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引讀
2012年,作家張一一(本名張義)在其新書《帶三只眼看國人》出版時,在微博公開發(fā)布懸賞廣告,承諾挑出一個錯獎賞1001元。懸賞廣告發(fā)出后,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白平指出該書存在172處錯誤,將張義訴至法院索要懸賞獎金17萬余元。2018年7月9日下午,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一審認定其中18處知識性錯誤,判令張義向白教授支付報酬18018元。
素材聚焦1 作家豪言懸賞,教授挑出172處錯誤
2012年3月25日,作家張義在微博發(fā)布:“為推廣和普及中國地域文化知識,讓14億華人更了解中國各省人不同性格特點,茲鄭重承諾凡挑出拙作《帶三只眼看國人》1個錯者即獎賞1001元,請各位老師為我做證……”而后,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白平從中挑出172處錯誤,并據(jù)此起訴索要懸賞獎金172172元。張義認為,該懸賞目的在于推廣和普及中國地域文化知識,范圍僅限于知識性錯誤。白平起訴超過訴訟時效,其指出的錯誤系主觀認識、缺乏客觀標準,盡管白平進行了鑒定,但文學作品不具有可鑒定性。涉案書籍由正規(guī)出版社出版,如果存在172處錯誤,出版社不應(yīng)出版。法院適用《圖書編校質(zhì)量差錯判定細則計錯表》結(jié)合作者的寫作目的、語境等情況綜合考量,最終認定18處知識性錯誤。
素材聚焦2 網(wǎng)友:做人應(yīng)謙虛
有人覺得,懸賞的應(yīng)該是指知識性的硬傷,像是排版錯誤等就有點揪著不放的意思了。治學嚴謹是好事,免得誤人子弟。就是希望不是拿這件事當噱頭來炒作。有人則反駁所謂“知識性的硬傷”只是作者的狡辯。作者自稱挑出一處錯誤獎賞1001元,按照傳統(tǒng),錯別字也是要算的,排版錯誤那是水平問題。呂不韋千金一錯可沒說不包括錯別字。更多人則認為,只要在安全范圍內(nèi),有錯是很正常的,只是不應(yīng)該太自以為是,做人還是要謙虛點兒。
【考場仿真試題】請根據(jù)以上材料,寫一則150字左右的微評論。
【范文示例】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即使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識底蘊的文字工作者,作品中也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重要的是面對這些失誤的態(tài)度。只有虛心承認、積極面對、吸取教訓(xùn),在以后的工作中力求避免或減少失誤,這些失誤便是有價值的,否則就真的只是失誤而已。
其他適用話題 嚴謹;守信;謙遜;過猶不及
(特約教師 于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