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燕
【摘 要】目的:探討腦中風患者后遺癥偏癱的早期康復治療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期間收治的腦中風偏癱患者5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為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為早期康復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情況。結果:觀察組好于對照組。結論:腦中風患者后遺癥偏癱的早期康復治療效果顯著,縮短了住院時間,提高了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應用。
【關鍵詞】:腦中風;后遺癥偏癱;早期康復;治療效果
腦中風為常見急性腦血管病癥,也稱之為“中風”,發(fā)病后,極易形成偏癱后遺癥,使得患者運動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嚴重負面影響,應及時對癥治療,越早越好,早期康復的應用效果顯著[1]。本文為探討腦中風患者后遺癥偏癱的早期康復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期間收治的腦中風偏癱患者5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6例,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在46-75歲,平均年齡為(57.27±1.25)歲;觀察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在45-76歲,平均年齡為(57.26±1.24)歲。兩組在(年齡、性別)等方面,統(tǒng)計學無意義(P>0.05)。納入標準:依據WHO中關于腦中風偏癱的診斷標準[2],確診為腦中風偏癱患者;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不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精神疾病者。
1.2方法
對照組為常規(guī)治療,患者進入醫(yī)院后,為其進行全面的檢查,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況,為患者使用藥物治療和飲食指導,保持患者病房的整潔,通風采光極好,為患者提供一個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
觀察組為早期康復治療,基礎治療與對照組保持一致性,早期康復治療內容:①針灸治療,選取患者的靈道穴、本神穴、四神聰穴、廉泉穴、神道穴等,每天對這些穴位進行一次針灸,連續(xù)治療7周。②肢體康復:引導患者保持良好的體位,保持側臥位和仰臥位,有利于起到良好的抗痙攣的效果,依據患者舒適度,為患者提供舒適的體位。③定期為患者進行翻身,引導患者實施抬肩、抬頭、下肢屈肌收縮等訓練,按摩服務,這些訓練應循序漸進,由簡入繁,逐漸恢復患者的身體功能。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住院時間、Fugl-Meyer、ADL評分情況。Fugl-Meyer評分依據Fugl-Meyer評分量表進行評估,0-100分,分數越高,運動能力越強,反之,運動能力越弱。ADL評分依據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量表進行評估,0-100分,分數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強,反之,日常生活能力越弱。
1.4統(tǒng)計學處理
將數據輸入到SPSS19.0中,分析,用(x±s)表示平均值,組間用t檢驗,P<0.05,統(tǒng)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2.1兩組住院時間、Fugl-Meyer、ADL評分情況
兩組的住院時間、Fugl-Meyer、ADL評分進行比較,觀察組的住院時間、Fugl-Meyer、ADL評分高于對照組,統(tǒng)計學有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腦中風作為典型的腦血管疾病,該疾病的產生會導致患者行動不便,生活質量變得極差,極易滋生各類負面情緒,使得患者治療依從性嚴重降低,病情會進一步惡化,如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對患者的危害性非常高,應給予重視;該疾病的產生多為患者動脈血管形成病變,導致動脈血管供血嚴重不足,腦部組織細胞形成缺血、缺氧癥狀,腦部組織細胞壞死,各項功能產生嚴重障礙,其中,后遺癥偏癱為其常見并發(fā)癥之一,發(fā)病后,對患者的負面影響非常大,該疾病的治療越早越好,治療越早,患者腦部組織細胞的壞死程度較低,治療難度越低,因此,早期康復治療的應用效果顯著,早期康復能有效改善患者缺血。缺氧癥狀,進而加快壞死組織細胞的恢復,縮短了患者治療時間,提高了患者運動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復,應用價值極高,值得優(yōu)先選用[3]。
綜上所述,腦中風患者后遺癥偏癱的早期康復治療效果顯著,縮短了住院時間,提高了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早期康復值得腦中風偏癱患者應用。
參考文獻
[1]徐玉琴,劉梅英.針灸結合康復療法治療中風后遺癥期42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16):84-85.
[2]徐業(yè),和智娟,黎紅琴.探討腦中風后遺癥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治療效果[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6,35(13):50-50.
[3]姜福卿,毛穎出,董春霞等.腦中風患者后遺癥偏癱的早期康復療效觀察[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2):2244-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