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素文?
摘 要:我國報刊的讀者來信最早見于民國初期,直至互聯(lián)網時代來臨之前,讀者來信一直是讀者和編者互動的主要方式。現(xiàn)有對讀者來信研究的相關文獻,主要涉及欄目不同時代的命名、不同報刊的內容差異、讀者來信的時代內涵、以及采編經驗。經由分析梳理,可得我國報刊“讀者來信”的嬗變過程?,F(xiàn)今的來信欄目可以從歷史長河中篩選經驗,更重要的是能夠結合媒體科技發(fā)展、讀者需求變化而保持一個欄目的永久活力。
關鍵詞:讀者來信;新聞史;報刊;報紙編輯;變化
中圖分類號:G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8)07-0044-02
“讀者來信”是讀者與編者溝通的橋梁。梳理文獻發(fā)現(xiàn),最早的讀者來信叫做“讀者投函”。讀者來信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命名、不同的內容,也肩負著時代賦予的不同責任。目前對讀者來信的研究主要有兩類,一是實務研究,二是學術研究。從研究內容來看,主要有“讀者來信”的不同時代命名、不同報刊的來信內容差異、讀者來信的時代內涵,以及采編經驗四大部分。從研究的報刊對象來看,主要有黨報和一般報刊,包含了民國初期、五四時期、抗戰(zhàn)時期、建國初期和改革開放這幾個時間段。
一、時代變化在欄目上留下的烙印
“讀者來信”是現(xiàn)今各類報刊常見的一個欄目設置,現(xiàn)有研究表明,從民初至今,讀者來信的命名不少于5種。我國最早的讀者來信欄目見于民國初期的《民立報》,取名讀者“投函”,該欄目刊登的來信之多占據(jù)了整個版面,然而因為某種未知的因素他很快被取消[1]?!睹窳蟆分蟮摹丢毩⒅軋蟆贰都滓贰缎虑嗄辍返瓤锒荚O有“通訊”或“通信”欄[2]。讀者來信在五四期間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空間。在《新青年》通信欄目大獲成功之后,當時幾乎所有有影響的報刊都先后開設了類似的通信欄,包括《每周評論》的“通訊”欄、《國民》的“通訊”欄、《新潮》的“通信”欄、《晨報副刊》的“通信”欄等等[3]。在鄒韜奮先生指導下,《生活》周刊在1926年開設了自己的第一個“讀者信箱”專欄[4]。1931年,史量才主持的《申報》正式開辟《讀者通訊》[5]。1946年創(chuàng)刊的《觀察》從第2卷第1期起,每期用一頁紙的篇幅在“讀者投書”欄目刊登讀者來信[6]。建國后,我國報刊更多是直接使用“讀者來信”“讀者來論”來命名這一欄目,如人民日報的“讀者來信”版、《南方都市報》的“讀者來論”等。
以上梳理可以發(fā)現(xiàn),在建國以前,讀者和編者之間互動欄目更多被稱為“通信”或“通訊”,意即以刊發(fā)讀者來信和編者復信為主要內容的報刊專欄[3]。建國后,讀者來信主要是讀者寫信到新聞單位反映情況與問題,提出批評、建議與要求,體現(xiàn)了讀者對報紙工作的關心和監(jiān)督社會生活的參與意識[7]。
二、不同報刊來信內容有別
讀者來信的內容并非一成不變。從時間縱向面來看,來信內容的不同源于時代的歷史要求;從類別橫向面來看,來信內容的選擇體現(xiàn)了不同報刊的辦報理念。
1.黨報。黨報的辦報核心理念,就是要各部門利用好報紙坐好輿論工作;在辦報過程中要發(fā)揮好報紙作為黨和群眾聯(lián)系的紐帶作用。1950年,《關于在報紙刊物上展開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決定》中明確指出,群眾來信“是鞏固黨與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保障黨和國家的民主化、加速社會進步的必要方法”,確定把“處理群眾來信的情況”,作為“檢查報紙工作和各生產單位黨的工作的項目之一”[8]。這一系列指導思想,在今天的黨報辦報原則中依然清晰可見:讀者來信欄目是反映社情民意,開展輿論監(jiān)督,為讀者提供服務的重要窗口[9];旨在集中民意、匯聚民智[10];幫助群眾解決問題[11];要發(fā)揮專欄聯(lián)系廣大群眾的橋梁作用[12],把新聞報道的立足點真正轉移到面向群眾上來[13]等。這些強調“群眾”、“反映問題”、“解決問題”的指導思想構成了黨報開設讀者來信欄目的目的和內容。
2.一般報刊。區(qū)別于國內黨報,我國的一般報刊(都市報、生活雜志等)開設讀者來信的目的隨時代不同而發(fā)生變化。這里分為建國前和建國后兩個階段進行綜述。建國前,報刊開設讀者來信的目的側重于“啟蒙民眾” “議論政治”“引導輿論”。五四運動之前,《民立報》充分利用來信與刊物上的其他欄目配合,從而有效地宣傳自己的政治理想[14],也培育健全輿論?!都滓穼ⅰ丢毩⒅軋蟆返摹巴逗睓诟臑椤巴ㄓ崱睓诤笮迹骸皠帐谷珖庖?,皆得如其量以發(fā)表之。其文或指陳一事,或闡發(fā)一理,或于政治學術有所懷疑,不以同人為不肖,交相質證,俱一律歡待,盡先登錄。若夫問題過大,持理過精,非同人之力所及,同人當設法代請于東西洋學者以解答之”,是為其讀者來信的宗旨[2]。《新青年》的通信一欄“以為質析疑難發(fā)舒意見之用”,對人們共同關心的“公共”話題展開論辯,以期“真理愈辯而愈明”,最后達成共識[15]。民國時期,《生活》周刊以平民化的語言培養(yǎng)民眾的現(xiàn)代意識,引導民眾獨立自由地在論壇上發(fā)表對國家政治、時局的見解[14]?!渡陥蟆烽_辟“讀者通訊”欄目起初是為了服務社會,九一八事變后著重于引導民眾輿論[16]。建國后,根據(jù)報業(yè)市場改革的社會現(xiàn)實,一般報刊開設“讀者來信”有著報業(yè)單位關于市場、受眾的考慮。1999年,《中國青年報》的《青年話題》言論專版與讀者見面,供人們“發(fā)表不同意見”[17]。走大眾化、通俗化的親民路線,是《羊城晚報》開設“爭鳴角”刊登讀者評報言論的初衷,此外還設有標題點評專欄讓讀者發(fā)表對一些標題的看法[18]。中國社會轉型帶來的深刻變化也給人們帶來疑慮和困惑,秉承“關注轉型時代的國家與社會”的理念,《南方都市報》在2003年后開設了個論版,讓時評版真正變成社會公眾表達意見的平臺[19]。2007年,《南方周末》評論版增設“讀者來信”板塊,刊登讀者對本報評論和報道的回應[20]?!度?lián)生活周刊》為了適應傳媒市場化改革,開始重新審視讀者的需求與建議,設有“讀者來信”欄目[21]。
結合建國前近代報刊讀者來信內容,可以得到其內容的發(fā)展脈絡:民國初期宣傳各黨派政治理想;五四期間傳播新文化;抗戰(zhàn)期間引導公共輿論。建國后的發(fā)展脈絡如下:前期走接近群眾的務實路線,配合黨的各項方針路線;后期改革放開言論,讀者自由選擇自己關注的社會問題發(fā)表言論。
三、讀者來信的內涵
總體來看,現(xiàn)有對“讀者來信”的討論大多都是從新聞實務入手,探討讀者與編者如何更好互動、如何在通過互動上發(fā)揮讀者的主體作用、以及如何使“讀者來信”欄成為讀者意見表達的平臺。這一類研究的作者一般都是報刊采編人員。例如,匡于中認為黨報是黨與群眾聯(lián)系的紐帶,讀者來信應密切聯(lián)系讀者,保護人民的利益,幫助報紙發(fā)揮“全面的功能”[22]。黨報的讀者層次多樣,內容選擇要“接地氣”、反映群眾意見,推動報紙向通俗化、大眾化方向發(fā)展[18]。
此外,也有學者透過“讀者來信”的內容,從學術角度討論讀者來信的意義。有學者認為,五四期間的通信欄承載著知識分子的多重想象,是言論空間建構的一個試驗場,它搭建了一個不分等級的論述空間,實現(xiàn)報刊思想自由,促進現(xiàn)代意義上的公共傳播與交流[3],推動了民初報刊公共輿論的發(fā)展[2]。而抗戰(zhàn)期間的《生活》周刊為中國近代報刊公共領域形成的成功嘗試,報刊作為獨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臺,發(fā)揮著“社會公器”的作用[14]。這些都是從歷史意義上對讀者來信的評價。
理論意義上,嚴俊杰認為,在讀者來信的反饋中,“同意表達”代表了一種“傳媒本位”的思想,而“差異表達”的意見構成傳媒產品的完整性,增強讀者與編者之間的交互[23],在形式上符合雙向式交流的傳播理論[4]。從受眾角度來說,讀者來信帶有受眾參與性質的內容,是受眾媒介權力表達的實現(xiàn)[20]。
四、來信欄目的采編經驗
五四時期為擴大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報刊編輯努力尋求編輯方式的創(chuàng)新,通過讀者來信關注時代,為讀者構筑話語空間;注重編讀互動,打破以傳者為主的單向文化傳播模式[24]。這些也是現(xiàn)代報刊讀編互動可以參考的辦報方式。對于黨報而言,尋求高尚嚴肅的政治內容與通俗的形式相結合,集高級報紙的權威性與大眾化報紙的可讀性于一體,是我國黨報改革的發(fā)展方向[23]。在網絡傳媒積極參與競爭的今天,傳統(tǒng)媒體要提高傳統(tǒng)媒體的“交互性”,只有在空間和時間的編排上下功夫,發(fā)揮差異表達的最佳效果,以達到反映受眾意見,吸引受眾關注的目的[23]。
五、總 述
縱觀現(xiàn)有報刊讀者來信的研究,其報刊研究對象主要有三類,一是對建國前報刊的研究,二是建國后的黨報讀者來信研究,三是對一般報刊讀者來論的研究。
在信息溝通欠佳的年代,“信”是編者與讀者往來的主要方式。但在互聯(lián)網時代,讀者來信絕大部分被電子郵件所取代,讀者來論更多是微博、網站上及時的簡短評論。時代的變化導致傳統(tǒng)報業(yè)窘境,因而讀者來信和讀者來論的相關討論將同步與新媒體、媒介融合等話題相結合。發(fā)展中不可避免的是變化,現(xiàn)今的來信欄目可以從歷史長河中篩選經驗,也可以在不同報刊間相互取長補短,更重要的是能夠結合媒體科技發(fā)展、讀者需求變化而保持一個欄目的永久活力。
參考文獻:
[1] 彭壘.中國近代報刊公共領域形成的首次成功嘗試——鄒韜奮和《生活》、《大眾生活》的信箱欄目[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1):116-120.
[2] 楊琥.章士釗與中國近代報刊“通信”欄的創(chuàng)設——以《甲寅》雜志為核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4):100-108.
[3] 王玉春.五四時期報刊“通信欄”與言論空間建構[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128-132.
[4] 羅蘭.傾聽大眾心聲 為讀者釋疑指路——簡析韜奮的“讀者信箱”專欄[J].新聞與寫作,1998(8):40-42.
[5] 劉永生. 《申報》與讀者的互動:以1931年9月—1932年1月《讀者通訊》的抗日輿論為中心[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8-14.
[6] 程茂枝.自由的言說——《觀察》周刊公共輿論研究[D].安徽大學,2010.
[7] 陳慧慧.建國后《人民日報》讀者來信版的流變[D].華中師范大學,2008.
[8] 斯炎偉.“有意味的形式”——“十七年”文藝報刊中的“讀者來信”[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4):90-102.
[9] 溫冬開.《人民日報·讀者來信版》批評報道研究[J].新聞大學,2000(3):51-54.
[10] 李小佳.黨報如何推進公共政策與民智民意的“對接”——以解放日報“話題建議”欄目為例[J].新聞實踐,2009(1):53-56.
[11] 王秉亭.做讀者的知心人——談如何辦好《讀者來信》專欄[J].新聞愛好者,1986(5):45.
[12] 加重加深《讀者來信》專欄[J].新聞戰(zhàn)線,1987(9):32-33.
[13] 吳雙煥.讀者來信是黨報重要的立足之土[J].新聞界,1990(5):13-14+11.
[14] 彭壘.民國時期報刊讀者來信欄目考察[J].當代傳播,2007(4):73-75.
[15] 劉震.《新青年》與“公共空間”——以《新青年》“通信”欄目為中心的考察[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79-83.
[16] 劉永生.“人民喉舌”:九一八事變后《申報·讀者通訊》之輿論研究[J].貴州社會科學,2008(12):121-126.
[17] 涂光晉.搭建“意見平臺”——我國報紙言論版的回顧與思考[J].國際新聞界,2007(7):10-14+39.
[18] 黃小榕.嶺南報紙的親民意識及發(fā)展趨勢[J].新聞界,1996(4):10-11+13.
[19] 曾建雄.轉型期新聞評論功能的拓展與內容形式創(chuàng)新[J].國際新聞界,2012(12):6-12.
[20] 高博雅.論媒介權力的理解與表達[D].吉林大學,2011.
[21] 胡春秀.市場化語境下的期刊編讀互動——以《三聯(lián)生活周刊》讀者來信欄目為例[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9):131-133.
[22] 匡于中.喉舌·朋友·服務員——創(chuàng)刊初期的北京日報讀者來信專欄[J].新聞與寫作,1988(7):36-37.
[23] 嚴俊杰.同意表達與差異表達——關于讀者來信的選編原則[J].新聞記者,2001(9):40-42.
[24] 謝慶立.在編讀互動中尋求創(chuàng)新——五四時期報紙副刊編輯藝術探析[J].新聞戰(zhàn)線,2008(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