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澤傳
摘要:新課改的推行對高中地理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地理知識掌握的情況,更要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高中地理作為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課程,必須遵循此教學原則。因而,必須徹底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理念等中走出來,采取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這是提高教學整體素質(zhì)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地理;有效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6-0026
一、以興趣促成功——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初中地理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發(fā)揮自身的輔導性作用,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地理知識、獨立思考與探究地理問題。教師應有效地運用生活化教學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與熱情,通過一些有趣的自然現(xiàn)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探究和解決問題。例如,教學《海陸的變遷》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扮演講解員,運用多媒體輔助播放海陸變遷的過程,一邊演示一邊講解,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加深其對海陸變遷過程的認識,隨后針對大陸漂移、板塊運動知識點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并進一步探討海陸輪廓的形成以及大地是如何運動等問題。這樣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興趣和探究精神。
二、好開頭促成功——趣味導課
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教師可以運用風趣幽默的謎語導入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比如可以用“紅面粉(猜一國家名)——丹麥”這一謎語來導入,使學生在猜謎語的過程中學習到地理知識,從而對學習地理知識充滿興趣。
三、競爭促動力——辯論競賽
傳統(tǒng)的初中地理教學主要采用“課堂教師講授、考試,學生記背內(nèi)容”的模式,但初中地理具有重要的學科地位,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隨著新課標的改革,初中地理教學要側重加深學生對人文地理知識的了解,相應地初中地理教材也增加了一定篇幅的內(nèi)容。比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疆域,課前筆者先將學生分成8個小組,再為每組準備好等量的剪成我國各行政區(qū)的小紙片,在課堂上以“組間競賽、組內(nèi)互助”的原則要求學生共同合作,將眾多零碎的小紙片拼成我國的疆域輪廓。此時筆者會明確競賽目的和競賽內(nèi)容,哪個小組的任務完成得又快又準確,完成任務后,筆者和全班同學再綜合評選出“最佳互助合作小組”“表現(xiàn)最突出小組”。
四、宏觀調(diào)控課堂——有效地指導與幫助
“生本教學“理念提倡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真正主體地位,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完全放手,任由學生漫無目的、毫無頭緒地進行低效甚至無效的自主學習活動。相反,應該在明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組織者、引導者與參與者”理念的基礎上,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進行有效的指導與幫助。如:教師必須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合作討論進行有效的調(diào)控,這樣才能既有效把控時間,又能有力避免學生借討論之際展開與學習無關的討論,以至于使課堂討論流于形式;除此之外,教師對學生的有效指導,還能切實在學生毫無思路或者偏離討論中心的情況下給予學生有效的啟發(fā)與引導,而這些顯然是學生自主解決疑難問題、最大限度保證自身自主性學習活動的效率及質(zhì)量,進而為初中地理學習質(zhì)量的切實提高提供充足保障的最有利因素。
五、在樂中學——游戲化教學模式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離不開游戲的陪伴,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是非常快樂的。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征,使學生可以以游戲的方式來認識地理、學習地理知識,這樣將會使學生對地理學習充滿興趣,心里對上地理課充滿希望。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將全班學生分成兩組,兩組之間進行猜地理知識游戲,其中一個組的成員來描述,讓另一個組的所有成員來猜,在這個游戲過程中,一方面會使學生學到更多的地理知識,另一方面還能開闊學生的眼界、發(fā)散思維,不斷進行思考。
六、與時俱進——利用多媒體教學
在以往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學條件的限制,信息技術相對薄弱,除了一張黑板、一本書、一支粉筆,頂多再有一臺使用了多年的地球儀、一張中國地圖,而后就是教師費盡心思地講解。隨著時代的進步,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多媒體在教學改革中成了課堂教學最受歡迎的教學手段。首先,它功能強大,有聲音、有圖像、有色彩的呈現(xiàn)方式,活躍了課堂氣氛,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其次,多樣、直觀的呈現(xiàn)方式,使一些枯燥、深奧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也無形中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在教學《海陸變遷》的相關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借用多媒體技術使大陸漂移學說生動、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大陸漂移、大陸板塊構造的神秘性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探索式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意想不到的知識。
七、真理來源于生活——關注生活地理中的人文焦點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地理知識無處不在,一方面,學生可以在地理課本上學到地理知識,通過報刊、電視、網(wǎng)絡等媒體獲取地理信息;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很多地理新知識和地理現(xiàn)象方面的疑問,此時,往往是教師開展地理教育的最佳時機。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觀察現(xiàn)實生活中的地理現(xiàn)象,生活中一些人文焦點,是培訓學生人文素質(zhì)的重要資源,地理教師可以以此為載體,根據(jù)人文地理原理對現(xiàn)實中的一些人文熱點問題進行分析,與學生共同尋找正確的解決方案,進而實現(xiàn)學有所用的教學目標。
地理課堂的教學不應該是刻板的,而應該是與生活相聯(lián)系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地理課堂的教學也不應該僅僅是為了學習課本中的知識以及應付應試教育看中的成績,而應該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生活,與生活相融合。構建生活化的課堂,使“社會即是學?!薄吧罴词墙逃?,讓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里能敞開胸襟,把生活擁入自己的懷抱,去想象、去體驗,從而使地理教學更生動、更有效。
(作者單位:廣西浦北縣第六中學 53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