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圖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華姝
“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進一步擴大貴州農民畫的對外影響力!”
“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值得追求一生的夢想,不然生活便沒有動力?!?/p>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水城縣的貴州夜郎風文化有限公司,54歲的公司藝術總監(jiān)徐承貴在畫室內一邊勾勒著線條,一邊給記者講述他的“農民畫之旅”。
“我小時候只要得到一本‘畫書’,就高興得不得了。經常照著畫書用樹枝或筆在空地、廢紙、墻面上模仿著畫。”徐承貴說,小時候,他無時無刻不想畫畫。
①徐承貴作品《編草簾》
由于家境貧寒,徐承貴初中畢業(yè)就不得不開始謀生養(yǎng)家。
1982年,他成為電信公司的一名“農民輪換工”,到各村寨巡查線路時,包里總是揣著一個記錄生活、描繪生活的速寫本。
“繪畫藝術來源于生活,創(chuàng)作時應該考慮到生活的本真模樣,尤其是少數民族的文化生活。”徐承貴說。
1983年,徐承貴被水城縣選中參加第一期水城農民畫創(chuàng)作班,創(chuàng)作的第一幅農民畫作品《秋收》獲得了全國一等獎,為水城農民畫摘得了第一塊獎牌。
“我之前是自己摸索著畫,感覺不太滿意,沒想到參加創(chuàng)作班創(chuàng)作的第一幅作品就獲獎了?!睂π斐匈F來說,這個獎是一次極大的鼓勵。
②如今,徐承貴每天都在研究水城農民畫文化傳承,為不斷培育和輸出水城農民畫作者而努力著。圖為徐承貴正在繪畫。
1995年,為了讓水城農民畫成為富民產業(yè),徐承貴與家人一起創(chuàng)立了文化特色民營作坊“山藝齋”,引起較大的社會反響。在水城縣文化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徐承貴與兄弟徐承波經常深入水城縣陡箐鎮(zhèn)猴兒關、坪箐、海坪、法那等村寨,培育了一大批農民畫愛好者,為水城農民畫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8年,徐承貴與電信公司簽定的勞動合同到期,沒有固定收入的他依然全身心投入到水城農民畫的創(chuàng)作中。
此后,他又當過環(huán)衛(wèi)綠化工人,白天在路邊修剪花草,晚上堅持進行農民畫創(chuàng)作。在這期間,他還代表六盤水市到上海世博會貴州館進行農民畫展演,多幅作品榮獲全國“金獎”,還被評為六盤水“市管專家”。
在眾多榮譽和光環(huán)面前,他沒有驕傲自滿,而是深感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希望下一代年輕人能把農民畫發(fā)揚光大,讓農民畫成為六盤水市的富民產業(yè)?!毙斐匈F說,在他所帶動的水城農民畫作者中,已有8人靠繪畫達到年收入5至8萬元。
如今,徐承貴依然執(zhí)著于農民畫的創(chuàng)作與研究,不斷培育著農民畫愛好者,同時,他還帶領兒子徐源成立了貴州夜郎風文化有限公司,讓水城農民畫更好地走向市場。
“我的夢想是把‘夜郎風’打造成區(qū)域性品牌符號,讓更多的能工巧匠帶領貧困群眾,通過民族文化創(chuàng)意及手工技能脫貧致富?!毙斐匈F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