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瀟菲,吉小靜,徐 麗
(蘇北人民醫(yī)院 , 江蘇 揚州 225001)
血液透析治療是終末期腎臟疾病患者常用代替療法,自體動靜脈瘺是目前臨床公認的最理想、最常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但是患者受病情影響,血管條件不理想,造瘺過程中容易發(fā)生損傷、滲血、血腫等內漏并發(fā)癥,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生理痛苦,不利于患者的配合,還增加了血液透析治療的風險[1],因此如何做好患者的皮膚護理,降低穿刺的痛苦,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次的研究中主要分析對血液透析鈍針穿刺患者應用皮膚精細化護理對其疼痛及配合度的影響,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療并予以鈍針穿刺的患者60例,以PEMS3.0軟件產生隨機數表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觀察組中男18例,女12例,患者年齡42-70歲,平均(55.0±4.0)歲,原發(fā)?。禾悄虿∧I病8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4例,高血壓腎病8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患者年齡43-70歲,平均(55.0±4.0)歲,原發(fā)?。禾悄虿∧I病7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5例,高血壓腎病8例。兩組之間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應用皮膚精細化護理,內容如下:
(1)護理人員洗手技巧培訓:對科室內所有護理人員定期進行洗手技巧培訓,嚴格遵照七步洗手法,每一步驟均認真揉搓>15s,護士長不定時抽查護理人員手部衛(wèi)生,不合格者予以相應的處罰。
(2)皮膚并發(fā)癥預防:穿刺前嚴格洗手,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先以蘸有生理鹽水的棉簽將針眼處的結痂軟化,并以碘酒棉簽輕輕擦拭將結痂點去除,皮膚消毒時以穿刺點為中心逐漸向外擴展消毒。透析治療時要加強監(jiān)測穿刺點有無滲血及滲液情況,以便及時采取處理措施。在拔針后以無菌敷料對動靜脈瘺進行包扎,注意松緊適度,血透后24h要對瘺管予以熱敷,避免末梢發(fā)生血腫。
(3)皮膚健康指導:叮囑患者穿刺部位在24h內避免沾水,定時更換穿刺部位的無菌敷料,炎熱天氣情況要增加敷料更換次數。女性患者在做家務時(洗衣洗碗)避免污染穿刺部位,家里常備創(chuàng)可貼、碘伏、酒精等皮膚消毒工具。
比較兩組穿刺后的疼痛評分和穿刺配合度,另外對比兩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視覺模擬疼痛評分法(VAS)評價患者的痛感,分值范圍0-10分,分數越接近10表示疼痛越嚴重。自制穿刺配合度調查表,在穿刺完畢后由護理人員填寫,分值0-10分,分數越高為穿刺配合度越好。
以SPSS19.0軟件為統(tǒng)計學工具,以t檢驗計量(±s)資料,以X2檢驗計數(%)資料,P<0.05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前提。
觀察組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配合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疼痛和配合度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的疼痛和配合度評分比較(±s)
組別 例數 VAS評分 穿刺配合度評分觀察組 30 3.8±1.0 9.2±0.5對照組 30 4.5±1.2 8.0±1.0 t值 2.455 5.879 P值 0.017 0.000
對照組中有3例發(fā)生血腫,3例發(fā)生滲血,共有6例發(fā)生并發(fā)癥,其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0.0%,觀察組中僅有1例發(fā)生血腫,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3%,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X2=4.043,P=0.044)。
長期的血液透析治療者多在同一穿刺點以相同的角度和穿刺深度反復穿刺,一般在穿刺8-12次后即可形成固定的皮下隧道(扣眼),在扣眼形成后護理人員會將普通的穿刺針更換為鈍針以降低穿刺時的痛感,預防血管瘤及血腫的形成[2],但實際操作過過程中,護理人員由于穿刺工作準備不足或受到患者心理因素的影響,容易發(fā)生血腫、血管狹窄等并發(fā)癥,增加了患者的穿刺痛苦,導致患者的配合度低。
本次的研究中觀察組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配合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在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在血液透析鈍針穿刺患者中應用皮膚精細化護理可降低患者的痛感,提高配合度,并可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精細化護理是一種優(yōu)質護理模式,其護理流程建立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在護理過程中對基礎護理籠統(tǒng)梳理,精細化流程,提供更高質量的護理服務[3]。將精細化護理應用在血液透析鈍針穿刺患者中,通過強化護理人員手衛(wèi)生培訓,實施皮膚并發(fā)癥預防措施,做好皮膚健康指導等方面進行精細化護理,從而有效的減輕穿刺后的痛感,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并能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將皮膚精細化護理應用在血液透析鈍針穿刺患者中,不僅可降低患者的疼痛、提高配合度,還可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