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連生
摘 要:人工造林是當務之急,但是我國的人工造林技術還不夠完善,人工造林的成活率問題一直困擾著人們,相關部門高度重如何提高成活率這個問題,而且這個問題已經受到社會的熱點關注。
關鍵詞:人工造林技術;成活率;生態(tài)建設
中圖分類號:S7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3153
1 人工造林技術的分析
1.1 種子與幼苗的培養(yǎng)
母樹的選擇一定要壯年期的優(yōu)質木,因為壯年期的優(yōu)質木根部粗壯,枝葉繁茂,而且有比較短的結實周期,能有大量優(yōu)質的種子提供,有利于喬木或者灌木的種植。營養(yǎng)繁殖苗和實生苗是造林使用幼苗的2種分類。營養(yǎng)繁殖苗適合的生長條件是土壤溫度較高,為了控制溫度,確保幼苗正常生長可以采用的方式是覆蓋地膜或插條。實生苗這種苗木繁殖的方式是用種子進行繁殖的,這種苗木的特點是根部粗壯,有比較快的生長速度,質量較好。對于實生苗,保溫和防蒸發(fā)的方式是用覆蓋地膜,這種方式應用范圍廣,尤其是在干旱的西北地區(qū)。在幼苗期,苗木的根系發(fā)達,有較快的生長速度,這時對養(yǎng)分需求比較多,也有比較高的生長環(huán)境要求,在這個階段為了保證苗木的質量,工作人員要適當補水施肥,松土除草。
1.2 整地方法
每種苗木對整地有不同的要求,整體工作十分關鍵,需要進行土壤養(yǎng)分的保留,對苗木的成長有促進作用,可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比如,用水平帶狀整地方法時,要注意0.6~2.1m的帶寬,18~29cm的深度,帶面不能比坡面高。不同的苗木有不同的造林地生長需求,一定要把造林技術專業(yè)性充分發(fā)揮,有機結合苗木的特性和造林地的條件。對苗木對土壤的適應性要保證,同時也要使土壤符合苗木的生長需求。
1.3 輔助林木成長
林木是否選擇合適季節(jié)進行關系到林木是否能正常生長,平茬這項工作適宜的季節(jié)一般是在秋季。平茬工作主要是截除苗木的主干,這樣能促進苗木地表地方的新莖快速長出。使苗木快速生長、側枝更勻稱地分布的方式就是適當地進行人工修剪。秋冬季寒冷干燥的時候是修剪的最佳時期,這樣可以使主干有很好的延續(xù)可以向上生長,促進喬木頂芽的發(fā)育。有些樹種,比如槐樹、榆樹等沒有頂端優(yōu)勢,修剪這類樹種時,應該把弱枝、過長枝以及下垂枝去除,這樣主干通直,樹木生長的更好。
2 造林成活率的提高措施
2.1 處理好造林質量與數量的關系
要注意造林的數量,只有保證好造林的數量,才能確保造林的質量,造林成敗的關鍵是對造林質量的好壞有充分的認識,一定要重視造林中的質量問題,避免出現栽種后不成活的問題。
2.2 從開展秋季造林整地入手,堅持頂漿造林
蓄水保墑、增高地溫,使土壤含水率提高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就是造林整地,這也是搶抓造林、頂漿造林能夠實現的基礎。春季的土壤解凍的時間晚,在土壤解凍之后進行整數造林,頂漿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技術措施實施起來就比較困難。為了使整地的質量得到提高,要堅持高標準整地,秋季造林整地在植樹造林過程中非常重要,使整地數量增加,對大苗造林綠化的地塊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做頂漿造林時提前挖好樹坑。不同的林種和樹種采用不同規(guī)格的苗木,不同標準的整地,不同的立地條件采用的整地方式不同,要結合全面整地和穴狀整地,結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2.3 從加強技術培訓入手,提高造林者的技術水平
要堅持縣、鄉(xiāng)、村3級培訓體系,培訓時針對不同的級別開展不同層次的培訓體系,培訓的對象包括林業(yè)的技術人員以及廣大的林農。讓他們掌握種植的技術,對他們進行造林和育苗的培養(yǎng),掌握果樹栽培技術,使他們的造林技術得到提高,進一步促進整個造林標準質量的提高。
2.4 從推廣抗旱造林新技術入手,全面提高成活率
要容器苗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極為有效方法是應用針葉樹容器苗造林。在選擇容器大小時要依據苗木的類型進行選擇,把營養(yǎng)土育苗放入到選好的容器中,這樣根系不會受損,苗木也不會脫水,苗木可以延長生長期,快速地生長;用先進的抗旱造林新工藝,對抗旱的新技術廣泛地推廣,使造林綠化的成活率得到提高,這也是使用新技術的最終目的;增加備用行,在春季植樹造林過程中,為了使雨季補苗的問題得到解決,可以選擇5行或10行加1行備用行。
2.5 處理好立地條件與種植模式的關系
對造林地和造林的樹種和林種要正確的選擇,合適的地種合適的樹木,對種植的模式也要多加注意,一定要合理,堅持適樹適草,種植模式可以選擇寬草帶和窄林帶以及林草相間的形式,把針闊混交或者喬灌混交的方式,一定要因地制宜,不可盲目地選擇種植的模式,當采用喬灌混交模式時土地條件可以使荒山荒地,當選擇針闊混交模式,土地條件可以使用退耕下的濕地,當選擇灌草結合的寬草帶、窄林帶種植模式,土地條件可以使用坡耕地。
3 結語
為了提高我國造林的成活率,我國的人工造林技術一定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多借鑒國內外成功的經驗,對在造林方面的新技術要積極的引進,從各方面入手,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為保護我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做出努力,努力為我國的造林工作進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