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劫持航空器罪是刑法所規(guī)定嚴重危害社會和公共安全的犯罪行為,但由于違法犯罪活動發(fā)生的環(huán)境特殊,其危害性雖然得到廣泛的共識,卻未能在罪刑法定的范圍內有更深入的認識。本文試從劫持航空器罪的構成要件入手,試論述劫持航空器罪的成立。
關鍵詞 劫持航空器 刑法 犯罪構成
作者簡介:黃天祥,三亞航空旅游職業(yè)學院。
中圖分類號:D924.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9.120
劫持航空器不僅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公共安全,還侵害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聲明、健康和公私財產(chǎn)安全,是一種國際性的犯罪活動,與危害特定人生命、健康和公私財產(chǎn)安全的其他刑事犯罪相比,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國內外曾發(fā)生數(shù)百起劫持民航客機的案件,被作為恐怖分子實施恐怖主義犯罪活動的主要手段 。為打擊全球范圍內發(fā)生的非法劫機、利用劫機施行恐怖主義活動的行為,我國先后加入《東京公約》、《海牙公約》和《蒙特利爾公約》并逐步完善國內立法和安全保衛(wèi)機制。2018年7月1日國際民航組織宣布《北京公約》正式生效,也標志著我國與國際社會對于民航安保與反恐公約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并在保留原有五類非法危害民用航空安全行為的基礎上,根據(jù)當前具體情況新增四類,分別為:(1)以使用中的航空器為武器造成嚴重破壞的結果;(2)從使用中的航空器中釋放或排放危險物質造成嚴重結果;(3)對使用中的航空器或使用中的航空器內釋放危險物質造成嚴重結果;(4)在航空器上運輸危險物質導致嚴重結果。總體而言是為了實現(xiàn)預防、制止恐怖犯罪活動,擴大對危害航空安全行為的管轄范圍。
我國刑法對劫持航空器罪的規(guī)定與國際公約規(guī)定完全一致,根據(jù)《刑法》第121條專門規(guī)定:以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為構成劫持航空器罪及其法定升格刑。刑法罪名構成在理論學界有多種理論學說,筆者在本文中試從四要件說出發(fā),論述劫持航空器罪成立的各要件需滿足的條件及相關問題。
一、犯罪主體
本罪中的犯罪主體屬于具備完全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不含未成年人、精神病人。以往發(fā)生劫持航空器事件時,犯人大多都是乘坐同一架航班中的乘客,其中也有該架航班上機組成員中的乘務人員和駕駛員、副駕駛員。當然,劫持航空器的犯罪行為既可以由中國人構成,也可以由外國人或無國籍國人構成,由外國人進入中國領空內實施該犯罪行為,也構成劫持航空器罪。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民航客機飛行途中,無法與外界取得聯(lián)系,而在現(xiàn)今科技迅速發(fā)展的前提下,國外民航客機飛行途中已經(jīng)可以正常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絡或其他需要聯(lián)網(wǎng)的智能設備。中國民航總局于2018年1月16日起正式解禁民用航空機上使用智能設備及互聯(lián)網(wǎng)絡,這就意味著機上乘客、機組成員與外界進行溝通和聯(lián)系成為了可能。除去劫持航空器中的幫助犯、教唆犯、間接正犯等共同犯罪的其他主體外,仍將犯罪主體局限于乘坐民航客機中的乘客和機組成員是相對狹隘的,將來也有可能出現(xiàn)在民航客機外對正在飛行的民航客機實施劫持和控制的情況。
二、犯罪主觀方面
本罪中的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犯罪,不存在也不可能由過失行為構成。犯罪行為人實施犯罪動機多種多樣,對于國際上已發(fā)生的劫持航空器目的大致可以分為以下類型:(1)叛逃或非法移民,意圖通過劫機行為達成自己逃離本國前往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繼續(xù)生活的目的;(2)心理疾病或異常,由于自身存在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礙,為滿足自身特殊需要或目的而實施;(3)勒索錢財,通過劫持民用航空器用以向當局政府或某些單位、社會團體等索取錢財;(4)逃避制裁,通過劫持所乘坐的民用航空器以向國外需求庇護,逃避國內可能受到的法律制裁;(5)政治動機,包含一般行為人到國外需求外國當局政府的政治庇護、恐怖主義分子借此引起世人的關注、要求釋放被關押的恐怖組織同伙或實現(xiàn)其他相關的政治、外交、軍事、司法活動。
三、犯罪客體
首先,本罪犯罪客體的確定,學界存在兩種不同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劫持航空器罪的犯罪客體是航空運輸安全,另一種觀點認為劫持航空器罪的客體為復雜客體,意為不法行為同時侵害旅客人身、財產(chǎn)以及航空器的安全,也擾亂和破壞了正常的民用航空秩序。相比之下,筆者更支持前者,理由有三:
其一,該本罪屬于刑法分則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第121條,而非刑法分則第四、第五章侵犯公民人身、財產(chǎn)罪中列舉,表明立法者認為本罪在危害公共安全、擾亂正常社會秩序、不特定人員的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相競合時,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質更為重要。這也與劫持行為直接侵害的社會關系相同,與刑法的基本理論相吻合。
其二,劫持航空器的行為雖然同時侵犯飛行器中的旅客、機組成員的人身、財產(chǎn)安全,還面臨著地面上不特定人員的生命、健康等重大財產(chǎn)權益的侵害,以上皆表明劫持行為所面對的是侵害的是不特定對象,不僅包括人員和財物,但是以上的社會關系都可概括為航空運輸安全。
其三,此處航空運輸安全應做縮小解釋,意為“民用”航空運輸安全,用以區(qū)別于軍事、海關和警察所使用的航空器,此種解釋也與我國所加入的《東京公約》、《海牙公約》和《蒙特利爾公約》中所述相一致。
其次,本罪的對象是民用航空器,而且須是使用中的航空器 。區(qū)別于“正在飛行中”,機場地面人員或者飛行器中機組人員為執(zhí)行某次飛行任務而對航空器進行起飛前的準備開始,至航空器降落之后24小時止,均認為飛行器“正在使用中”,對“正在使用中”的飛行器進行劫持均可構成本罪。理由有二:
其一,本罪所針對的犯罪客體為民用航空安全,正在使用中的民用航空器相較于正常飛行的航空器在整體構造和性能上不存在差異,不法分子劫持和控制飛機依然會造成極大危險,民用航空安全依然受到侵犯,從最大限度保護航空安全和最大范圍打擊不法行為的角度,應對本罪的犯罪對象所處的狀態(tài)作一定擴大解釋更為合理。
其二,民用航空器在滿足使用年限后及組裝過程中、出廠交付使用之前,均視為特殊動產(chǎn)處理,此時的民用航空器尚不滿足能夠正常執(zhí)行飛行任務的要求,進而不存在可能威脅民用航空安全的行為發(fā)生。
最后,民用航空器的種類繁多,如果單純將劫持民用航空器行為就認定為劫持航空器罪是有待商榷的。比如私人公務飛機,雖然同樣具備民用運輸航空器的所有特征,但乘機人員有限,即使發(fā)生劫持事件也不會對不特定人員的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造成侵害,因此不屬于危害公共安全罪范疇,也不應當構成劫持航空器罪。再如遙控式無人飛行器,同樣屬于民用航空器,劫持遙控操作人員以控制飛行器的行為同樣不具有對公共安全的侵害,如果將此行為認定為劫持航空器是荒謬的。所以,對于所述“民用”航空器范疇應做一定程度縮小解釋,限定為一定飛行器中座位數(shù)或人數(shù)較為合適,目前尚無司法解釋及指導案例作為參考,也未遇到過爭議較大的實踐判例。主要因本罪量刑刑罰相對高,還規(guī)定法定升格刑的死刑刑罰,故本罪的定罪上需更為慎重,對侵犯航空安全、擾亂正常航空運輸秩序、侵犯旅客、機組成員人身、財產(chǎn)權的罪還包括暴力危及飛行安全罪、破壞交通工具(航空器)罪等,在定罪量刑時結合刑法基本原則全面考慮入罪的罪名更加合適。
四、犯罪客觀方面
本罪的客觀方面,刑法中規(guī)定為以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
“暴力”是指對飛行器中的乘客、機組成員等被害人的身體實施物理性的強制力和破壞力,如毆打、捆綁、傷害和殺死等方式迫使被害人服從指揮。由于本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的法益,不法行為人實施的侵害性暴力行為須是極為嚴重的暴力手段,以至于足以威脅絕大多數(shù)人,使被害人無法反抗或不能反抗的程度,極有可能造成被害人重傷或死亡后果的危險。須與輕微程度的暴力行為加以區(qū)分且有本質的區(qū)別,暴力行為的嚴重程度可以類比搶劫罪中可能造成的客觀結果。
“脅迫”是指對被害人實施精神恐嚇和強制,以意圖或已經(jīng)實施的加害方法引起對方恐懼的心理,被害人對意識已經(jīng)受到或可能受到的法益侵害感到害怕,進而放棄抵抗。此處的“暴力”與“脅迫”并立,可以得出“脅迫”的程度需達到與“暴力”行為相一致的讓被害人不能反抗或無法反抗的精神強制性的后果,也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脅迫”,更加強調被害人真正意義上的屈服,任憑控制,不再反抗。
“其他方法”是指除上述的“暴力”和“脅迫”外的任何其他的劫持方法,使被害人不能反抗或不知反抗的狀態(tài),從而達成不法行為人劫持航空器的犯罪目的。但“其他方法”的達成還需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其一,需背離民用航空器合法控制人的目的。
其二,需具備公然劫持的特點,如不能為人所察覺也就不能體現(xiàn)出劫持的狀態(tài),進而不能體現(xiàn)被害人被壓制后無法反抗的狀態(tài)。
其三,需對害人施加身體或精神上的強制,使得被害人無法反抗或不知反抗,如適用麻醉藥、催眠瓦斯等,不法分子進而達成犯罪目的。這一概括性的補缺規(guī)定用以彌補刑事立法上滯后性、僵硬性的缺憾,作為刑事判例中認定構罪的有力武器,也以便打擊在現(xiàn)實生活中已經(jīng)存在或將會出現(xiàn)的各種新形式、新方法的劫持航空器的行為。
最后,本罪屬于嚴重侵犯公共安全、人身及財產(chǎn)權益的犯罪,為此刑法典收錄本罪的刑事處罰量刑從十年有期徒刑起,情節(jié)嚴重的法定升格刑可達死刑,刪去了“情節(jié)較輕”的檔次,也表明立法者保護和維護航空安全穩(wěn)定和秩序、堅決打擊此類違法犯罪行為的態(tài)度與嚴懲的立法宗旨 。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劫持航空器事件的發(fā)生數(shù)量呈下降趨勢,而影響力卻呈現(xiàn)國際化的特點,為更有效地懲治本罪,確定優(yōu)先管轄權及不法行為人引渡等問題 ,有待于今后繼續(xù)完善和解決。
注釋:
林泉.恐怖主義犯罪的防范與控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53.
尹勝虎.簡論劫持航空器罪.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2(8).74-76.
釗作俊.論劫持航空器罪的幾個問題.法學評論.2003(2).130-136.
杜澎. 試論劫持航空器罪.法學家.1998,1(2).74-79.
謝望原、劉艷紅. 論劫持航空器罪及其懲治.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3(1).8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