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構造要素與具體運行作出了比較詳盡的規(guī)定。上述諸條款總括起來看,幾乎涵蓋了我國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的方方面面,涉及訴訟主體、客體、起訴期限、運行程序等內容。下面筆者就對該制度的基本構成要素與內容進行剖析、梳理和闡述。

(一)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訴訟主體

訴訟主體概念有廣義范疇和狹義范疇之分,狹義范疇的訴訟主體與當事人同義,筆者在本文中提及的訴訟主體概念均為狹義范疇。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訴訟主體即為該訴的原告與被告等當事人。

1.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原告

無可置疑,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原告就是有權通過向法院起訴的方式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主體,換言之,系指擁有合法資格啟動第三人撤銷之訴程序的自然人或組織。根據(jù)我國《民事訴訟法》第56條的規(guī)定,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原告包括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兩類。第三人撤銷之訴適格原告應當具備以下條件:第一,必須不是原訴案件當事人,亦即原告必須是原生效裁判或調解書中未列明的案外第三人。追本溯源,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的創(chuàng)建就是為該類主體權益受損提供事后救濟的機會與途徑;第二,必須是其合法的權益遭受到原生效裁判、調解書的不利影響,使其負擔法律上不應有的義務或者遭受損失(包括有損失之虞)。當然,該損失系指物質利益損失或曰財產(chǎn)損失,不包括精神利益損害;第三,未參加原訴訟并非其主觀原因導致,而是因為不可歸責于原告主體的客觀原因。故第三人主觀上必須無過錯,且一般情形下第三人應當對其無過錯負舉證證明責任。如果第三人明知有權參加原訴訟而故意不予參加的,即第三人在主觀上有過錯,則其不享有法律賦予的提起撤銷之訴請求的權利。

2.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被告

被告作為被起訴者,處于原告的對立面。根據(jù)《適用民事訴訟法解釋》第298條的規(guī)定,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被告是指原案生效裁判、調解書的雙方當事人。假若原案出現(xiàn)“第三人”時,應當對該“第三人”進行區(qū)分對待。如果原案中出現(xiàn)了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鑒于此種第三人具有相當于原告的當事人地位,則第三人在提起撤銷請求之訴時,應當將該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添列為被告。假若原案中存在的第三人實際身份系屬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則務必依賴原案處理結果的實際法律效力內容加以甄別歸類。對于在原生效裁判中被要求承擔民事責任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因其在原案中實際身份乃為被告,因此,也應當將其添列為撤銷之訴的被告[3]。除了上述情形,對于原案中的其他第三人,也只能一如既往地將其羅列為第三人撤銷之訴中的第三人。

(二)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客體

此處的客體即對象之謂。第三人啟動撤銷之訴程序,矛頭直指生效裁判文書,蓋因受其效力影響而遭致不利也。按照我國現(xiàn)行法,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客體是指第三人在提起撤銷之訴請求時所指向的生效法律文書,即第三人在訴狀中明確表示為損害其合法民事權益的生效的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這三種文書雖形式、內容有別,但都屬于法院行使審判權的結果。法國民事訴訟法典、我國臺灣地區(qū)“民事訴訟法”關于該訴的客體的規(guī)定均限于法院制作的判決書,不含裁定書和調解書。相比之下,我國民事訴訟法所規(guī)定的撤銷對象更為廣泛,與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存在較大的差異。

1.客體之一:判決

判決是法院在案件審理程序終結時,就訴訟標的即當事人之間爭議的實體權利義務關系作出的權威性判定。生效判決具有既判力,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和服從,非經(jīng)嚴格的法定程序決不允許顛覆或改變判決。無論是我國現(xiàn)行法的規(guī)定,還是域外的規(guī)定,均不約而同地將判決作為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客體與對象。為更好地理解、研究和把握判決,按照判決所裁決的訴的種類或性質不同,可分為給付判決(包括實物給付判決和行為給付判決,現(xiàn)在給付判決和將來給付判決)、確認判決(或稱宣告判決)與形成判決(或稱變更判決);按照判決所源出的審理程序不同,可分為適用普通程序作出的一審判決,適用簡易程序作出的一審判決,適用小額訴訟特別程序作出的判決,適用二審程序作出的判決以及適用再審程序作出的判決。一般而言,可以作為第三人撤銷之訴客體的判決,既包括給付判決、確認判決或變更判決,也包括一審判決、二審判決與再審判決,但無論哪種類型的判決,均必須是已生效確定的判決。

2.客體之二:裁定

雖然法院作出的裁定與判決往往被統(tǒng)稱為裁判,但其實二者存有明顯的區(qū)別:裁定是法院對民事審判和執(zhí)行活動中的程序問題以及個別實體問題所作出的權威性處理與判定;判決只解決案件實體問題,裁定則重在解決案件的程序問題。我國現(xiàn)行法十分明確地將裁定納入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客體范圍,這與法國、臺灣地區(qū)的規(guī)定有著明顯的差別,因為后二者僅僅將判決而非裁定納入撤銷之訴的客體范圍。關于裁定是否應當納入撤銷之訴范圍之內,在學術界和實務界有著較大的爭議。有不少人士始終堅持認為,裁定雖可作為再審之訴的客體,但卻不應成為撤銷之訴的客體,簡單照搬再審程序的做法很荒謬,主要理由在于裁定一般用來解決程序問題,自然不會損害案外第三人的民事權益。即使有少量裁定輔助解決部分實體問題,如訴訟保全、先予執(zhí)行等若干裁定,但因其關于實體問題的處理不具有終局確定性,根本無需通過第三人撤銷之訴來救濟因此類裁定而受損害的案外第三人。上述分析誠然頗有道理,但無論說有備無患也好,備而不用也罷,考慮到現(xiàn)實生活的錯綜復雜與民事糾紛的層出不窮,既然我們尚不能完全排除裁定損害案外第三人民事權益需要借助撤銷之訴進行救濟的可能性,那么,保留裁定作為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客體之一就是一種合理的選擇,更遑論法律制度的設計原本就應當具有前瞻性。從權利保障原理和訴訟邏輯上講,如果一項生效的裁定損害到案外第三人的民事權益,那么該第三人理當被允許提起撤銷之訴?;谏鲜龇治觯瑢⒉枚{入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客體范圍不僅是妥當?shù)?,也是必要的?/p>

3.客體之三:調解書

法院調解是我國民事訴訟中一項最具特色的制度,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為貴”“德教為先”思想在民事訴訟中的集中體現(xiàn)與反映,也是人民法院司法工作行之有效的一大法寶。法院調解同樣屬于法官審理案件的方式,是行使審判權的另一種體現(xiàn),而且還能夠貫穿于民事訴訟程序的始終。調解書生效以后,其效力與判決書的效力并無二致,同樣具有確定力和執(zhí)行力。法院調解結案與裁判結案最為顯著不同的是,調解更注重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和行為自主,更強調雙方當事人的互諒互讓,更尊重雙方當事人對實體問題和程序問題的處分權。在證據(jù)采信、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方面,調解遠不如裁判那樣嚴格與規(guī)范,從趨利避害的角度考慮不少法官存在適用調解的偏好,再加上長期以來我國司法政策對重視調解的推動,我國民事訴訟中調解結案數(shù)遠遠高于裁判結案數(shù)就不足為奇了。也正因為如此,司法實踐中就很容易出現(xiàn)某些當事人陰謀串通、借助調解便利肆意侵害案外第三人合法權益的現(xiàn)象。所以,盡管域外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并沒有將調解書納入撤銷之訴的客體范疇,但在我國納之入內確是非常有必要的。

還需要特別補充說明和強調的一點是,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解釋》第297條的規(guī)定,在我國當前,有4種特殊類型案件的判決、裁定與調解書是不能成為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訴訟客體的。

(三)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起訴期限

一般來說,訴訟期間作為訴訟活動與程序階段的時間界限,其設定的目的就是要推動訴訟活動有序、順利開展,維護訴訟活動的嚴肅性和司法的權威性,增強程序參與者機會的公平,保障訴訟的質量與效率。但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起訴期限的確定還要注意考慮其他方面的一些因素,諸如要有利于督促案外人適時行使救濟訴權捍衛(wèi)自身合法權益,方便法院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撤銷或糾正改變生效裁判中的錯誤主文內容,以及捍衛(wèi)正當生效裁判所確認或創(chuàng)設的權利義務關系的既判力和穩(wěn)定性等。法國新民事訴訟法典第586條對于案外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提起期限做出了較為細致的規(guī)定,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三種規(guī)則:其一,第三人以本訴訟針對判決提出撤銷之訴請求的,起訴期間可長至30年;其二,對于在另一個訴訟過程中產(chǎn)生的判決,如果針對某人援引該判決,則可以沒有期間限制地提出撤銷之訴;其三,就某案件作出的判決,如果向第三人具體通知了該判決,并且在通知中明確指出可以在兩個月內提出撤銷之訴的救濟方式,則第三人只能在該兩個月期間內提出撤銷之訴請求。我國臺灣地區(qū)《民事訴訟法》第500條規(guī)定,第三人撤銷之訴應當在判決生效確定或送達之時起30日的不變期間內提出;如果第三人撤銷之訴的理由發(fā)生在送達之后或者在送達之后才被第三人知曉的,自第三人知曉時開始計算。但一旦判決生效確定超過5年,則不允許以任何理由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以便維護法院判決及其所確認的民商事關系的穩(wěn)定性。按照我國現(xiàn)行法,案外第三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6個月內可提起撤銷之訴。至于如何正確闡釋和精準把握此6個月的時間期限要求,筆者以為應強調兩點:首先應深刻理解與合理界定法條中“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涵義,實務中在作具體認定時需認真全面考慮第三人與案件當事人之間親疏利害關系、第三人經(jīng)常居住地信息環(huán)境、第三人距離管轄法院的遠近、案件公開審判的情況、庭審時是否牽連第三人、執(zhí)行時是否關涉第三人等現(xiàn)實客觀條件,并結合法官的自由心證綜合判斷;其次是該6個月期間,屬于典型的除斥期間,不得變相延長。比較而言,我國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6個月的起訴期間既不過長,也不太短,還是相當合理的。當然,也有人建議可借鑒臺灣地區(qū)的雙層保護立法模式,在6個月期間之外,再規(guī)定一個最長的期間,以便有效防控撤銷訴權的濫用,平衡好權利救濟與司法秩序的關系,盡可能維護生效裁判或調解書的權威性與保障社會預期的穩(wěn)定性。

(四)第三人撤銷之訴的運行程序

1.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提起與受理

第三人提起撤銷之訴,應當提交書面起訴狀和相關證據(jù)材料。起訴狀應嚴格遵守《民事訴訟法》第121條規(guī)定的各項要求。按照《適用民事訴訟法解釋》第293條規(guī)定,法院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和證據(jù)材料之日起5日內送交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有權在收到起訴狀之日起10日內提出書面意見和主張。各方完成上述活動環(huán)節(jié)和步驟后,法院應當對第三人提交的起訴狀、證據(jù)材料以及對方當事人的書面意見開展初步審查工作。為搞好立案審查工作,提高審查質量,法院有權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詢問。法院應當在收到起訴狀之日起30日內,根據(jù)審查情況,要么裁定正式立案,要么裁定不立案(亦稱不予受理)??梢姡瑢τ诘谌颂崞鸬某蜂N之訴,法院立案審查的期限為30日,既不同于普通民事訴訟的7日的立案審查期間,也不同于當事人申請再審案件的一般3個月審查期間,法院在受理環(huán)節(jié)上采取了比一般起訴更為慎重的態(tài)度,但在嚴格程度上又要低于申請再審的立案標準。

2.第三人撤銷之訴的管轄法院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56條規(guī)定,第三人撤銷之訴的管轄法院是作出原生效判決、裁定和調解書的法院。換言之,生效的法律文書是由一審法院作出,亦即原案屬于一審終審的,由該一審法院管轄第三人撤銷之訴;生效的法律文書是由二審法院作出,亦即原案經(jīng)上訴審程序后才兩審終審的,由該二審法院管轄第三人撤銷之訴。對于特殊情形下生效的法律文書是由再審法院作出的,則理當由該再審法院管轄第三人撤銷之訴。顯而易見,相較于其他法院來說,原審法院對案件更熟悉,對證據(jù)等訴訟材料及法律適用有更好的了解,能夠快速解決糾紛,提高訴訟效率,節(jié)約司法資源,并能夠盡量將對生效裁判、調解書的不利影響減少到最小化。

3.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具體審理

《適用民事訴訟法解釋》第294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對第三人撤銷之訴案件的審理,應當組成合議庭實施開庭審理。即首先要組成合議庭,集思廣益,而不得獨任審理,彰顯司法民主和相互監(jiān)督;其次要在正式莊嚴的法庭上開展審理活動,不得書面審理,逕行裁判。司法解釋之所以作出如此規(guī)定,主要是因為撤銷之訴的結果可能會改變甚至撤銷、推翻原生效裁判,非同小可,須慎之又慎。而如果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既顯得不夠重視,也容易隨意與草率,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對自己作出的裁判的不尊重,更不用說在程序保障上存在的先天劣勢,故對第三人撤銷之訴應進行嚴格規(guī)范的審理。另外,原審法院組成合議庭時,原審的審判人員應適用有關回避的規(guī)定,以確保審理的公正。

4.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裁判

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裁判與其他民事案件的裁判有所不同,須加以注意。在我國,對于第三人撤銷之訴,人民法院經(jīng)審理后有3種裁判處理方式:其一,第三人撤銷訴訟請求成立且確認其民事權利的主張全部或部分成立的,人民法院應在改判基礎上支持其訴訟請求;其二,第三人撤銷訴訟請求成立但要求確認其權利的主張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撤銷原裁判、調解書內容錯誤部分;其三,第三人訴訟請求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另外,為了實現(xiàn)救濟的公平、充分與確保裁判的公正,對于人民法院就第三人撤銷之訴作出的一審裁判,第三人和原訴當事人如果不服均有權以上訴人身份向上一級法院提出上訴,啟動二審程序。逾期未上訴的,該裁判生效。而對于原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內容未改變或者未撤銷的部分,則不受影響,依然維持,繼續(xù)有效。

三、我國第三人撤銷之訴存在的問題

(一)體例設置不適當

我國第三人撤銷之訴基本內容規(guī)定于《民事訴訟法》第56條第3款,從《民事訴訟法》整體結構安排與布局來看,其所處的位置為“第一編總則”當中之“第五章訴訟參加人”里面的“第一節(jié)當事人”部分??v觀第三人撤銷之訴,其實質為一種類似于再審的特殊救濟程序,屬于一種相對獨立而完整的訴訟程序制度。將這樣一種相對獨立的特殊救濟程序規(guī)定在《民事訴訟法》之當事人章節(jié)中,不僅會造成制度層面的混亂,也不利于充分實現(xiàn)其特殊價值,具體而言有以下三個方面:其一,程序適用方面的誤解。第三人撤銷之訴規(guī)定在當事人章節(jié)之中,很容易造成思維混亂和認知上的錯誤,會促使人們誤以為第三人撤銷之訴適用常規(guī)的訴訟程序??傻谌顺蜂N之訴的特殊地位又決定了其不可能基本適用常規(guī)程序,這無疑會造成程序適用方面的分歧與誤判;其二,主體選擇方面的限制。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內容規(guī)定于《民事訴訟法》第56條第3款,其主體被限制為“前兩款規(guī)定的第三人”,故無論是從語義解讀上還是從法律解釋上分析,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主體只能是第56條前兩款所規(guī)定的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和雖無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其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第三人。法條之中所精心運用的語詞與刻意安排的位置,決定了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主體選擇必然受到不合理的拘囿和限制;其三,與參加訴訟第三人的混同。《民事訴訟法》第56條前兩款對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主體范圍的限定,同時也使得其與第三人參加訴訟的主體范圍實現(xiàn)了共享、達成了一致,這使得在制度設計層面第三人參加訴訟與第三人撤銷之訴在諸多方面形成了重疊,在制度運作層面二者在某些場域會產(chǎn)生沖突??梢?,立法者將撤銷之訴第三人與參加訴訟第三人混同,有違程序設計上分工協(xié)同的原則。

根據(jù)以上三個方面可以看出,第三人撤銷之訴入法時的體例設置及結構安排是不合理與不適當?shù)?,將一個具有獨立價值的特殊救濟程序規(guī)定在當事人章節(jié)中,不僅造成了制度適用層面的誤解與混亂,同時也會使得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的特殊功能定位不能全面充分展示出來。

(二)原告主體范圍過窄

我國《民事訴訟法》將第三人撤銷之訴的適格原告主體限定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兩種。相對于域外第三人撤銷之訴關于原告范圍的寬松設定來講,這無疑是很細小狹窄的范圍。根據(jù)法國新民事訴訟法典第583條等的規(guī)定,原告主體資格只需要滿足以下3個條件:第一,原告是與原判決結果有訴訟利益關系的主體。此處的“利益”所包含的范圍較廣泛,諸如物質利益、財產(chǎn)利益、精神利益等均可,而且這些利益是否存在以及存在的價值大小是由法官自由裁量所決定;第二,提起撤銷之訴的主體不是原案當事人,而且不屬于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第三,該主體和與該主體有法律上關系的人均未參加原案件的審理,包括以訴訟代理人、委托代表人等身份參加。由此可見,雖然法國法對適格原告作出了3點條件要求,但比較起來,這些條件規(guī)定相對來說還是很寬松的。根據(jù)我國臺灣地區(qū)“民事訴訟法”第507條第1款規(guī)定,提起撤銷之訴請求的主體資格有以下兩個條件:第一,與原案件處理過程與結果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第二,因不可歸責于自己的原因未參加原案件審理過程。當然,我國臺灣地區(qū)還需要第三人窮盡其他救濟程序不成方可提起該訴。雖然我國臺灣地區(qū)對于第三人撤銷之訴原告的要求比法國要更嚴格一些,但該條件規(guī)定總起來看也還算是比較寬松的。

在我國當前,第三人撤銷之訴原告主體范圍設定得過小過窄會導致受到侵害的第三人,由于既不屬于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又不屬于我國法律所規(guī)定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因兩不搭界而不具備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主體資格,從而無尋求救濟之可能。例如,在一些債權債務關系糾紛中,債務人為使債權人難以實現(xiàn)其債權,有目的地與他人惡意串通,以炮制虛假訴訟來轉移相應的財產(chǎn)。在這種情況下,針對虛假訴訟,債權人既不屬于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我國目前沒有維護債權人利益的“詐害防止參加”的制度),也不屬于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因而不能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該債權人也不符合《合同法》第74條中的規(guī)定,不能行使合同法上的撤銷權??傊瑢儆诖朔N類型的債權人,不能通過第三人撤銷之訴程序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于理于情均說不通,需引起我們反思和檢討。

(三)防控機制不健全

第三人撤銷之訴對原生效裁判的既判力和確定力有著嚴重的威脅,常常會產(chǎn)生較大的沖擊,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已決案件結果的穩(wěn)定性。我國第三人撤銷之訴在防控機制層面上存在重大缺陷與弊病,實無法有效遏制案外第三人濫用訴權現(xiàn)象的發(fā)生。在社會誠信堪憂的今天,如果任由案外第三人隨性肆意提起撤銷之訴,任由其隨便恣意挑戰(zhàn)生效裁判的結論,將會極大損傷司法的公信力,嚴重損害原生效裁判的雙方當事人的權益,反過來也會給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前景帶來霧霾,蒙上一層厚厚陰影。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12條規(guī)定:“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并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边@項規(guī)定通過設置罰款、拘留、刑事制裁等處罰措施,是為了能夠防控訴訟雙方當事人惡意串通,借助訴訟手段損害“他人”即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卻根本無法用來制裁懲處案外第三人濫用撤銷訴權,借助訴訟手段損害原訴訟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惡劣行為。我國增設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救濟因原訴當事人惡意串通而遭致不利的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權益,但在注重保護案外第三人權益的同時,也決不能忽視因案外第三人濫用訴權而蒙受損害的原生效裁判雙方當事人的權益。第三人撤銷之訴是一柄雙刃劍,在運用其大力懲惡除惡時也要盡力防范其傷善??梢?,當前如何有效防止和努力避免案外第三人撤銷之訴權利的濫用,全面維護司法公信力和相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是我們必須加以正視和認真進行思考的一個嚴峻問題。

四、我國第三人撤銷之訴的立法完善

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性質與目的決定了其是一種特殊的事后救濟手段,在滿足第三人行使此救濟手段維護權利需要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生效裁判的權威性、穩(wěn)定性,甚或給生效裁判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帶來不小的威脅。所以如何平衡好權益救濟的有效性、訴權行使的正當性與生效裁判穩(wěn)定性之間的關系,是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建設的關鍵所在。相較于域外一些國家和地區(qū),我國目前的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還不是很成熟,缺陷較多,亟需改進完善。立足國情,察乎民意,衡諸法理并借鑒域外,筆者對我國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的完善建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完善立法體例

我國《民事訴訟法》將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條文內容安排設置在“第一編總則” 名下“第五章訴訟參加人”之“第一節(jié)當事人”部分,不利于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發(fā)揮其特殊救濟程序的價值和功效。我們可以適當借鑒其他國家、地區(qū)對該制度立法體例設置與安排的規(guī)定。法國將第三人撤銷之訴稱為“第三人提出取消法院判決的異議”,將該程序理解為非常上訴程序之一,該程序在民事訴訟當中的地位是與最高法院提起上訴程序和再審程序相并列的;而我國臺灣地區(qū)則是對第三人撤銷之訴程序的適用條件、當事人范圍等進行單獨設計與確立,在民事訴訟體系之中將其列于再審之后,并且強調該程序沒有規(guī)定的參照適用再審程序的有關規(guī)定。

盡管第三人撤銷之訴程序與再審程序有所區(qū)別,某些方面還差異甚大,但二者均屬于事后的特殊救濟程序,都具有頗為類似的功能價值。我們應肯定第三人撤銷之訴在民事訴訟中的獨立地位,并且通過適當?shù)牧⒎w例安排的方式來對其特殊程序地位進行明確和展示。具體來講,我國《民事訴訟法》應當將第三人撤銷之訴相關內容從“第五章訴訟參加人”里面“當事人”一節(jié)中區(qū)分剝離出來,使其單獨成篇,自成一體,然后再將其搬移放置于再審程序之后,歸入特殊救濟程序一章之專門一節(jié)中。當然,前已述及,作為一種事后糾錯與救濟程序,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與再審制度有著類似的功能,因而我國還可以進一步規(guī)定該訴在一定條件之下可以參照適用再審程序的相關條文??偠灾?,調整第三人撤銷之訴在《民事訴訟法》中的體例安排與章節(jié)位置,不僅有利于宣示和強調第三人撤銷之訴的獨立地位,同時也可以凸顯該制度的特殊程序價值。

(二)擴大適格原告的主體范圍

應該承認,我國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的原告范圍過窄,只包括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這樣的主體門檻設定會導致那些既不是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也不是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的受害人在事后徒然心急但卻無法利用第三人撤銷之訴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就法國和我國臺灣地區(qū)而言,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原告主體范圍是相對較寬的,資格門檻也不太高,足以保證更多滿足條件的第三人有效利用第三人撤銷之訴。

筆者主張,為了更好維護眾多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權益,我國應適度放寬對第三人撤銷之訴主體資格的過苛限制,擴大第三人撤銷之訴適格原告的范圍,而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只局限于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身份上。就拿上文所列舉的逃債糾紛案來講,債務人勾結他人蒙蔽法院進行一場虛假訴訟表演,并通過圖謀好的敗訴結局來 “合法”轉移財產(chǎn),侵害債權人利益。在類似這樣的情形下,按照我國現(xiàn)行法,債權人即權利受到侵害的虛假訴訟的案外人無法通過撤銷之訴的救濟程序來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由此可見,我國目前有關第三人撤銷之訴適格原告的規(guī)定簡直有些畫地為牢、作繭自縛的意味,如不更改調整,勢必引起人們對該制度存在價值的普遍質疑。為夯實好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制度基礎,合理放寬該訴適格原告的范圍是當務之急。筆者認為,應當以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調解書損害或危及合法權益的具體范圍來判斷確定第三人撤銷之訴適格原告的范圍,關鍵點在于案外第三人是否在未參與訴訟(責任不在自身)的情況下而受到該訴生效裁判、調解書的不利影響。換言之,不僅那些與生效裁判、調解書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案外人可以成為第三人撤銷之訴的適格原告,借以維護或恢復自己直接受損的權益,而且那些與生效裁判、調解書有間接利害關系的案外人也可以成為第三人撤銷之訴的適格原告,借以避免自己的合法權益遭受損失或面臨現(xiàn)實威脅。當然,為了防止某些案外人頻繁濫用撤銷訴權,兼顧權利保障、司法權威、社會秩序等諸種法益,此處的間接利害關系主要是指虛假訴訟、惡意訴訟侵害案外人的合法權益的情形。這樣的原告資格制度的設計其實也符合我國當年增設作為特殊救濟程序重要組成部分的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修法初衷。

(三)建立健全相關的防控機制

我國當前民事司法實踐中濫用訴權、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的現(xiàn)象相當突出,屢禁難止,不僅存在如上文所指的訴訟當事人濫用訴權侵害案外無辜第三人的所謂見慣不怪的“正?!爆F(xiàn)象,也存在案外第三人濫用撤銷訴權蓄意滋擾損害當事人的異常甚至反常的奇葩現(xiàn)象。某些案外第三人打著“撤銷之訴”幌子公然肆意挑戰(zhàn)生效裁判的權威性與既判力,阻撓生效法律文書的落實或者執(zhí)行,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司法秩序。針對這種情形,需要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和懲罰機制予以應對。根據(jù)法國新民事訴訟法典第581條規(guī)定,濫行上訴或者以拖延訴訟為目的而提起上訴,包括第三人惡意提出取消法院判決的異議的非常上訴(即第三人撤銷之訴),對上訴人科處100 至 10 000 法郎的罰款,同時不影響向受理上訴的法院另外請求損害賠償[9]。法國對第三人濫用撤銷訴權的制裁措施的規(guī)定值得我國學習和借鑒。而且,考慮到第三人撤銷之訴的特殊性,諸如該程序的啟動往往會全面影響本訴生效裁判雙方當事人的權益,打破相關各方由此形成的合理預期,嚴重沖擊生效裁判的權威性和既判力,其造成的危害往往大于一般的濫用訴權,因此,有必要在保留經(jīng)濟制裁之外,加大對此種濫用訴權者的人身處罰力度。第三人惡意濫用撤銷訴權情節(jié)比較嚴重的,依法實施民事訴訟強制措施,可處以司法拘留;情節(jié)更加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可處以拘役或一定期限以下的有期徒刑。另外,為了對案外第三人濫用撤銷訴權的行為“防患于未然”,在審查立案環(huán)節(jié)應適當提高門檻,從嚴掌握立案的標準;普遍推行訴訟告知或職權通知制度,盡量使與原訴訟有各種各樣特定利害關系的第三人有參與原訴訟審理活動的機會或者選擇自由,避免其事后借故找茬提起撤銷之訴;積極采行案外第三人提起撤銷之訴的擔保制度,以擔保責任為規(guī)制手段,促使案外第三人謹慎行使撤銷訴權。

五、結語

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在我國的確立,表面上看似乎有些突然和偶然,但實際上存在一定的必然性。該制度對于健全我國民事訴訟救濟機制和保障案外第三人合法權益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在規(guī)范分析的層面上,結合民事訴訟法學基本理論以及參照域外的相關規(guī)定,對我國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概念、目的緣由、結構要素和具體程序設計進行了較為全面的闡釋與探討,并就進一步完善該制度提出了幾點建議和設想,希望能更好地推進對第三人撤銷之訴的理解和運用。

參考文獻:

[1]胡軍輝,廖永安.論案外第三人撤銷之訴[J].政治與法律,2007(05):123.

[2] 讓·文森,塞爾日·金沙爾.法國民事訴訟法要義:下[M].羅結珍譯.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1282.

[3] 王亞新.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解釋適用[N[.人民法院報,2012-09-26.

[4]王福華.第三人撤銷之訴適用研究[J].清華法學,2013(4):46.

[5]張衛(wèi)平.民事訴訟法[M[.4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384.

[6] 李衛(wèi)國,張?zhí)m,曾一珉.略論第三人撤銷之訴[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135.

[7]李衛(wèi)國,文曉燕.既判力主觀范圍擴張與案外第三人權益保障[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6):32.

[8]張衛(wèi)平.中國的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制度構成與適用[J].中外法學,2013(1):170.

[9]法國新民事訴訟法典[M].羅結珍,譯.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1999:117.

(責任編輯:鐘昭會)

猜你喜歡
立法完善
論我國個人所得稅法的完善
遺棄罪的司法認定及立法完善
國家安全視角下的戰(zhàn)略物資儲備立法完善
用什么堵住公民個人信息泄露的缺口
“村改居”亟待補齊法律短板
論勞動法對用人單位的保護
論勞動法對用人單位的保護
“村改居”法律程序的缺失與完善
網(wǎng)絡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的分析與完善
由虐待兒童問題引起的法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