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蘇
【摘 要】 筆者經(jīng)過多年的生產(chǎn)實踐,研究總結(jié)出阿勒泰地區(qū)春小麥主要栽培技術(shù)、病蟲害防治和收獲等技術(shù)的要求。
【關鍵詞】 無公害;農(nóng)產(chǎn)品;春小麥;栽培技術(shù)
1 主要栽培技術(shù)
1.1 播前準備
(1)土地選擇:選擇土層深厚,肥力中等,,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較高,一般在1%以上,排灌良好的沙壤土、壤土。前作以豆類、油葵、甜菜苜蓿。不宜重茬,或重茬不超過2年以上。
(2)深翻土地:前作物收獲后及時深秋翻,冬灌,施足基肥,精細整地,達到平整待撥播的狀態(tài),奠定適期早播的條件。
(3)整地施足基肥:根據(jù)土壤肥力狀況,重視有機肥與化肥的合理配合。翻耕前每畝施入有機肥在2t以上,配合施入三元復合肥25kg以上。整地質(zhì)量達到齊、平、松、碎、凈、墑六字標準。
1.2 播種
(1)選用優(yōu)良抗病品種:根據(jù)當?shù)氐淖匀粭l件和土壤肥力狀況,選擇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抗逆性強的春小麥品種。目前,我區(qū)一般常用的品種有:新春35號、新春8號、新春9號、新春11號。(2)種子處理:一般為了防治銹病和黑穗病,生產(chǎn)上常用種子量0.3%的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拌種或用40%的拌種雙可濕性粉劑拌種。(3)適期早播:春小麥種子出苗時耐低溫,1℃以上就能出苗,能夠早播。我區(qū)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適期早播,產(chǎn)量高。(4)播種深度:春小麥播種一般3~4cm,過淺都不行。(5)播種量:生產(chǎn)上常用25kg左右,能保證基本在35~41萬株。(6)播種方式:采用24行谷物播種機條播,行距15cm,播種時每畝帶磷酸二銨5kg做種肥,為了防止燒苗,一般種肥不帶尿素。(7)播種質(zhì)量要求:春小麥要求播量準確,播行要直,下籽均勻,深淺一致,不重不漏,覆土良好,鎮(zhèn)壓確實。
1.3 田間管理
(1)早修毛渠:播后3~5d修好田間寬淺毛渠,走向和間距視地形而定,一般間距30~50m為宜。
(2)灌水:適時早灌水,兩葉一心澆頭水。堅持頭水早,二水趕,三水適時灌,以后灌水視土壤濕度、小麥長勢、天氣情況進行。揚花灌漿水應多次輕灌,寧干勿濕,這一階段澆水過多將影響小麥品質(zhì)。
(3)合理施肥:春小麥施肥的原則,按每生產(chǎn)100kg籽粒消耗氮3kg,五氧化二磷1.17kg,氧化鉀4.2kg,結(jié)合春小麥需肥特點和生產(chǎn)的具體實際情況采用合理配方施肥,基肥用三元復合肥10kg,苗期追三元復合肥8kg,尿素3kg,抽穗到開花追三元復合肥5kg,尿素3kg,硫酸鉀1kg,灌漿期追三元復合肥5~8kg,除此之外,還需要噴施微量元素,如農(nóng)高手(含濃縮磷酸二氫鉀)、大肥王等葉面肥,來補充春小麥一生所需的微量元素,一般在灌漿期噴2~3次磷酸二氫鉀可以防止干熱風的危害。
2 病蟲草害防治
2.1 草害防治
當麥田禾本科雜草長到3~5葉時用6.9%驃馬乳油每畝80~100mL,兌水30kg~50kg均勻噴霧;當麥田闊葉雜草長到2~4葉時,每畝用70%二甲四氯鈉鹽150~200 mL,或每畝72%2.4- D乳油60~70 mL,或每畝用75%巨星干燥懸浮劑0.9~1.4g,兌水30~50kg均勻噴霧。
2.2 病害防治
小麥病害主要有銹病、白粉病、黑穗病、細菌性條斑病。在小麥播種前至播種階段可用辛硫磷和異柳磷拌種, 可有效的防治地下害蟲——螻蛄、蠐螬、金針蟲;用粉銹寧拌種防治種傳病害——小麥銹病和白粉??;用多菌靈處理土壤可有效的防治土傳病害——小麥紋枯病[1]。
小麥銹病:病原屬擔子菌柄繡菌屬繡菌致病。此病分條繡、葉繡、桿繡三種。
2.2.1 小麥條銹病。(1)癥狀:病害發(fā)生在葉片上,銹斑(夏孢子堆)鮮黃,長橢圓形,斑小,幼苗期排列不成行,沿葉脈擴展,流行期病斑呈虛線形,排列整齊。 小麥葉銹病和小麥桿銹病,病害發(fā)生在葉片上,葉鞘上,莖上少見。銹斑(夏孢子堆)橙褐色,近圓形、散生。(2)農(nóng)業(yè)防治:選用抗病品種,清除自生麥苗,合理施肥灌水,合理密植,培育壯苗,可以減少銹病發(fā)生危害。一旦銹病發(fā)生,應控點防片,控片防面,防止病情擴散。(3)化學防治:發(fā)病初期,用15%粉繡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
2.2.2 白粉病。(1)癥狀:小麥苗期至成株期均會有白粉病菌侵染,主要為害葉片。發(fā)病初期,葉片上出現(xiàn)灰白色絲狀小霉點,后變成圓形或橢圓形絮狀霉斑,斑上覆有一層粉狀霉,由白變黑褐色,霉斑上散生許多小黑點,即病原菌的閉囊殼。(2)農(nóng)業(yè)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和配方平衡施肥,合理灌水,合理密植等農(nóng)業(yè)防治。
2.3 蟲害防治
2.3.1 麥蚜防治。(1)農(nóng)業(yè)防治:麥蚜要在早春清除田邊雜草,保護天敵。如瓢蟲和草蛉等。(2)藥劑防治:百株蟲口500頭,天敵:蚜蟲=1:100以上時用10%吡蟲啉2000倍液或蚜虱凈3000倍液或2.5%敵殺死乳油2500倍液均勻噴霧
2.3.2 小麥負泥蟲防治。用2.5%敵殺死乳油或2.5%功夫乳油2500倍液均勻噴霧。
2.3.3 皮薊馬和麥桿蠅防治。(1)農(nóng)業(yè)防治:采用輪作倒茬,清除雜草,淺耕滅茬,消滅寄主雜草等辦法,以減輕為害。(2)藥劑防治:用80%敵敵畏乳油或40%樂果乳油800倍液均勻噴霧。
3 適時收獲
顆粒歸倉,春小麥蠟熟中期,及時收獲,產(chǎn)量高,品質(zhì)好。入庫含水量在12以下時方可入庫。
參考文獻:
[1] 武德蘭,吳媛媛,朱德慧,周同新.淮北地區(qū)小麥病蟲害的發(fā)
生及綜合防控技術(shù)[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
28,(06):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