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清 楊延功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當前教育事業(yè)較為重視的話題為實現教學課堂的實效性,由于數學是小學基礎教育的重要課程,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且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因此教育部門需要重視對此方面的投資。教師作為小學教學的引導者,需要有效發(fā)揮自身的作用,采取針對性的策略為學生減負,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數學教學實效性,達到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主要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實效性的策略進行分析,以期確保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得到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實效性
新課改的推進使小學教學的模式發(fā)生改變,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較為壓抑,學習方法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fā)揮,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實效性是指教師在短時間內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且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使教學效率與質量得到提升。數學課堂的實效性是指教師將學生的實際情況與課本內容緊密結合,確保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數學技能與數學素養(yǎng)。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能有效確保教學的實效性,不僅需要明確數學教學的目的與方法,還需要探索培養(yǎng)學生學習技能的方法,進而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從根本上將數學教學的實效性提高,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創(chuàng)設具有懸疑式的情境
在數學教學中,最好的學習方法是將學習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理解與記憶,要結合學生的生活情況,就需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例如,在教授學生《年、月、日》之前,為了能讓學生深入教學活動中,教師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有生活懸疑式的教學情境,為學生出示題目:小明的哥哥到2016年只過了5次生日,那么小明的哥哥是哪一個年份出生的呢?瞬間,學生就會在相互討論問題的過程中將班級的氣氛活躍起來,學生們在相互討論后都紛紛表示不可能,這時教師就可以將本節(jié)課的內容詳細地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好好學習這節(jié)課的內容,并在強烈的疑問下認真聽老師的講課,在此教學中學生就能輕易了解平年與閏年之間的區(qū)別,并對內容進行深刻了解,有效體現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二、明確小學數學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師開展教學的引路燈,只有明確數學課堂的教學目標,教師才能有效地利用教學中的資源,為學生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根據新課程的標準開展教學活動,積極了解學生的數學水平,并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與性格愛好,為其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一切均從實際的教學出發(fā),制定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的教學重難點,讓數學教學課堂更高效,并且除了傳統(tǒng)的教學目標,教師還需要制定情感教育的教學目標,逐漸提升數學教學目標的合理性與綜合性。例如,在教授學生《加法》時,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明確加法運算學習的重難點,將加法概念與運算方法作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這屬于數學課程的知識目標。另外,教師還需要為學生設立以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學習目標,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品質的情感目標,并且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合作學習能力。只有在數學教學上制定的目標具有綜合性,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效性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豐富數學教學考核方法
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主要是使用傳統(tǒng)的分類考試對學生進行考核,包括章節(jié)測驗、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等,該考核方法具有固定與死板的缺點,容易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畏懼心理,長期下來會使學生形成倦怠感,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與數學學習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師需要在完成一個階段的教學任務后,對學生采取多樣性的考核方法,以有效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與效率進行有效的考核。例如,在教授學生《認識人民幣》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不同面值的紙錢,作為教學道具分給學生,讓不同的學生代表不同的面值,然后教師隨機說一個金額,通過加減法的方法讓學生自由組合,組合而成的面值需要等于教師說出的金額。教師在每輪的組合配對后均進行詳細的記錄,并在幾輪后總結學生在本次活動中的成績,其中準確率較高的學生成為本次教學活動的勝利者。通過趣味性的教學考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不斷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總之,小學數學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存在教學方法過于死板、考核方式單一以及教學目標不明確等特點,對于學生的數學能力發(fā)展與思維能力的提升造成不良影響。因此,為了能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效性、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需要教師不斷對教學經驗進行有效的總結與分析,通過考慮學生的學習方式、個性特點以及教學手段等,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對學生進行引導,以期達到實現數學教學實效性的發(fā)展目標。
參考文獻:
[1]王云霞.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J].學周刊,2012(34).
[2]談宏兵.生活模式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淺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6(8).
[3]張艷杰.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提問設計[J].赤子(上中旬),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