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認知學習理論為英語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奠定了理論基礎,而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又以它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使創(chuàng)設認知學習理論所主張的學習環(huán)境成為了可能。將認知學習理論融入到信息化英語教學的實踐中,必將優(yōu)化英語教學的過程和效果,提高認知主體的英語運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認知學習理論;信息化教學;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岳進,空軍航空大學航空基礎學院外語教研室。
一、引言
認知學習理論由來已久,它強調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而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在教師的幫助下,借助相關的學習資源,結合意義建構法而獲得的。簡言之,知識的獲取量取決于學生根據自身的經驗去建構有關知識的能力?,F(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以它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使創(chuàng)設認知學習理論所主張的學習環(huán)境成為了可能。因此,英語教學改革應以認知學習理論為指導,樹立“以網絡為背景,以多媒體課件為載體,以學生為中心,以交際為重點”的新理念,將認知學習理論與信息技術有機融合,體現(xiàn)交互性設計思想,從而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增強學習效果,促進學習遷移。
二、關于認知學習理論
根據教育心理學研究得出,人通過聽覺獲得的知識能被記住15%,而通過視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被記住25%,而學生在學習同樣的材料時如能將視覺、聽覺同時使用,就能夠接受65%的知識。面對當前的問題情境,人們通過自身內部的心理結構不斷重組,從而形成新的知識結構的過程叫做學習。也是人類對于認知學習理論的基本看法。隨著認知學習理論的發(fā)展,教學設計中的認知心理學取向越來越明顯。根據許多研究表明,認知學習理論在指導學習的同時,還能夠創(chuàng)造出有意義的學習環(huán)境,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當前,認知學習理論己經成為教學設計、教育技術領域中的主要研究范式。將認知學習理論與信息技術有機融合,可以極大限度地豐富學生的認知體驗,從而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三、認知學習理論在信息化教學中的有效體現(xiàn)
根據認知學習理論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首先,學習過程指的是學生本身具有一定的認知結構,在此基礎上發(fā)生索引、同化和建構當下將要學習的新知識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人通過認知思維活動去主動建構的一個過程,也是人們結合自己曾經所獲得的知識經驗在與外界環(huán)境相互交流活動從而獲取并建構新知識的過程。其次,學習者不能總是以被動的方式去接收知識,而是應當主動去獲取知識。學生作為認知的主導者,對學習起到加工的作用,因此更應當注重把學生放到教學的中心位置。最后,還要重視教師的作為引導者所發(fā)揮的作用。教師的引導作用不僅限于傳授知識、灌輸理論,而是在最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建構知識框架,引導學生學習。
1.信息化教學可實現(xiàn)“情景真實再現(xiàn)”,增強了形象性、直觀性。信息化教學手段能夠利用圖文并茂的聲像、生動逼真的音像,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器官,使學生置身其中,全方位體驗仿真情境。多媒體課件是一種能夠有效地把抽象的知識轉化成具體形象事物的最快捷的途徑之一;多媒體能夠體現(xiàn)出靜止的畫面,也可以體現(xiàn)出動態(tài)的情景,讓學生在模擬的語言情境中,結合聲音和畫面,加強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并增添了語言材料的趣味性,讓學生更容易記住所學的知識。
信息化教學也為交互式教學環(huán)境提供了條件,交互性教學指的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要從被動學習者轉變成學習過程中主動的參與者。
2.信息化教學可使學生深刻理解知識所反映的事物性質、規(guī)律以及相互聯(lián)系。傳統(tǒng)教學中知識是通過教師傳授給學生的,但是在信息化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在情景教學中自行建構出知識內容,在此過程中學生是主導者,教師只是起到輔助和引導的作用。信息化教學以“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為目標,生動、直觀、科學、準確地傳遞大量信息,豐富教學內容,增加課堂容量,模擬一個刺激學習的真實生活情景。在這個氛圍中強調的是以學生“自學”為主體,培養(yǎng)他們對知識的存儲能力、檢索能力、表達能力、協(xié)作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良好道德情感體驗能力。
3.信息化教學最直接的表觀作用是輔助教學,就本質而言,教是為了學。信息化教學不僅能夠幫助甚至取代老師的教學,同時在其他方面也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便利條件,包括在形式上提供更多的花樣、豐富教學內容、改良傳統(tǒng)教學方法等。信息化教學是一種共同進步,師生互動的學習模式,在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下,不但學生的學習視野得到了有效的擴展,教師在信息化素養(yǎng)上、專業(yè)知識上、知識范圍上也得到了提高。信息技術為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改進提供了良好條件,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使學生感到耳目一新,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四、總結
實踐表明,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越來越成為英語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認知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將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進行有機的結合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有助于使學生處于一種可控的、交互的、仿真的、活潑多樣的教學情境中,改善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意識,從而最終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應奎.計算機輔助教學論[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11.
[2]梅耶.多媒體學習[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作者簡介】岳進(1976.4- ),漢族,河南臨潁人,空軍航空大學航空基礎學院外語教研室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