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代娜
一、引言
當前鄉(xiāng)鎮(zhèn)地區(qū)的高中生由于各學科學習負擔重,學習時間有限,課外閱讀無從保障,寫作文大都只是寫生活瑣事,論證材料陳舊,缺乏新鮮感。擴充素材積累量,有助于豐富作文內(nèi)容,提升學生論證水準。本文旨在以挖掘課本為基礎(chǔ),提高課內(nèi)文本的利用率,讓學生有意識地將學過的課本知識靈活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
二、學生作文素材缺乏的原因
(一)課業(yè)繁重,生活空間有限
鄉(xiāng)鎮(zhèn)地區(qū)的高中以住宿制為主,學生的活動空間有限,導(dǎo)致生活枯燥無趣,信息閉塞,生活感悟力降低。學生在作文訓練中,一提到結(jié)合自身情況就聯(lián)系到課業(yè)繁重、壓力大,但仍堅持理想不放棄的情感趨向,思考角度單一、思維不夠敏捷。
(二)知識儲備不足,導(dǎo)致作文內(nèi)容不夠豐富
多數(shù)理科學生的時間被物、化、生占據(jù),缺少課外文章的閱讀積累。這導(dǎo)致大部分學生的作文素材較少,通篇說理議論或者平鋪直述,單一乏味,一提素材就想到牛頓、愛迪生、居里夫人和馬云,闡述語言也是啰嗦直敘,缺乏生動性。
(三)缺乏有效地針對性指導(dǎo)
教師指導(dǎo)不足,缺乏有效性。因此在教導(dǎo)學生寫作的過程中,教師應(yīng)該引導(dǎo)學生去積累,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感悟生活,將學過的文本知識靈活地運用到作文寫作中去。
三、如何引導(dǎo)學生對課內(nèi)素材的進行分析整合
葉圣陶曾有言:“寫作訓練在于多多練習,從文本閱讀中得到知識的積累。”語文教材文本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針對性,大量文章的涉及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歷史、古代人物典故。在作文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文本意識,將課本中的材料經(jīng)過整合分析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一)直接引用法
在論證過程中,直接引用名人名句既可以作文的論證材料,也可以作為文章的觀點,有時用來引出文章的中心論點,有時用來總結(jié)全文。如高考滿分作文《走彎路乃是一種精神》
走彎路,不意味著走錯路,更不意味著頑固不化,而是在自己理性判斷的基礎(chǔ)上的抉擇,當然也有可能走過之后,發(fā)現(xiàn)是錯的額,但我們的收貨往往比錯誤本身更大,那是對人生更高境界的理解,就像王國維所說的三重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此第一境也?!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此第二境也?!氨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此第三境也。
以“精神理想”為話題,我們可以選材戴望舒的《雨巷》:現(xiàn)代詩人戴望舒身處白色恐怖的年代,他迷惘又失望,但是他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坦言“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想我一樣默默彳亍著”正是這不滅的理想指引著他,戰(zhàn)勝挫折,最終走向光明。
(二)概括素材
用于“樂觀豁達”話題的文章,可以想到:蘇軾在《赤壁賦》中提醒我們?nèi)松谑?,面對眾多的不如意,要學會豁達,學會灑脫,不把個人得失放大化,否則我們的生活將一片黯淡,前途一片渺茫。正是有這樣的思想境界,才讓蘇軾沒有因為仕途不得志而消沉,而是用一種樂觀積極態(tài)度去享受“山間明月,江上清”。
可以運用到“團結(jié)合作”“大局為重”的話題,是否想到了《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藺相如?人活在社會中,心中要有國家,不能囿于個人私利。藺相如擁有“位在廉頗之右”的官職,具有“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的膽識,但是藺相如不與廉頗爭高下,因為他深知“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的道理。一讓再讓,不是藺相如膽小、懦弱、無能,而是他識大體顧全大局。
《紅樓夢》中賈寶玉人物形象,可以借鑒到我們的作文寫作中去,賈寶玉反傳統(tǒng)的精神是我們一貫的認知。假如我們要闡述讀書的重要性,“厭惡讀書,頑劣非?!薄案箖?nèi)草莽”“頑皮愚鈍怕讀文章”“可憐辜負好年華,于國家沒有希望”。我們學生如果效仿賈寶玉的“玩世不恭”,不讀書學習,那才是有負于國家寄予我們青少年身上的希望。青年學生首要要務(wù)就是求知學習,就是滿腹詩書,就是回饋社會,就是立志為國,就是不負期望。
(三)異相組合法
在素材選取時,從正反兩面、積極與消極、肯定與否定等多個方面進行情感、立場的闡述,從而突破主題。例如高考滿分作文《蘇軾的赤壁》就用了這種方法:
余秋雨先生在《東坡突圍》中呼出:“蘇軾選擇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蘇軾?!?/p>
是?。∵@一路艱辛、一路坎坷、一路無奈。蘇軾沒有消沉,沒有失落。他永遠也不會去吟唱那軟綿綿的情詩與愁苦。什么“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那是南宋詞人李清照的溫柔情懷?!皥?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楊柳岸,曉風殘月”那是柳永的百轉(zhuǎn)千回?!扒∷埔唤核驏|流”中的憂郁是為南唐后主李煜的吟誦。
唯有關(guān)東子弟蘇軾,才能吟詠出“大江東去浪淘金”的豪邁氣概,以及那“千古風流人物”的昂揚。
綜上所述,作文教學回歸課本,發(fā)現(xiàn)新思路,從熟悉的課文入手既不會增加背誦范文的負擔,又能溫故知新,提高語文素養(yǎng)。但寫出一篇好的文章,不是靠一會兒的功夫,是需要在平時的而學習生活中,不斷積累,在學習上做個有心人。
四、小結(jié)
在教學中,重視文本素材的整理分析,將資料素材靈活地運用到作文寫作中去,不僅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也讓學生提高對文本的重視程度,立足文本,拓展思路,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實際上,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實現(xiàn)的,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根據(jù)學生自身水平,確定教學計劃,有意識地將文本知識轉(zhuǎn)化為作文素材。此外,也需要學生們注重生活的積累,閱讀的積累和思考,多方面地解決作文內(nèi)容枯燥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