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鶴洋
常言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钡拇_,每個家庭都有這樣那樣的一家之規(guī)。
先說說我的太奶奶,今年已經(jīng)快八十歲的她,經(jīng)歷過饑寒交迫和食不果腹的艱苦年月。雖然她不懂得像諸葛亮那樣用《誡子書》、顏之推用《顏氏家訓》教育自己的子孫,但是她卻是“光盤行動”的忠實擁護者和踐行者。每天做的飯菜盡量讓我們都吃完,即使剩下一些,舍不得倒掉的她轉(zhuǎn)天會自己熱熱后吃掉。如果飯桌上偶爾掉下的米粒,太奶奶都是第一個撿起來吃掉,每次還絮絮叨叨地說:“每粒糧食都來之不易啊,不要吃飽了就忘了挨餓的日子。”我們都已經(jīng)習慣了太奶奶的嘮叨,也耳濡目染地在她的影響下養(yǎng)成了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我的爸爸媽媽都是普通工人,每天按時上班下班,在單位勤勤懇懇地工作。爸爸雖然沒有做出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業(yè),但是在我眼里他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孝”。中國有句古語,叫“百善孝為先”,爸爸做得就非常棒。只要他在家,就不會讓我奶奶干一點兒活;每次吃水果,也都是洗好了切成小塊放到碗里端到我奶奶的跟前;如果奶奶有個頭疼腦熱的,作為兒子,爸爸更是拿藥端水送到床前……
媽媽更關(guān)心我的學習和行為規(guī)范。吃飯時經(jīng)常警告我:吃飯不要吧唧嘴,也不能蹺二郎腿;學習時她又提醒:先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再做課外練習,要分清主次,學習任務完成了,才能放松地玩兒。我從媽媽那里知道“學要學的踏實,玩要玩?zhèn)€痛快”,這可是革命先烈李大釗教育子女的名言。如果我與同學有什么約定,媽媽總是催促我盡量提前到,別讓人家等,要對同學、朋友守時守信……生活中這樣的小事點點滴滴,不勝枚舉。
家風不一定要寫在哪里,重要的是在于踐行。一個個小家組成了我們社會大家庭,如果每個小家都充滿正能量,那么我們的社會大家庭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