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者的行為即旅游者行為,研究的對象是旅游者或潛在旅游者。旅游者不文明行為是旅游者行為的內容之一。我國旅游局公布的我國游客常見的不文明行為,其中有:隨地大小便、跟團時缺乏時間觀念、在文物上面亂畫亂寫、大聲喧嘩、不分場合打電話、隨便踐踏花草、隨地亂拋丟垃圾、隨地吐口香糖、隨地吐痰、擤鼻涕、上完廁所不沖水等。
這里將旅游者不文明行為分為三種,第一:旅游者在旅游景區(qū)游覽過程中隨意丟棄雜物,如:塑料袋、煙頭等垃圾,隨地吐痰、亂扔果皮、飲料瓶、隨地便溺等等,嚴重污染公共環(huán)境。第二:旅游者在游覽參觀過程中,違反旅游景區(qū)或景點相關規(guī)定的行為,如隨意踩踏禁行綠地、違章野炊露營和任意喂食投打動物、在景觀文物、服務設施上亂刻亂畫等。第三:旅游者在游覽過程中自身形象不雅觀,如在禁煙區(qū)吸煙,在公共場合赤膊、坦胸敞懷等。
一、旅游者不文明行為出現的原因分析
(一)旅游者個人意識薄弱
旅游者出門旅游,是為了放松身心,追求享受,因此在旅游參觀過程中就有放任、隨意的心理。旅游者的環(huán)保意識薄弱,道德素質偏低是形成不文明行為的重要原因。所以不知不覺中產生不文明行為。當旅游者離開日常的生活環(huán)境,擺脫日常的道德約束力,一些平時舉止文明的人在旅游過程中可能無環(huán)境道德素養(yǎng)可言。
(二)景區(qū)管理不嚴格
旅游景區(qū)管理的不足也是旅游者不文明行為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旅游旺季,尤其是黃金周期間,旅游基礎設施不足,景區(qū)容量超出最大限度,服務不到位等等,嚴重導致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被迫違規(guī)。例如:排隊買票時間過長,衛(wèi)生間指向不明確等因素極為容易使旅游者的產生煩躁,從而導致出現許多不文明行為,諸如:隨地便溺,隨手亂扔塑料袋、飲料瓶,在文物、景觀服務設施設備上亂刻亂畫等。
(三)旅游經驗不足
中國旅游業(yè)的真正發(fā)展始于改革開放以后,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能夠全而參與旅游活動的旅游者數量非常有限。旅游者外出的旅游經驗不足,同時,缺乏應有的旅游的常識和旅游技巧,導致在旅游的過程中會發(fā)生不尊重當地居民的風俗習慣,亂劃亂刻、破壞環(huán)境等不文明行為,這都歸因于中國旅游業(yè)發(fā)展不成熟。
二、游客不文明行為的治理對策
(一)加強全體公民對公共空間的重視和尊重
從傳統的“家、國、天下”的認識中脫離出來。“家”的概念很具體,“國”的概念比較寬泛,而介于這兩者之間的“公共空間”則考慮不全面。所以,應在整個意識中充分的融進“尊重他人,尊重環(huán)境、尊重公共空間”。
(二)加強宣傳教育
從加強學校教育做起,從孩子抓起,但根本還在于大人的影響。曾有調查指出12條小學生的陋習,其中包括:浪費水電紙和糧;打架罵人,不愛護公物、走路看書、闖紅燈、亂扔垃圾,亂葉痰、貪玩、不認真完成作業(yè)、不尊老愛幼,不尊敬師長、搞惡作劇、吃“三無”小食品、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禮貌;上網吧、玩游戲、亂涂亂畫等。再看看我們的家長,以上很多的現象很難保證不是大人們潛移默化的影響所造成的。
(三)加大對不文明行為的處罰力度
這一對策可以借鑒新加坡的做法。比如對于隨地吐痰的處罰力度,在中國普通城市罰款10元,大城市罰款50元,而在新加坡則罰款1000新元,所以人們寧愿咽回去也不吐;而在加拿大的某個城市罰款10000加拿大元,則打死也不吐??梢钥闯?,對于這類現象的處罰力度應該加強,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完善基礎設施,加強游客管理
游客的不文明行為很多時候不是因為其本身素質不高,而是因為基礎設施不完善,比如垃圾箱的位置等,每個人都有切身的體會,當你身處一個比較臟亂的環(huán)境中,保持環(huán)境的意識就會降低,而當你身處一個干凈整潔的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也會增強。針對旅游景區(qū)等亂扔垃圾問題比較突出的地方,一些環(huán)保獎勵措施、跟蹤清掃等管理手段和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
三、結語
關于游客不文明行為實際上并不只是我們國家獨有的現象,只是在這個階段我們國家表現得較為突出,對不文明行為的表現和由此而帶來的危害基本上有了普遍的共識,從研究角度來看,有些人從心理學角度進行的研究,也有部分從行為學的角度進行研究的。而對于這些不文明現象的成因有的認為是游客自身的文明素質不高,有的認為具有深層次的道德原因,從研究的內容來看,涉及到了游客不文明行為的表現、危害、成因分析和對策研究,研究的體系較為完整。但研究方法較為欠缺,大多為定性的分析,定量的分析較少,跨學科研究較為缺乏,尤其是從法律角度展開的研究,研究的還不夠深入,專門對游客不文明行為開展的研究并不多,研究文獻還不多,尤其是較高級別的文獻很少。對于游客的不文明行為,應該在加強游客自身素質的基礎上,建立的加強游客文明素質的長效機制,全面全系統的實施文明素質教育,加強引導和教育,在公共區(qū)域和景區(qū)加強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探討有效的游客管理措施,方便游客必須的需求,營造文明的游覽和觀光環(huán)境。除了游客自身的約束機制外,應該加強外界公共的、環(huán)境的、道德的、法律的多管齊下的約束機制,通過游客的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從而達到治標又治本的目的,提高游客的素質,杜絕旅游者不文明行為。
(作者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
作者簡介:丁小蕾,1993年生,女,蒙古族,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數民族地區(qū)旅游開發(fā)與規(guī)劃。
參考文獻
[1]李萌,何春萍.游客不文明旅游行為初探[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1):12.
[2]楊瑞霞.傳統文化對我國旅游者的影響[J].洛陽理工學學報(社會科學報),2000(4):72-74.
[3]常樂茹,王壽鵬.道德發(fā)展階段視域下的旅游者不文明行為[J].旅游管理研究,2014(3):22.
[4]王壽鵬,常樂茹.論旅游者不文明行為的情境因素[J].商業(yè)研究,2014(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