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程正昌和她的妻子創(chuàng)立的熊貓連鎖快餐店
程正昌夫婦
有一家餐廳讓人相當激動!
因為有一家在美國的中餐館,竟然在快餐巨頭林立的“老美”,干成了美國最受歡迎的連鎖餐廳!要知道,這可是巨頭林立的美國啊,有肯德基、麥當勞、Chipotle的美國啊,可一家中餐店卻完全把美國人給征服了!
開遍了全美47個州,它就是:熊貓餐廳(Panda Express),一家只做外國人生意的中餐廳。美國快餐界如今這是三家爭霸,一家麥當勞,一家漢堡王,還有一家就是熊貓快餐!這些年美國人真是“愛死”熊貓餐廳了,不僅天天在人家門口排長隊,而且在各大熱門美劇中,熊貓快餐更是標配,儼然神似麥當勞在中國的地位。
如今熊貓餐廳已開店超過2000家。2000家餐廳是個什么概念?凡去過麥當勞的,都見過他們的收銀機旁的零錢慈善盒子吧,去年熊貓快餐僅這個捐款盒子所收集到的錢幣就達到2000萬美元!每年營收超過20億美元,如今還在以每三天一家新店的速度,在全球瘋狂開疆辟土,重點是開一家賺一家,賺一家開一家,生意火得一塌糊涂,賺得根本停不下來啊。
終于有一家中餐廳躋身世界餐飲連鎖巨頭之列。熊貓餐廳到底有多牛?今兒就來說一說,這家火遍全球的中式快餐連鎖第一品牌!
熊貓快餐的創(chuàng)始人是華裔程正昌和妻子蔣佩琪,兩人都是高知分子,丈夫是數(shù)學(xué)博士,妻子是電子工程學(xué)博士,開餐飲還真有點家族使命的意思。老板程正昌的父親曾是蔣介石的廚師,于是他五歲就隨父親一起搬到了中國臺灣,后來又舉家遷往美國,上大學(xué)期間,每年暑假程正昌都會去紐約的餐廳打工。
1973年,程正昌取得數(shù)學(xué)碩士學(xué)位,卻一心想著為父親開一家屬于自己的餐館。后來他聽說市里一家飯店要倒閉,立刻勸父親開餐廳,全家湊了六萬美元,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了一家名叫“聚豐園”的餐館,他做經(jīng)理,母親和父親做廚師。
年輕時的程正昌
和餐廳工作人員的合影
以前的中餐館,賺的大部分還是中國人的錢,老外一般不去,但程正昌覺得中國人畢竟很少,要想賺大錢,還得迎合老外的口味。程正昌回憶道:“我記得有一天,晚上8點鐘我們整個餐館是空的,一個客人都沒有,那個心情真是難過啊。突然來了兩個人,哇,你可以想象我們那個時候多么激動!”窮則思變。程正昌決定,“要俘獲美國人的胃,先要俘獲他們的心”,他家的餐廳不僅做得好吃,“我和客人的交情不一般。比如有10個人來吃飯,我會幫他們點好菜,一個人五塊錢,就能弄得非常豐盛。有時菜上去以后,他們吃得精光。我也不問,就再加兩個菜,他們會很驚喜?!比绻腿艘驗闆]有座位去了別的地方,程正昌還會追到停車場道歉。
他說,一些30年前的客人,在馬路上碰到,他都能叫得出名字。慢慢地,憑著經(jīng)營了10年的好口碑,聚豐園一改頹勢,生意開始天天爆滿,這引起了附近新開的一家購物中心開發(fā)商的注意。1983年,程正昌應(yīng)邀入駐購物中心,開了第一家中式快餐,因為當時美國正興起喜愛大熊貓熱潮,程正昌干脆將店名改成“熊貓快餐”。這時候妻子也辭去了航空公司軟件工程師的工作,當起了丈夫的賢內(nèi)助。
“誰說中餐館連鎖店做不大?我們就要做中餐界的麥當勞!”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顧客還沒有像今天這么愛中餐,熊貓快餐打開市場,建立了一條獨特的“試吃機制”。每位顧客在購買前都有試吃所有菜品的權(quán)利,即使嘗遍了所有菜品吃飽了再走也沒關(guān)系。這一“試吃創(chuàng)意”一直沿用至今,幫助餐廳度過了最艱難的品牌建立期。再加上過往經(jīng)營餐廳的經(jīng)驗,程正昌的第一家店,開店第一個月就實現(xiàn)了盈利,程正昌就此立下豪言:“我們要做中餐館的麥當勞!”但談何容易,大家都知道餐飲行業(yè)是個入門門檻很低的行業(yè),但同時,這也是個很難形成規(guī)?;男袠I(yè),誰也覺得他就只是說說而已,但沒想到,30年摸索和試錯后,這對兒理科博士真的做到了。
熊貓總部內(nèi)景
如今全美國人都知道熊貓快餐,全球也正在瘋狂開店,每三天一家新店,比漢堡王還猛,這家中餐館一路走來究竟有何秘訣?小編認為程正昌這四點干得十分漂亮:
大家都知道,洋快餐容易標準化,但中式菜肴博大精深,全靠火候和技術(shù),實現(xiàn)標準化很難。其實,中式快餐的標準化并沒有那么不可操作,高速發(fā)展的時代,當效率和品質(zhì)出現(xiàn)矛盾的時候,品質(zhì)更容易服從于效率。
2000家門店,熊貓快餐依然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但即使如此,熊貓也堅持現(xiàn)場明火炒菜,而它解決菜品標準化問題的方法就是,原材料全部交給供應(yīng)商提供,統(tǒng)一的復(fù)合調(diào)味料、死磕每一個流程。
做中式連鎖快餐最難的就是解決維持中國食品特色與標準化的矛盾。從店面大小、物流成本以及菜單簡單易懂幾個方面考慮,熊貓餐飲選擇了“少做幾個菜”。不管菜單如何更換,菜品只有24種。
而且,在管理方面,自從電子工程學(xué)博士妻子這位高級人才加入后,就對熊貓餐廳的運營、財務(wù)、供應(yīng)鏈來了個180度的技術(shù)提升。妻子利用軟件知識,自主研發(fā)出了一個名叫”熊貓自動工作站“的后臺管理系統(tǒng),除了讓點餐變得簡單、門店之間還可以互相分享信息,還可以自動追蹤庫存、自動添購食材、控制資產(chǎn)、廚余浪費問題,后臺的大數(shù)據(jù)可以及時分析和調(diào)配菜品,廚師減少到最少,但效率卻大大提高。熊貓餐廳成為了當?shù)匚ㄒ皇褂脴藴驶?、?shù)據(jù)化管理系統(tǒng)的中餐廳,標準化程度對標麥當勞,絲毫不懈怠,一切以大數(shù)據(jù)說話,要知道那可是20年前啊。
這對夫妻倆當時就甩了友商兩條街,老公比較感性,負責(zé)管理,老婆比較理性,擔(dān)任首席技術(shù)官,負責(zé)餐廳運營,財務(wù)追蹤系統(tǒng)和供應(yīng)鏈管理系統(tǒng)建設(shè),簡直不能更配。
熊貓餐廳有多受外國人歡迎,就有多不受留學(xué)生喜歡。這幫人認為,雖然它成了全球中式連鎖快餐第一品牌,但熊貓快餐并非正宗中餐。
面對這樣的質(zhì)疑,創(chuàng)始人程正昌的回應(yīng)是:什么是“正宗”?賣得掉就是正宗?。≠u不掉就不正宗!在全球做快餐連鎖,一定要本土化,不然只能是等死!程正昌從1973年做餐廳至今,一直做的是老美的生意,但是相較于麥當勞僅僅是把炸雞放到米飯上,熊貓快餐的本土化策略顯然更深入。
程正昌要求熊貓快餐堅持用傳統(tǒng)的中國烹飪手法,但在調(diào)味階段,他們一直在研究美國人口味,他們更加偏愛的“酸甜、微辣”那我們就做好了。果然,“陳皮雞”“宮保雞丁”已經(jīng)長盛不衰幾十年了,搞得全世界都知道中餐有一道菜叫宮保雞丁。一些比較特殊的飲食習(xí)慣他們也會注意,比如原材料不會選用帶刺的魚和帶骨頭的肉,大家越來越注重健康,那就盡量少油炸少放糖。
熊貓快餐里面就像中國的食堂,廚師將菜炒好后,裝入一尺見方的餐盤內(nèi)放在前臺保溫銷售,但為了保證菜品新鮮,每盤量不大,賣完后再炒,如果45分鐘后仍舊沒有賣出,會重新?lián)Q新。
如今的熊貓快餐遍布全美
中國的烹飪技術(shù)加上調(diào)劑以迎合美國人的口味
程正昌覺得,對外輸出和對內(nèi)管理都要抓。在餐廳整體的對外輸出上,一定要突出“中國特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程正昌用濃郁的中國風(fēng)格的“配色”——黃色、鮮紅色作為主色調(diào),以中國建筑的特點“尖頂小屋”為門面,并將“大熊貓”作為企業(yè)標識,萌的外國人一臉。
二是在內(nèi)部的管理層面上,直接大膽引入美國本土的優(yōu)秀管理團隊。為了達到“美國水準”,程正昌先是請了連鎖餐館管理專家Don Mc Comas出任熊貓管理公司總裁,隨后又請來Chi-Chi連鎖的總裁Joseph Micatrot to、原El Tori to的行政主管Russell Bendel等分別擔(dān)任公司的高層管理職位,強化內(nèi)部管理,加快連鎖步伐。
從此,程正昌的事業(yè)一發(fā)不可收拾,2011年,程正昌進軍國際市場,在墨西哥開了第一家熊貓快餐,緊接著擴張至加拿大、迪拜、韓國、波多黎各、日本,如今在全球有超過2000家店。但就是不來中國,程正昌態(tài)度明確:“中國不需要熊貓快餐,那里的競爭也太過激烈,我們是做給外國人吃的。”
從無人問津的小餐館到全球最大中式快餐連鎖,程正昌花了30多年。距離“中餐館的麥當勞”這一目標,熊貓快餐目測也很快了。70多歲的程正昌,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把中餐開到全世界,就像他以前說的:“哪里有問題,就解決哪里的問題,你們說中餐里不可能出現(xiàn)麥當勞,我就把它變成可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