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眼兒
在植物和動物的世界中,存在著很多奇妙的較量關系。難以想象的是,植物在不少較量中都處于上風,可謂是不動聲色的“馴獸師”。
西番蓮大戰(zhàn)袖蝶
有一種藤本植物叫西番蓮,它的果實就是我們常吃的百香果。西番蓮依靠鮮艷的花朵吸引了眾多授粉者,其中之一就是袖蝶。不過,袖蝶可不只是想吸食花蜜,幫助西番蓮授粉,它還另有打算。
事實上,袖蝶把西番蓮的葉片當做產(chǎn)床,它希望毛蟲后代一出生,附近就有好吃的東西,西番蓮就這樣被選中了。受傷的西番蓮開始反擊,它們進化出了保護自己的方法,那就是在葉子中產(chǎn)生毒素。沒想到,袖蝶的毛蟲也開始跟著進化,它們不僅變得能夠忍受葉子中的毒素,還能把毒素儲藏在體內,幫助它們抵御掠食者。
至此,西番蓮和袖蝶的故事遠未結束。西番蓮又進化出了第二道防線,讓自己的葉子看上去就像是一群蝴蝶,這樣的擬態(tài)也許讓袖蝶產(chǎn)生一種錯覺:這里已經(jīng)被其他蝴蝶占據(jù)了。如果你仔細觀察葉片,還會看到更讓人吃驚的細節(jié):葉片上有一些小黃斑,看上去非常像袖蝶卵,這會讓袖蝶誤以為這些葉片已經(jīng)沒有產(chǎn)卵的地方了。而實際上,這不過是西番蓮利用自己葉片基部長出的黃色小柱,來模擬袖蝶的卵。
豬籠草反守為攻
如果說西番蓮還只是在與動物的較量中“防守”,那么豬籠草可就要激進得多了。我們知道,豬籠草瓶狀葉子的口部光滑,昆蟲會滑落其中,被瓶底分泌的液體淹死。這樣,豬籠草就能享受昆蟲分解后的營養(yǎng)大餐了。按照常理來說,這種“守籠待兔”的戰(zhàn)術應該戰(zhàn)無不勝,可是豬籠草家族中的一些成員,比如萊佛士豬籠草,卻常常“時靈時不靈”。這是為什么呢?原來萊佛士豬籠草有意放其主要獵物螞蟻一條生路。由于螞蟻獨特的分工——在外覓食的螞蟻充當著“探子”的角色,在發(fā)現(xiàn)美食后會呼朋喚友,帶領巢穴中的小伙伴前來分享大餐。這樣一來,偶爾放過“探子”螞蟻,反而能將螞蟻群一網(wǎng)打盡呢。在豬籠草家族中還有一種勞氏豬籠草,它在家族特長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發(fā)揮。這種生活在婆羅洲密林中的植物蓋子上面會分泌一種類似蜜露的物質,吸引小型哺乳動物山地樹鼩(qu)來訪。樹鼩會啃食豬籠草蓋子上的蜜露,但它并不會掉進勞豬籠草的瓶子里。
樹鼩為什么能躲過豬籠草的陷阱呢甲其實并不是樹鼩躲過了豬籠草的陷阱,而是勞氏豬籠草改變了自己的捕食方式。勞氏豬籠草不從動物的尸體中獲得養(yǎng)分,而是找到了一種“雙贏”的方法。當樹鼩舔食豬籠草蓋子上的蜜露時,它的臀部就在瓶狀體上方,糞便就會掉進豬籠草的瓶狀葉子里,給豬籠草帶來養(yǎng)分。甚至有人認為,勞氏豬籠草的蜜露里有瀉藥,可以促使樹鼩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