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倩/新疆大學預科學院
大學語文是普通高等學校少數(shù)民族預科教學的主干課程之一, 也是人文教育的基礎課程。這門課程既要讓學生開闊視野,增長智慧,又要培養(yǎng)學生綜合性的文化素質。少數(shù)民族內(nèi)地預科學生在校一年預科期間,要學習大學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基礎課,為他們今后進入專業(yè)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知識,其中“大學語文”是語言文學的基礎知識。教學策略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學方式和行為。通過查找近十年的研究文獻,關于大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的論文有百余篇,其中以少數(shù)民族預科生為對象的僅21篇。經(jīng)過梳理本文從宏觀研究和微觀研究進行歸納和分析。
近十年來,學者總結分析了眾多行之有效的大學語文教學策略。有的對構建新的大學語文教學模式進行研究,有的是通過對大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提出教學問題和教學方法。
1、研究構建大學語文教學新模式
在研究中,一部分學者對大學語文教學模式進行了研究,并試圖構建大學語文教學模式。這批論文的出現(xiàn)標志著研究者開始從理論和實踐兩個角度同時關注大學語文教學方法?!洞髮W語文“四進四出”教學模式研究》徐清華、吳春林(2010)一文首先分析了當前大學語文“四進四出”教學模式實施的背景,而后探討了實施“四進四出”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jù)與基本實施策略,最后就該模式在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思考。
對大學語文教學模式進行探究的文章還有:《論大學語文新教學模式的構建》楊慧(2012)、《大學語文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究》蘇慶(2014)、《〈大學語文〉人文化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探究》林華(2015)、《教育轉型背景下的大學語文教學模式改革探究》馮濤(2017),這些文章部分從理論和實踐兩個角度同時關注大學語文教學方法,但更多的文章停留在紙上談兵的角度,或是不談具體的操作,或是泛泛而談,可操作性較差。
2、通過調查研究提出新的教學方法
大學語文的研究者大部分是一線教學的老師,因此很多研究者的教學方法是在自己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或經(jīng)過調查研究后總結出來的。如白葵陽在《大學語文研究性學習初探》(2010)一文中,總結出研究性學習的特點:突出學生的主體性、重問題、重過程、重應用、重體驗、重合作。類似的文章有《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措施》魏向陽(2015)、《當前高?!按髮W語文”課程教學的現(xiàn)狀、困境與對策》孫擁軍(2016)、《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與改革探析》王大福(2017)、《教育轉型視域下“大學語文”教學模式改革探究》薛曉霞(2018)等。
學界對少數(shù)民族預科生進行“大學語文”課程教學策略的宏觀研究較少,共19篇。其中《民族預科語文教學定位與教學模式建設改革實踐》任淑媛(2009)、《民族預科學生語文教學模式變革的思考》張蕾(2013)、《少數(shù)民族預科大學語文的教學模式研究》張珊珊(2015)等文章對少數(shù)民族預科生大學語文教學模式進行了研究,提出要以學生為中心,改革授課方式,確立復合型教學模式?!秲?nèi)蒙古地區(qū)民族預科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路徑——以包頭師范學院為例》張宇宏(2013)、《民族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學生語文教學構想》劉認真(2016)等文章通過大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調查提出現(xiàn)存的問題及解決策略。《隱性課程視角下少數(shù)民族預科語文課堂教學設計思路分析》吳曉娟、劉志林(2018)在明確了隱性課程學習過程中影響預科語文學習效果的因素后,提出了少數(shù)民族預科語文課堂教學的設計思路。
以上論文大都是從“大學語文”課程的定位、教學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解決的方法等方面進行宏觀論述,其中,也有提到少數(shù)民族預科教育中的“大學語文”課程教學方法研究,但對具體課程的教學策略的研究論述很少,尤其是對新疆內(nèi)地預科生的大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研究缺少論述。
微觀研究即對不同體裁文本的研究,關于這類研究的文章很少,僅查到十余篇,其中以少數(shù)民族預科生為研究對象的共2篇。
1、古詩文教學研究
古詩文教學研究主要包括古代詩歌教學研究和古代散文教學研究。主要有《淺談歌曲在大學語文詩歌教學中的運用》陳力士(2014)一文對如何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用歌曲來輔助教學進行了分析?!赌刚Z高等教育中古代散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文智輝(2015)一文提出了古代散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立穩(wěn)定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創(chuàng)建開放的立體化教學模式等對策。
相同的文章有:《論古詩文吟誦在大學語文教學改革中的意義》李振峰(2017)、《大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探究》嚴瀾(2017)、《大學語文教學中歷史散文教學探析》張映(2018)等,學者通過對古詩文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提出相應的教學對策,主要包括:參與式教學、吟誦教學法、建立優(yōu)秀大學語文教學團隊等策略。
2、大學語文其他體裁教學研究
學界關于“古代戲劇”“現(xiàn)代詩歌”“現(xiàn)代散文”“現(xiàn)代小說”教學研究的文章共八篇:《現(xiàn)代散文教學研究》李秀文(2014)、《〈大學語文〉中戲劇教學的創(chuàng)新設計探索》惠黎平(2015)、《詩歌何為?——改進大學新詩教學的思考》張文民(2016)、《大學語文小說教學的創(chuàng)新設計》高媛媛(2017)等,其中部分文章理論性不強,學術味不濃,一些文章對教育理論尤其是新的教育理論研究很少,有些文章不具有可操作性。沒有關于“現(xiàn)代戲劇”教學研究的文章。
以少數(shù)民族預科生為研究對象的僅2篇,張玫在《漫談高校少數(shù)民族預科〈語文〉中的古文教學》(2014)中通過教學實踐總結出古文教學的方法:追根溯源、構建鏈接狀知識網(wǎng)、重新解讀熟悉的“陌生”面孔、文史不分家。馬秀紅《淺談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以《詩經(jīng)》教學為例》(2017)一文是以《詩經(jīng)》教學為例,研究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不適用于所有的古詩文。
以上的研究成果是對“大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不同體裁所用不同教學方法的一種探究,而且大部分是面對母語為國家通用語言的學生的大學語文不同體裁的課堂教學方法研究,相對我們現(xiàn)有的新疆內(nèi)地預科生來說,也不全部適用。如何針對新疆內(nèi)地預科生的“大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還有待深入探討。