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
【摘 要】
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資源有限、限制較多,因而教學較為困難。巧妙運用Culture time版塊,既能幫助學生鞏固語言點,又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幫助他們拓寬視野。本文將從農村教育現狀及問題、Culture time版塊教學現狀、如何巧妙運用譯林新版Culture time版塊等方面進行粗略探討。
【關鍵詞】
農村 小學英語 興趣 文化與語言知識
近年來,農村經濟增長,教育資源也在改善,農村教育成為農村全面發(fā)展的聚焦點。
一、農村小學英語教育現狀及原因
小學英語是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是今后深層次英語學習的基石,但目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仍存在著許多不足。
1.學生、家長對小學英語不夠重視
小學英語學習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能用英語做簡單的日常對話。但是在目前的農村小學,學生和家長對英語學習重視度不高。
(1)農村學生父母和城市學生父母相比,受教育程度偏低,父母對英語的不了解和不重視,直接影響到孩子對英語學習的認識。
(2)大部分農村學生的父母外出務工,這些孩子就成為了“留守兒童”,他們內向害羞、缺少自信心,怯于用英語與他人交流。
(3)農村生活環(huán)境較為封閉,學生不了解英語在現代生活的重要性,接觸的國外文化也較少,對英語的學習僅僅停留在應試階段。
2.農村英語教學資源較為匱乏
英語作為語言學科,其教學離不開實際情景與交流,需要多媒體設備的支撐。發(fā)展緩慢的農村經濟不足以提供豐富的英語教育教學資源。
3.英語教學模式單一
農村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跟不上前沿理論,課堂教學模式大多停留在以教師為主體的講授型教學。農村學生拘謹膽小,使得課堂教學枯燥、缺乏互動,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凸顯。
4.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缺少英語語言環(huán)境
農村學生缺乏英語學習的語言環(huán)境。學生除了在校學習外,在家沒有講英語的氛圍,沒有足夠的渠道接觸英語學習資源。
二、Culture time版塊教學現狀
小學英語新課標要求小學生應對繼續(xù)學習英語有興趣,樂于了解外國文化習俗。因此,Culture time版塊應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幫助學生了解國外文化和東西方文化差異。但在實際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在具體處理此版塊時,教師通常是為Culture time而講文化,從而忽視了與本單元主題話題的結合,不能使學生很好地將文化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
三、巧妙運用譯林新版Culture time版塊
1. 巧妙利用Culture time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
實際上,Culture time為教師導入新課提供極大便利,因為Culture time都是與本單元主題相關聯(lián)的文化知識。若是利用圖片、文字或相關信息,既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又能為單元主題創(chuàng)造真實的背景。
如譯林版小學英語5A Unit6“My e-friend”,本單元介紹國外網友,涉及對世界各個國家的了解認識。在導入時,可以向學生呈現Culture time版塊英文信封的圖片,將英文信封作為導入。由于現在信件逐漸退出大眾視野,電子郵件取而代之成為新型通訊方式,由信件引導學生到電子郵件,最后引入“e-friend”的概念。學生會自然而然進入課堂,并且有了相應的文化背景做支撐,學生會更易理解接受。
2.巧妙利用Culture time進行文化滲透
Culture time主要向學生簡單介紹國外文化。鑒于農村學生接觸國外文化機會微乎甚微,他們對國外的了解幾乎為零,適當拓展Culture time內容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國外文化。
如譯林版小學英語5A Unit1 “Goldilocks and three bears”的 Culture time展示了東西方飲食差異,由此拓展,由學生自主思考,列舉更多差異,可適當補充,由此向學生介紹西方特有的下午茶文化。
3.巧妙利用Culture time了解文化差異,培養(yǎng)交際能力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際交往。每單元的Culture time不僅介紹了國外的文化,也介紹了中國相應的文化。這樣既是為了通過對比,使學生便于理解國外文化,同時也向學生展示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了解這些差異可以使得學生思想更為包容,更能尊重文化差異,從而增強他們的交際能力。
如譯林版小學英語5A Unit8 “At Christmas”,在此可以在英語教學中向學生滲透關于國外節(jié)日、風俗等常識。最典型的例子為在接受節(jié)日禮物時,中國人互相謙讓一番再接受,不會當場打開;而西方人在接受禮物后會立即打開,并大加贊揚。若是不了解這種文化差異,就會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農村學生起點較低于城市學生,但學校、社會各方面努力縮小城鄉(xiāng)學生差距,為他們創(chuàng)造相對公平的教育環(huán)境。從小好打英語語言基礎,是農村學生進一步發(fā)展的重要前提,不可小視。因而,農村教師在探索文化課堂的道路上道阻且長。
【參考文獻】
【1】陳金玉. 關注文化 提升素養(yǎng)——譯林小學英語Culture time板塊教學思考【J】. 小學生:教學實踐, 2016(3)
【2】鄧曉芳,余杰. 農村留守兒童英語學習的情感——教育敘事個案研究【J】. 小學英語教與學,2016(4)
【3】錢培珊.文化讓興趣開花——小學譯林牛津英語Culture time板塊教學初探【J】.教育界 綜合理論研究,2015(31)
【4】吳小菊.譯林新版《英語》Culture time板塊的四種教法【J】.小學教學設計:英語, 2014(11)
【5】鄭醉榴.聚焦英語語用,玩轉課堂內外【J】.江蘇教育研究,2016(30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