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少芬
【中圖分類號】 G6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07-136-01
0
一、“導學案+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意義
導學案是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素質教育要求為目標編寫的,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yōu)化發(fā)展的學習方案。小組合作學習是在班級授課制背景上的一種教學方式,即在承認課堂教學為基本教學組織形式的前提下,教師以學生學習小組為重要的教學陣地,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發(fā)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達到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的目的。
在思想品德科教學中,“導學案+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針對課堂教學改革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兩者的矛盾而制定的,透過這種模式,把學生引入自主學習的正軌,以“三維目標”的達成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二、“導學案+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索
(一)導學案的設計
針對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思想品德這門科的教學特點,我們有效地編寫導學案。導學案的編寫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點難點、學習過程這三個環(huán)節(jié),而學習過程中分別包含自主預習、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基礎過關、鞏固練習、課堂小結這六步驟,最后是課后反思,簡稱為“三環(huán)六步一反思”。整個導學案的設計符合課前預習——課堂練習——課后反饋的要求,其中貫穿學生的獨學、對學、群學的形式。
導學案的“自主預習”部分所設計的內容一般是本堂課的知識點,用填空、簡答的形式呈現,讓學生通過自學可以獨立完成,有時根據教學的需要也可適當增加一些題目。在設計“學習與探究”題中,則重于解決這堂課的重點、難點如何學的問題,形式多樣。導學案的“展示提升”部分是個人或小組將學習成果呈現,這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展示,也是對所學知識的深化提升,這部分也可以滲透到學習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當中。“基礎過關”部分,主要內容是學生對知識點識記,可采用背書車輪戰(zhàn)、默寫、爬板等形式?!办柟叹毩暋币话闶歉鶕锌碱}型來設計相應的題目,如設計一些客觀題(選擇題)和主觀題,從而對學生課堂上的學習情況進行反饋?!罢n堂小結”部分,讓學生談收獲,也可以提出困惑?!胺此肌辈糠质菍W生課后填寫的,把自己對這堂課的優(yōu)缺點進行敘述,對自己的感受進行記錄等。導學案的最后我們增加了“拓展延伸”部分,這是作為導學案的補充,它可以是書本有關知識的深化、延伸。
一份完整高效的導學案能讓學生學有所依、學有所導、學有所悟,更能優(yōu)化學習的資源,提高教學的效率。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
在教學中,我們面對的學生的知識水平參差不齊,于是我們在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后進行座位的調整,前后座位4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從而把班中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組的搭配是1名優(yōu)生、2名中層生、1名待進生,并且每人都分配相應的學習任務。優(yōu)生擔任組長,負責本組活動的指揮、協(xié)調(特別是優(yōu)生在掌握知識的前提下如何輔導待進生);中層生輪流負責小組學習記錄;待進生負責收發(fā)作業(yè)本等。
(三)導學案與小組合作學習有機結合
導學案與小組合作學習有機結合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中,以導學案為依托、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導作用,讓學生學會使用導學案,學會使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達到“學案導學,合作助學”的效果。
每課時的導學案我們會提前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超前預習,了解相關的內容。這部分為學生課前自學部分,課堂上檢查自主預習情況,小組內互相評改。老師通過對學生導學案的檢查和分析,及時調整講解的重點和難點。
課堂上合作探究部分是老師為了解決這堂課的重點、難點問題設計相應的探究活動,由學生分組進行學習。如:設計八年級《競爭與合作》導學案的合作探究題時,我用了書本探究園中“冠軍與對手”的案例,讓學生分小組探究:競爭對人的成功起了什么作用?讓學生在小組探討交流中認識競爭的作用。通過播放視頻“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的競爭”,讓學生明白競爭的種類及其影響。又通過讓學生閱讀案例“王皓的失敗”、“競爭認識小測試”、“空調公司重振雄風”,小組探討問題,從而突破難點“如何正確對待和參與競爭”。
“展示提升”環(huán)節(jié),個人或小組將學習成果呈現,這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展示,也是對所學內容的深化提升。在《競爭與合作》教學中,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組選一名同學當小記者采訪本組成員,一位同學作記錄,采訪內容:“你有參與競爭的事例嗎?你如何對待競爭中的壓力?”采訪完畢后小記者進行報道,各小組進行評比。通過這樣的合作活動,調動學生參與熱情,在交流中提升認識,感悟道理。
在“基礎過關”環(huán)節(jié)中,我先讓學生獨背知識點,然后通過同桌的兩兩對背、再到小組間的“車輪戰(zhàn)”,最后提升到組與組之間的競爭,這樣的背誦效果很好,學生背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烈。
“鞏固練習”環(huán)節(jié)中,小組合作的作用更好,學生做完了練習,先在組內交流,解決了的題目不用提了,整組都有疑問的題目再提出來,全班一起商討。組內個別同學還不明白的,組內互相幫助解決,效果明顯。
思想品德課是顯性的德育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有重要的作用。作為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必須遵循立德樹人的原則,端正教育心態(tài),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策略與方法,少一些教育的“功利化”,從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