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芝紅
摘要:課堂氣氛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公共情緒狀態(tài),它是課堂教學能否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創(chuàng)造良好的小學語文教學氣氛呢?
關鍵詞:課堂氣氛;小學語文;營造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6-0018
良好的語文課堂氣氛能營造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為教師順利進行語文教學創(chuàng)造積極的條件,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探究知識,獲得知識、能力、情感、思維等的不斷增益,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見仁見智,不少同仁在理論上和實踐中進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意見和看法。
一、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營造民主和諧的小學語文課堂氣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否融洽,決定著語文教學課堂氣氛是否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不是靠鐵的紀律和揮動的教鞭指揮出來的,它依賴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轉變,依賴于教師角色的轉變,依賴于民主平等師生關系的建立。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破除“師道尊嚴”,變強調學生尊重教師的單向要求為師生互敬的雙向統(tǒng)籌,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變傳統(tǒng)教學中的專制權威型為合作伙伴型關系。在語文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權利,努力創(chuàng)設民主氛圍,實現(xiàn)民主對話、交流,呈現(xiàn)一種協(xié)商式、和風細雨式的良好師生關系氛圍。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學生觀,因學行教,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學生,以淵博的知識激發(fā)學生,以飽滿激情感染學生,以精湛的教學藝術吸引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重塑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崇高形象。只有改善了語文教學中師生不和諧的關系,才能打開學生情感之門,形成良好心理氛圍,調動其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也才能營造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氣氛,實現(xiàn)語文教學改革目標。
二、激發(fā)學生興趣,營造積極主動活躍的小學語文課堂氣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直接動力。在語文教學中,要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沒有“興趣”作保障,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只有全方位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出積極、主動學習的課堂氣氛,才能實現(xiàn)學生自主探究、參與合作等學習方式的改變。
1. 以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之火
古人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教師的語文感悟,教師的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文采,就像是礦場中顆顆耀眼閃爍的珍珠,光彩奪目、讓人喜愛。教學中講故事、說典故、談軼事、讀美文,用豐富、新穎的內容吸引學生,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打動學生,把學生引入廣闊的語文天地。每一堂課都精心設計,詞句華美,色彩斑斕,妙語如珠,情真意切,給人以美的享受。教師的教學語言不僅要生動形象,具有激發(fā)性和感染力,能點燃學生心中的情感之火,還要講究輕重緩急的節(jié)奏、豐富多彩的內容、抑揚頓挫的語調、富有美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配合適當?shù)捏w態(tài)語言,以激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有聲與無聲的語言結合為主體語言,聲情并茂,“一石激起千重浪”,波動學生的心弦,引起學生的感性共鳴,使學生與作者的感情溝通,引發(fā)學生的探求熱情,使學生“感知”“求知”,全身心地投入語文學習中,忘身于課文所展示的情景。相反,教師總是總結“一二三”式的方法,學生聽得太多,投下去的石頭也就不會產生多大的漣漪。
2. 以豐富的想象激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作品的意義是讀者通過閱讀活動發(fā)掘出來的,作品未經閱讀前,只是向讀者提供了多層次的結構框架,其間匿藏著許多值得思考的“空白”,有待于讀者發(fā)現(xiàn)、填補與闡析。而這些“空白”的填補正是讀者閱讀活動中不可或缺、被激活的思維元素,從而架起溝通作者與讀者情感的橋梁,使讀者對作品的意義有個性鮮明的理解,逐步深入,進而嘗到成功的快感,內化為自覺的行為。此時被激活的思維填補了一個個“空白”。
3. 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誘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在輔助教學活動中,通過圖像、聲音、動畫、游戲等形式,給學生直觀形象、生動新鮮的視聽感受,對具有強烈好奇心的學生來說,有很強的吸引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恰當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情景,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開啟學生興趣之門,誘發(fā)學習興趣,促進良好課堂氣氛的營造。
三、民主的評價方式,營造展示自我的小學語文課堂氣氛
學生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評價不是教學目的,而是教育學生積極向上的手段。評價的結果應有利于學生自信心和自我評價能力的提高。教師不恰當?shù)脑u價,會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或抵觸情緒,不利于營造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因此,要使評價發(fā)揮應有的教育作用,引起學生的良好反響,就應注意:
1. 讓學生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接受評價
教是為了學,學是為了學會,學會是為了會學。學生的準備過程實際就是“學——學會——會學”的過程。如:在檢查“復述課文”時,要給學生充足的準備時間,可事先讓他們把課文關鍵詞、句準備好;回答時,允許他們看這些“綱要”,這樣,學生就胸有成竹,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更能使他們發(fā)揮出水平。
2. 評價標準要多樣化、層次化
傳統(tǒng)的評價標準是由教師制定,以教師的理解為主體,事實上,世界是多樣化的,學生的語言水平是參差不齊的。唯一標準不僅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也違背了辨證法。一定程度上允許學生根據(jù)自己理解和掌握的情況來評價自己或同伴的學習,體現(xiàn)出評價標準的多樣化、層次化,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自我教育、自我評價。這種多樣化、層次化的評價標準為學生個性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民主氛圍。他們會在和諧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矯正自我行為,從而最終達到會學的教學目標。
總之,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是每一位教師應該努力的工作方向。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qū)城郊中心小學 7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