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為學生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文通過對學生文字運用能力的考察,可以體現(xiàn)中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水平,在語言文字表達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個性思維的發(fā)展。因此本文對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與創(chuàng)新性策略進行探討,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夠?qū)χ袑W一線語文教師進行作文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借鑒。
關鍵詞 中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創(chuàng)新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9-0214-01
作文可以提高學生書面表達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情感、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教學中占有較大比重,因此對于語文教育者,尤其對于中學語文教師來說,作文教學的質(zhì)量直接關系著學生語文學科的學習效果,故而語文教師有著艱巨的使命和責任。
一、中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作文教學內(nèi)容缺乏有效性
1.教學安排不合理
中學語文教師每周都會給學生布置作文,而寫作任務也是教學計劃的主要內(nèi)容。在學習了新的文體或有重大事件發(fā)生時,有近一半的教師會要求學生進行寫作練習,當然了,也有個別教師會在無其他教學任務時,給學生布置作文來打發(fā)時間。這反映出,并不是每個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都有具體的計劃安排,第八題更佐證了這一點,雖然大部分教師在學期初會制定詳細的計劃,但隨著課程的推進,個別教師會按照課本上的表達交流來調(diào)整教學進度。
2.不重視自身在寫作教學中的作用
教師們不重視自身在寫作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很多教師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加強學生的寫作訓練,而對于包括課前的備課、自身寫作水平的提高、課堂上理論知識的講解、課后作文的批改和講評、在閱讀教學中結(jié)合寫作教學等方面。因而,教師除了對學生加強寫作訓練外,從備課到上課到自身寫作水平的提升,也應在日常教學中得到重視,才能使學生寫作教學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作文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性
當下,一些語文教師也會采用多媒體等新型設備來調(diào)動學生寫作學習興趣,也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教師從未使用過多媒體,但大多教師還是以傳統(tǒng)教學為主。因而導致教師在調(diào)動學生寫作學習興趣方面還需多下苦功,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在作文課上,教師們的主要教學方法以講授寫作技巧和練筆實踐為主,對于背誦優(yōu)秀范文這種生硬的學習方法少有教師選擇,因此教師們需要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二、加強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與創(chuàng)新性的策略研究
(一)讀寫結(jié)合加強訓練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學習過程中不可分割的兩部分,閱讀的同時學生往往能有自己的看法,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常常會讓學生來談談自己的感受,也會對文章中好的表達進行背誦熟記,其實這就是在為今后的寫作打好基礎,不論是自己看法的表達還是文章的識記,在學生的寫作練習中都會發(fā)揮作用。而學生們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也更加善于去表述自己的觀點,邏輯思維能力也在進一步加強。讀書筆記其實就是將學生的想法轉(zhuǎn)換成書面文字,久而久之對寫作能力的提高也將有不可小覷的作用。
(二)積累作文內(nèi)容素材
在閱讀教學中,老師常常會習慣性地要求學生積累寫作素材,也會讓學生對課本材料深入了解,以便可以應用到今后的寫作中。但事實是,學生們雖然記住了,卻苦于不會用。聽課過程中的筆記,每一頁寫的滿滿的,沒有順序,也沒有標題,課下學生不愿意整理分析課堂筆記,是因為筆記只是為了應付教師的檢查,對學生的寫作和思維方式的提高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寫過就忘了。這就要求學生學會閱讀,同時在閱讀中學會積累,學會有規(guī)律地積累寫作素材,使素材積累有序化,才能真正地起到作用,信手拈來。學生們在日常的學習中養(yǎng)成積累寫作素材的習慣,而不是到用時才臨時抱佛腳,去查閱各種資料。學生科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或進行名句名篇的積累,或是在日常讀書時寫讀書筆記,積累只是一個手段,積累的最主要目的還是學以致用,而不是簡單地摘抄完成任務。
(三)加強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策略
寫作不是簡單的文字組合,必須要凸顯出學生自己的認識,而要讓學生的作文有所創(chuàng)新,就不能對學生的寫作設置太多的條條框框去限制他,而應是一個開放又自由的環(huán)境,讓學生的想象力能夠得以充分的發(fā)揮,這也是新課程標準對寫作教學的基本要求。
學生在寫作文時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無話可說。究其原因,這其實都歸結(jié)于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簡單,沒有機會去體驗社會。學生們每天的時間都在學校度過,在緊張的學習壓力下,并沒有太多機會去直接體驗生活,去接觸社會的熱點話題,所以在作文課堂引入社會熱點,來豐富作文課堂的話題性尤為重要。譬如在作文課上,教師可以給學生分享微博上談論很激烈的社會新聞,要求學生自選角度,不限文體,寫一篇文章。對于這種話題作文,學生們往往有話可說,學生們能夠發(fā)散思維,從各個角度入手。
參考文獻:
[1]劉志剛.中學作文教學有效性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6(08):56-58.
[2]王佳驥.如何提高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J].讀與寫,2017(09):23-24.
[3]黎彬彬.淺談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J].亞太教育,2016(14):20-21.
作者簡介:盤格萍(1987-),女,瑤族,湖南永州道縣人,學歷:本科,中專講師,研究方向: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