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普
我決心徒步登一次火焰山,緣與一位老人。
老人是我的第一位領(lǐng)導。后來我上新疆,他退休了。3年前我出差到酒泉拜訪了老人。臨別時老人問我,你徒步上去過火焰山?jīng)]? 我說沒有。
老人若有所思地說,我也沒有上去過。當年我們來到火焰山下時和同學約定,火焰山下油田建成后一定要徒步登上火焰山,把油田的美景深深地鑲嵌在自己心田,后來大家奔赴到了全國各個油田?,F(xiàn)在火焰山下油田建成了,我卻因身體狀況把油田的美景鑲嵌不到心里,留存的還是當年艱苦歲月難以磨滅的記憶??老人說著眼框濕潤了。
我對老人說,正是因為你們這些共和國第一代石油人在艱苦歲月中形成的精神,成為我們克服困難的力量源泉。我向他承諾一定登上火焰山,了卻他的心愿,他用力捏了捏我的手。 那次拜訪后不久老人便與世長辭了。
去年10月的一個休息日,我和友人從哈密驅(qū)車300多公里專程去登火焰山。 早上7點我們開車駛上連霍高速公路,4個小時后到了電視劇《西游記》在火焰山的拍攝地的山崖下。
連綿起伏的火焰山橫亙在我們的眼前, 已有身著五顏六色服裝的游客,像一條絢麗的彩虹移動在半山腰。我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下車后快步追趕。上山的路是人踩出的一條羊腸小道,至少有60度,追趕上游客的時,已經(jīng)累得氣喘噓噓、汗流浹背、兩腿發(fā)軟,再也沒有一點超越的力量了,只好尾隨其后,徐徐前行 。
大約20分鐘后,在一片驚嘆和歡呼聲中我們登上了《西游記》拍攝地——一片足有10個足球場大的空地?!拔饔斡浥臄z地”幾個大字寫在靠近懸崖的用紅磚砌起的墻壁一側(cè),另一側(cè)寫著:火焰山大峽谷。在壁的不遠處是一棵頗有幾分龍的動感形象的樹,樹的枝杈上飄逸著游客栓系的彩色布條。
我站在懸崖邊探看峽谷底景物,房屋、樹木、游人,如兒童蠟筆畫大小一覽無余,有幾輛車魚貫于山坳間忽隱忽現(xiàn)駛出,讓我的心情起伏難平。這條路難道就是老人講的那條路嗎?50年前,他所在的鉆井隊來到火焰山下,夜班點燃火把作為照明工具,白天黑夜兩班倒,用镢頭、十字鎬甚至還有固定帳篷用的鐵樁子,劈懸崖鑿峭壁,花了十多天時間添9溝、平18坡、挖出42個彎子修筑的通往第一口探井——勝金口1號井的路。
我收回目光轉(zhuǎn)身投向前方,左邊山巒疊嶂綿延起伏氤氳彌漫,右邊一峰陡起其形酷似巨大的蒙古包泰然平穩(wěn),而我所處的位置僅僅是火焰山高度的三分之一,所以我在左右兩山之間選擇了一條繼續(xù)前行的上山的路 。
這一段上山的路比先前那一段更長更陡。抬頭看到的是油畫一般的藍天和白云,腳下是松軟的沙土,上一步向下滑半步,如果腳下站不穩(wěn),身子就會被下滑的沙子帶倒??帐稚仙缴腥绱?,可想而知,當年老一輩石油人抬著笨重的設備邁步前行又是多艱難。
當年工人把路修好后,因為人工修的路汽車不能行走, 井隊就組織工人將鉆井設備人抬肩扛往 井場運。 五月的火焰山已經(jīng)是烈日炎炎,工人們汗水浸透了衣服,粘上揚起的黃土,一個個變成了面目全非的泥猴。工人們打趣地說,在火焰山上鉆井,應該就是這泥猴模樣。最難往上運的機器是柴油機,全隊職工包括炊事人員20多人編為一組,編了6個組,大家喊著號子交替往上抬,人輪換機器不落地(那時鉆機小柴油機也?。?。號子聲和人們腳底下?lián)P起的黃土,引來了周圍村莊上的許多維吾爾族村民觀看。
沉重的柴油機壓得大伙肩膀生疼,向前挪動的腳步也是顫顫巍巍的,可是在號子聲的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下,20多人的腳步挪動得整齊有力。工人的這一行動吸引了前來圍觀的群眾加入其中。
就這樣,他們硬是把柴油機運到了井場,使火焰山的第一口井——勝金口1號井開鉆時間比計劃提前了4天,即1958年5月27日開鉆了。
由于多方面原因,上個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石油勘探開發(fā)的力量東移,可是石油人對火焰山下這塊盆地的愛,一刻也沒有減少。
上個世紀80年代,當時的玉門石油管理局地調(diào)處測量隊11名隊員踏進了吐哈盆地的大南湖區(qū)塊,遇到了一場整整刮了3天3夜的大風。風停時,他們所帶的食品僅剩下3個土豆、3把掛面和半塑料桶水。11名測量隊員就是靠著僅剩的食物和半塑料桶水,每天在戈壁行走20多公里,硬是堅持了3天,完成了測量任務。
6052鉆井隊是上個世紀80年末承擔這塊熱土第一口鉆井任務的井隊。井隊踏入盆地之初,團支部書記、泥漿班班長張曉軍寫下“今日拓出小小天宇,來年遍開朵朵油花”的對聯(lián),表達了第二代石油人再到火焰山下的心愿??上У氖?,寫出這副對聯(lián)的當年10月,張曉軍在一次地面作業(yè)中不幸以身殉職,時年24歲。張曉軍沒有看到來年遍開朵朵油花的美景,他的戰(zhàn)友實現(xiàn)了他的愿望。
現(xiàn)在, 70后、80后、90后是油田主力。他們繼承和發(fā)揚了前輩的作風和精神,為了把火焰山北段的葡北油田原油輸送到位于火焰山中段的魯克沁采油廠儲油罐,在火洲最熱的7月份,一條連接油田和油罐的地下管線鋪設工作開始了。開溝、焊接、探傷、埋填、試壓等,各項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負責完成這項任務的都是80后、90后的年輕人。早上8點進入工作現(xiàn)場,一直工作到晚上7點。在十幾個小時的工作中,小伙子們棗紅色的工作服被汗水浸透一遍又一遍,被太陽曬干一次又一次,留在衣背上的汗?jié)n多了一圈又一圈,最后棗紅色的工作服被汗水浸染成了多彩的服裝。
傍晚,年輕人把汗水浸透的工作服脫下來,比看誰的工作服豎在戈壁上不倒。十幾件工作服齊刷刷地排成了一行。此刻,西邊的天際飄浮出一片又一片絢麗的彩霞。有人指著彩霞說,看彩霞和我們比誰的色彩更絢麗呢。
如果說上個世紀50年代第一代石油人在火焰山下留下了建油田的夢想,那么80年代第二代石油人實現(xiàn)了這個夢想,現(xiàn)在,第三代石油人正在不斷將這個夢想描繪得更美好更燦爛。三代石油人火焰山下建油田的夢,走得艱辛、扎實、執(zhí)著,體現(xiàn)著石油人的剛毅、擔當和情懷。
在一幕幕動人的情景不斷浮現(xiàn)在腦海中,我登上了火焰山。站在山巔,一陣輕風迎面撲來,頓感清爽許多。環(huán)顧四周,空曠遼遠,大大小小的山峰相連著、簇擁著,如波濤延綿不絕, 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油然而生。
極目遠眺,葡北油區(qū)和紅蓮油區(qū)從東西兩面把火焰山緊緊裹挾,山下的抽油機在金色陽光的覆蓋下,上下起伏,猶如載歌載舞的少女在盡情展示自己優(yōu)美的舞姿。巨大的油罐矩陣,就像身著鎧甲列隊的士兵,泛著耀眼的銀光。一座座井架在白云的簇擁中昂首挺立。
此刻我感到更遠的吐魯番油田、雁木西油田、三塘湖油田、鄯善油田依稀向我奔涌而來。激動的心情不能自已,猶如洶涌的錢塘潮澎湃撞擊著胸懷,沖動的我放開喉嚨,使出洪荒之力大聲呼喚:我在火焰山上看到了油田美景,看到了油田的未來。
我的呼喚躍過山谷,穿越山峰落在了崖畔上,激蕩在火焰山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