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系統(tǒng)生物學技術在方劑學中的研究進展

2018-10-30 06:24張堅邢磊王紅君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8年19期
關鍵詞:方劑學進展研究

張堅 邢磊 王紅君

[摘要] 方劑學是中國醫(y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長期以來,如何解釋方劑配伍化學成分的意義、及有效性做出科學合理的解釋,是目前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亟需解決的問題。系統(tǒng)生物學是通過整體觀念來研究生物成分的相互關系,本文系統(tǒng)闡述系統(tǒng)生物學四個方面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脂質組學、代謝組學在方劑學研究的進展。

[關鍵詞] 系統(tǒng)生物學;方劑學;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 R28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8)19-0165-04

Research advances in systematic biological technology in formulaology

ZHANG Jian XING Lei WANG Hongjun LIU Xiaofe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Gaochun Hospital of TCM in Nanjing,Nanjing 211300,China

[Abstract] Formula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a long time, how to explain and make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xplan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compatibility of prescriptions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atic biology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logical components through the overall concept.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reviews progression of formulaology in terms of the four aspects of system biology: genomics, proteomics, lipidomics, and metabolomics.

[Key words] Systematic biology;Formulaology;Research;Progress

系統(tǒng)生物學是一門新興的、正在不斷發(fā)展的交叉學科。其主要研究[1]一個生物系統(tǒng)的所有成分,包括基因、蛋白質等高通量技術,以及這些成分在一定條件下的相互關系,在通過計算生物學的方式建立各成分數(shù)據(jù)模型,一方面可以對各成分進行定量描述,同時可以預測生物的功能、表型以及行為等。而系統(tǒng)生物學的起源和方法學基礎:①在生物技術與醫(yī)療保健方面具有應用前景的詳細的生物學知識的積累;②基因組學和蛋白組學新實驗方法的涌現(xiàn);③對生物學過程進行數(shù)學建模的傳統(tǒng)技術;④作為數(shù)據(jù)庫與大型系統(tǒng)計算先決條件的計算能力的發(fā)展;⑤互聯(lián)網(wǎng)作為快速全面信息交換的手段。伴隨著這些實驗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不斷優(yōu)化,使得系統(tǒng)生物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

方劑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醫(yī)藥中用藥的主要形式,其以中醫(yī)理論為基礎,以“君、臣、佐、使”為組方原則,以“相惡、想殺、相畏、相須、相使”等為藥物作用規(guī)律,體現(xiàn)了中醫(yī)學中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思想。故而方劑學是一個復雜的科學體系。長期以來,如何解釋方劑配伍化學成分的意義、對多種疾病使用同一種方劑的有效性做出科學合理的解釋,一直是我們所面臨的難題。使用現(xiàn)代化的技術語言來解釋方劑配伍之間的相互作用一直是方劑學發(fā)展所面臨的瓶頸,難以得到國際上的認可、推廣和發(fā)展。故而提出一個現(xiàn)代化的技術手段去解釋中藥方劑的作用是目前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一方面可以使方劑研究的現(xiàn)代化進程加快和國際接軌,同時對促進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體系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伴隨著系統(tǒng)生物學與方劑學的交叉滲透,為現(xiàn)代化的方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方法和工具支持,促使方劑研究的現(xiàn)代化進程加快。下面將系統(tǒng)生物學技術在方劑研究中應用總結如下。

1 國內(nèi)外方劑研究的現(xiàn)狀

國內(nèi)長期以來通過拆方的方式來研究中藥復方的相互配伍關系,采用西藥單一靶點作用機制進行研究,大多是將中藥復方中的有效化學成分提取出來,或者將中藥復方中簡單的活性成分進行篩選的方法,盡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其藥理機制和作用,但是由于中藥復方的復雜性,多靶點機制作用導致難以單純的使用化學成分的提取和活性成分篩選組合的方式來解釋中藥復方的內(nèi)涵,故而選用更加合理的方式去解釋中藥復方的核心內(nèi)涵,故而迫切需要新的理論和技術手段去解釋方劑的理論體系。而隨著現(xiàn)代技術的發(fā)展,各種方劑學的理論和思想不斷被提出,極大的促進了方劑學現(xiàn)代化研究的進展,如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的王喜軍[2]教授于2011年通過中藥方證代謝組學的理論來解釋中藥的有效性等相關問題的解釋,提出了“中藥血清藥物化學”的理論,認為中藥的有效充分只有進入血液循環(huán)方能起到作用,得到了眾多方劑研究者的認可。羅國安教授[3]則提出:“一個結合”、“兩個基本講清”“三個化學層次”“四個藥理水平”的方劑研究體系,即中藥藥理與化學相結合即,講清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闡述方劑中“君、臣、佐、使”的配伍規(guī)律來分析中藥復方的藥材配伍、有效部分以及有效成分,通過四個藥理水平如在整體動物、器官組織、細胞和亞細胞、分子水平來解釋中藥復方。同時隨著系統(tǒng)生物學研究進展,張伯禮院士提出了“組分中藥”的概念[4],提出將中藥復方中的有效化學成分進行配伍,將中藥復方中有效成分和化學機制搞清楚。而隨著近年來方劑學中系統(tǒng)生物學的應用[5],已成為方劑學研究領域的共識,其發(fā)展迅速,成績斐然。

2 方劑研究中系統(tǒng)生物學的應用

2.1方劑研究中蛋白質組學的應用

蛋白組學[4]主要是系統(tǒng)生物學研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通過生物化學的方法對生物體的全部蛋白或部分蛋白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其作用和機制。其與基因組學、代謝組學、以及轉錄組學共同構成了系統(tǒng)生物學。而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蛋白組學是連接傳統(tǒng)中醫(yī)藥與現(xiàn)代醫(yī)藥的橋梁,通過現(xiàn)代科學的方法來解釋傳統(tǒng)中醫(yī)藥的理論、方藥。

如苗蘭等[5]發(fā)現(xiàn)對氣滯血瘀型大鼠,使用血府逐瘀湯干預會影響大鼠蛋質組表達產(chǎn)生影響,苗蘭等采用雙向凝膠電泳分離大鼠血清總蛋白,通過凝膠圖像分析軟件分析出2DE圖譜,比較正常大鼠與氣滯血瘀型大鼠蛋白表達譜的改變情況。結果發(fā)現(xiàn)兩組大鼠的差異蛋白點共7個,氣滯血瘀型大鼠的1個蛋白質下調(diào),1個蛋白表達缺失,5個蛋白質上調(diào),在血府逐瘀湯干預后有效改變其蛋白質的表達水平。楊軍等[6]采用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方法,探討壯骨止痛方對治療骨質疏松機制,首先建立去卵巢大鼠骨質疏松癥模型,分為三組為模型組、壯骨止痛組以及假手術組。通過提取股骨頭中蛋白質,采用雙向電泳分離出來,對各蛋白質進行進行鑒定,發(fā)現(xiàn)壯骨止痛方對治療調(diào)控X1、X2、X3這3種蛋白有著重要作用。

張穎[7]使用蛋白組學的方法,以左歸丸作為中藥干預,觀察卵巢切除后絕經(jīng)期骨質疏松大鼠的蛋白質差異,發(fā)現(xiàn)在股骨骨髓中存在11個差異蛋白質,主要有信號傳導、能量代謝、細胞增殖、抗氧化、分化和調(diào)亡等功能。通過蛋白組學的方法發(fā)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方劑左歸丸在防止因去卵巢導致的大鼠骨質疏松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骨髓內(nèi)細胞的分化、凋亡等方式來預防。

2.2 方劑研究中基因組學的應用

基因組學[8,9]簡而言之就是研究基因組的科學,主要是通過分子生物學、計算機信息技術作為研究手段,以生物體內(nèi)的全部基因作為研究對象,探索生命體運行的內(nèi)在規(guī)律以及內(nèi)環(huán)境對生命體影響的科學。而基因組學技術具有的高通量、并行、高內(nèi)涵的特點則為方劑學的研究開辟了新的研究疆域,基因組學技術可以確定靶組織的基因表達模式,從而在中藥復方制劑上可以將靶基因全部表現(xiàn)出來。

Rho S等[10]采用基因組學技術來研究六味地黃湯衍生方對抗衰老機制作用。發(fā)現(xiàn)給藥組大鼠的PEP-19(一種抑制神經(jīng)元凋亡的特異蛋白)以及甲狀腺素轉運蛋白等基因在海馬區(qū)大量表達,故而說明六味地黃湯衍生方主要以促進細胞增殖、保護神經(jīng)元細胞等起到了抵御衰老的功效。李國駒等[11]采用基因組學技術來研究壯腰健腎丸相關藥理機制及其作用發(fā)現(xiàn)在對果蠅衰老模型給藥后,370個基因表達發(fā)生改變,264個下調(diào),106個表達上調(diào)。說明壯腰健腎丸以抗氧化損傷的方式起到抗衰老作用。

2.3方劑研究中代謝組學的作用

代謝組學在90年代由Nicholson JK等[12]定義為:遺傳修飾的動態(tài)及病理生理刺激通過定量測量生物系統(tǒng)反應的參數(shù)代謝。2000年之后Fiehn O等[13]提出代謝組學反應一個生物體內(nèi)部的靜態(tài)的過程,主要是研究生物體收到內(nèi)外部刺激后,其內(nèi)源性的代謝物伴隨著時間變化,其種類及數(shù)量的變化及其之間的相互規(guī)律。代謝組學[14]反應的是機體的整體變化情況,與中醫(yī)認為的整體觀念相似,用于傳統(tǒng)中醫(yī)藥的研究,闡明方劑研究中作用機制,促進傳統(tǒng)中醫(yī)藥的現(xiàn)代化進程。

張鳳霞等[15]觀察通心絡對抑郁-動脈粥樣硬化大鼠的血漿代謝譜的影響,使用超快速液相色譜-離子阱飛行時間質譜聯(lián)用方法,發(fā)現(xiàn)通心絡干預模型大鼠血漿中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正常組大鼠無異。施旭光等[16]對脾虛證大鼠分為四組,一組為純脾虛證大鼠,其他三組為補中益氣湯組、去升麻柴胡組、升麻柴胡加劑量組,使用1H-NMR 分析,觀察脾虛證大鼠和其他三組之間的代謝物譜差異,選取血清中生物標志物如β-羥基丁酸、LDL、氨基酸、血糖濃度以及乳酸。發(fā)現(xiàn)給藥的三組與模型組比較,血清中標志物無明顯差異性,同時只有補中益氣湯組乳酸含量也屬正常。說明大鼠血清標志物中血糖、LDL、β-羥基丁酸與糖代謝、糖異生相關與脂肪代謝相關,乳酸與能量代謝相關。王彬等[17]對三種正常、甲亢模型和六味地黃丸大鼠給藥使用PLC-Q-TOF/MS分析大鼠的血樣成分譜變化的情況,研究發(fā)現(xiàn)大鼠體內(nèi)三酰甘油、草酰乙酸、磷脂酰肌醇、卵磷脂等發(fā)生變化。磷酸二羥基丙酮和乙基葡糖苷酸與糖代謝相關,草酰乙酸與三羧酸循環(huán)相關,溶血磷脂、三酰甘油、膽固醇與脂質代謝相關。劉媛媛[18]對甘草附子湯治療慢性關節(jié)炎大鼠模型使用UPLC-Q-TOF/MS方法分析生物標志物,對造模大鼠的生物標志物進行鑒定和代謝通路的相關分析,一共鑒定出26種相關生物標志物(犬尿喹啉酸、4-吡哆酸、苯丙氨酸等),這些標志物與TCA循環(huán)和維生素B6代謝等相關代謝通路相關,提示甘草附子湯對慢性關節(jié)炎大鼠引起的代謝通路紊亂發(fā)揮著治療作用。

2.4方劑研究中轉錄組學的作用

轉錄組學[19]是在生物體內(nèi)所有的細胞中其基因的調(diào)控規(guī)律和轉錄的科學。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中醫(yī)藥中精華的總結,多為復方制劑,導致其化學成分復雜,其對人體的作用必然是多靶點之間的相互協(xié)助才能發(fā)揮其復方制劑的療效,而傳統(tǒng)的中藥學研究中只是研究其單一的基因或者蛋白,不能分析其本質。轉錄組學則能夠全面的觀察生物體對外界刺激的變化情況,與方劑的研究不謀而合。

Wang Y等[20]觀察芪參益氣方對急性心肌梗塞模型大鼠的治療作用,采用轉錄組測序技術開展此項研究。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芪參益氣方對急性心肌梗塞型大鼠心室可進行重構,從而起到緩解造模大鼠急性心肌梗塞癥狀。另外發(fā)現(xiàn)對心血管疾病的兩個重要信號通路有影響:①大鼠的血脂改善可以通過芪參益氣方對脂肪酸氧化調(diào)節(jié);②芪參益氣方抑制花生四烯酸氧合酶同時促進NO水平來發(fā)揮抗炎作用,說明芪參益氣方能夠通過多種信號途徑發(fā)揮急性心肌梗塞治療作用。Gao JR等[21]觀察腎康顆粒對慢性腎小球腎炎大鼠基因表達的影響,采用基因芯片技術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給藥組大鼠與模型組相比,其Pnoc、Syk 、Lcn2等基因的表達下調(diào)顯著,同時Cyp2c7、Acsm5等基因表達上調(diào)顯著。同時在生物學途徑方面亦受到抑制,在免疫應答、細胞周期等生物學功能亦受到影響。故此得出腎康顆粒對分子機制的藥效作用需進一步考察。Chan HYA等[22]探討丹芪膠囊對神經(jīng)祖細胞基因表達的影響,以MLC901細胞為對象,研究丹芪膠囊調(diào)節(jié)在分子機理上神經(jīng)再生和保護的作用,發(fā)現(xiàn)MMP10、FGF19、GALR2、FGF3等靶點是丹芪膠囊可能起到藥效作用[23-26]。

3結語與展望

中醫(yī)藥在中國已經(jīng)傳承數(shù)千年之久,其療效早已經(jīng)過時間的驗證了在治療疾病上的確切有效性,受到了廣大人群的認可。伴隨著人類疾病譜的不斷變化,疾病的越來越復雜性,方劑的多靶點相互作用,整合調(diào)節(jié)具有單方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國際主流醫(yī)學也開始研究中藥復方。然而中藥復方的藥理機制以及藥效的物質基礎十分復雜,導致中藥復方研究十分緩慢,這導致中醫(yī)藥的研究出現(xiàn)了瓶頸。而隨著現(xiàn)代系統(tǒng)生物學的發(fā)展,其通過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脂質組學和代謝組學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模式,與中藥復方制劑的研究不謀而合,從而長期解決困擾中醫(yī)藥研究的瓶頸。為中醫(yī)的藥理論提供有力支持,促進中醫(yī)藥的現(xiàn)代化進程。

[參考文獻]

[1] 林輝.系統(tǒng)生物學及研究進展[J].重慶醫(yī)學,2005,39(4):1416-1418.

[2] 王喜軍.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研究的系統(tǒng)方法學——中醫(yī)方證代謝組學[J].中國中藥雜志,2015,40(1):13-17.

[3] 羅國安,梁瓊麟,劉清飛,等.整合化學物質組學的整體系統(tǒng)生物學——中藥復方配伍和作用機理研究的整體方法論[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07,20(1):10-15,24.

[4] 朱宇偉,于慶云,劉培,等.蛋白質組學在中醫(yī)藥科學研究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現(xiàn)代中藥,2016,18(5):661-665.

[5] 苗蘭,潘映紅,任建勛,等.血府逐瘀湯對氣滯血瘀證大鼠血清蛋白質組表達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8,(4):24-28.

[6] 楊軍,張小莉,莫新民.基于蛋白質組學壯骨止痛方治療骨質疏松癥的作用機理研究[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36(12):817-820.

[7] 張穎. 左歸丸對去卵巢所致骨質疏松癥大鼠股骨骨髓中相關蛋白質的影響[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2.

[8] 唐玲.基因組學在中藥研究中的應用進展[J].教育教學論壇,2013,20(44):160-161.

[9] 劉天龍,李玉文,張一愷,等.基因芯片技術在中藥藥理作用機制研究中的應用[J].中國藥房,2016,27(28):4021-4024.

[10] Rho S,Kang M,Choi B,et al. Effects of Yukmijihwang-tang derivatives(YMJd),a memory enhancing herbal extract,on th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in the rat hippocampus[J]. Biol Pharm Bull,2005,28(1):87.

[11] 李國駒,許招懂,劉袁芳,等.壯腰健腎丸抗氧化、抗衰老作用的基因芯片研究[J].中藥材,2006,29(4):365.

[12] Nicholson JK,Lindon JC,Holmes E.‘Metabonomics':Understanding the metabolic esponses of living systems to pathophysiological stimuli via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NMR spectroscopic data[J]. Xenbiotica,1999,29(11):1181-1189.

[13] Fiehn O,Kopka J,Drmann P,et al. Metabolite profiling for plant functional genomics[J]. Nature Biotechnology,2000,18(11):1157-1161.

[14] 楊延澤,鄧毅,楊秀娟,等.代謝組學在中醫(yī)藥領域應用現(xiàn)狀[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8,25(1):132-135.

[15] 張鳳霞,賈振華,戴偉東,等.中藥通心絡對抑郁-動脈粥樣硬化大鼠干預作用的血漿代謝組學研究[J].中國科學:化學,2010,40(6):725-732.

[16] 施旭光,吳美音,黃曼婷,等.基于代謝組學的補中益氣湯“益氣升陽”配伍機制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20(1):103-106.

[17] 王彬,沈嵐,從文娟,等.基于代謝組學的六味地黃丸干預大鼠甲亢模型的作用研究[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3, 29(5):632-637.

[18] 劉媛媛.甘草附子湯治療風濕病藥效學及代謝組學的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6.

[19] 高寧,劉博,楊德強,等.轉錄組學在中藥研究中的應用現(xiàn)狀[J].化學工程師,2017,31(06):50-53.

[20] Wang Y,Lin WL,Li C,et al. Multipronge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Qishenyiqi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 ocardial infarction[J].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2017,56(8): 98.

[21] Gao JR,Qin XJ,Jiang H,et al. The effects of Qi Teng Xiao Zhuo granule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on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in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rats[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16,193(7):140- 149.

[22] Chan HYA,Stanton LW. A pharmacogenomic profile of human neural progenitors undergoing differenti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euroAiD[J].Pharmacogenomics Journal,2016,16(5):461- 471.

[23] Zhang AH,Sun H,Qiu s,et all.Recent highlights of metabolomics in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research[J],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hemative Medicine:eCAM,2013,2013(5):402159.

[24] Patwardhan B,Mutalik G.Search of novel model for integrative medicine[J].Chinesejournal of Integrative Edicine,2014,20(3):170-178.

[25] Hood L,Tian Q.Systems approaches to biology and disease enable translational systems edicine[J].Genomies,Pmteomics&Bioinformatics;,2012,10(4):181-185.

[26] 豐加濤,徐青,薛興亞,等.中藥標準組分制備與組分庫的構建[J].世界科學技術一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06,8(3):95-111.

(收稿日期:2018-01-21)

猜你喜歡
方劑學進展研究
《中藥學》與《方劑學》教材課程體系比較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Micro-SPECT/CT應用進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如何提高學生方劑學的學習興趣
寄生胎的診治進展
我國土壤污染防治進展
針對中職院校針推專業(yè)方劑學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