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群
天氣越來越?jīng)?,怎樣為家人煲碗熱氣騰騰而又營養(yǎng)豐富的湯,是每個家庭主婦的必修功課。雞湯不僅味道鮮美,還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緩解感冒癥狀的作用。不過,想要熬出一鍋既有營養(yǎng)又美味的雞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熬雞湯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般來說,給普通人喝的雞湯要用童子雞。因為童子雞的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結締組織很少。用這種雞肉熬出的湯,其營養(yǎng)成分更易被人體吸收。不過,如果雞湯是給大病初愈的人喝的,則應選擇老母雞。因為用這種雞熬出的湯具有補虛作用,可幫助大病初愈者恢復體質。
有上年紀的讀者習慣去市場買活雞,現(xiàn)場宰殺回家就用其燉湯,恨不得中間不耽擱分秒。實際上,這樣做是不對的。鮮雞買回來后,應先放冰箱冷凍室冰凍3~4小時再取出解凍燉湯。這跟給豬肉排酸的原理相同。動物驟然被殺,體內(nèi)自然會釋放多種毒素,而且剛宰殺的肉細菌繁殖迅速。冷凍既殺菌,也讓肉從“僵直期”過渡到“腐敗期”直至“成熟期”。這時,肉質最好,再來燉湯、做菜更顯香嫩。
其實,不光是雞,任何肉類燉湯前都應先將主料飛水——就是放到開水里煮一下。這樣做不僅可以去掉生腥味,還能使成湯清亮不混濁,鮮香無異味。當然,飛水也是有學問的。若冷水放肉,水由冷到開,肉經(jīng)歷了一個煮熟的過程,營養(yǎng)流失嚴重。所以最宜溫水下鍋,煮約七八分鐘,不蓋鍋蓋,并適時翻動。
用鐵鍋或不銹鋼鍋熬雞湯,不但會把金屬的味道帶進雞湯中,影響雞湯的鮮味,還會破壞雞湯中的某些營養(yǎng)成分。而砂鍋能在保存雞湯鮮味的同時,更全面地保留雞湯中的營養(yǎng)成分。
在熬雞湯時,倒入的水要沒過雞肉三四指高,不要太多或太少。此外,熬雞湯的過程中不要向湯中加水,否則會影響雞湯的鮮味。
熬雞湯時一定要將焯燙好的雞冷水下鍋,而且要用小火慢燉,使雞湯一直保持小沸的狀態(tài)。這樣做才能將雞肉中的營養(yǎng)成分和鮮味最大限度地熬煮出來。
熬雞湯時,可以在湯中加入冬瓜、蘑菇等具有吸油作用的食物,以降低雞湯中的油脂含量,使雞湯更有益于人體健康。
在熬雞湯時最好不要先放調(diào)味料,以免影響雞湯的鮮味??稍陔u湯熬好后再進行調(diào)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