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林
20世紀曾經(jīng)有過這樣一種說法,說桂林像是一個天生麗質(zhì)的姑娘穿著一身破舊不堪的衣裳。
1998年,桂林開始了1949年以后史無前例的大建設,桂林城區(qū)算是披上了一件新衣裳。不過,衣服新是新了,品位卻不敢恭維。
回想起來,原來的桂林城區(qū),破舊是破舊,但不少地方還是蠻有品位的。比如,我童年時代生活在解放西路中段南側(cè)的府后里,當時叫“滅資巷”,就是一條典型的青石板路桂林小巷。府后里是南北走向的,其西側(cè),有一條小巷,稱小井巷。之所以稱小井巷,是因為當時巷子里有一口水井,每天都有人在井邊洗衣、洗菜,或打水回家,那是巷子里最熱鬧的地方。府后里中段東側(cè),也有一條小巷,稱斗姆巷,在斗姆巷里拐個彎,可以走到中山中路。
府后里的北端是解放西路,南端是三多路。這條小巷的兩側(cè),排列著不整齊不規(guī)則的住房,許多住房是破舊的,但也有一些住房是庭院式的建筑。
比如,我所住的外祖母家,就有一個庭院。它在府后里中段西側(cè),一個兩扇式大門,木制的,門朝東開;進門,是一個類似天井的空間,然后是一座木結構的兩層樓房;穿過這座樓房,是一個后花園。這座兩層的樓房,應該是這個庭院里的主體建筑,一樓有五間房,外祖母和曾外祖母各住一間,大舅和小舅各住一間,還有一間是當時紅星門診部(即如今口腔醫(yī)院)的一名醫(yī)生一家人居住。二樓有幾間房,住的什么人,我已經(jīng)不記得了。
大門右側(cè)是廚房。類似天井的空間,各有兩間房,分別住了兩家人,好像是臨時搭建的磚房。
樓房的西面,是一個后花園。后花園有一棵大樹,叫麻葉樹,印象中還有柑子樹。后來,由于二舅家里人口增多,在后花園里蓋了一間房子,柑子樹就沒有了。
當時,像外祖母家這樣的庭院,府后里還有好幾個。比如,外祖母家對面,是一個更大的宅院,高門高墻,而且是青磚墻、青磚房。我完全不記得里面住的什么人,只記得是一座堅固高大的宅院。
斗姆巷中段,也有一個庭院,里面有洋房、花園、水池,只住了一家人,姓王,孩子叫王國秋,是我的小學和中學同學。一家人住那么大的一個院子,確實少有,我們有時候也去他家玩,印象中他家里人口并不多。
如今,府后里、小井巷、斗姆巷名還在,實不存,它們都在微笑堂的西側(cè),擁擠在各種20世紀80年代以后興建的樓房中。
從府后里北端出來,就是解放西路,往東走幾十米,就是十字街。我童年時代的十字街,除了桂劇院、郵局、張永發(fā)布店,街中心好像還有一個交通崗亭。童年時代,我常去的地方是桂劇院,除了看戲,還可以看電影。青年時代,我常去的地方是郵局,除了寄信,還買雜志。十字街往南走,中山中路的西側(cè),是一排騎樓,這也是當年桂林很有特色的建筑,是典型的南方建筑,雖然樓房很破舊,但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種破舊中,其實是隱藏著昔日的富貴和繁華的。1934年2月,廣東人崔龍文曾游桂林,撰寫《桂林游記》,有記錄:“入文昌門,經(jīng)南門直馬路,路寬闊潔凈,兩旁鋪屋俱新建二層,各大商店均在焉,鋪多有中式二層,全以木建者,窗檻雕鏤頗精致,仍保存中國之建筑特色?!?/p>
這種昔日的富貴和繁華,究竟是什么樣的呢?
很湊巧,我在《一個美國人看舊中國》的書里,看到了關于1943-1944年的桂林的描繪。作者格蘭姆,貝克是當時美國新聞處駐桂林辦事處主任,他有畫家的天賦,他筆下的桂林,描繪得真實、生動、形象。
雖然我讀到不少當年桂林城的文章,但我沒有想到,當年桂林的城市建設,曾經(jīng)有如此高雅富貴的品格,我愿意摘錄幾段文字與讀者分享:
桂林的整個結構有一種興旺樸素和現(xiàn)代文雅的氣氛。在傳統(tǒng)的庭院式建筑之中還有一些較高的半現(xiàn)代化建筑,它們那帶屋頂?shù)幕▓@和涼廊表現(xiàn)出一種廣東風格。桂林的大部分街道都相當寬闊,商業(yè)大街的兩旁有潔凈的帶拱頂?shù)娜诵凶叩?,排列著生長茂盛的樹林。全城到處都有小湖,其中最大的兩個湖在公園之中,湖邊是綠樹成蔭的小道。桂林郊區(qū)有一群群奶油色的平房,每一所平房外都有帶柵欄的花園,我以前在中國內(nèi)地從未見過這種舒適的、名副其實的中產(chǎn)階級住宅區(qū)。如果說昆明那種燦爛的陽光,華麗的色彩,極端懸殊的貧富差別像一個歐洲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或西班牙——城市的話,桂林那種柔和的陽光,淡淡的倩影,和欣欣向榮的氣氛則像一個北歐——比利時或德國——城市。
在中緬印戰(zhàn)區(qū)的美軍中,桂林被稱為“東方巴黎”,這主要是因為桂林有著許多漂亮而易于接近的妙齡女郎。桂林的秀麗景色——綠樹成蔭的街道,街心的小公園,流經(jīng)市中心的碧綠江水——使桂林當之無愧于“東方巴黎”這一美稱。在中國人中間,桂林以戲院、書鋪、菜肴和美酒著稱。本地有種以桑子釀造的美酒香醇可口,許多美國人嗜此如命,爭相搶購,以致使酒價猛漲而酒味猛跌??上У氖牵鹆值拿\竟然連巴黎都不如,幾個月之后它因日軍的侵占而毀滅。許多人深深懷念那段時間的生活,在中國內(nèi)地的其他城市,再也難以重溫如此美好的日子了。
在桂林,人數(shù)最多的外來人是從香港來的逃亡者?!瓉淼焦鹆值奶油稣叽蟛糠植⒉皇悄欠N披巾裹頭的窮苦難民, 而是有錢的高級難民。那些全家遷往桂林的高級難民在郊區(qū)建立了一幢幢帶有走廊的西式房屋。難民中許多是年輕人,他們在香港屬于咖啡館的??停@些未婚的小伙子和姑娘給桂林帶來一種愉快的花園式氣氛。不少香港人在桂林開設咖啡館或寄賣行。在桂林,咖啡館的招牌真是琳瑯滿目——諸如“藍鳥”,“綠蒂”,“麗都”等等,那些無所事事的有錢人就在這些咖啡館中消磨時光。寄賣行中則出售那些不走運者由香港帶來的雨衣, 電烤箱, 臺燈, 網(wǎng)球拍等雜物。所有這一切,都給桂林這座城市平添了一種異國情調(diào)。
今天到國外留學和旅行的中國人越來越多,許多有過國外經(jīng)歷的人說起北歐、巴黎常常是心向往之。他們何曾想到,早在20世紀40年代,桂林在一個美國人眼里已經(jīng)具有了北歐城市或者“東方巴黎”的格調(diào)。
如今,人們說起桂林的建筑,常常用一個詞,所謂桂北建筑,或者把桂北建筑概括為“徽派建筑”。我對建筑毫無研究,但我認為,把“徽派建筑”理解為桂林鄉(xiāng)村建筑風格尚可,若把“徽派建筑”理解為桂林城市建筑風格,就有點南轅北轍。
我有一位北京朋友,是一位很有品位的學者,他跟我說過,在他的心目中,桂林是一座很洋氣的城市。我想,如果他今天重游桂林,會不會改變他的桂林記憶?
“徽派建筑”或許很古雅,但顯然不“洋氣”。洋氣,指的是西洋風格,當然,它不能是西方建筑的照搬,比如,桂林的兩江四湖建設中,照搬了一些歐美橋梁的設計風格,就很為有識之士詬病。
如今,桂林還殘存一些可以稱得上“洋氣”的建筑,如原廣西省政府,如李宗仁官邸,如雁山園,如白崇禧故居、黃旭初故居、李濟深故居,遺憾的是,后面這幾個故居,只剩下單體建筑,原來的庭院都不見了。
“洋氣”,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時代,也是桂林人喜歡說的一個詞,這個詞現(xiàn)在說得不多了??上У氖?,這個詞所蘊含的那種品位、品質(zhì)、格調(diào)似乎也越來越罕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