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勤學勵志 修身養(yǎng)德

2018-10-10 09:21李卉孫雪穎
黑龍江教育·中學 2018年9期
關鍵詞:明志子書淡泊

李卉 孫雪穎

(本課選自統(tǒng)編教材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教學目標:

1.會運用默讀和圈點勾畫的學習方法。

2.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能說出“靜”“淡泊”“淫慢”“險躁”等關鍵詞語的含義及文章大意。

3.通過對警句的理解與感悟,領悟作者智慧,從中獲得精神力量。

教學重點、難點:

1.會運用默讀和圈點勾畫的學習方法。

2.疏通文意,反復讀課文,熟讀成誦。

3.理解主旨, 勤學勵志,修身養(yǎng)性。

學情分析及教學設想:

七年級學生接觸的文言文不多,加之本文在內(nèi)容上學生難以理解,因此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主要采用以“讀”貫穿課堂始終的方法:聽讀、朗讀、跟讀、默讀、齊讀。通過反復讀讓學生自然成誦;然后譯讀、品讀,讓學生合作交流、探究弄清文章的意思,初步探究、釋疑、理解作者情感,感受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養(yǎng)和情趣。

教學過程:

1.知人論世,導入新課

師:于丹在《論語心得》的扉頁中寫道:“道不遠人,讓我們在圣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苯裉熳屛覀?nèi)フJ識一位智圣先師,一起學習他的智慧??磮D猜人,看他身長八尺,面如冠玉,身披鶴氅,羽扇綸巾,清秀儒雅,飄飄然有神仙之姿,他就是——

生:諸葛亮。

師:你對他了解多少?誰能來說說。

生:字孔明,號臥龍居士。

生:三國時期蜀漢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生:我知道諸葛亮的《初出茅廬》《火燒新野》。

師:能不能在其中選一個你喜歡的給大家講講?

生:我喜歡《初出茅廬》中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答應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將夏侯悙引兵十萬殺奔新野。關羽、張飛對劉備以師禮待,諸葛亮怕關張二人不聽調(diào)度,假借劉備劍印,遣兵調(diào)將,令關羽、張飛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調(diào)趙云回來擔任前部誘敵,劉封、關平帶人埋伏,負責放火。曹將夏侯悙果然輕敵上當,不聽部將勸告,長驅(qū)直入,被大火燒得死傷無數(shù),又遭各路伏兵夾擊,損兵折將,丟棄博望城,逃回許昌。諸葛亮一戰(zhàn)成名,使劉備及手下大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師:講得非常生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諸葛亮的《誡子書》?!罢]”什么意思?

生:勸誡。

師:“子”呢?

生:指諸葛亮的兒子。

師:“書”怎么解釋?

生:“書”在這里是名詞,意思是書信。

師:它也有做動詞的時候。動詞時如何理解?

生:是書寫。

師:從文題看這就是一篇父親勸勉兒子的書信。古代文人是喜歡寫信來教育自己的子女,這是古代家長的教育方式。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篇文章,看看這位運籌帷幄的政治家、軍事家,一位年過半百的父親對他的兒子說了些什么?(出示教學目標。)

2.聽讀吟誦,字通句順

師:老師先來范讀課文,同學們注意正音?,F(xiàn)在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注意節(jié)奏的劃分。默讀就是要做到“三不”和“三到”?!叭弧?,即不出聲,不動嘴唇,不指讀;“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所謂眼到,就是認真用眼看,不能一目十行,以免養(yǎng)成草草過場的不良習慣。所謂心到,就是看到哪兒,想到哪兒,集中注意力,理解課文內(nèi)容,思考、分析課文中提出的問題。所謂手到,就是隨時動手劃、注,或做一些其他標志。(生默讀課文。)

師:做得很好。下面請他推薦一名同學給大家朗讀。(生朗讀。) 你真了不起,在朗讀方面你都可以當我的老師了,節(jié)奏劃分得很準確。老師最喜歡你讀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句,能再讀一下嗎?同學們,我們一起跟讀好嗎?

生:“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生跟讀。)

師:我想咱班一定還有很多朗讀高手,那咱們一起來齊讀全文吧。(生齊讀。)

3.自讀內(nèi)化,品味字句

師:古人云:“讀書萬遍,其義自現(xiàn)?!爆F(xiàn)在請同學們結合課下注釋試著來解釋全文。

(出示:翻譯的標準是信、達、雅,文言語句翻譯的要求是“直譯”,所謂直譯,就是要忠實于原文的內(nèi)容和句子的含義,用現(xiàn)代漢語字字落實、句句落實到譯文之中,甚至在表達方式上也要求同原文保持一致。留:年號、地名、職稱、器具等,可照錄不翻譯;替:用現(xiàn)代漢語詞語替換古義詞;移:調(diào)整倒裝句的語序,如賓語前置、介賓短語后置、定語后置等;補:省略句中省略的主語或謂語;刪:刪去不譯的詞,如發(fā)語詞等。貫:注意聯(lián)系原文,潤飾語言,選擇合適語氣。)

師:下面請參考注釋疏通文意,小組內(nèi)互相質(zhì)疑解難,嘗試翻譯課文。(師隨堂查看并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

生:“靜以修身”的“以”怎么翻譯?

師:“以”是連詞,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這里可以翻譯為“來”。

生:老師我不會翻譯“修身”。

師:“修身”,我們可以,譯為修養(yǎng)身心。

生: “非志無以成學”的“志”怎么理解?

生:老師我來幫他,“志”是志向。與上文中“明志”的“志”是同一用法。

生:“多不接世”的“多”什么意思?

師:誰來幫他解答?

生:“多”是指多數(shù)人。

師:說得好,這里是形容詞動用。這些詞稍有難度,希望大家認真做好批注。下面以小組為單位匯報你們的翻譯成果吧,全文5個句子,每句找一個小組來答,本組合作,先由一個人按節(jié)奏朗讀句子,再由一個人或多個人翻譯這一句。這種方式,你想不想試一試?

生:想。

師:好,遺憾的是只有5個句子,只能有5組參加,現(xiàn)在搶題開始。

生:“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生: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以節(jié)儉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

生:“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生: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生:“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

生: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學習。

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生:所以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

生:“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生: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

…………

師:小組配合得都很默契,翻譯得也很準確?,F(xiàn)在讓我們齊讀全文,邊讀邊在腦中回憶翻譯。

4.齊讀深化,品析感悟

師:諸葛亮的智慧流傳千古。你一定很喜歡他說的這些話,請找出一句談談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啟發(fā)。然后按照這個句式來回答:我喜歡……因為……

生:我喜歡“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一句。只有淡泊才能明志,只有寧靜才能致遠。這句話告訴我們,內(nèi)心寧靜、專一,可以明確志向,可以實現(xiàn)遠大目標。

生:我喜歡“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意思是要想有才學必須通過學習。

生:這句話告誡我們求學的路是孤獨寂寞的,潛心專一才能深入思考,才能把學問做得精,那么不學習也就沒有辦法增長才干,沒有志向也就不能成才。

師:這一句是諸葛亮把勵志、學習、成才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了,告誡兒子要成才,必須勤學。

生:我喜歡“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一句,放松懈怠,淺嘗輒止,博而不精,好高騖遠,都不會有好的學習效果。輕薄浮躁,也不利于修養(yǎng)性情。

生:我喜歡“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這句,作者開篇就以君子之行這種高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的兒子,并以此告誡他人生在世,首先要修身養(yǎng)德,這是做人的根本。

師:那么如何才能修身養(yǎng)德呢?

生:兩個字,一是靜,二是儉。

師:誰能說說諸葛亮是怎樣做到儉的?

生:諸葛亮年輕時過著隱居生活,不求聞達于諸侯,后來他做了丞相依然清貧、節(jié)儉,“儉以養(yǎng)德”這是他人生的智慧。

師:很恰當,你一定讀了不少書。同學們可以接著談。

生:我喜歡“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這是多么真誠的叮嚀啊。我好羨慕諸葛亮的兒子,有這么細心的爸爸。

生:這句話的意思是“兒子呀,流年似水,歲月蹉跎。莫要老大徒傷悲啊”。(全場大笑。)

師:這是諸葛亮告誡兒子要惜時,論語中也有關于惜時的句子,咱們齊背一下吧。

師:諸葛亮的教子之心非常明確,蜀國后期國勢衰頹,后繼無人,忠心耿耿的諸葛亮,希望兒子快些長大,成為國之棟梁,那么他的兒子是否能如他所愿呢?有沒有人了解他的兒子,并給大家介紹一下。

生:他品學兼優(yōu),但他死得十分壯烈。

生:他叫諸葛瞻,在書法藝術和繪畫藝術上均有一定成就,是三國時代屈指可數(shù)的人才。

生:他是蜀國人愛戴的英雄。

師:同學們真是知識廣博?。÷犇氵@么一說,我們知道了有其父必有其子,那么諸葛瞻最后成為蜀國人愛戴的英雄與諸葛亮早年對他的教育是分不開的。那就讓我們重溫一下這封信,來感受這位年過半百的父親對兒子的殷切希望。(生齊讀。)

師:齊讀的時候你發(fā)現(xiàn)沒有?有幾個句子,我們不由自主地就重讀了。都有哪句大家說一說。

生:“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生:“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師:對,這三個雙重否定句表示強調(diào),所以我們要重讀停頓,也做得很恰當,誰能說一說都什么時候需要停頓呢?

生:標點符號之處。

師:有的時候停頓是因為語法需要,有的時候是感情需要。感情需要的時候是聲斷情不斷,比如“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跟老師讀“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生:“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5.齊誦總領 拓展延伸

師:諸葛亮寫此文的時候,他已經(jīng)是54歲了,同年他就病逝了,諸葛亮的一生可分為前后兩個27年。前27年,他博覽群書,修身養(yǎng)性,靜觀天下;后27年,他身體力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前27年,是他淡泊寧靜的階段,后27年是他明志致遠的階段,所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是諸葛亮一生智慧的寫照。他寫《誡子書》,也希望后代可以借鑒他的智慧,這份家信僅僅86個字卻天下聞名。讀了這么多遍,咱們是不是可以試著背一背呢?(生齊誦全文。)

師:《誡子書》是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書信文章,字數(shù)不足百字,卻廣為流傳,那么諸葛亮寫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呢?

生: 是教兒子怎么學習。

生:是為了告誡兒子生活要節(jié)儉。

生:就是告誡兒子要修身養(yǎng)性。

師:說得好,是為了告誡兒子要修身養(yǎng)性,在簡樸中培養(yǎng)品德,表現(xiàn)了他對兒子的希望。

師:文章從哪兩個方面進行了論述?怎樣論述的?

生:靜和躁。

生:無論做人還是學習,作者強調(diào)的就是一個“靜”字:修身要靜,學習要靜,獲得成就也取決于靜。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把“靜”與“躁”加以對比,增強了論述效果。

師:找出文中提到“志”的句子。

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師: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你對文中“志”與“學”的關系是如何理解的?

生:淡泊、寧靜可以“明志”,無志不能“成學”。

師:一方面,淡泊、寧靜可以“明志”;另一方面,無志則不足以“成學” 。

師:今天我們在《誡子書》中學習了為人為學的智慧,真正的智慧可以穿越時空,老師希望你們能將這些經(jīng)典語句永記心間,讓這些智慧伴我們一路前行。(作業(yè):將你喜歡的諸葛亮名言積累下來。)

教學反思:

《誡子書》是統(tǒng)編教材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的一篇文言文。此文短小精悍,辭約意豐,字字珠璣,擲地有聲,有諄諄告誡之語,更溢滿殷殷期盼之情。七年級的學生所接觸的文言文不多,加之本文在內(nèi)容上學生難以理解,因此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主要采用以“讀”貫穿課堂始終的方法:聽讀、朗讀、跟讀、默讀、齊讀。通過反復地讀讓學生自然成誦;然后譯讀、品讀,讓學生合作交流探究弄清文章的意思,初步探究釋疑理解作者情感,感受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養(yǎng)。

很多教師在教學文言文時,總是不厭其煩地講解基礎知識,這種講課方式忽略了學生的能動性和主體地位。心理學上有一個超限逆反,說的就是機體過度接受某種刺激后出現(xiàn)的逃避反應。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將基礎知識灌輸給學生,很可能就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于是,我就大膽設想讓朗讀回歸,通過朗讀讓學生自己去體會《誡子書》中所說的道理。

我認為朗讀在閱讀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經(jīng)常練習。朗讀是學生直接接觸文章的一種形式,只有先接觸文章,才能進行理性思考。因此,學生不讀課文就無法接觸文章,更不用說分析、理解課文了,所以文言文閱讀教學一定要建立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之上。新課標也強調(diào)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用各種形式的朗讀鍛煉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理解的能力,著重學生多讀教師少講,以讀代替口譯分析,把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入境入情地朗讀,在朗讀中形成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并有所感悟,從而把握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通過朗讀的實踐,逐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培養(yǎng)語感。

教學評析:

《誡子書》是一篇以說理為主的文言文。按照“雙線主題”的編排模式,這個單元的人文主題是人生之舟,所選課文都是關于人生的,體裁豐富,形式多樣,試圖引導學生初步思考人生問題,學會規(guī)劃人生,珍愛生命;在語文要素方面,則要求“學習默讀,學習圈點勾畫,厘清作者的思路”?!墩]子書》中都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拿洌掷镄虚g蘊含著豐富的人生體驗。教讀本文,可以通過讀、背、議的方式,引導學生將諸葛亮關于修身養(yǎng)德的諄諄教誨內(nèi)化為人生信條,同時,學會在具體的語境中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在誦讀中體味文言文的句式特點??v觀李老師的這節(jié)課,深感執(zhí)教者做了精心的設計,教學思路清晰,重點突出,對文言文教學的文體特征把握得較準確,并開動腦筋,有所創(chuàng)新。

1.以讀促理解,誦讀貫穿始終

初一學生學習文言文,主要是打基礎,誦讀教學不可忽視,雖然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有繼續(xù)學習默寫這樣的字眼,但默讀的目的是提高閱讀速度,對于這樣一篇不足百字,且句式整齊的文言文來說,誦讀要比默讀重要,通過誦讀培養(yǎng)學生語感也是低年級文言文學習的目標。因此,李老師的整個課堂教學設計以誦讀貫穿始終,且每一次誦讀都有其不同的目的,誦讀設計很有層次感。如初讀課文時讓學生聽讀,然后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培養(yǎng)語感,并對文章有了初步的印象。第二次朗讀,要求讀出節(jié)奏、語氣、重音,對朗讀有了進一步的要求。第三次朗讀譯讀課文,要求讀懂文意,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了文章的思路后,又提示可以齊讀和背誦。最后,在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后,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揣摩句子,讀出父親的諄諄教誨。

2.教學方式多樣,傳授學習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全面推進課程改革的今天,課堂上不僅要傳授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教師熱情地鼓勵學生反復朗讀課文,并在此基礎上借助注釋疏通文意,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從而背誦課文。在教學時,李老師采用播放微視頻的方式,適時推薦文言文翻譯的十字原則,教給學生簡單的翻譯方法,引導學生一起學習。接著,又讓學生對照注解疏通翻譯,有疑惑處圈點或舉手提問。隨堂指導與自讀相結合,訓練有梯度,把文言詞句理解落到實處。

3.教學因勢利導,調(diào)動學生思維

課程標準提出要給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空間,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在這堂課上,教師的問題設置得比較巧妙,調(diào)動了學生的思維,且能隨時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因勢利導,促進了課堂內(nèi)容的生成,如讓學生帶著任務默讀,適時補充諸葛亮54歲去世前的背景資料,在讀的過程中學生有了不同的體會。默讀、勾畫、理解、賞析,每一步都使學生進入到學習的新階段,最后加上對諸葛亮的評價,學生所獲得的精神力量也不言而喻。在學生學習困頓、教學節(jié)奏轉(zhuǎn)換時拿出補充資料,既適當又恰到好處。最后對下節(jié)課所留問題又使教學上了新臺階,此環(huán)節(jié)提高了學生的能力水平,體現(xiàn)了教師較強的駕馭課堂和掌握教材的能力。

4.情感價值教育,突出立德樹人

現(xiàn)在的教師更應該重視對學生的品德教育與引導,對“人”的引導要比知識傳授有意義的多。無疑,李老師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墩]子書》飽含了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深沉的愛,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李老師設計了三個問題:諸葛亮寫這篇文章有什么用意?告誡了什么內(nèi)容?勾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明理由。既讓學生走進文本,又能聯(lián)系生活,遷移課外,很好地落實了語文教學立德樹人的目標。

教學是一項有缺憾的藝術,每一堂課都會有遺憾和不足。這節(jié)課中,學生在思路跟進方面做得比較好,但思辨和自主能力發(fā)揮尚有欠缺。另外,學生的圈點批注不夠到位,可能是由于學生已經(jīng)學過此文,因此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沒有過多停留,過程顯得有些潦草,如果是新授課時,在圈點批注、互助互學上再多一些指導,課的內(nèi)容會更豐滿。

編輯/李莉E-mail:1183916794@qq.com

猜你喜歡
明志子書淡泊
斷腸明志 陳樹湘
王充著述意識的構建與漢代子書體式的變遷
淡泊,在風骨之內(nèi)
“傳承非遺——平湖鈸子書”倡議書
“傳承非遺—平湖鈸子書”倡議書
誡子書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重慶龍湖智能案例
甘于淡泊,勇于自強
淡泊才能明志
吳小旋 淡泊的奧運冠軍
讷河市| 内丘县| 南昌县| 遂平县| 柘城县| 通榆县| 陆丰市| 娄烦县| 天峻县| 江山市| 蒲城县| 图片| 葫芦岛市| 曲阜市| 长寿区| 鄂托克前旗| 广元市| 平利县| 彰化县| 定结县| 广州市| 章丘市| 都昌县| 柳林县| 芒康县| 从江县| 荆门市| 瑞昌市| 体育| 泌阳县| 丹凤县| 宝应县| 施秉县| 阜阳市| 屯门区| 汉川市| 河西区| 鹤岗市| 阿荣旗| 苗栗市| 辛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