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竹
摘 要:近年來藝術的發(fā)展受到了很高的重視,我國藝術發(fā)展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群眾舞蹈作為藝術的一個分支,在藝術領域中有著很高的地位。伴隨著我國群眾藝術素質的不斷提高,對藝術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舞蹈在備受矚目的同時,群眾對于舞蹈表演也有著更高的要求。提升舞蹈表演中的藝術表現力已經顯得非常重要。文章從舞蹈表現力入手,研究現狀,找到影響舞蹈表現力的因素,最終找到提升策略。提升舞蹈表演中的藝術表現力,發(fā)展舞蹈藝術。
關鍵詞:群眾舞蹈 表演藝術 提升策略
1引言
舞蹈的藝術表現力是舞蹈表演的重要部分,它能夠表現舞蹈核心精神,帶動觀眾情緒。在未來的發(fā)展中要更加注重舞蹈表演中藝術表現力的提升,從教學人員到舞蹈演員,全方位解讀舞蹈藝術,找到能夠提升舞蹈表現力切實有效的方法。不斷提高舞蹈的魅力與影響力。
2.舞蹈藝術表現力概述
舞蹈藝術表現力的含義:舞蹈的藝術表現力是舞蹈表演者通過舞蹈動作,將其內心的思想體會,對舞蹈的理解以及情緒,情感等表達出來。舞蹈表演中如果藝術表現力不足或者缺少藝術表現力,舞蹈的價值就不能夠充分的表現給受眾,舞蹈的價值就會缺失。
舞蹈藝術表現力主要內容:舞蹈的藝術表現力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即想象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豐富的想象能力能夠讓舞蹈創(chuàng)作者有更多的創(chuàng)作靈感,讓舞蹈表演者更加深刻的理解創(chuàng)作思想,提升舞蹈表演者對于舞蹈的二次創(chuàng)作的能力,思維能力能夠幫助舞蹈表演者感受到舞蹈動作的魅力。通過對舞蹈表演藝術表現力內容的研究,藝術表現力的重要性就愈加凸顯出來。
3.影響舞蹈藝術表現力的因素
(1)教學因素
只有少數富有天賦的舞蹈表演者,擁有極高的個人舞蹈素養(yǎng)。其他的舞蹈表演者都是通過學校有規(guī)格的舞蹈教學,所以教學因素對于舞蹈表演者的藝術表現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學中最重要的是擁有一個好的教師,是走向成功的基石。教師如果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舞蹈形態(tài)教學和舞蹈情感的表達,為學生建立良好的舞蹈表演基礎,對于以后學生舞蹈表演中藝術表現力的提升起到很大作用。
(2)表演者自身
教學是學生學好舞蹈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舞蹈表演者自身才是藝術表現力最重要的內部因素。舞蹈表演者如果沒有良好的體型基礎,舞蹈者在表演中就不能夠將舞蹈動作表達清晰到位,舞蹈表演者如果對對舞蹈不夠重視和或者對舞蹈沒有一種熱愛情懷,也不能充分展示創(chuàng)造力,不能對舞蹈進行自身的體會,不能很好的加入自身的情感。所以對于舞蹈藝術表現力,舞蹈表演者才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3)外部環(huán)境
影響舞蹈表現能力的外部因素有很多,大到國家政策的支持與鼓勵,舞蹈創(chuàng)作者就會更加積極高質的進行舞蹈創(chuàng)作。家庭的支持與理解,如果擁有一個好的家庭環(huán)境,家長的支持,良好的氛圍,對于一個舞蹈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慰藉。另外,能夠擁有很多的參加演出的機會,對于舞蹈者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提升。
4.舞蹈表演藝術表現力的提升策略
我們從影響因素入手,每一個因素都是提升策略的入手點。
(1)提升舞蹈教學質量 注重學生形態(tài)培養(yǎng)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形體的培養(yǎng),包括肢體的柔軟程度和肌肉的鍛煉。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基本訓練,對于學生韌帶和肢體靈活性進行有效的鍛煉。壓腿、下腰等形體訓練都可以提升舞蹈者的形體表現力,但是在鍛煉的過程中要注意適度,不可以過量高強度的聯系,過度的練習,可能會使學生產生韌帶拉傷,肌肉損傷等情況的出現,有些損傷甚至會終結表演者的舞蹈生涯。
(2)注重學生情感培養(yǎng)
在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中,教師或者父母身邊人主要應培養(yǎng)學生對于舞蹈情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僅要注重舞蹈理論知識的培養(yǎng),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將自身的情緒情感融入到舞蹈的動作中。家長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舞蹈的態(tài)度與熱情。堅持下去的勇氣和毅力。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舞蹈音樂的敏感性和把握能力,選擇合適的音樂更能夠將情緒充分的表達給受眾,舞蹈表演中的藝術表現力自然也會隨著學生情感的表達而提高。
(3)提升教師素質
教師是教學的中心,是學生學習舞蹈的引路人,,舞蹈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舞蹈表現力。在舞蹈表演藝術表現力的培養(yǎng)中,舞蹈教師更應該提升自己的身體形態(tài)和情感的表現力,這樣才能夠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老師在平時不斷對自身進行鍛煉的同時,學校也可以組織各種培訓活動,定期為教師進行專業(yè)培訓和考核,確保舞蹈教師的自身素質和能力。為學生舞蹈表演藝術表現力的提高做到有效的保障。
(4)舞蹈表演者不斷提升自身素質
舞蹈表演者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才能更好的學好舞蹈這門藝術。在舞蹈表演的同時,也好掌握好舞蹈理論知識的學習,了解舞蹈的源頭,探究舞蹈的發(fā)展進程,增強對于舞蹈的理解力,培養(yǎng)舞蹈發(fā)展的創(chuàng)造力。在增強舞蹈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注意自身肌肉和韌帶的訓練,盡可能提高形體的表現能力,這樣在舞蹈的表演
(5)建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要建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從國家角度來說,國家要實施鼓勵支持舞蹈發(fā)展的政策,社會上要對舞蹈藝術發(fā)展表現出出包容接納的態(tài)度,學校要踏踏實實的做好舞蹈藝術的教學工作。從不同方面,從根本上建立有利于舞蹈藝術發(fā)展的良好社會氛圍。擁有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舞蹈表演的藝術表現力會有效的得到升華。
5.結語
舞蹈藝術是一種互動的藝術形式,這種互動性就體現在舞蹈強大的感染能力之中?,F在的舞蹈想要對受眾產生強烈的感染力就要提升藝術表現力。提升這種魅力,要從教學、表演者和社會多個方面做到有機的結合,真正做到表演者與觀眾之間的共鳴,提升舞蹈表演中的藝術表現力。 在舞蹈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藝術表現力,能夠彌補傳統(tǒng)舞蹈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學生舞蹈表演水平的提高。目前舞蹈教學過程中存在諸多不足,嚴重制約了學生表現力的提升。教師要認識到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和舞蹈理解能力,從根本上促進學生舞蹈藝術表現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劉行博. 舞蹈表演中藝術表現力的提升策略分析[J]. 劍南文學(下半月), 2016(9).
[2] 許娜. 學生舞蹈藝術表現力的培養(yǎng)策略[J]. 通俗歌曲, 2016(3).
[3] 王俊丁. 舞蹈教學中學生藝術表現力培養(yǎng)的策略[J]. 技術與市場, 2014(6):387-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