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女座的特色是有豐富的知性,做事一絲不茍,有旺盛的批判精神,崇尚絕對的公平,是個完美主義者,極度地厭惡虛偽與不正當?shù)氖?。通常他們又很實際,但還是可以使愛幻想和圖實際的性格共存且并榮。做什么事都很投入,而且好學、好奇、求知欲旺盛。他們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從不妥協(xié)、讓步,是個優(yōu)秀的幕僚人才及工作狂。
處女座文學大咖的數(shù)量極少,然而他們一旦成為作家,品質(zhì)上絕不輸于任何星座。威廉·戈爾丁便是一位這樣的處女座作家。
威廉·戈爾丁1911年9月19日出生于英格蘭西南角康沃爾郡。父親是當?shù)貙W校的校長,也是一位學者,癡迷于求知和探索。母親是位主張女性有參政權的婦女。戈爾丁繼承了父親開明、理智的秉性,自小愛好文學。
在這個典型的英國中產(chǎn)階級家庭里,威廉·戈爾丁度過了寧靜的童年。他很小就開始讀書,卻不擅長數(shù)學。他自己曾回憶,童年時他喜愛文學,“像集郵或采鳥蛋那樣搜集詞匯”。他熟讀所有兒童文學,包括古希臘至現(xiàn)代的一切童話故事。
12歲時,戈爾丁開始動手嘗試小說創(chuàng)作,計劃寫一部關于工會運動史的長篇巨著,可惜這部書沒有完成。戈爾丁的家庭后來搬到馬爾波羅,他就在馬爾波羅的語言學校就學。1930年遵父命入牛津大學布拉西諾斯學院學習自然科學,兩年之后,轉(zhuǎn)而攻讀英國文學,他悉心研究盎格魯-撒克遜時代的歷史,這段學習對他后來的文學創(chuàng)作影響很大。
1934年,戈爾丁出版了處女作——一本題為《詩集》的小冊子,包括29首小詩的詩集,顯示了他的寫作才華。畢業(yè)后,他做了4年社會工作,在一家小劇院當過臨時演員、導演和編劇等各種工作。戈爾丁在詩歌中表現(xiàn)出獨特的藝術才華,但還不足以讓英國的文學界對這位年僅23歲的詩人留下印象。但多年來戈爾丁一如既往地對詩歌充滿熱情:“我畢生癡迷于韻律、聲音,尤其是押韻?!?這正是處女座人所具有的完美主義傾向的體現(xiàn)。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打破了戈爾丁的平靜生活,1940年戈爾丁以中尉軍銜加入了英國皇家海軍直接參戰(zhàn)。作為戰(zhàn)艦的指揮官,他親身經(jīng)歷了許多難忘的戰(zhàn)斗,他參加了擊沉德軍戰(zhàn)列艦俾斯麥號的戰(zhàn)役。隨后他又參加了諾曼底登陸,被授予中尉的軍銜。這段經(jīng)歷對他的創(chuàng)作起至關重要的作用,他之后的作品中出現(xiàn)的各種艦艇、海員以及大海等素材均源于此。
退伍后,戈爾丁重返薩里斯伯里繼續(xù)他的教學工作,并重新開始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然而,他最初的成果甚少,也很不順利,他當時寫的四部小說因為種種原因而被出版社拒絕出版。但處女座人從不妥協(xié),做事堅持到底的性格,在1954年便呈現(xiàn)出來。這年《蠅王》剛剛出版,便獲得空前的成功,使他一舉成名,收獲了世界性的聲譽。此后,他一邊教學一邊從事寫作,陸續(xù)出版了《繼承者》《品徹·馬丁》以及《自由墮落》。
1983年,戈爾丁在與格雷厄姆·格林、安東尼·伯吉斯的競爭中勝出,因“具有清晰的現(xiàn)實主義敘述技巧以及虛構故事的多樣性與普遍性,闡述了今日世界人類的狀況?!鲍@諾貝爾文學獎。1988年夏天,英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在白金漢宮授予戈爾丁爵位,以表彰他對英國文學所作的杰出貢獻。
1993年6月19日,他因為心臟病發(fā)而猝然離世,享年82歲。
威廉·戈爾丁是一位英國小說家、詩人,198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的小說富含寓意,廣泛地融入了古典文學、神話、基督教文化以及象征主義。其作品主題一般與黑暗邪惡有關,但他的小說中也表達一種昏暗的樂觀主義。他的第一本小說《蠅王》(1954年)突出了他一直不停探討的主題:人類天生的野蠻與文明的理性的沖突。這部小說也奠定了戈爾丁的世界聲譽。
也許有一只野獸,也許只是我們自己。
——《蠅王》
黑暗和危險的行動使夜晚如牙醫(yī)生的椅子般地變來變?nèi)ィ钊四獪y。
——《蠅王》
豬崽子引申著說,“事情總有科學性的一面。再過一兩年戰(zhàn)爭就會結(jié)束,人們就會到火星上旅行去,再從那兒回來。我知道并沒有野獸——沒那種帶爪子的東西,我的意思是——我知道,也根本沒什么可害怕的?!?/p>
——《蠅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