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武斌
第一次到歐洲訪問時,我在法蘭克福下飛機后,就驅(qū)車前往巴黎。一路上都是田園風光,滿目青翠蔥蘢的美麗景色。大約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的行程,遠遠望見了一座很古典的小城。我好奇地問司機兼導(dǎo)游聞先生,這是什么地方?聞先生說,這是德國的邊境城市特里爾。我說:特里爾?不是馬克思的故鄉(xiāng)嗎?我的心頓時激動起來。我決定臨時改變一下行程,先去拜訪馬克思的故居。
特里爾坐落于盧森堡和德國的界河莫塞爾(Mosel)河河畔,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城,也是德國最古老的城市。早在公元前16年,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在這里設(shè)立城郡,并將它命名為“Augusta Treverorum”, 意 為“奧古斯都大帝的特雷維爾城”。在戴奧里先大帝重組羅馬帝國時,特里爾成為帝國西部的都城,統(tǒng)轄高盧、西班牙、日爾曼和不列顛地區(qū)。羅馬人為了使這座城永恒,建筑了無數(shù)的巨石建筑和雕塑。而今,雖然歷經(jīng)了兩千多年的風塵歲月,仍然閃耀著當年羅馬征服者特有的宏大氣勢和壯美風格。隨處可見的古羅馬建筑遺址和茂密的森林使整個城市蔚然蒼古,如詩如畫?;蛟S,馬克思對歷史的一貫而專注的熱情正源于年少時的這種環(huán)境。
馬克思的故居距離市中心不遠,坐落在一條名為“布呂肯大街”、實則很狹窄的小巷里,是一座樸實的帶有巴洛克風格的三層小樓,黑瓦白墻,棕色門楣,門前的墻面上鑲嵌著我們所熟悉的馬克思的銅質(zhì)頭像,下面寫著:“1818年5月5日卡爾·馬克思誕生于此。 ”正是在特里爾,馬克思度過了他青少年時代的美好時光。馬克思的父親是一位具有自由主義和人文主義精神的法學(xué)家,他以自己的淵博學(xué)識和優(yōu)秀品格,對青少年時代的馬克思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馬克思在特里爾中學(xué)讀了6年書,更受到學(xué)校里盛行的啟蒙精神的熏陶。在17歲畢業(yè)那年 所 寫的論文中,他已經(jīng)顯露出對人類使命的信念和卓越的才華。馬克思在這篇文章中說:“歷史把那些為一個共同目標奮斗,并使自己變得高尚的人們看成是偉大的人物;經(jīng)驗則把造福于人類最大多數(shù)的人稱頌為最幸福的人……如果我們選擇了使我們能最大限度地服務(wù)于人類的職業(yè),那么我們就不應(yīng)該屈服在它的重負之下,因為這是為一切人而作的犧牲;那時,我們所體會到的就不是無謂的、有限的、利己主義的快樂,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億萬的人。我們的事業(yè)雖是默默無聞的,但永遠具有積極的意義,高尚的人們將在我們的墓前灑下熱淚?!辈痪茫R克思就離開了他熱愛的故鄉(xiāng),踏上了為理想而奮斗的偉大道路??梢哉f,正是在故鄉(xiāng)的歲月,孕育了馬克思偉大思想的最初萌芽。正如馬克思的傳記作家梅林所說:“還在少年馬克思的頭腦中,就已閃現(xiàn)著一種思想的火花,這種思想的全面發(fā)揮就是他在成年時期的不朽貢獻。”
也是在這座小城中,馬克思和他后來相濡以沫的終身伴侶燕妮留下了“青梅竹馬”的佳話。可以說,馬克思與燕妮的愛情,是人類歷史上最浪漫的愛情故事之一。燕妮的美貌和品性常使馬克思引以自豪。將近30年后,馬克思在回特里爾去安葬母親的時候?qū)懶沤o燕妮說:“每天從四面八方都有人來問我,特里爾的這位第一美人和舞會上的皇后到什么地方去了。當做丈夫的知道他的妻子在全城人的記憶中仍然是個迷人的公主時,他簡直有說不出的高興?!?/p>
這些都是一百多年前的往事。隨著歲月的流逝,馬克思故居也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直到1904年,這座古老的房屋才被確認為馬克思的出生地。1928年德國社會民主黨買下了這棟房子,作為“馬克思恩格斯博物館”于1931年正式對外開放。1933年納粹上臺后,馬克思故居被沒收并遭到破壞。戰(zhàn)后,馬克思故居得以重新修復(fù)并恢復(fù)開放,1968年又在弗里德里?!ぐ鼗饡I(lǐng)導(dǎo)下維修擴建,具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規(guī)模。
我來到馬克思故居門前時,天空飄起了細雨,小城籠罩在蒙蒙雨霧中。在雨霧中,我輕輕地推開那扇棕色的大門,沿著指示牌的方向,走過一間一間展室,仔細地觀覽陳設(shè)的照片和遺物,似乎在重溫早期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那段歷史。其中,有馬克思、恩格斯與同時代革命家的交往、建立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第一國際、各國工人政黨和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歷史的介紹,陳列著《共產(chǎn)黨宣言》《資本論》以及馬克思許多著作的第一個版本,馬克思、恩格斯署名贈給友人的書籍,還有馬克思、恩格斯的手稿、書信,馬克思贈給父親的詩集的抄本和馬克思為燕妮收集的民歌等珍貴文物。在最后一間展室里,則是一幅巨大的地圖,標示著馬克思主義在全世界的傳播和影響。在二樓的一個房間里,兩窗之間的壁龕前放著一座卡爾·馬克思的半身銅像,馬克思就出生在這個房間里。
在我即將結(jié)束參觀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本精美的留言簿,翻閱開來,最多的是來自中國的參觀者的留言。實際上,在馬克思故居,乃至在整個特里爾城的商場、超市和旅游景點都有顯著的中文標識。因為到這里參觀的,最多的還是來自中國的游客。自從馬克思主義傳播到中國,已經(jīng)在相當大的程度改變了我們的國家。特別是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我們都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長大的,許多馬克思的著作我們都耳熟能詳,馬克思的概念、話語是我們表達意見的基本形式,馬克思早已成了我們的一部分生活背景和思想背景。所以,在拜訪馬克思故居的過程中,我的內(nèi)心始終有一種“朝圣”的心情,既是向這位偉大的思想家表達敬意,也是完成一項提升自己心靈的夙愿。我把這種心情也寫在了那本精美的留言簿上。
許多年前,我在一所大學(xué)的大廳里,見到一尊馬克思的頭像,基座上刻著他的一句名言:“哲學(xué)家們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造世界?!痹谀且祸情g,我的心中涌起了一種崇高、超越和奮斗的理想主義激情。
這次,我置身在馬克思故居,在那改變世界的偉大思想的源頭,心中又涌起了那種已經(jīng)久違了的崇高、超越和奮斗的理想主義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