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在教學過程中對科學技術的利用也更加的普遍,甚至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一種常態(tài)化,多媒體教學無疑發(fā)揮著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增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所學知識,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強學習內容的趣味性,因此多媒體教育是值得提倡的,因此,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多媒體的教學作用,針對英語學科視覺教學進行闡述。
關鍵詞:多媒體;視覺效果;直觀性;趣味性
一、英語視覺教學的基本過程
在英語視覺教學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的自然是課下小視頻的制作,但是作為一個整體,畢竟不能僅包括小視頻的制作。英語視覺課程的教育跟普通的教育形式還是存在著很多的相似性的,同樣第一步是備課,在備課的過程中不光要備教材、備學生,最主要的就是要制作精彩的、吸引人的小視頻,小視頻的內容一定要與課程內容相關。第二步是上課,上課無疑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為核心的部分,上課過程中,一定要十分注重小視頻的作用,因為倡導的是視覺教學,所以完全可以以視頻作為課程內容的核心,這時候就必須要制作出有品質的視頻,這樣才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比如可以在網上搜索地道的美式英語或者英式英語的視頻,這樣一方面?zhèn)魇诹酥R,一方面還可以校正學生的發(fā)音,另外在講課過程中以視頻為核心的同時也要注重老師的講解,這樣會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第三步是布置課外作業(yè),這一步也是十分關鍵的,課后作業(yè)有利于鞏固學生的知識,例如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自己總結課上的視頻中涉及到的知識點,這樣似乎還可以把視頻再回想一遍,達到更好效果。
二、英語視覺教育中視頻制作的類型
視頻的制作看似簡單,甚至是可以簡化課程中教師繁重的任務,但是如果想達到預期的良好教學目的,視頻的制作一定要講究技巧,視頻的制作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自己制作
所謂自己制作就是視頻的制作過程教師本人全程參與其中,甚至是把教師自己拍攝進視頻中。舉個例子,比如西方有個節(jié)日是萬圣節(jié),這個節(jié)日最近在中國也流行起來了,但是畢竟才初步接觸,所以不是很了解,并且學生對其還有著強烈的興趣,因此便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借著學生濃烈的興趣給他們講解視頻。當然網上會找到相關的視頻,但是畢竟級別是不一樣的,所以為了達到較好的效果,教師就可以自己制作視頻。教師可以自行拍攝,視頻中教師自己講解關于萬圣節(jié)的內容,再適當地帶上一些網上的視頻,這樣結合的方式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同時也發(fā)揮了視覺教學在英語課程中的作用。
(二)網上查找
現在中國的英語教育中一般以美式英語為主,但是到底美國人的發(fā)音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也不能完全的知道,僅憑借教師的講解也是不足夠的,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關于美式英語的視頻,就可以借助網絡來找合適的視頻資源,舉個例子,網上有一種很火的視頻叫陳潔美語,并且每一段視頻都不是很長,所以可以在課上播放,也不會占用太多時間,建議在課前播放,以一段視頻作為一堂課的開始,這未免不是一種新穎而又有吸引力的方式,就在愉快的過程中學生就學習了美語,這無疑是一種非常可取的方式。
(三)學生參與視頻制作
現在的教學是素質教育,所以一般都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生為主體是在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英語課上的視頻制作中,讓學生參與到視頻制作中,無疑會提高學生的參與感,讓學生有種自己是學習的主人的感覺,這樣會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視頻的內容也會更加符合學生群體的自身需要,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因此讓學生參與到視頻制作過程中是很重要的一點,可以說是視覺教學達到最好的效果的最佳方式。
三、視覺教學中教師作用的發(fā)揮
其實,既然換了一種教學方式,那么在新的教學方式中,教師的角色也應該有所改變,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起著主導的作用,可以說是整個教學過程的核心,這樣有其好處,卻也有著巨大的弊端,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課程對學生的吸引程度也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教師的角色要做出改變。
在視覺教育中,教師可以僅僅起到引導的作用,把學生全體當成是課堂的主體,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視頻,播放完視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就是教師針對視頻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觀看完視頻之后進行討論,然后總結出知識點。也可以完全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自己發(fā)現視頻中蘊含著的知識點,可以進行分組學習,這樣就會形成合作學習的局面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視覺教育與英語單詞的記憶,顧名思義,就是利用特殊的圖片對應相應的單詞,這樣學生就會在看到圖片的時候想起來單詞,并且圖片有著直接而形象的特點,因此,利用圖片記憶單詞可以說是非常好的一種方法,也是很好地反映了視覺性教學在英語學科中的使用。
參考文獻:
[1]張舒予,朱靜秋.信息技術支撐下的視覺素養(yǎng)培養(yǎng)(上)[J].電化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8(3).
[2]李政濤.圖像時代的教育論綱[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8(3).
[3]周冠生.形象思維與創(chuàng)新素質[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