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帥杰
摘要:電視新聞節(jié)目制作或直播的過程中,經(jīng)常需要對新聞當事人或相關(guān)人員進行采訪,以了解具體情況或社會輿論,就需要記者有高超的提問藝術(shù)與提問技巧。本文謹就電視新聞中記者的提問藝術(shù)進行介紹,進而探討記者在對采訪對象進行采訪與提問中應當掌握的技巧及能力,從而為電視新聞記者專業(yè)素質(zhì)的提升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guān)鍵詞:電視新聞;記者;提問藝術(shù)
電視新聞是主要的新聞傳播形式之一,多年來的發(fā)展已經(jīng)使其成為我國最為重要的新聞媒體形式。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制作與播出,需要大量搜集新聞線索與新聞素材,并且充分整理與歸納總結(jié),制作成完整的新聞節(jié)目進行播出。而電視新聞節(jié)目制作中,記者采訪是其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需要新聞記者具備優(yōu)秀的提問藝術(shù)及提問技巧。
一、電視新聞采訪中記者的提問藝術(shù)
(一)單刀直入
電視新聞采訪過程中,開門見山、單刀直入的提問方式較為常見,具備較強的針對性,可極為高效、便捷地獲取所需信息,比如許多接頭采訪中,記者隨機向路人詢問“請問你覺得幸福嗎?”這類問題,這些問題的提出多采用這種單刀直入的提問方式,簡潔、清晰、明了。但同時,對于被采訪者而言,這種提問方式也會給人以被冒犯的感覺,或者缺少前提條件而導致被采訪者在驚詫之下難以有效組織語言,影響采訪效果。
(二)幽默引導
開門見山的提問方式適用于簡單問題的新聞采訪,而在娛樂性較強的電視新聞采訪中,就可采用較為輕松幽默的引導式提問,通過這種方式,營造輕松有趣的提問環(huán)境,被采訪者的心理壓力及心理防線逐步松懈,就可以更加客觀、全面而理性地回答采訪者的提問,有效提升電視新聞采訪質(zhì)量及效果。同時,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有效提高新聞采訪質(zhì)量及采訪效率。
(三)引導提問
電視新聞節(jié)目采訪過程中,許多采訪需要對既往事件、歷史或社會影響進行回顧,而許多時候,被采訪者對于事件或新聞的實際情況會存在記憶模糊的現(xiàn)象,或者對于記者的采訪感到十分不耐煩,不愿配合,影響采訪工作的進程,也會對電視新聞進程造成影響,影響新聞的時效性。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記者在采訪時采用引導式提問,幫助被采訪者回憶事件細節(jié),或者降低被采訪者對于采訪工作的抵觸。但在這個過程中,記者不能表現(xiàn)出傾向性或過度引導的態(tài)度,避免對客觀、公開的新聞采訪造成誘導影響。
二、電視新聞采訪中記者的提問技巧
(一)采訪之前,做好準備
電視新聞采訪之前,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奠定新聞采訪的基礎(chǔ),以便于在采訪工作中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確保實際采訪的提問中言之有物,可以將問題問到重點上,保證新聞采訪工作的順利完成。電視新聞采訪工作正式開展之前,如果有條件,要全面了解新聞事件的背景、采訪對象的背景及性格,或者提前與采訪對象進行一定程度的接觸與溝通,完善各種準備工作及相關(guān)事宜,給采訪對象一定的準備時間,以有效屏蔽實際的采訪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種意外,保證新聞采訪工作得以順利開展[1]。
(二)立足邏輯,緊抓主線
電視新聞采訪工作具備較強目的性,要求記者盡量在短時間內(nèi),通過采訪了解新聞事件的具體情況,掌握相關(guān)人員的態(tài)度及想法等。為此,新聞采訪應當以目的為導向,始終抓住邏輯主線,圍繞問題核心進行采訪。要避免在采訪過程中,對采訪主線的偏離,避免由此導致的難以獲取有效信息的現(xiàn)象。記者在提出問題時,應當按照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難的采訪過程開展采訪工作,減低前期采訪難度,以避免給被采訪者帶來較高難度,或者在采訪工作之初就導致被采訪者產(chǎn)生抵觸情緒及警惕心理。立足邏輯主線,是保障采訪工作開展過程中,始終不偏離主題的重要途徑。
(三)言之有物,具體提問
在具體的提問過程中,記者要始終保證自己的提問言之有物,具有具體性。記者在提出問題時,應當盡量詳細且清晰,避免提出過于空洞、虛假、縹緲或含糊不清的問題,以避免被采訪者在不清楚記者提問的具體內(nèi)容的情況下就胡亂給出答案,影響提問的真實性與有效性。新聞采訪不同于其他采訪,真實性、有效性及客觀性采訪者所必須秉承的工作原則,記者提問時,為切實保證這些原則的具體體現(xiàn),要通過有效的提問技巧,確保采訪對象可以對節(jié)目主旨及問題核心有充分掌握,以達到應有的采訪目的。
(四)具體對象,具體提問
新聞記者的采訪對象通常各種各樣,包括不同種族、國家、性別、年齡、地位及身份等,這些不同采訪對象會有不同的境遇及性格,記者若一律采取單刀直入或婉轉(zhuǎn)引導的提問方式,顯然不足以獲得應有的采訪效果。為此,新聞記者在采訪中,要針對不同的采訪對象采用不同的提問技巧,具體問題具體對待。比如,記者采訪對象若為清潔工、農(nóng)民工等群體,考慮到這一群體的普遍教育經(jīng)歷及認知水平,記者應當盡量用較為通俗易懂、簡單明了的語言進行提問,以幫助被采訪者理解問題;記者采訪的如果為心理防御機制較強的對象,則應當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式提問方法,逐步弱化采訪對象的抵觸情緒及心理戒備,以保證采訪效果[2]。
三、結(jié)語
電視新聞節(jié)目記者采訪工作中,記者采訪工作的開展,充分發(fā)揮其提問藝術(shù)與提問技巧,實現(xiàn)對于電視新聞的深入挖掘,為此,記者應當具備單刀直入、幽默引導、引導提問等提問藝術(shù),以及采訪之前,做好準備;立足邏輯,緊抓主線;言之有物,具體提問;具體對象,具體提問等提問技巧。
參考文獻:
[1]鄭培鑾.充分運用提問藝術(shù)手段提高電視新聞采訪效果[J].西部廣播電視,2018 (13):168-169.
[2]薛涵威.電視新聞采訪中記者型主持人提問的方法與技巧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6,7 (0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