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金興
【內容摘要】課堂提問是教學活動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師生互動的有效載體。在新課標下,高中地理教師要重視課堂提問,加強對課堂提問的探索,提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在此基礎上促進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新課標 高中 地理課堂 有效性提問 技巧
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應當結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學生的知識結構以及實際生活內容進行提問,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課堂教學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一、根據(jù)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提問
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中,地理教師應當結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提問,只有這樣才能激起學生的回答興趣和互動欲望。更重要的是,新課標實施之后,地理教材內容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增加了有關于實踐活動的訓練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地理教師的課堂提問提供了更多的素材。
例如,在教學“氣候的形成與變化”有關知識點的時候,當時正好趕上里約的奧約會,學生課間的討論話題都是關于里約奧運會的內容。筆者抓住學生對里約奧運會賽事充滿興趣這一點,以此為載體展開課提問:北京奧運會的天氣和里約奧運會的天氣有著怎樣的區(qū)別?雖然這是一個有關于天氣的問題,但是因為學生喜愛奧運會,所以對奧運會期間的天氣狀況等信息有所了解,也非常關注。在筆者提出這個問題之后,學生將里約的天氣和北京的天氣進行對比,再通過北京地理位置和里約地理位置對氣候特點的差異以及成因進行分析。這樣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將學生的思維引渡到教材內容上,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回答興趣和探索欲望,還能促進學生對地理知識的了解,從而實現(xiàn)課堂提問質量的有效提升。
二、根據(jù)學生的知識結構進行提問
在新課標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做好基礎知識傳授工作,還要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這對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要想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在這個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有效分析,教師必須要依據(jù)學生的知識結構進行教學。很多教師往往忽視了這一點,在課堂上進行課堂提問的時候只顧及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設置一些認為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的問題,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知識結構。這種情況下,教師提出的問題往往由于太過于簡單而讓學生喪失回答興趣,或者由于太難而讓學生的自信心受到打擊,這都會導致課堂提問效果下降,甚至還會阻礙教學效益優(yōu)化。在新課標背景下,地理教師在設置課堂提問問題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知識結構,確保提出的問題在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內,既不會讓學生感覺太難也不要讓學生感覺到太簡單。
例如,在講解“城市化帶來的問題”有關知識點的時候,地理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詢問身邊年紀較大的人或者查閱網(wǎng)絡資料等方式對某個城市30年前的狀況進行了解,將其與現(xiàn)在的城市進行對比,在此基礎上了解并總結出某個城市30年之間的變化以及出現(xiàn)的問題,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掌握城市化的內涵和特征。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縮小調查范圍,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可以給學生指出幾個明確的方向,比如重點調查城市污染情況、就業(yè)情況、住房情況、城市交通情況。這種提問方式不僅可以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起來,還能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觀察能力,這也是新課標一再強調的教學要求。
三、合理掌握提問的時機
課堂提問可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前提是合理有效的提問。很多地理教師對課堂提問的內涵和精髓沒有把握到位,導致課堂提問存在較強的隨意性。部分教師為了提問而提問,提出的問題含金量非常低,不僅不能起到鞏固學生學習效果的作用,還會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比如,有些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十分頻繁,導致學生的思路不斷被干擾,讓學生產(chǎn)生反感情緒。因此,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當合理掌握提問的時機,確保課堂提問的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就筆者教學經(jīng)驗而言,高中地理教師可以選擇地理知識點難易過渡處進行提問,或者在全班學生聽課興趣不高,精神松懈的時候進行提問,使地理教學朝著科學化、高效化的方向發(fā)展。
四、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提問
知識源于生活,同時也為生活提供服務。在新課標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知識結構,還要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提問。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有效結合起來,這樣既能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能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地理知識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生活內容結合起來,也是新課標對高中地理教學提出的明確要求。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地理教師要有效落實這一教學要求,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學習。
例如,在教學“熱力環(huán)流”有關知識點的時候,地理教師可以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都知道,與郊區(qū)的溫度相比,市區(qū)的溫度要高一些,造成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這樣的問題貼近生活實際,可以拉近學生和地理學科之間的距離。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能讓學生清楚知道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緊密性,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學習動力也有所增強。
結論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課堂提問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可言,地理教師要把握好技巧,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賽措吉.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0):317.
[2]張嬌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之提問技巧淺析[J].赤子(上中旬),2015(8):274.
(作者單位: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