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肥西縣山南鎮(zhèn)金牛學校 劉 鈺
在滬科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shù)學》九年級(上)“22.1比例線段”中介紹了“黃金分割”,對于這個知識點,《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要求是“通過建筑、藝術上的實例了解黃金分割”,基于這個要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黃金分割”的美學價值,感受數(shù)學的美,教科書在本節(jié)內容學完后安排了一個“閱讀與欣賞”,短文中介紹了“黃金數(shù)與黃金分割”“黃金數(shù)與黃金圖形”“黃金分割與奇妙現(xiàn)象”,其中就介紹了黃金三角形.對于此內容的介紹,由于不是本節(jié)的必學內容,只是對于“黃金分割”這個知識點的拓展,所以采用短小精悍的“微課”形式進行教學就顯得再合適不過了.
(1)引導學生了解黃金三角形,初步學會運用由“黃金分割”知識證明黃金三角形.
(2)運用微視頻引導學生復習三角形內角平分線定理.
黃金三角形有2種:
(1)兩個底角為72°,頂角為36°的等腰三角形.這種三角形既美觀又標準.這樣的三角形的底與一腰之長之比為黃金比:(-1)∶2.
(2)兩個底角為36°,頂角為108°的等腰三角形.這樣的三角形的一腰與底之長之比為黃金比:(-1)∶2.
請你選擇一種,證明黃金比.即黃金三角形的底與一腰之長之比為黃金比:(-1)∶2(.或一腰與底之長之比為黃金比:(-1)∶2)
請你打開滬科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翻到第73頁,仔細閱讀“閱讀與欣賞·奇妙的黃金數(shù)”,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了.
如圖1,在△ABC中,AB=AC,∠A=36°,作∠B的平分線BD,那么可以證明:點D就是AC的黃金分割點.
那么請思考:如何證明點D就是邊AC的黃金分割點呢?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先看微視頻:(滬科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習題22.1最后一題)已知在△ABC中,AD為∠A的平分線,求證:AB∶AC=BD∶DC.
圖1
圖2
如圖2,過C點作CE∥AD,交BA的延長線于點E,根據(jù)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可得
因為∠DAC=∠ACE,∠BAD=∠E,∠BAD=∠DAC,所以∠ACE=∠E,所以AC=AE,因此AB∶AC=BD∶DC.
事實上這題就是證明了三角形內角平分線的性質定理,性質定理內容是:三角形內角平分線內分對邊,所得的兩條線段與這個角的兩邊對應成比例.
如圖3,由于BD是∠B的平分線,那么就一定有AD∶DC=AB∶BC.
圖3
因為AB=AC,∠A=36°,所以∠ABC=72°=∠C.
由于∠ABD=∠DBC=36°=∠A,所以AD=BD.又∠BDC=∠C=72°,所以BC=BD=AD,于是就有AD∶DC=AC∶AD,則AD2=AC×DC,從而得出點D就是AC的黃金分割點.
也就是說,頂角為36°,兩個底角為72°的等腰三角形(黃金三角形)的底與一腰之長之比為黃金比:(-1)∶2.
要想證明“頂角為36°的等腰三角形(或兩個底角為36°,頂角為108°的等腰三角形)是黃金三角形”,關鍵是作輔助線角平分線,再運用三角形內角平分線的性質定理這個知識儲備,即可解決.當然,等我們學完兩個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以后,也可以運用此方法解決前面的問題.
微課與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有機融合已成為打造高效課堂教學的正確嘗試,“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微課“位微不卑”,雖然短小,比不上一般課程宏大豐富,但是它意義非凡,效果明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
本微課用時9分30秒,其中穿插的微視頻用時45秒.從介紹黃金三角形入手,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回歸課本,再通過短小精悍的微視頻復習“隱藏”在課本習題中的三角形內角平分線的性質定理及其證明方法,注重問題的分析與結論的形成過程.整節(jié)課解決一個問題:探究黃金三角形的證明方法,重點是黃金點的尋找;復習三個知識點:一是黃金分割,二是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三是三角形內角平分線的性質定理.
需要指出的是,我們在努力追尋高效、智慧的數(shù)學教學,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探究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服務于數(shù)學教學,但是我們不能忘了教材,要做到解讀教材、重構教材、超越教材.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以做課外資料為復習鞏固的第一要務,特別是在進行復習時,常常把課本丟到一邊去,殊不知,課外復習資料上的很多題,其實就是從課本上演變而來,所以教師要切實引導學生,從研讀課本習題做起,本案例中講解的內容處處都沒有脫離課本,但給學生的感覺是處處都高于課本.讓學生時時在既熟悉又陌生的問題之中穿梭,雖充滿探索的艱辛,但也有成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