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儲 義
秋日午后,75歲的馮上芬坐在凳子上,倚著墻曬太陽。石板路上傳來腳步聲,老人睜開眼,樂呵呵地招呼道:“王書記又來看我啦!”王文勝從口袋里掏出一盒感冒藥,彎下腰放在老人的手上,“一天吃三次,一次一粒,明后天還沒好轉就告訴我。”
這是王文勝擔任都昌縣南峰鎮(zhèn)石橋村駐村第一書記以來,第8次踏入馮上芬老人的家。每次都會帶給老人不一樣的安慰和溫暖?!皣艺吆茫鯐浺埠?,很能干,這個城里來的書記有兩把刷子,對我們這些窮老百姓很用心,上次來還帶了兩件衣服給我。”老人的眼里滿是感激和夸贊。
王文勝是九江市安監(jiān)局的一名中層干部,今年被選派到都昌縣南峰鎮(zhèn)石橋村擔任第一書記?!皩ξ襾碚f,這既是組織交予的光榮使命,也是一次奉獻愛心、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王文勝剛到村里,就沉下心來,吃住在村,迅速熟悉村情,走訪貧困戶,制定幫扶規(guī)劃,拿定扶貧舉措。
石橋村屬“十三五”貧困村,地處南豐鎮(zhèn)中部,全村共有4個自然村,642戶,2297人,現有貧困人口61戶210人。該村水土資源優(yōu)越,是南峰鎮(zhèn)農業(yè)綜合開發(fā)示范點??可匠陨剑克运?。2017年上半年,九江市安監(jiān)局對口幫扶石橋村,從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石橋村大力扶持。在九江市安監(jiān)局領導的指導下,王文勝決定以小龍蝦、油茶和豆參作為突破口,打造石橋村特色產業(yè)。
“那段時間,我們村田間地頭到處都是王書記的腳印,他幫我們對接市安監(jiān)局,硬化路面,聯系客戶,開拓市場,吃了不少苦,幫了大忙。”石橋村共興農民種植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馮都虎說。
王文勝與村干部一道,召開戶主大會、入戶走訪調查,推動村集體產業(yè)發(fā)展。今年6月份,九江市安監(jiān)局自籌資金12萬元作為村委會集體資金入股幫助7戶貧困家庭發(fā)展龍蝦養(yǎng)殖致富產業(yè)。為解決小龍蝦和油茶產業(yè)養(yǎng)殖戶遇到的問題,王文勝積極匯報,主動聯系,邀請省水產養(yǎng)殖專業(yè)教授和農業(yè)種植專業(yè)教授到石橋村小龍蝦養(yǎng)殖基地、百合園種植基地、油茶種植基地,與產業(yè)戶面對面,一對一解決產業(yè)發(fā)展疑問。
如今,石橋村的龍蝦養(yǎng)殖基地一期占地800畝,水草豐茂,水系縱橫,龍蝦肥美。馮都虎告訴記者,今年合作社的龍蝦供不應求,入股的貧困戶每戶預計增收3000元。
豆參是南峰鎮(zhèn)的特產,王文勝抓住這一特色,搭建石橋豆參電商平臺。電商平臺開通一個月以來,已銷售各類農作物、農產品達7000元,貧困戶收益提高,得到了看得見的實惠。
石橋村彎彎繞繞的小路,就像毛細血管一樣通往每戶貧困戶的家,王文勝走得特別熟悉。石橋村村支書馮紹鞏對這個城里來的書記十分佩服,“剛開始以為城里來的駐村書記只會說些理論知識,哪知他一戶一戶地跑,很快就摸清了情況,理清了思路,針對每戶的致貧情況提出了脫貧致富建議?!?/p>
石橋村失足少年馮都標與70多歲的老父親相依為命,整天躲在家里睡覺,不愿出門。得知這一情況,王文勝多次走進馮都標的家中,與他交心聊天,鼓勵他積極向上生活,為他尋找學校就讀學技。10月10日,在王文勝的聯系對接下,馮都標入學幸福里職業(yè)技能學校學習一技之長。入學時他發(fā)誓一定要好好爭氣,重新做人,挑起家里重擔,贍養(yǎng)好老父親,不辜負大家的期望。這些天氣溫下降,王文勝多次前往學??赐T都標,給他帶去御寒的衣服,鼓勵他認真學習,好好做人。石橋村村民馮唐淵雙眼高度近視,身體虛弱,整日閉門不出。王文勝聯系九江市第一醫(yī)院,多次帶馮唐淵前去檢查治療,并鼓勵推薦他學習按摩護理,自立自強。石橋村曹馮同學在都昌一中就讀,成績優(yōu)異,但家庭十分貧困。王文勝個人為曹馮捐資鼓勵,帶領扶貧工作隊前往學校為曹馮加油鼓勁,剛剛得到喜訊曹馮同學在今年高考取得了619分的好成績,已被大連理工大學錄取。
把群眾的每一項訴求、每一個困難,都當作自己的事情認真對待。這是王文勝對自己的要求。石橋村85歲的馮上機家庭極度貧困,先天性背部脊椎彎曲,行動不便。王文勝經常探望老人,對老人提出的困難,王文勝總是在第一時間力所能及地解決。今年,王文勝為老人制定光伏扶貧計劃,一年可增收4000多元。
王文勝說:“服務群眾不能因其善小而不為,而要從大處著眼,小處做起?!辈粩嗟淖咴L交談?chuàng)Q來困難戶的交心交底,使他明晰了每戶貧困戶的發(fā)展現狀、幫扶責任人、幫扶計劃、增收目標等信息,想方設法增加群眾收入。
在王文勝的推動下,石橋村龍蝦養(yǎng)殖基地以大戶為引領,推行“合作社+黨員+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模式。黨員示范帶動貧困戶17戶,輻射全村貧困戶43戶。
基層組織建設是“第一書記”的硬任務。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后,王文勝完善三會一課和四議兩公開工作制度,上半年組織召開村支委會6次、村民代表大會3次、村小組會11次,集體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市領導在全市脫貧攻堅工作會上的講話精神。集體商討《2017年度石橋村扶貧攻堅項目規(guī)劃方案》,并全體表決通過了小龍蝦養(yǎng)殖場建設、鄉(xiāng)村公路建設、危橋改造、村委辦公樓維修等資金投入進行了科學概算,并建立石橋村貧困戶公示制度、三會一課制度、四議兩公開制度、外出黨員學習培訓制度等。
“王書記來石橋村后,切實加強了我村基層黨建工作,提高了村‘兩委’班子的工作水平,發(fā)揮了黨員的帶頭表率作用” 馮紹鞏介紹說。
“身入”基層,“心入”群眾。王文勝忙碌的身影穿行在石橋村的村莊農舍、田間地頭。他用一個黨員的真心、真情、實干的作風和激情,踐行著“第一書記”的使命,闡釋著新時代共產黨員的為民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