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宏 ,謝月華 ,周樹春 ,章世元 ,何浩
(1.江蘇華威農(nóng)牧發(fā)展有限公司,江蘇 淮安 223005;2.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9)
碘價就是在油脂上加成的鹵素的質量 (以碘計),又稱碘值,即每100g油脂所能吸收碘的質量(以克計)。油脂中所包含的脂肪酸有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之分[1],而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無論在游離狀態(tài)或與甘油結合成甘油酯時,都能在雙鍵處與鹵素起加成反應,因而可以吸收一定數(shù)量的鹵素。碘價的大小在一定范圍內反映了油脂的不飽和程度[2]。本試驗選用不同碘價的油脂進行飼養(yǎng)試驗,目的是為了分析不同性狀的脂肪源對黃羽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從而為企業(yè)正確的選用脂肪源提供參考。
1.1 試驗動物及設計 試驗選用體重相近的1日齡三黃雞1000只,隨機分為4個處理,每個處理5個重復,每個重復50只雞。
1.2 試驗地點 江蘇華威農(nóng)牧發(fā)展有限公司試驗場。
1.3 試驗飼糧 試驗基礎日糧根據(jù)當?shù)氐脑锨闆r依據(jù)三黃雞的營養(yǎng)需要量設計的日糧配方,各試驗組采用相同基礎日糧,試驗1組、試驗2組、試驗3組、試驗 4組分別添加不同碘價為 60、70、80、100g的脂肪?;A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1.4 飼養(yǎng)管理與測定指標 試驗雞采用地面墊料散養(yǎng),飼喂顆粒飼料,自由采食和飲水(每日8∶00、16∶30 投料),全天光照。育雛期集中育雛,按照每1000只肉雞配10包前期料,完成育雛期。小料結束換大料時,分組、稱重,進入試驗期,試驗期30d。大料結束出欄稱重,記錄每組消耗的大雞料的重量。免疫程序按照該場要求正常進行。
1.5 數(shù)據(jù)處理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單因子方差分析,結果以平均數(shù)±標準誤表示。
2.1 不同碘價脂肪組對肉雞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 試驗雞初始體重差異不顯著(P>0.05)。經(jīng)30d的飼養(yǎng)試驗期后,4個試驗組肉雞的生長速度,隨著碘價的增加而增加;各組頭均日增重分別為45.53±3.35g、46.22±2.15g、47.57±3.04g 和 48.87±2.91g,其中試驗4組肉雞只均日增重分別比試驗1、2、3組提高 7.34%、5.73%和 2.73%,差異顯著(P<0.05),結果見表2。
表1 基礎飼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
表2 不同碘價脂肪組肉雞的生產(chǎn)性能
2.2 不同碘價脂肪組對肉雞生產(chǎn)飼料消耗與成活率的影響 經(jīng)過30d的飼養(yǎng)試驗期觀察可以得到,4組肉雞的只均日耗料量分別為 126.09±1.86g、125.50±1.68g、126.00±1.39g 和 125.50±2.13g。4個試驗組日均耗料量差異不顯著 (P>0.05)。試驗4組雞的料重比卻比試驗1、2、3組分別低4.93%、3.20%、1.40%,差異顯著(P<0.05)。各組雞的成活率無差異。結果見表3。
表3 不同碘價脂肪組對肉雞耗料量及成活率的影響
2.3 不同碘價脂肪組對飼養(yǎng)肉雞經(jīng)濟效益的影響 經(jīng)過30d的飼養(yǎng)試驗期觀察可以得到,按照市場的收購價7.1元/kg,4組肉雞只均銷售額分別為12.04元、12.21元、12.48元和12.78元。試驗雞 4組只均銷售額分別比試驗1、2、3組多賣出0.74、0.57、0.30元。按照公司當時的雞料批發(fā)價3.0元/kg,4組肉雞頭均消耗飼料成本分別為11.35、11.30、11.34和11.44元。試驗雞4組只均消耗飼料成本分別比試驗 1、2、3組多出 0.09、0.14、0.10元。去掉飼料成本的差異,試驗4組比試驗1、2、3組只均多收益0.65、0.43、0.2元。結果見表4。
表4 不同碘價脂肪組對飼養(yǎng)肉雞經(jīng)濟效益的影響
脂肪是動物飼料中的能量來源之一,較多報道[3-6]說明肉雞飼料必須添加油脂來滿足其對能量和必須脂肪酸的營養(yǎng)要求,關于不同性狀的脂肪的飼養(yǎng)試驗報道不多。本試驗通過幾個日常使用的油脂,在確保酸價、過氧化值、TBA基本一致的情況下,比較其飽和度對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通過本試驗結果表明,在肉雞飼糧中添加含較高碘價(100g)的油脂可以提高肉仔雞的生長速度,降低單位增重的飼糧消耗,并能在一定范圍內降低肉仔雞的死亡率,提高肉仔雞生產(chǎn)的經(jīng)濟效益。本試驗結果對飼料企業(yè)選擇合適的油脂具有一定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